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覺醒-7:不勉強別人與你同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當自身的世界漸漸改變得到驗證,或是內心擁有嶄新的領悟啟發,這股喜悅會很想告訴周遭的人,分享自己接收到的靈性資訊,希望身邊的人也能變得更好,雖然是好的出發點,但卻不見得人人可以接受。

正如每個人的信仰都不一樣,我們雖然不認同也仍會尊重對方的信仰,不刻意勉強別人去相信我們相信的,更不會強制別人轉變信仰,但有時候,看到別人活在水深火熱的日子裡,負能量纏身,很想告訴對方其實可以活得輕鬆一點,一切都是能夠改變的,他本身有力量能夠改善全部的情況,雖然嘗試將靈性訊息包裝成容易接受的資訊分享,但對方仍然聽不進去,或是根本不願相信自己能夠改變,繼續以過往的方式及舊思維生活,這時才了解到『佛度有緣人』這句話,當一個人強力鞏固自身立場,無論對他說什麼,說得太多也是無用的,此時要練習調整的是我們的心態,雖然為對方感到可惜,但仍然要尊重對方的選擇。

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學習了靈性知識以後,我們終於順應了心的方向走,可是這個方向是與周遭、社會背道而馳的,比如工作與生活方式,選擇了自己喜愛的事卻被父母反對,或是身邊的人的不理解,有各種情況需要我們去圓融處理,這時就像個考驗一樣,因為與世界逆流,一不小心就會被影響、動搖了我們最初的立場,如何用智慧在其中獲得平衡,能讓對方接受又能往心的方向前行,也是讓我們成長的機會。當初從公司辭職的時候,同事都很疑惑,以為是不是中了大樂透所以辭掉工作,或是沒有收入不要緊嗎?等疑惑,雖然沒有多作解釋,但內心也不曾因為周遭迷惘自己的決定,清楚知道想要的是什麼生活,就會知道往哪裡去,而人生更是只有自己能為自己負責,活在社會的框架與別人的期待下,換來的是我們與心背道而馳。

無論是哪種情境,隨著修行的步伐越走越遠,更要練習穿透生活中的表象,以不同的視角層次來看待身邊的人事物,比方前面提到的,我們拋出了救生圈希望能解救身邊的人,但對方不相信靈性而選擇繼續待在原來充滿疲憊的生活,或是抱著牴觸的態度質疑靈性,即使難過也要明白,我們能做的已經做了,對方的靈魂有他選擇的課題要面對,也許是今生的時機未到,又或者是他的生活繼續下去會讓他得到不同收穫與領悟,這都是我們無法知曉的,因為每個靈魂的生命藍圖都是獨一無二,並非學習靈性知識就顯得比較高等,也有可能是靈魂透過苦難經歷轉變,重要的是不逃避自身面對的課題,在日常生活也能獲得相同的領悟,而我們剩下能做的,是持續穩定自己的頻率,並敞開心胸給予尊重與祝福,在某一天對方需要你時也不吝嗇伸手援助,那麼整個世界不管任何人,都會在提升自己時也帶動整體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三的沙龍
8會員
15內容數
這是一個實驗,我也不知道會走向哪裡, 生命是一份看不清的禮物,而我正在記錄這段拆禮物的過程。
金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19
雖然保持覺察的習慣,但有時候過去累積的習慣造就我們的思考與身體形成一種模式,某些情境在你沒察覺到的情況下,會無意識地以舊有的行為來反應,就像身體反射動作一樣自然,或者雖然努力看見了自己的慣性動作,卻沒法輕易改變,因而陷入了前後動彈不得的為難...
Thumbnail
2020/11/19
雖然保持覺察的習慣,但有時候過去累積的習慣造就我們的思考與身體形成一種模式,某些情境在你沒察覺到的情況下,會無意識地以舊有的行為來反應,就像身體反射動作一樣自然,或者雖然努力看見了自己的慣性動作,卻沒法輕易改變,因而陷入了前後動彈不得的為難...
Thumbnail
2020/10/14
頭腦是我們最強而有力的工具,但也因如此,我們很容易被頭腦的所思所想擺佈,當頭腦的慾望、內心的感受、身體的訊號彼此干擾的的時候,通常我們會優先選擇以頭腦的訊號來做出回應與行動,而常常被忽略的身心訊號就會導致我們疲憊不堪,像慢性疾病一樣侵蝕著靈魂...
Thumbnail
2020/10/14
頭腦是我們最強而有力的工具,但也因如此,我們很容易被頭腦的所思所想擺佈,當頭腦的慾望、內心的感受、身體的訊號彼此干擾的的時候,通常我們會優先選擇以頭腦的訊號來做出回應與行動,而常常被忽略的身心訊號就會導致我們疲憊不堪,像慢性疾病一樣侵蝕著靈魂...
Thumbnail
2020/10/12
每件事物都存在二元性的特質,好與壞、美與醜、易與難、獨特與普遍、善良與陰險...等,不僅僅只是頭腦理解的形容詞,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小事到大事,比如佔去我們大半時間的工作,常聽說工作即生活,最好要找自己喜愛、感興趣的事,過去我也一度以為只要選擇熱愛的工作,從此以後每天都是愉快的小日子...
Thumbnail
2020/10/12
每件事物都存在二元性的特質,好與壞、美與醜、易與難、獨特與普遍、善良與陰險...等,不僅僅只是頭腦理解的形容詞,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小事到大事,比如佔去我們大半時間的工作,常聽說工作即生活,最好要找自己喜愛、感興趣的事,過去我也一度以為只要選擇熱愛的工作,從此以後每天都是愉快的小日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2019年,我離開職場,開始構思經營自己的部落格。那時,在職場上有過很多挫折的人際相處經驗,防衛心特別重,也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人與人之間的耳語、猜忌和衝突。
Thumbnail
2019年,我離開職場,開始構思經營自己的部落格。那時,在職場上有過很多挫折的人際相處經驗,防衛心特別重,也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人與人之間的耳語、猜忌和衝突。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人總是「好為人師」,總覺得自己是為了別人好,怎麼得不到對方相對的回應。然而每個人的人生課題不同,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套用在每個人身上,那其實是自己魔性的展現。 修行一樣要回歸自己,自業自消、自性自度,他人的心性我們無法度,不是想方設法去改變他人,而是改變自己去影響他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人總是「好為人師」,總覺得自己是為了別人好,怎麼得不到對方相對的回應。然而每個人的人生課題不同,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套用在每個人身上,那其實是自己魔性的展現。 修行一樣要回歸自己,自業自消、自性自度,他人的心性我們無法度,不是想方設法去改變他人,而是改變自己去影響他
Thumbnail
我們不僅需要人類交流 也必須進行靈性交流
Thumbnail
我們不僅需要人類交流 也必須進行靈性交流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嫌隙與爭執,往往出現在彼此的觀念不同,我不認同你的想法或做法,為什麼我要聽你的?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認為應該怎麼做才對,你為什麼管這麼多,為何要人活在你的想法中。...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嫌隙與爭執,往往出現在彼此的觀念不同,我不認同你的想法或做法,為什麼我要聽你的?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認為應該怎麼做才對,你為什麼管這麼多,為何要人活在你的想法中。...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記得有一次友人與我分享,她聽到鄰居在說別人的閒話,友人聽了,覺得那個人的行為沒有鄰居說得那麼嚴重,但是卻成為話柄,被人說閒話。友人因為不想也這樣被說閒話,就在之後有類似的行為時,會自動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避免讓人有話可說。 先姑且不論他們在談論的事究竟誰對、誰錯,這件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記得有一次友人與我分享,她聽到鄰居在說別人的閒話,友人聽了,覺得那個人的行為沒有鄰居說得那麼嚴重,但是卻成為話柄,被人說閒話。友人因為不想也這樣被說閒話,就在之後有類似的行為時,會自動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避免讓人有話可說。 先姑且不論他們在談論的事究竟誰對、誰錯,這件
Thumbnail
在開始之前先聲明,我只是個對自我探索和靈性這個領域有興趣的俗人。 我不會占卜、看不到能量或靈體、聽不到神祕的聲音、不會冥想(有試過但會睡著),即便我對靈性有興趣,但也不打算做什麼修行,因為對我來說生活即是靈性的修行。穿越過困境、把生活過得順心,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這作為一種修行不為過吧? 至於「靈
Thumbnail
在開始之前先聲明,我只是個對自我探索和靈性這個領域有興趣的俗人。 我不會占卜、看不到能量或靈體、聽不到神祕的聲音、不會冥想(有試過但會睡著),即便我對靈性有興趣,但也不打算做什麼修行,因為對我來說生活即是靈性的修行。穿越過困境、把生活過得順心,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這作為一種修行不為過吧? 至於「靈
Thumbnail
Q:老師請問,我 #在靈性生活裡面追尋許久但總會有種無法入世的感受,#跟身邊的人想法也格格不入,#跟家人朋友之間也找不到什麼共通話題,唯有看靈性書籍或上課的時候能夠感覺好一些,但課程結束回到生活,又回到很窒息、集體意識很沈重的感受,#請問我真的必須過這種分離的生活嗎? A:任何一個感受都是一種生命的
Thumbnail
Q:老師請問,我 #在靈性生活裡面追尋許久但總會有種無法入世的感受,#跟身邊的人想法也格格不入,#跟家人朋友之間也找不到什麼共通話題,唯有看靈性書籍或上課的時候能夠感覺好一些,但課程結束回到生活,又回到很窒息、集體意識很沈重的感受,#請問我真的必須過這種分離的生活嗎? A:任何一個感受都是一種生命的
Thumbnail
這篇文來聊聊想必是很多人遇到的經歷:我想要幫助我的家人朋友,想讓他們回歸內心,減少痛苦,改善生活,於是苦口婆心分享了很多靈性知識給他們。順利的話當然能為對方帶來啟發的效果(順便推坑他們走入靈性🤣),不順利的話往往適得其反,被誤認為「邪魔歪道」、「不三不四」,甚至造成誤會、關係緊張,傷透了我們的心
Thumbnail
這篇文來聊聊想必是很多人遇到的經歷:我想要幫助我的家人朋友,想讓他們回歸內心,減少痛苦,改善生活,於是苦口婆心分享了很多靈性知識給他們。順利的話當然能為對方帶來啟發的效果(順便推坑他們走入靈性🤣),不順利的話往往適得其反,被誤認為「邪魔歪道」、「不三不四」,甚至造成誤會、關係緊張,傷透了我們的心
Thumbnail
當自身的世界漸漸改變得到驗證,或是內心擁有嶄新的領悟啟發,這股喜悅會很想告訴周遭的人,分享自己接收到的靈性資訊,希望身邊的人也能變得更好,雖然是好的出發點,但卻不見得人人可以接受。 正如每個人的信仰都不一樣,我們雖然不認同也仍會尊重對方的信仰,不刻意勉強別人去相信我們相信的...
Thumbnail
當自身的世界漸漸改變得到驗證,或是內心擁有嶄新的領悟啟發,這股喜悅會很想告訴周遭的人,分享自己接收到的靈性資訊,希望身邊的人也能變得更好,雖然是好的出發點,但卻不見得人人可以接受。 正如每個人的信仰都不一樣,我們雖然不認同也仍會尊重對方的信仰,不刻意勉強別人去相信我們相信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