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金融科技協會舉辦一年一度的金融科技論壇「From Fintech to Techfin」,邀請國內外專家為大家深度剖析後疫情時代,區塊鏈技術、虛擬貨幣、CBDC、純網銀等數據經濟的起飛,如何改變金融科技,台灣如何掌握先機、超前部署。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新加坡,IDAXA(國際數位資產交易所協會)主席Anson Zeall、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暨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國家發展委員會前主委陳美伶、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理事長李復甸、將來銀行總經理劉奕成、中國信託金控技術長賈景光、威朋大數據執行長吳詣泓、麻布記帳執行長陳振榮,共襄盛舉。
2020年初爆發新冠病毒,影響全世界,為全球經濟成長前景造成新一輪的不確定性,並引發金融市場的震盪,全球產業如今在後疫情時代產生驟變,傳統產業被迫加速進化,醞釀許久的金融變革似乎越來越倚賴科技的輔助,疫情牽動了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無論是金融科技新創或是金融機構,紛紛運用行動物聯網、雲端、區塊鏈、大數據、與AI等新興技術為核心,優化原本的數位金融服務與帶來體驗的創新。
劉憶如揭示虛擬貨幣的發展趨勢與影響。隨著「超主權虛擬貨幣」比特幣與民間發起的「穩定幣」USDT或Libra(尚未發行)的盛行,自然威脅到全球浮濫發行「法定貨幣」的貨幣政策效果。因此,各國也不得不推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來應對數位經濟時代的潮流。今年3月COVID-19疫情大流行,使得全球對CBDC的關注飆升,因為數位貨幣能減少現金交易、人與人及人與鈔票的接觸。台灣是臉書使用率是亞洲第一,Libra若發行能嘉惠台灣,對於整體經濟、國家GDP將有重要的影響。
陳美伶強調資料經濟生態系的重要性。後疫情時代下台灣經濟發展的方向如:零接觸經濟、供應鏈韌性、數位醫療等面向,皆與「資料經濟生態系」息息相關。「資料驅動創新」(Data Driven Innovation),例如:資料經濟五大參與企業Apple、Amazon、Facebook、Google及Microsoft,與傳統實體企業營收市值表現的比較結果顯示,資料參與程度愈深,所創造的價值愈大。農業時代的根本是土地、工業時代是鋼鐵與石油,而數位時代的根基就是資料(Data)。資料不會像石油有枯竭的一天,當公部門數據開放、私部門數據流通,就能將數據再利用以創造更多價值。
劉奕成指出金融科技與純網銀的將來。金融科技能創造的價值有三:提供未被服務的客戶新的金融服務、增加工作機會、給予年輕人能實現的夢想與滿足。投入純網銀的理由有三個:世界趨勢(二)成本機會:純網銀的營運成本約只佔營收的10%,是傳統銀行的1/6。(三)普惠金融:藉由新科技的運用,給予金融服務低關注用戶能實現夢想與滿足的可能。藉由科技提供客戶有價值的服務,提升經營效率。新世代金融服務:虛實整合、跨業聯網、全方位服務。因此,台灣的純網銀價值除了帶動產業創新橫軸成長,也讓台灣主動擁抱科技。
論壇下半場由許毓仁副理事長主持「From Fintech to Techfin」對話沙龍,與中國信託技術長賈景光、威朋大數據執行長吳詣泓、麻布記帳執行長陳振榮和大家分享金融科技的創新如何到企業內的創新。賈景光指出,中信金獨立設置科技創新單位專門進行研發、設立創新基金讓員工勇於提出創新創意。最後,過去受到高度管制的金融業觀念不容許錯誤,但科技是可以容許錯誤的企業文化,以加速企業創新的動能。
許毓仁認為新冠肺炎的疫情改變了世界的遊戲規則,他請教三位與談人,如何看待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下對於產業的挑戰與機會?
賈景光與大家分享,因為疫情的衝擊,實體銀行的交易量減少。但網路銀行使用者大幅增加,而且儘管疫情趨緩後,網銀使用者的數量並沒有隨之下降。由此可知,消費者因為疫情的影響,改變了使用習慣,給予中信金的啟發是需要更加速數位化,例如:利用人工智慧即時回應客戶需求、以區塊鏈及雲端科技讓交易更透明度、更迅速。
吳詣泓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改變消費習慣,促使「線下活動搬到線上去」的新經濟非常活絡,如食物外送平台APP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此外,疫情也加速產業的數位轉型,即導入更多的數位工具,降低對實體的依賴。所以對於大數據產業的機會就在因此增加的數據,以及使用者上網又產生的數據。但另一方面也使消費行為、跨境交易量下降許多,這相當考驗企業家、創業家在面對危機時的轉型能力。
陳振榮觀察到疫情期間雲端使用率從2成上升5成,也就是使用者越來越少拿紙本發票。再者,疫情讓大家對財務焦慮上升,因為股市的震盪使得使用者同步證券帳戶更頻繁。此外,與麻布記帳合作的銀行比預期來得多,因為有些銀行尚未數位化,所以開放API交由麻布提供消費者行動服務,以因應疫情的衝擊。
最後,臺灣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蔡玉玲上台總結,協會將積極的向政府提出法規鬆綁的金融環境改善建言,希望能為臺灣的金融科技爭取到更好的發展空間,論壇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