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500 位追蹤者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500 位追蹤者
經典作品就是那個「大家都聽過,但是就是沒人真的看過」的奇妙存在,希望能藉由自己的文章來推動經典閱讀。合作連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5K會員
309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限時公開
相信有經歷過百年一遇大疫COVID-19的人,讀《瘟疫》一定倍感親切:經由小動物悄悄傳給人類的病菌/病毒、國家/醫療機構/行政機關反應遲緩所引爆的大流行、隔離檢疫造成親人的短暫或永久分離、困守在家裏或者隔離所的孤獨感、自由被剝奪後的憤世嫉俗感、疫情結束後再也回不去的舊日生活…
Thumbnail
5/5瘟疫
蘿娜自語-avatar-img
13 小時前
台灣、香港,新疆和西藏是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這是中共慣用的謊言及洗腦宣傳! 聯合國早在 1946年把香港列為「非自治領土」,即有獨立的可能性,卻在1970 被中共把香港從名單上剔除,香港的命運從此就被土共操控!台灣南部先祖很多都是來自閩南及福建,跟香港的廣東人一樣都流著反抗的血液,那才是共產黨真正的一根刺。
付費限定
薛西弗斯的神話故事可說是最悲慘的人生:神對他的懲罰,是命令他每天推大石頭上山,然後在石頭快到山頂時,從他手中滑落滾回山下,以這樣日復一日的徒勞無功來折磨他。對照現代社會,就是台灣上班族常常自嘲的社畜人生…
Thumbnail
5/5薛西弗斯的神話
蘿娜自語-avatar-img
7 天前
早在卡繆之前,二千多年之前已有智者思考過同樣的問題:人活著的真正意義在那裡?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1:1,2 看似很消極的態度,但舊約聖經中這一卷書正正是猶太人每年在「住棚節」Sukkot,在歡樂的氣氛下誦讀,反映了他們的樂觀。因為這個世界只不過是帳棚,我們也是寄居的過客,活著在日光之下,世世代代的勞苦愁煩遁環不息,但一切的主權原來都是在日光之上的耶和華手中,這個跟佛教的萬事皆空的說法並不一樣,生命更不會是「荒謬」! 卡繆要反抗「荒謬」,其實也是我們很喜歡用的一句「人定勝天」,一切都在於自已的努力爭取,但傳道書的智者卻參悟到更高的景界,能夠在「自力」和「祂力」中取得平𧗾。
蘿娜自語 即使世界越來越混亂,還是不能放棄求知若渴的心態;即使這個世界充滿沒有下限的荒謬,持續面對它、反抗它,就是《薛西弗斯的神話》想要告訴我們的重點。不論如何,我還是想繼續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就算還是追不上這個知識爆炸的世界,心裏總是會比較踏實。
我們很多人遇過宗教狂熱者,他們把聖經的隻言片語塞進我們的喉嚨中,引發我們可預測的靈性咽喉反射。這只能讓人們接受到足夠產生誤解的聖經資訊,而不足以產生真實的理解。
Thumbnail
5/5聖經
小米粒-avatar-img
2025/08/18
只有真正深入探索,了解全部,才能知道事實的真相。 我閱讀也是有始有終之人,聖經是一本大智慧的書。有些當下看不懂的經節,會在未來某個時候明白。而我當真把新舊約都看完了,只是一些難以明白的,是我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複讀,才有了感悟的變化,有些依舊在摸索中。
小米粒 透過仔細研讀聖經這樣一步一腳印的方式,應該才是真理之道吧?某些教派不鼓勵信眾自行研讀聖經,可能因為他們的教義不符合聖經的教誨吧?
付費限定
今年真的可以說是我的卡繆之年,從讀《反抗者》被燒到開始,接著讀《薛西弗斯的神話》和《瘟疫》,也是驚豔不已,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接下來應該會一本又一本的把他有中譯本的作品全部讀完。說來很神奇,雖然我沒有正式學過哲學,但是讀《反抗者》卻意外的順利,即使沒辦法全部讀懂,但是順著書中的討論,我赫然發現…
Thumbnail
5/5反抗者
Oren-avatar-img
2025/08/11
哲學,或許是以慎思來明辨是非,進而懂得怎麼活😊
Oren 是的,所以讀哲學算是腦力的重量訓練
在1991年出版的《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以小說形式寫成的西方哲學史概論,由木馬文化推出的中譯本,上下兩冊加起來超過七百頁。每次去住家附近的台北市立圖書館閒晃時,常常會看到兩大本《蘇菲的世界》在書架上靜靜的躺著,即使像我這種啃書狂,看到這麼厚的書,也會有點膽怯
Thumbnail
5/5蘇菲的世界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8/03
閱讀和工作並不相悖 如果閱讀對工作有助益自是美事 若純屬個人愛好起碼贏得靜謐時光和對新知識的陶冶。 我對“磚塊”書有恐懼 因為知道自己的耐性及恆心 尤其是學術性的論說文章 所以最後投機取巧只讀取眾名人的格言或諺語 我催眠自己那是他們一生哲學或智慧的語錄 最後落得“拾人牙慧”的窘境吶!
彼得潘 讀書真的很快樂!
付費限定
1964年,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因為臺灣自救宣言被捕;1969年,阿波羅十一號登月成功,電影《二○○一年太空漫遊》在臺上映;1970年,彭明敏逃亡,泰源監獄事件,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黃文雄和鄭自才在紐約刺殺蔣經國失敗,臺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保釣運動在美展開…
Thumbnail
5/5反重力
蘿娜自語-avatar-img
2025/07/27
台灣一直以來被國際社會排擠,以至越來越被邊緣化,自己來台灣旅遊前後也感受到:兌換台幣十分不方便,西方人多數不認識台灣,只聽過 Thailand,簡體字才是中文等等,真替台灣人抱不平! 這次大罷免結果雖然令人失望,但千萬不要放棄,台灣人繼續努力喔!
蘿娜自語 最可惡的是:台灣在國際上越邊緣化,對國民黨越有利,因為這樣他們才能跟對岸的共產黨聯手欺負台灣人。國民黨是台灣的毒瘤,必須除惡務盡
被比喻為基督身體的教會,是從古至今守護著基督教的思想堡壘,也是基督教的信仰中心。即使經過了馬丁路德新教「信徒皆祭司」的思想衝擊,教會的重要性仍然無可取代,在基督教的傳統中,不論是新教或天主教,一定要加入教會才能說自己是基督徒,沒有例外
Thumbnail
小米粒-avatar-img
2025/07/21
謝謝分享! 其實身為基督徒,看見教會有好與不好的一面,但不影響我對上帝的信仰。許多人受洗得救了,卻仍然活在敗壞的光景中。神愛我們,是毫無條件,然而有些教會的弟兄姐妹用有條件的方式來批判及道德綁架同樣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其實早已違反神那起初的愛。 聖經是一本很奇妙的書,每一次看,感受都不同,好像又更懂得。
小米粒 當年決定《聖經》包含那些內容的神學家們,他們的思想深不可測,讓我們今天讀《聖經》,可以每次讀每次都有新的領悟,真的要好好向他們致敬 我很在意這些「正統」的教會,跟著護家盟這種不乾不淨的團體一起出來覇凌社會上的少數族群,這讓我對他們的印象大大的扣分
上個月底,J Premium的重量級成員蘿娜自語 伉儷遠從加拿大來台灣旅遊,安排某一天在台北的明星咖啡館聚餐(為保護與會人員的隱私,在此不列出聚會的詳細時間,亦不貼出聚會照片),感謝跳鼠飛行日記 林倚 熱情參與,完成了J Premium的第一次網聚
Thumbnail
5/5明星咖啡館
bookarchery-avatar-img
2025/07/13
John的書評,林倚的影評及蘿娜護理專業的分享都帶領讀者用不同角度切入各式主題,收穫良多,讓人耳目一新外亦是非常期待🤩🤩🤩
bookarchery 謝謝您來我們這個小園地逛逛,我們會一直前進的
開始研究世界史之後,就會發現不管是歐洲史或是美洲史,都無法忽略基督教的影響,以西羅馬帝國被「蠻族」西哥德人滅亡的西元476年起算,一直到十八世紀民族國家興起為止,歐洲世界超過千年的時間,都在基督教會的帶領與庇護下,撐過戰亂、飢荒、瘟疫等種種災難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7/07
我出生滿月後就受洗成為天主教徒 那段時間教堂的神父是外國人(歷屆都是美國修士)修女則是外國本土(本土多為見習)各半輔佐神父傳道彌撒各事宜 那時美國對台灣友善 在美國國內募集舊衣及認購麵粉賑濟台灣偏遠貧窮地區山區 我的老家在霧社(南投仁愛鄉)傳教的對象趨向高山原住民和鄉民 只要來望彌撒 儀式完畢就能排隊領“救濟品”:一袋麵粉上面印著“中美合作‘’的紅藍字樣(符合美國與台灣國旗顏色)一袋奶粉 幾塊“黑美人”火柴盒大小即溶咖啡塊(白糖包住咖啡粉 當成小孩的零食舔完甜味嚐到苦味就扔了 有些暴殄天物)及一件略嫌寬大的舊衣(老外體格驚人的高壯) 這樣的義舉辦了幾年也吸收了全鄉全部的原住民及平埔族群(我是平埔族巴宰海社裔) 後來因為生計與受教育考量搬進台中市又轉進豐原區 小學國中都在教區虔誠的上‘’主日學‘’ ( 假日上讀經 道理課 下午望彌撒) 進了軍校就無暇參加 服役八年成了聖誕教友(只參加子夜彌撒) 後來因為酷愛閱讀 接觸哲學論證各家學說 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了大幅度的修正 趨向不將心靈寄託在宗教上 最終成了無神論者 前些年刻意去看一場超冷門的電影:沉默 是敘述傳教士在長崎傳教的血淚史 諸多壓迫欺凌甚至殺害…… 歸咎自己不夠虔誠 但一直惕勵自己言行仍要像個基督徒 那麼上不上教堂就無關緊要了吧?
彼得潘 我覺得行為像個基督徒是很可貴的,也就是不管外在世界如何變動,心裏一直有耶穌基督,那種神聖感也是我一直嚮往的境界。感謝您這麼詳細的分享,我雖然年過半百,也陰錯陽差的沒有成為基督徒,但是很喜歡聽關於信仰的故事,不論是走進去、或是走出來的,有失有得,有苦有樂,都是很珍貴的經驗。 我也想看《沉默》,以前看過舊電影《教會》,非常的感動
相較於天殘的一條生命,她的前男友賀瓏被公司解約、甚至以後失去演藝工作的機會,其實都不算什麼;唯一讓我耿耿於懷的,就是薩泰爾這次超快速而完美的切割,似乎很不想讓公司的運作被這個事件所波及。但是根據我這幾年的觀察,薩泰爾本身就是天殘走上絕路的最大推手…
Thumbnail
謝謝你撰文替天殘發聲,以及梳理私領域糾紛背後交織的職場權力關係。不滿薩泰爾的作風很久了,這件事值得被更多人關注。
𝑰𝒗𝒚 - 人海邊的離島 薩泰爾的歧視與道德低落,應該不只在傷害這個社會,與他們有關的從業人員恐怕都一樣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