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讀張愛玲的「傳奇」和「流言」,驚嚇/驚豔不已,心裏想:世上怎麼會有這麼會寫的作家!之後每次重讀「傳奇」,都會一次又一次的被震撼到,某些精心構築的段落即使重讀多次,還是會讓人驚嘆不已。之後讀到一些優秀的經典之作,一次一次的重讀後也有類似的感受,比如說司馬遷的史記,荷馬的伊利亞德,希羅多德的歷史,索福克里斯的伊底帕斯王,柏拉圖的理想國,清少納言的枕草子,昆耶舍的摩訶婆羅達,曹雪芹的紅樓夢,馬克吐溫的頑童流浪記,魯迅的吶喊、徬徨…對於這種重讀之後也會有新的體會的「經典永遠讀不膩現象」,我一直沒辦法找到好的說法來解釋。直到讀到阿蘭達蒂.洛伊的「微物之神」中對於卡拉卡里舞的描述,我找到了很棒的解釋:
「…故事是否己開始並不重要,因為許久以前,卡沙卡里舞就發現,偉大故事的祕密就在於沒有祕密。偉大的故事是你聽過,而且還想再聽的故事,是你可以從任何一處進入,而且可以舒舒服服地聽下去的故事。…你知道它們的結局,然而當你聆聽時,你彷彿並不知道。…在聆聽偉大的故事時,你知道誰活著,誰死去,誰找到愛,誰沒有找到愛,但是你還想再知道。…這就是它們的奧祕和它們的神奇之處。」
即使很多人沒有讀過這些經典,但是這些經典在人類文明的演進中已漸漸嵌入集體潛意識的深處,所以在某些時刻、某些場景,這些經典就會突然出現在眼前。前一陣子香港反送中抗議,在劍拔弩張、槍林彈雨中,我彷彿看到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裏驚心動魄的香港淪陷場景,只是這次成就的不是白流蘇的愛情,而是中國的強權。另外針對中美貿易戰,中國外交官特別提到「修昔底斯陷阱」,因為修昔底斯的經典「伯羅奔尼撒戰爭」就是古代希臘時代因為雅典崛起而導致與舊有強權斯巴達發生衝突戰爭的故事。(只是中國把自己類比成雅典這個最初民主、現代哲學、現代科學的發源地,這個自信絕對超英趕美!)
經典為每個輝煌的時代留下記錄,不論是祇園給孤獨園內佛佗的諄諄教誨,或是柏拉圖學院內激烈的論證,這些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智慧,讓我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創造更進步的文明。但是在使用這些人類共同精神資產的同時,我們往往也在濫用、誤解、甚至誤用這些經典,其中最惡名昭彰的例子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在社會學上的副產品「社會達爾文主義」。如何避免犯下類似的錯誤?我想「回歸經典」應該是第一步,學習歷史學家嚴格考證的態度,重構這些經典產生的時空,摒除他人可能帶有偏見、誤解的引述,直接閱讀經典本文,用自己的思考重新證明經典的價值。我試著用以上的方法閱讀了幾部經典,產生了一些心得與一些疑惑,想用一系列的文章來清理自己的思緒,也希望這些不成熟的文章能讓不小心逛進來的路人朋友產生共鳴,如果能因此讓更多人從閱讀經典裏得到更多快樂(或是更多等待昇華為快樂的痛苦),也算是對人類社會出乎預期的小小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