《怪胎》-- 退讓得來的不是愛情,互相包容理解才是

2020/08/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簡單來說,《怪胎》就是兩個強迫症(OCD)患者的瑣碎愛情故事。
(完)
別鬧!
《怪胎》無疑是近年來我最喜歡的國片
很多人討論它的美術、設計,活潑鮮明的配色,確實牢牢抓住了我的目光,但我天生不帶美感,所以無法評論,就說喜歡的原因吧!(以下圖多)
相信不少人是被「強迫症」+「戀愛」這個富有創意的題材吸引進戲院的,至少我是。因為生活「正常」的我們談個戀愛都這麼累了,強迫症的他們怎麼好好戀愛?人人都想一窺究竟OCD Love,看著看著,才發現原來《怪胎》說的是我們的故事,原來在愛情裡每個人都有強迫症,每個人都是怪胎。
有創意的題材也要有好的編導功力加上演員自然的演技,《怪胎》做到了。
沒有生硬矯情的台詞,沒有中二且無意義的對話,場景安排相當生活化,角色行為也很生活化,他們和我們一樣到超市買生活用品、打掃、搭捷運、看醫生,除了他們的強迫症之外。他們的生活平淡無聊到不行,上述的事情在他們的生活重覆著,硬要說的話,就是打掃的部份特別多而已。
但說也奇怪,明明看著兩個無聊的人談戀愛,但卻讓人目不轉睛,或許就是這種親近感,讓人感覺劇中角色就像身邊的朋友,像你在聽朋友的戀愛故事,一路從甜蜜到毀滅。
謝欣穎飾演的陳靜怪的逗趣,好強又主動,連小小的犯罪都討喜;林柏宏飾演的柏青怪的靦腆,害羞又被動,連跟蹤偷看都顯的無害,光看劇照,就覺得電影一定怪的可愛,想不到,我笑著笑著就哭了。
《怪胎》完整且寫實的描述了戀愛會遇到的喜怒哀樂。
相遇,找到一個相愛的契機,連結兩個人的是彼此的共同點,還有那句你懂我!有了共同點,那有沒有共同話題?怎麼相處?
相處,一起分享生活,一起找到走下去的目標,一起變得更好,但知易行難。
我們以為變得好,就是為對方著想,用自己的方式為對方著想,所以為愛妥協,原先不能接受的,在面對愛情的時候,都只能投降。就像柏青為了陳靜改變了一個月外出一次的習慣,他們一起挑戰人們覺得稀鬆平常的事,除了增加生活情趣,也是想要一起變得更好,陳靜為了柏青更常出門,接觸更多細菌導致皮膚嚴重過敏。但是,要是其中一個人突然「變好」了呢?
為什麼會變?是變好還是變壞?

從柏青的強迫症突然不藥而癒劃出分界點,帶出了在愛情裡面對改變時,雙方不同的心境與表現方式,都是讓兩個人更加接近或離的更遠的轉捩點。變好或變壞也都是個人主觀意識,他覺得變好了,對你而言卻不好;相反地,你覺得好的,對他而言不一定好。種種在有意無意間強迫另一半接受自己所謂的「為你好」,卻限制了彼此發展的可能性,就像折翼的天使怎麼樣都無法飛的高、飛的遠。良好的關係應是在經過熱戀期後,理性思考且雙方都認為「和你在一起後,我覺得我變得更好了」,才能走的長久。
問題回來了,面對改變時兩個人是要原地不動、一起沉淪,或是努力追上對方的腳步?對當初許下的承諾又要如何兌現?一切都沒有標準答案,最重要的是雙方能否有效溝通,能否理解與包容。
然而,現實狀況往往是,感受到改變者愉悅的一方,選擇讓步不敢說出真心話;查覺到對方讓步的人,也會開始顧慮對方的感受,為了維持當初「你懂我」的感覺,而選擇了沉默,我們只是想假裝很好,假裝沒事,假裝能履行承諾。起初不想傷害對方的體貼,往往造成更大的傷害,這是忍耐、是退讓、是要求,或許是理解但卻不是包容。
當感情面臨問題,預料到了毀滅,你還會繼續嗎?
在愛情的世界裡,沒有標準答案,有常態但並非絕對。結局時陳靜拋下了一個巨大問號,但我卻覺得是驚嘆號,驚嘆的是立場交換後,沒有批判,也沒有覆水難收的尷尬,讓我驚喜之餘,卻也淚流滿面。
沒有天生適合的兩個人,換位思考是必學的課題,《怪胎》讓你笑著開始,哭著結束,這就是愛,怪的是我對你的愛。

《怪胎》- i WEiR DO
上映日期:2020/08/07
片長:100 mins
導演:廖明毅
演員:謝欣穎、林柏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西歷險記
大西歷險記
hi 我是大西~ 不小心掉入電影坑就懶得爬出來的中年吠話女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