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生世世,我選擇擁抱與坦然—— 讀札西拉姆・多多《當你途經我的盛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知道嗎?一切人、一切東西,都是神。」
「人們總是向外找尋,其實神就在我們裡面。一切都是,你是神,我也是。」
⠀⠀⠀⠀⠀⠀⠀⠀⠀⠀⠀⠀
「那為什麼狗還是狗?」
⠀⠀⠀⠀⠀⠀⠀⠀⠀⠀⠀⠀
「牠只是不知道。牠是神,但牠不知道。如果我們沉淪,我們就是狗,如果我們提升,我們就是神。」⠀⠀⠀⠀⠀⠀⠀⠀⠀⠀⠀⠀
「神不在別的地方,就在我們裡面,從來就在那裡。」
⠀⠀⠀⠀⠀⠀⠀⠀⠀⠀⠀⠀
「那為什麼我們還在受苦?」
⠀⠀⠀⠀⠀⠀⠀⠀⠀⠀⠀⠀
「因為我們一直在用腦子生活,我們從來沒有用心生活過。」
⠀⠀⠀⠀⠀⠀⠀⠀⠀⠀⠀⠀
「你是印度教徒嗎?還是佛教徒?」
⠀⠀⠀⠀⠀⠀⠀⠀⠀⠀⠀⠀
「我的外在,這個身體,是一個印度教徒,而我的內在,是整個宇宙。好了,我該走了。」
⠀⠀⠀⠀⠀⠀⠀⠀⠀⠀⠀⠀
做為一個行者,向內求取往往是最難的功課。無論我們身在何方,只要心不安定,必然感到迷茫。在札西拉姆.多多的這本《當你途經我的盛放》中,不論是寫自我修行,還是寫有關印度、尼泊爾的宗教地景,都可見得作者那已經深入髓裡的價值觀。自己是小的,世界是小的,橫行於其上的顛沛流離及種種混亂都是小的。反而謙卑是大的,微笑是大的,人與人之間的善意是極大的。
⠀⠀⠀⠀⠀⠀⠀⠀⠀⠀⠀⠀
雖然在作者筆下,可見這些國家,在物質的分配上非常不均。例如因爲種姓制度,在印度有許多職業往往都是世襲的,包括乞丐,而這件事情看在眼裡是多麼荒唐。如果甫有認知的那刻起,就被告知乞丐這身分即是你的生生世世,又將是何等的絕望?
但這或許終究都是我們這些局外人的看法,在其描寫中不難見到這些並不富裕,生活於底層的人們,對於得到的一切是多麼珍惜,而對於失去的一切,又是多麼地坦然。將死之人躺在恆河邊靜靜等待,迎接自己的死亡。為親人舉行完天葬的家屬,離開時臉上盡是舒坦的笑。究竟是他們更懂得擁抱失去所帶來的意義,還是在此世磨難中,他們的心靈已進到不為物所動的高度?
⠀⠀⠀⠀⠀⠀⠀⠀⠀⠀⠀⠀
不論是佛教、道教,亦或者是老莊思想,總是不斷地強調「退」。例如《逍遙遊》〈大瓠之種〉中說的無用為大用。成為一棵醜而無用的樁樹,不為人所用才能活得久。但我總想,若以一個無爭的姿態晃度流年,難道我們降生此世僅是為了瞥一眼這一切?修練心性、調養身體都是為了活得更久,但這樣的活,為的是什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4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河野若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櫃子上擺著一本自己手抄的詩集,以往只要遇到喜歡的詩,就會一邊慢慢讀一邊把它抄進去。內頁翻開的第一首,就是漉漉的〈孤城〉。
青春校園裡,多采多姿的社團生活可說是許多人心中無法取代的一部份。因為相同的興趣而聚在一起的夥伴,共同為了熱衷的事情燃燒,是件非常美好的事。但有比較必然有高低,當不管再怎麼努力還是和一派輕鬆人的實力相差了一大截的時候,還能夠抱著初心繼續享受其中嗎?
一開始是在課堂上讀到她的<忘以及種種>裡的一段 「那時,我就忽然明白了:比遺忘更狠更乾淨的,恰恰相反,正是不忘。 而比不忘又更狠更乾淨的,叫做不懷念。」
櫃子上擺著一本自己手抄的詩集,以往只要遇到喜歡的詩,就會一邊慢慢讀一邊把它抄進去。內頁翻開的第一首,就是漉漉的〈孤城〉。
青春校園裡,多采多姿的社團生活可說是許多人心中無法取代的一部份。因為相同的興趣而聚在一起的夥伴,共同為了熱衷的事情燃燒,是件非常美好的事。但有比較必然有高低,當不管再怎麼努力還是和一派輕鬆人的實力相差了一大截的時候,還能夠抱著初心繼續享受其中嗎?
一開始是在課堂上讀到她的<忘以及種種>裡的一段 「那時,我就忽然明白了:比遺忘更狠更乾淨的,恰恰相反,正是不忘。 而比不忘又更狠更乾淨的,叫做不懷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沒有佛法的地方,眾生苦,愚痴,造業重,沒有覺悟的時候。菩薩慈悲,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教化眾生,為眾生做佛法的增上緣,這個了不起!好像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發這樣的心。雖然看到眾生一個也度不了,但給他種下了種子,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是一切大願裡面第一大願,就是四弘誓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人不斷輪迴轉世,投生與哪一道呢?都有可能,你行善持戒就往三善道,造多惡就往三惡道⋯ 天人  天人(梵語:देव,Deva),又稱天眾、天部、天神,音譯為提婆,指佛教中住於諸天界之有情。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神仙、天仙,他們是長生不死的嗎?如果不是,壽命又是多長呢?我們常說的三界,是欲界
魔仔,你怕嗎?你像一隻狐狸,為什麼你不做一隻獅子?我回答說:本師,我不怕。上帝如果是一只獅子,佛陀阿彌其實就像一隻狐狸。釋迦牟尼佛說:你承認自己顛倒了。小和說:是魔慈系統顛倒了,本師,我們沒有顛倒。我們的信仰就是最一個最好的人,但有狐狸心。 叔叔,當年你怕嗎?你就像一個人,因為最有佛性的動物就是人
去見釋迦牟尼佛,是魔考!看到本師了,他說:看到小貓小狗嗎?要好好愛它們,動物也有愛。魔仔立刻不做傻嗨了,他又忍不住說:你是誰?本師說:我就是你演化的末法慈悲,寫吧!魔仔寫下次生佛法:小動物的愛在卡通裡。小和寫下原生佛法:沒有卡通前,人類對動物是原生的愛! 釋迦牟尼佛說:如何度化兒女?魔仔恭恭敬敬說
思考星雲:原生佛法的果就是成佛,次生佛法的果是什麼?魔仔思考:就是成為一個最好的人和佛一起生活。思考星雲:人不是應該在人道嗎?怎麼可能和佛一起生活?小柔思考:就因為佛有人之光影。思考星雲:讓我來寫下這一段的佛法新思考:魔仔有佛之光影確執著做人! 思考星雲:你想殺人,用次生佛法?殺掉千千萬萬的佛弟子
我認識的佛,是從廟裡的佛像,是在佛經裡面,是在淨空法師的宣法光碟。曾經何時我有了新想法?在佛度我之後,就是我的內在聲音。內在就是一種需要,這種需要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正確的思維。例如肚子餓了要吃飯,但要吃建康的食物,就是這種建康的想法。其實未必,我時常吃不建康的食物,讓自己肥胖,因此我還不是佛。 法藏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流浪者之歌 #作者:赫曼赫塞 本書敘述悉達多佛祖求道悟得真理、證得涅槃的心路歷程。塵世間,苦樂得失,幻滅我執,生生不息的循環,五味雜陳的情緒,字裡行間流動,多少會觸動讀者,那曾經的人生經歷。 悉達多,婆羅門之子。他幾乎吸收了所有的學識菁華,英俊、聰慧,深受眾人喜愛。看似一切都很完美的人生卻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沒有佛法的地方,眾生苦,愚痴,造業重,沒有覺悟的時候。菩薩慈悲,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教化眾生,為眾生做佛法的增上緣,這個了不起!好像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發這樣的心。雖然看到眾生一個也度不了,但給他種下了種子,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是一切大願裡面第一大願,就是四弘誓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人不斷輪迴轉世,投生與哪一道呢?都有可能,你行善持戒就往三善道,造多惡就往三惡道⋯ 天人  天人(梵語:देव,Deva),又稱天眾、天部、天神,音譯為提婆,指佛教中住於諸天界之有情。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神仙、天仙,他們是長生不死的嗎?如果不是,壽命又是多長呢?我們常說的三界,是欲界
魔仔,你怕嗎?你像一隻狐狸,為什麼你不做一隻獅子?我回答說:本師,我不怕。上帝如果是一只獅子,佛陀阿彌其實就像一隻狐狸。釋迦牟尼佛說:你承認自己顛倒了。小和說:是魔慈系統顛倒了,本師,我們沒有顛倒。我們的信仰就是最一個最好的人,但有狐狸心。 叔叔,當年你怕嗎?你就像一個人,因為最有佛性的動物就是人
去見釋迦牟尼佛,是魔考!看到本師了,他說:看到小貓小狗嗎?要好好愛它們,動物也有愛。魔仔立刻不做傻嗨了,他又忍不住說:你是誰?本師說:我就是你演化的末法慈悲,寫吧!魔仔寫下次生佛法:小動物的愛在卡通裡。小和寫下原生佛法:沒有卡通前,人類對動物是原生的愛! 釋迦牟尼佛說:如何度化兒女?魔仔恭恭敬敬說
思考星雲:原生佛法的果就是成佛,次生佛法的果是什麼?魔仔思考:就是成為一個最好的人和佛一起生活。思考星雲:人不是應該在人道嗎?怎麼可能和佛一起生活?小柔思考:就因為佛有人之光影。思考星雲:讓我來寫下這一段的佛法新思考:魔仔有佛之光影確執著做人! 思考星雲:你想殺人,用次生佛法?殺掉千千萬萬的佛弟子
我認識的佛,是從廟裡的佛像,是在佛經裡面,是在淨空法師的宣法光碟。曾經何時我有了新想法?在佛度我之後,就是我的內在聲音。內在就是一種需要,這種需要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正確的思維。例如肚子餓了要吃飯,但要吃建康的食物,就是這種建康的想法。其實未必,我時常吃不建康的食物,讓自己肥胖,因此我還不是佛。 法藏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流浪者之歌 #作者:赫曼赫塞 本書敘述悉達多佛祖求道悟得真理、證得涅槃的心路歷程。塵世間,苦樂得失,幻滅我執,生生不息的循環,五味雜陳的情緒,字裡行間流動,多少會觸動讀者,那曾經的人生經歷。 悉達多,婆羅門之子。他幾乎吸收了所有的學識菁華,英俊、聰慧,深受眾人喜愛。看似一切都很完美的人生卻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