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事物都存在二元性的特質,好與壞、美與醜、易與難、獨特與普遍、善良與陰險...等,不僅僅只是頭腦理解的形容詞,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小事到大事,比如佔去我們大半時間的工作,常聽說工作即生活,最好要找自己喜愛、感興趣的事,過去我也一度以為只要選擇熱愛的工作,從此以後每天都是愉快的小日子,可事實並非如此,就算是喜愛的工作內容、也在不錯的環境底下上班,這當中仍舊有讓人煩躁、不開心的部分,因而了解到每一份工作都有讓人喜歡與厭惡的時候,喜歡的部分可能是工作內容、薪資、公司福利或環境,厭惡的部分則因人而異,同事主管、與客人溝通、單純討厭作業流程的某個環節等等,能不能長久地持續下去,除了大部分對從事工作的愛,另一個關鍵在於厭煩的部分能否好好平衡與處理,如果內心始終不能平衡,再好的福利、主管同事、環境都無法讓人待下去,勉強自己就會面對失衡的狀態,結果可能會藉由身體顯化疾病,或是外在事物發展變得不順利讓我們覺察。
而我們內在的狀態也是,太過想要一件人、事、物或執著一個結果的時候,總會不自覺抓得太緊,反而會無法像我們想的一樣順利得到,迫切的心無形中慢慢拉長了與目標的距離,比如與伴侶之間的相處,如果總是緊迫盯人,另一半可能會感到窒息,或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太過嚴格可能會讓孩子越往叛逆發展,又或者在公司與同事夥伴的協作關係等等,每個人的場景儘管不同,但往往都是異曲同工的發展,生命透過給予與預期相反的結果,慢慢讓我們領悟到,在緊緊抓著不放與鬆手之間應該保留彈性的空間,並非僵固的只想往自己期待的路徑走。
一個人的信念也能反映二元性,如果總是嫉惡如仇、非黑即白的價值觀,面對世間處事的原則太過絕對的時候,反而會讓自己陷入衝突的局面,每個人看世界的視角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實不能看清全部的真相,當一個人只用部分的視角來評判全部,就會變得武斷又危險,危險的不只是與你對立面的人事物,以及我們的內心,我想到能詮釋這點的人物是電影『悲慘世界』中的警長角色賈維,雖然他的角色表達了許多含義,但單純以他的人格設定來看,他心中所謂的正義太過單一片面,卻以這樣的原則來處理一切情境,在遇到主角尚萬強一次次打破他的價值觀後,內心陷入無比掙扎,最後走向崩潰的路途。人性本來就不只有黑白兩色,這個世界是,身邊的人事物也是,學習以放寬心胸、彈性的態度來面對,越會發現生命本就沒有絕對,沒有絕對也代表萬事萬物都是浮動的,充滿了一切的可能性。
正是這種可能性讓我們能夠不斷練習,打破挑戰過去固有的模式與信念,以往慣性用傳統觀念來看事情,很幸運現在能夠轉變角度去看見不同面向,在生活中反覆經歷高潮低潮的過程中,了解很多事沒有絕對好壞的定義,壞事雖然讓人傷心,它卻可能在背後擔任輔助與推動的角色,重點是自身的心有平衡了嗎?透過處理生活中每次出現的情緒、問題,就跟翹翹板一樣,有時候傾向左邊,又有時候移向右邊,我們就在生命裡偶爾高、偶爾低,學習摸索自己的最佳平衡,在練習取得平衡的同時,也會發現生活的世界漸漸趨於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