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電影】怪胎 i WEiR DO,一種被社會認可的精神錯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最近讀的許多故事,看的許多電影,都在談論身處正常世界之中的被剝離的「自我」與不得不保護的「孤獨」,在看似暖色調衛斯安德森式趣味橫生、構圖精準、用色鮮明、清新可愛的《怪胎》裡,瀰漫一種身不由己的悲傷,超越了 OCD,超越了陳柏青與陳靜的神經性強迫症,重重提起了疾病,輕輕放下了愛情,我們看見的是孤獨如何改變一個人,以及人一旦找到同類後,又願意付出多少代價逃離曾經從四面八方壟罩生活的巨大孤獨。

每天必須按表操課,花在打掃環境、個人衛生的時間遠比吃喝拉撒睡還要多,衣櫃整排相同顏色與款式的衣服一字排開,家中所有室內陳設一絲不苟,都只為了方便移動、清潔而擺放,一個月固定出門一天,須定期回診並採買生活所需,總是避免外食,避免呼吸髒空氣,避免直接觸碰捷運車廂的扶手拉環,陳柏青就這麼度過了發病以來的機器人生活。一天,一個鮮黃色身影在眼角餘光一閃而過,穿著雨衣,戴著口罩與手套,視線死盯著自己鞋子,從捷運站直抵超市的兩個人就這麼相遇了,宛若兩隻螢火蟲般穩定而持續地發送出相似頻率的信號,這就是像是所有愛情故事的起點,目光所及只有彼此的共通之處,甘願犧牲,歡喜付出。

raw-image
「愛的時候,所有對方的缺點都是優點;不愛的時候,那些缺點都將成為致命傷。」

陳靜最後說的當然是,怎麼可能不是,然而必然的相遇與可遇見的分離背後只有熱戀、愛情這麼簡單嗎?能出現一個讀懂彼此的人一起同甘共苦,讓很多苦不苦了,很多累不累了,很多痛不痛了,好在有人也覺得接吻很噁心,好在有人也對細菌如此敏感,好在有人也理解自己的脆弱,他們於對方的陪伴下漸漸找到與疾病和平共處的方式。但無憂無慮,望著相同方向前進的日子往往並不長久,無論是否患有疾病,或說熱戀期的心亂如麻就是種被社會認可的精神錯亂,在人生成千上萬個門口,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劇中一句:老天爺讓我們有 OCD,是為了讓我們相遇。聽起來多麼浪漫,想起來多麼悲傷,曾經巴不得可以親手埋葬這種惱人的強迫症,後來卻用盡全力想找回過去的自己,設法在恆久變動的時間維持原狀,只因終於與別人產生了連結,這更是他們唯一真正擁有的。

林柏宏飾演的陳柏青像是個漫不經心的鄰家大男孩,命運拋過來的他順勢接受一切,被動面對生活,被動面對疾病,被動面對愛情;謝欣穎精彩演繹的陳靜卻大不相同,一雙水汪汪的大眼時常閃過各種情緒,時而慧黠俏皮,時而別有幽愁,期許人生應有無限可能,心思敏感細膩的她不甘心一直受 OCD 擺布,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主動打破日復一日的 SOP,過去總以為疾病會為她的生命帶來終點,沒想到先是開啟了一扇窗,有一天卻也可能像正常人一樣丟失這份連結。就如 Sally Rooney 筆下的康諾與梅黎安,我們生長於一個畏懼與眾不同的時代,人人渴望接納、渴望認同,想成為和別人一樣的人,想隱藏羞愧不解的部分,而當這些部分巨大到無法隱藏時,只能選擇自我隔絕於世界之外,扮演好一顆不起眼的恆星靜靜獨舞,終日繞著自己打轉。

raw-image

正因如此,愛情就像一場雙人舞蹈,情投意合的時候,兩小無猜的時候,可以放膽優雅躍起,另一個人永遠能凌空接住,兩人的頻率乍看之下不謀而合,《怪胎》前半段處處瀰漫著青春氣息的粉紅泡泡。「不正常」三個字始終橫亙在他們的心裡,卻也並無感受到這對戀人在遇見彼此之前,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或帶有自卑心態,也從未在這段感情中尋找自我價值,早已將不討喜的那個「我」摸得相當透徹,甚至相反地,在自己打理好的小小星球裡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相信有一天可以回歸正常。

即使做什麼、不做什麼,這個世界從來不會按照我們預期的方式運轉,所以努力摸索出一個比較舒服、比較自在的生存模式,等到好不容易適應了,便開始渴望陪伴,他們因為愛情而打破規矩,因為愛情而鑿開縫隙,在以不變應萬變的節奏中重新加入對方的節奏,暗自慶幸起 OCD 於茫茫人海的牽線。可幸福快樂的生活總有後來,同樣受疾病困擾而相知、相戀、相惜,OCD 的開關就像掌控命運那隻看不見的手,沒有任何原因,沒有任何道理可循,有一天也將再度按下按鈕。

一切都不會改變的。一切都不會改變的。一切都不會改變的。

格格不入的偽裝底下仍是通俗的愛情,雙人舞始終一個人主導,另一個人妥協,陳靜理所當然搬進去陳柏青的家,打掃別人的房屋,換洗別人的床單,是的,如膠似漆的狀態下什麼都不會計較,不忍計較,不想破壞表面的美好與和諧,當烏托邦漸漸被現實打回原貌,甜言蜜語轉瞬間劃開一刀刀的血痕,當初是「你懂我」,如今是「不認識」,以前的一句話成為了以後的傷口,有些髒汙洗不掉,就如有些路沒辦法往回走。

raw-image

觀賞完這部電影後思索了一下,似乎是否透過 iPhone 拍攝而成,也不太影響個人喜歡《怪胎》的原因,眾所稱道的視覺、美術、攝影與演員當然為故事增色許多,然而,真正反覆回味的,還是在人與人的連結與斷裂中找到一絲出口。

所謂怪胎的「怪」,可以是特立獨行,亦可以是舉世無雙,提供庇護的透明雨衣穩定散發訊號,某一天,在足以接收到如此與眾不同的相似頻率之人眼中,將不再是瞬間消失於尋常巷尾的一縷輕煙。或許可以說,現代社會人人幾乎都有某種層面與程度的障礙,有時來自恐懼,有時來自陰影,有時來自疾病,身心健全似乎遙不可及,但不正常也不等於缺陷,任誰都有自己面對世界的方式,因此事實是,每個人都是怪胎,也沒有人真的是怪胎。

在恆常變動的時間裡,任何人事物都不可能恆久不變,突如其來的急轉直下令人措手不及,雖說意料之外,卻也是情理之中,既不正常又無比正常的天涯淪落人同樣難逃眼睜睜見證愛情潮起潮落,彷彿閉上眼便滑入《樂來越愛你》的平行時空。一個橋段,雙重視角,兩種詮釋,這樣的發展由兩位主角的紮實演技自然撐起,也許你會頗有微詞,卻又不得不讚嘆導演巧妙的安排,這場戲同時挑戰了男性與女性的性別刻版印象,並望向了每段愛情故事或早或晚終將走上的悲傷結局。

誰還記得愛情開始變化的時候,我和你的眼中看見了不同的天空,彼此都忘了當初那些溫柔,而當碰碰撞撞走過一段感情後,仍舊得捫心自問,當我們的目光可以眺望結局時,當我們可以預知人生的終點與方向時,當死亡是必然的,哭泣是必然的,分離是必然的,我們可以輕易掉頭走上另一條路時,你會如何選擇自己定義人生與認識世界的方式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ristin的沙龍
224會員
27內容數
在每一集「一頁華爾滋」的 YouTube 以及 Podcast 的節目中,我們會精心挑選書籍、影視作品、藝文表演,或相關延伸議題,邀請不同的來賓進行深度討論,分享這些故事為我們的生活所帶來的共鳴、啟發與影響,並將影音內容撰寫成專題文章,發表於此處,歡迎訂閱並給予我們回饋。
Krist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1
即使《影后》裡的男性幾乎沒有自己的聲音,皆是襯托紅花的綠葉,一反過去「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的公式,如今,每個成功女人背後都有一個糟糕的男人,正因人是如此畏懼孤獨,風霜歲月、情場難關更滋養了她們鏡頭前的氣質與姿態,教人深深相信,帶著傷痕走的背影更加動人。
Thumbnail
2024/12/01
即使《影后》裡的男性幾乎沒有自己的聲音,皆是襯托紅花的綠葉,一反過去「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的公式,如今,每個成功女人背後都有一個糟糕的男人,正因人是如此畏懼孤獨,風霜歲月、情場難關更滋養了她們鏡頭前的氣質與姿態,教人深深相信,帶著傷痕走的背影更加動人。
Thumbnail
2024/08/14
正因分分秒秒都很重要,這群閃閃發光的小人物們分分秒秒都在發光,如此光芒藏於披星戴月、咬緊牙關、平凡無奇、擦乾淚水之後,現實世界可能不會適時出現伸手拉你一把的人,而此刻的《大熊餐廳》或許足以扮演這樣一個角色,帶領我們勇敢直面人生困境,繼續於自身戰場上開疆闢土。
Thumbnail
2024/08/14
正因分分秒秒都很重要,這群閃閃發光的小人物們分分秒秒都在發光,如此光芒藏於披星戴月、咬緊牙關、平凡無奇、擦乾淚水之後,現實世界可能不會適時出現伸手拉你一把的人,而此刻的《大熊餐廳》或許足以扮演這樣一個角色,帶領我們勇敢直面人生困境,繼續於自身戰場上開疆闢土。
Thumbnail
2023/09/10
克里斯托弗.斯托勒敢於直面人與議題的複雜性,並作為《大熊餐廳》的主旋律,將目光放在大城市底下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透過一間餐廳的變化,我們看見這些人經歷了無盡的挫敗,以及些微的進步。一、二季的結局都似「未完待續」,難關沒有盡頭,但彷彿予以我們更多勇氣
Thumbnail
2023/09/10
克里斯托弗.斯托勒敢於直面人與議題的複雜性,並作為《大熊餐廳》的主旋律,將目光放在大城市底下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透過一間餐廳的變化,我們看見這些人經歷了無盡的挫敗,以及些微的進步。一、二季的結局都似「未完待續」,難關沒有盡頭,但彷彿予以我們更多勇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OCD無縫融合現實愛情過程,只能說太酷了! 非常有巧思的作品,從畫面大小、衣著、色調與節奏,都在由我們認知的怪異中逐漸改變,而這變化瞬眼夢醒時會發覺我們根本就是「先知」,因為清楚地知道它們未來的走向。
Thumbnail
OCD無縫融合現實愛情過程,只能說太酷了! 非常有巧思的作品,從畫面大小、衣著、色調與節奏,都在由我們認知的怪異中逐漸改變,而這變化瞬眼夢醒時會發覺我們根本就是「先知」,因為清楚地知道它們未來的走向。
Thumbnail
愛情作為一種OCD消失了就是消失了,找不回來的
Thumbnail
愛情作為一種OCD消失了就是消失了,找不回來的
Thumbnail
「為了她,我打破了我的SOP 」 . . . 「欸你是不是喜歡我」 兩個人、兩句話,來自兩種視角。 - 具有神經性強迫症的兩個人,在某一天的SOP、某一間未開的商店、某一個巧合下相遇。 白色透明雨衣的陳柏青,在捷運瞥見了黃色不透明的陳靜,兩個人在同個地方下車,在同個地方採購,卻被他發現了女生的OCD
Thumbnail
「為了她,我打破了我的SOP 」 . . . 「欸你是不是喜歡我」 兩個人、兩句話,來自兩種視角。 - 具有神經性強迫症的兩個人,在某一天的SOP、某一間未開的商店、某一個巧合下相遇。 白色透明雨衣的陳柏青,在捷運瞥見了黃色不透明的陳靜,兩個人在同個地方下車,在同個地方採購,卻被他發現了女生的OCD
Thumbnail
2013年的一個研究顯示,人們通常會很容易的被像自己的人所吸引,而這個現象同時也包括行為。 簡單來說,人們首先會先觀察外貌,越熟悉的情況下越能感覺到安全;行為上則是區分了對方是否是和你/妳同一類的人,比如說像是相同的興趣或是類似的飲食習慣等等...。
Thumbnail
2013年的一個研究顯示,人們通常會很容易的被像自己的人所吸引,而這個現象同時也包括行為。 簡單來說,人們首先會先觀察外貌,越熟悉的情況下越能感覺到安全;行為上則是區分了對方是否是和你/妳同一類的人,比如說像是相同的興趣或是類似的飲食習慣等等...。
Thumbnail
2020年世界迎來一場前所未見的瘟疫,疾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像極了愛情。《怪胎》意外搭上了這股疫病的熱潮,在疾病和愛情之間找到了「同病相愛」的故事,愛情就像是兩個人生了同樣的病,而解藥就在對方身上,如果有人先痊癒了,那麼剩下的那個人,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0年世界迎來一場前所未見的瘟疫,疾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像極了愛情。《怪胎》意外搭上了這股疫病的熱潮,在疾病和愛情之間找到了「同病相愛」的故事,愛情就像是兩個人生了同樣的病,而解藥就在對方身上,如果有人先痊癒了,那麼剩下的那個人,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一邊洗手一重複念著『一切都不會改變的、一切都不會改變的...』直到雙手撮出血滴,雙眼佈滿血絲也無法停止詛咒降臨。該說陳柏青活該,背叛了誓言嗎?但他也就想過上一直期盼的「正常人」生活,如此簡單的心願而已。
Thumbnail
一邊洗手一重複念著『一切都不會改變的、一切都不會改變的...』直到雙手撮出血滴,雙眼佈滿血絲也無法停止詛咒降臨。該說陳柏青活該,背叛了誓言嗎?但他也就想過上一直期盼的「正常人」生活,如此簡單的心願而已。
Thumbnail
如果每一段關係,每個人都會不自覺改變,我們還要談戀愛嗎?還能相信愛嗎?如果時間一定會沖淡一切,原本可以接受的缺點,不愛了都被無限放大,連優點都不再有價值,還能與別人建立關係嗎?如果兩個人注定會走到這樣傷心的結局,一開始就不要交往,一個人多自由自在⋯⋯
Thumbnail
如果每一段關係,每個人都會不自覺改變,我們還要談戀愛嗎?還能相信愛嗎?如果時間一定會沖淡一切,原本可以接受的缺點,不愛了都被無限放大,連優點都不再有價值,還能與別人建立關係嗎?如果兩個人注定會走到這樣傷心的結局,一開始就不要交往,一個人多自由自在⋯⋯
Thumbnail
在看似暖色調衛斯安德森式趣味橫生、構圖精準、用色鮮明、清新可愛的《怪胎》裡,瀰漫一種身不由己的悲傷,超越了 OCD,超越了陳柏青與陳靜的神經性強迫症,重重提起了疾病,輕輕放下了愛情,我們看見的是孤獨如何改變一個人,以及人一旦找到同類後,又願意付出多少代價逃離曾經從四面八方壟罩生活的巨大孤獨。
Thumbnail
在看似暖色調衛斯安德森式趣味橫生、構圖精準、用色鮮明、清新可愛的《怪胎》裡,瀰漫一種身不由己的悲傷,超越了 OCD,超越了陳柏青與陳靜的神經性強迫症,重重提起了疾病,輕輕放下了愛情,我們看見的是孤獨如何改變一個人,以及人一旦找到同類後,又願意付出多少代價逃離曾經從四面八方壟罩生活的巨大孤獨。
Thumbnail
簡單來說,《怪胎》就是兩個強迫症(OCD)患者的瑣碎愛情故事。 (完) 別鬧! 《怪胎》無疑是近年來我最喜歡的國片 很多人討論它的美術、設計,活潑鮮明的配色,確實牢牢抓住了我的目光,但我天生不帶美感,所以無法評論,就說喜歡的原因吧!(以下圖多) 相信不少人是被「強迫症」+「戀愛」這個富有創意的題
Thumbnail
簡單來說,《怪胎》就是兩個強迫症(OCD)患者的瑣碎愛情故事。 (完) 別鬧! 《怪胎》無疑是近年來我最喜歡的國片 很多人討論它的美術、設計,活潑鮮明的配色,確實牢牢抓住了我的目光,但我天生不帶美感,所以無法評論,就說喜歡的原因吧!(以下圖多) 相信不少人是被「強迫症」+「戀愛」這個富有創意的題
Thumbnail
透過強迫症情侶做出發點,帶出愛情的世界裡我們都是怪胎,並且也都有可能遇到一些問題或考驗,很棒的一部電影。
Thumbnail
透過強迫症情侶做出發點,帶出愛情的世界裡我們都是怪胎,並且也都有可能遇到一些問題或考驗,很棒的一部電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