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當年,櫃裡的他們•而今,海闊天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官方宣傳海報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官方宣傳海報

就是那種灰色的維度,出現在「後白色恐怖」時期,原本緊緊相扣的點,已出現些許縫隙,讓光線透進來,這道和煦之光,終於在2019年5月24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終於化暗為明,輝印在臺灣的天空裡,暈染成自由、平等、博愛的光譜。
然而這種灰色維度,也是愛情最美麗的時刻,恐非那種天長地久的濃情蜜意,也並非轟轟烈烈的海誓山盟,反而是曖昧不明的膠著心情,一切都是充滿誘惑的,愛苗悄然滋長,但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是渴望著與他的身體接觸與心靈溝通的,困惑著自己的性向,擔心著他的猶豫與退縮,以及害怕著自己的與眾不同遭到排擠、霸凌。
這樣狀態下的灰色維度,就是用友情來掩護心中的愛戀,用兄弟情來暗渡陳倉,在櫃裡享受短暫而甜蜜的片刻,那種難言之隱,恐怕是與父執輩、同性戀與異同志之間,最深的一條鴻溝。在30年前,是難以跨越的。


曾敬驊(左)與陳昊森(右) 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演對手戲

曾敬驊(左)與陳昊森(右) 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演對手戲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就是導演柳廣輝的故事,就在解嚴的當下,以兩個高中生張家漢 (阿漢,陳昊森 飾) 與王柏德 (Birdy,曾敬驊 飾) 一起經驗的性啟蒙為主軸,鑲嵌了父權時代緊張的親子關係,更點出了當時社會氛圍,威權主義對人民思想的箝制,恐同人士對同志的霸凌,刻板印象對女性的壓迫,升學主義是唯一的王道,正如歐神父 (法比歐 飾) 在電影裡不時提醒的關鍵台詞「活在當下」(Profiter du moment)


蔡藍欽所唱的《這個世界》,從神父在電唱機裡所播放的愛爾蘭民謠《丹尼男孩》(Danny Boy) 之後,接下了電影的主軸,從《丹尼男孩》的孤單落寞到《這個世界》,明顯的嗅到愛的氣息,這股氣息讓人豁然開朗。《這個世界》出現在點唱機裡、軍歌比賽裡,劇情的安排,或許是讓這首歌帶有些叛逆,但又對未來懷有憧憬,也使人對時代的緬懷油然而生,好比一種「後戒嚴時期」的「健康寫實主義」的延伸,它強調台灣人性格的光明面與社會正向的力量,理想太清高,拉開了與現實的距離,但何嘗不是一種正面清新的鼓勵作用呢?


蔡藍欽,一個我們還來不及認識的歌手、才子

蔡藍欽,一個我們還來不及認識的歌手、才子

蔡藍欽,是一位創作歌手,當年以素人之姿,發行了第一張專輯《這個世界》,只可惜唱片尚未問世,他就在22歲時英年早逝,從此,他的故事與歌聲,永遠停留在我們無限回憶與惋惜裡。但這張專輯 (其實是卡帶) 是用《這個世界》在B面收尾,似乎前面的11首歌,是被升學主義、苦澀單戀、憂傷煩惱、茫然若失等等情緒壓的喘不過氣,在B面的倒數第二首用輕快的曲風《告別憂傷》之後,最後用《這個世界》為這張專輯總結,正如最後兩句歌詞「用你的關懷和所有的愛,為這個世界添一些美麗色彩」,就是如此的雲淡風輕,為蔡藍欽短暫而傳奇的人生寫下了海闊天空的註腳。

同樣的,這股雲淡風輕與海闊天空,從澎湖的岸邊,穿越太平洋,在30年之後,來到在多倫多的海邊,阿漢與Birdy的久別重逢,在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輕聲耳語的以吉他伴奏,娓娓道出那一段純情的初戀回憶。是的,正如阿漢所說「每個人的初戀,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卻也是最刻骨銘心、最私密的回憶,於是在電影的最後,收起了所有的火熱與激情,舉重若輕的唱出「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忘記了時間這回事,既然決定愛上一次就一輩子」,再看看多倫多的海景,兩人異地相逢,雖然人事已非,一切是那麼陌生,也是如此熟悉,或許中年後的兩人對待感情的態度,除了更為成穩內斂,但也多了幾分豁達,與他們相識之出的點唱機裡所播放的《我的世界》,相隔30年遙遙呼應。


曾敬驊與陳昊森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曾敬驊與陳昊森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此外,王彩樺所飾演的阿漢母親,令人印象深刻,雖然戲份不多,但卻是讓我們看到對於同志情誼默認的第一道曙光,或許是出於對兒子的愛,也或許是一種長年失溫的家庭氣氛、失衡的夫妻情感的一種溫暖的嚮往,或許她的若有所思,是既驚訝又疼惜的五味雜陳。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彷彿也承襲了《春光乍洩》、《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女朋友•男朋友》的情境,譬如海邊、瀑布、長途跋涉、同性情誼、社會運動等等,這長達近兩小時的影像故事,難道不是一種對過往的致意與回憶嗎?

誠如張國榮與梁朝偉在《春光乍洩》的精湛演技,陳昊森與曾敬樺在電影中的默契十足,柳廣輝正是看上了兩位新生代演員青澀的特性,沒有明星的包袱,可塑性強,也著實讓曾敬樺從《返校》以上演技有很多的突破,陳昊森則是以新人之姿挑大樑,似乎較偏向阿漢的故事為主軸,對於他的家庭狀況也有較多的著墨,牽引著當時不被接受的愛戀,從一次次的自我懷疑、對自己性向的自我認同探索,到對Birdy無法壓抑的愛戀,到最後的分離、失聯、尋找、重逢,似乎導演把劇情的重心交給了陳昊森與飾演中年阿漢的戴立忍。劇情對於同志情誼的刻劃既細膩感人又允執厥中,讓人回望這段苦澀的成長過程,不禁笑嘆兩聲,出櫃後的心靈富足,重逢後的喜悅滿懷,浮現在多倫多的海邊,是否又是另一個幸福的海闊天空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sa影評快遞的沙龍
29會員
29內容數
2021/12/12
偷得浮生半日閒,再度看了《美國女孩》、《瀑布》,兩部電影都入圍了今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並且好評連連。劇情的鋪陳的確令人讚賞,故事的題材的別出心裁,所入圍的任何獎項,包括女主角獎、攝影獎、劇本獎、音效獎、剪輯獎等等,皆可謂實至名歸。  
Thumbnail
2021/12/12
偷得浮生半日閒,再度看了《美國女孩》、《瀑布》,兩部電影都入圍了今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並且好評連連。劇情的鋪陳的確令人讚賞,故事的題材的別出心裁,所入圍的任何獎項,包括女主角獎、攝影獎、劇本獎、音效獎、剪輯獎等等,皆可謂實至名歸。  
Thumbnail
2021/10/23
乍看片名,很容易會讓人誤以為這是一部娛樂性高、超級舒壓的電影,雖被歸類為紀錄片,曾在2020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但在觀影後所觸發的情緒張力,卻是比劇情片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於高齡化社會的無奈與考驗,卻是針針見血的真實呈現,也是肯定家庭與親情價值最擲地有聲的訴求
Thumbnail
2021/10/23
乍看片名,很容易會讓人誤以為這是一部娛樂性高、超級舒壓的電影,雖被歸類為紀錄片,曾在2020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但在觀影後所觸發的情緒張力,卻是比劇情片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於高齡化社會的無奈與考驗,卻是針針見血的真實呈現,也是肯定家庭與親情價值最擲地有聲的訴求
Thumbnail
2021/10/20
從宇宙孕育萬物,到造物主創造每一個生命體,子宮懷胎十月,到生養教陪,一直是跨越世代、族群、文化的複雜難題,總是令人產生無盡的喂嘆。在天生的性別之下,懷胎生子,真的是人人生而平等嗎? 撫今追昔,這一直是引發熱議的話題。 盱衡半世紀以來的人權運動以及世代抗爭,人們追求的不只是性別平權,生育的權利。
Thumbnail
2021/10/20
從宇宙孕育萬物,到造物主創造每一個生命體,子宮懷胎十月,到生養教陪,一直是跨越世代、族群、文化的複雜難題,總是令人產生無盡的喂嘆。在天生的性別之下,懷胎生子,真的是人人生而平等嗎? 撫今追昔,這一直是引發熱議的話題。 盱衡半世紀以來的人權運動以及世代抗爭,人們追求的不只是性別平權,生育的權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有太多面具被揭穿,適時開一道口,讓那些過去被囚禁的靈魂有了不再欺騙、壓抑自己的自由。感情往往會放大一切是非對錯,來自愛與恨總是一線之隔,所以我們勇於表達自己、傾聽對方的聲音,最後交給溝通裁決。雖然世界往往避開溝通、不願坦承,我們也該對自己誠實,為自己挺身。 演唱者 |張棟樑 作詞 |
Thumbnail
最近有太多面具被揭穿,適時開一道口,讓那些過去被囚禁的靈魂有了不再欺騙、壓抑自己的自由。感情往往會放大一切是非對錯,來自愛與恨總是一線之隔,所以我們勇於表達自己、傾聽對方的聲音,最後交給溝通裁決。雖然世界往往避開溝通、不願坦承,我們也該對自己誠實,為自己挺身。 演唱者 |張棟樑 作詞 |
Thumbnail
這陣子電影、歌曲、演員都很紅的一部片。應該吸引了不少腐女,但希望大家可以不要只用粉紅色泡泡看它,或許這裡面有更深層的東西,在你我的經歷中都曾出現過。
Thumbnail
這陣子電影、歌曲、演員都很紅的一部片。應該吸引了不少腐女,但希望大家可以不要只用粉紅色泡泡看它,或許這裡面有更深層的東西,在你我的經歷中都曾出現過。
Thumbnail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把初戀的悸動描寫得細緻動人,我非常喜歡如此單純的愛情,看完的確有喚醒心中的怦然心動,好像也被提醒已經長大的我們,即使過了那樣的年紀,在被愛情磨損的體無完膚後,還是要記得自己當初那樣愛人的能力,以及對於愛情純粹的固執。
Thumbnail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把初戀的悸動描寫得細緻動人,我非常喜歡如此單純的愛情,看完的確有喚醒心中的怦然心動,好像也被提醒已經長大的我們,即使過了那樣的年紀,在被愛情磨損的體無完膚後,還是要記得自己當初那樣愛人的能力,以及對於愛情純粹的固執。
Thumbnail
你有沒有一個深深刻印在你心底的初戀呢? 樺姐是沒有的。 如果你有,那真的是很讓我羨慕啊,也請一定要好好珍惜嘿。
Thumbnail
你有沒有一個深深刻印在你心底的初戀呢? 樺姐是沒有的。 如果你有,那真的是很讓我羨慕啊,也請一定要好好珍惜嘿。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無法忘懷的名字,無論這段回憶是否美好、或苦澀、或無疾而終、或修成正果,《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都帶領著觀眾在電影中找到感情的投射點,將那些青春裡最青澀的幾片回憶一一拾起,重新經歷這些複雜又深刻的初戀情懷。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無法忘懷的名字,無論這段回憶是否美好、或苦澀、或無疾而終、或修成正果,《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都帶領著觀眾在電影中找到感情的投射點,將那些青春裡最青澀的幾片回憶一一拾起,重新經歷這些複雜又深刻的初戀情懷。
Thumbnail
就是那種灰色的維度,出現在「後白色恐怖」時期,原本緊緊相扣的點,已出現些許縫隙,讓光線透進來,這道和煦之光,終於在2019年5月24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終於化暗為明,輝印在臺灣的天空裡,暈染成自由、平等、博愛的光譜。
Thumbnail
就是那種灰色的維度,出現在「後白色恐怖」時期,原本緊緊相扣的點,已出現些許縫隙,讓光線透進來,這道和煦之光,終於在2019年5月24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終於化暗為明,輝印在臺灣的天空裡,暈染成自由、平等、博愛的光譜。
Thumbnail
在這樣的校園情境下,男性間的曖昧情愫,則是以友情包裝成愛情的型態進行偽裝,藉此矇混過關。儘管如此,同儕間的恐同氛圍以及對出櫃同志的追擊,也迫使未出櫃者扮裝成異性戀來保全自身安全。對於同志來說,校園是既危險又安全的,既能巧妙地偷渡同性間的愛情,同時又要確保身份不被異性戀的他者所揭穿。
Thumbnail
在這樣的校園情境下,男性間的曖昧情愫,則是以友情包裝成愛情的型態進行偽裝,藉此矇混過關。儘管如此,同儕間的恐同氛圍以及對出櫃同志的追擊,也迫使未出櫃者扮裝成異性戀來保全自身安全。對於同志來說,校園是既危險又安全的,既能巧妙地偷渡同性間的愛情,同時又要確保身份不被異性戀的他者所揭穿。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成為所謂的「大人」後,對感情已逐漸趨近於保守,因為深怕被拒絕(臉皮愈來愈薄)。也希望真誠面對自我情感的你,都能夠一直保持初心。就算被拒絕,在大哭一晚後,也要好好珍惜當初義無反顧去愛的自己。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成為所謂的「大人」後,對感情已逐漸趨近於保守,因為深怕被拒絕(臉皮愈來愈薄)。也希望真誠面對自我情感的你,都能夠一直保持初心。就算被拒絕,在大哭一晚後,也要好好珍惜當初義無反顧去愛的自己。
Thumbnail
你閃耀一下子,我暈眩一輩子。 在你心底,可能有個名字怎麼也想不起來,但他的樣子卻忘不了;或者有張臉孔怎麼也想不起來,但他的名字卻銘記在心。 不管是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還是那個烙在你腦海的影子,這部充滿壓抑情感的電影,都會幽幽的將之勾起,學習懂得珍惜的2020年,我們也許可以想想,如何讓遺憾不遺憾?
Thumbnail
你閃耀一下子,我暈眩一輩子。 在你心底,可能有個名字怎麼也想不起來,但他的樣子卻忘不了;或者有張臉孔怎麼也想不起來,但他的名字卻銘記在心。 不管是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還是那個烙在你腦海的影子,這部充滿壓抑情感的電影,都會幽幽的將之勾起,學習懂得珍惜的2020年,我們也許可以想想,如何讓遺憾不遺憾?
Thumbnail
親愛的天父,喜歡一個人,為甚麼有罪呢?    如果你給別人的,跟給我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 1988年,台灣剛剛解嚴不久,台中一所教會高中男校裡,愛正悄悄地萌芽...
Thumbnail
親愛的天父,喜歡一個人,為甚麼有罪呢?    如果你給別人的,跟給我的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 1988年,台灣剛剛解嚴不久,台中一所教會高中男校裡,愛正悄悄地萌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