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0年)的1111購物節,許多獨立書店為了抗議網路書城的折扣而停業一天。就在十年前,我接觸了生平第一本電子書:
Amazon Kindle Keyboard,從2010年起我就開始大量的閱讀經典作品直到現在。電子書的出現,讓我的閱讀視野瞬間開闊起來,我看到它的優勢如下:
- 以往為了體積的緣故而不方便在通勤車上看的大部頭書,因為電子書的出現而突破了這個限制
- 電子書有方便的字典功能,只要把游標移到單字上面就會出現解釋,所以看英文作品就省力許多
- Amazon商店有很多免費的經典作品可下載,如果想要較佳版本的作品也可以用很便宜的價錢買到
- 線上購買電子書之後,可以在幾秒之內看到,且電子書有試閱的功能,可以先看完試閱內容再決定是否購買
- 可以畫線、附註,並在雲端同步,所以就算電子書損壞還是可以保留這些記錄,等到買了新的電子書後再還原這些標註
- 電子書的電子紙材質可以跟紙本書一樣在陽光閱讀,會讓人誤以為自己在看實體的紙本書
所謂的閱讀的神兵利器,一語道破,就是電子書。它加速了書本傳輸以及閱讀的速度,突破了實體空間的限制,可以說是古騰堡印刷機(活字印刷術)發明之後,關於書本的最重要發明。
因為電子出版的流行,近年來也開始出現繁體中文電子書,以Kobo為例,2019年的繁體中文電子書藏書量也超過9萬本(
新聞連接),其中不乏經典作品,現在想進入經典閱讀的朋友們,可以不用那麼辛苦的讀英文版了。所以,準備要開始看吉朋的大作「羅馬帝國衰亡史」了嗎?(真的是「大」作,紙本書排起來可排滿一整櫃)現在Kobo上有整套繁體中文版可以買(
連結),愛書人還不衝一波?
再回到本文一開始提到獨立書店的抗議活動,其實也跟電子書有關。電子書的出現,再加上網路書店的價格優勢,一個愛書人足不出戶就可以輕易的買到市面上任何一本紙本書或電子書,實體書店在這方面只有挨打的份。再說閱讀行為是讀者與書本的一對一正面交流,「內容為王」是不變的真理,在此前提下,獨立書店強調的在地連結、文青感的佈置、愛書人的聚會小窩、古蹟、咖啡、茶、精緻點心…等等,都只有附帶的價值。除非獨立書店能開發獨一無二的商品,比如說網路書店沒有的獨立出版書籍、古本書、絕版書、手工線裝書、書友交流會…等等,不然以類似的商品要跟網路書店競爭,很難有勝算。
在這個電子書的時代,閱讀行為本質上並沒有改變,經典作品不論是以莎草紙、竹簡、羊皮紙、鉛字印刷紙本書、電子書…等不同型式閱讀,都能帶給人們一樣的感動。電子書是科技進步與文化發展並進的結晶,電子書的出現,對於閱讀風氣的提昇來說是絕對的加分,也期待電子書的加入,能帶給「閱讀」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化活動全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