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完成課堂作業,流連於各大博物館的網上館藏頁面,觀看各種中國外銷瓷器。其中最勾起我興趣的,是這件大英博物館所藏明代晚期(約天啟年間)景德鎮所製的青花盤。這件不太起眼,算不上精美的瓷盤有何特別?
大英博物館藏品。博物館編號: Franks.1476
高: 2.8cm,口徑: 27cm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object/A_Franks-1476
首先,青花盤中央描繪了三組扇面圖案:最上方的扇面中繪畫著一男子跪於馬前,右手伸前。中間的扇面是一首七言首,寫著「丹鳳來儀宇宙春,中天雨露四時新,人間好事惟忠孝,臣報君恩子報親」。而最下方面的扇面則畫了一雙鹿,一為雌一為雄。有趣的是,傳統中國瓷器上,扇面的圖案較為罕見。根據大英博物館的館長Jessica Harrison-Hall指出,扇面設計盛行於日本,並被廣泛祇用於陶瓷、漆器以及紡織品。[1]
因此,這會否是明末為外銷日本而製的青花瓷?其紋飾又有何特別?本文希望透過不同博物館的藏品對比,進行簡單的分析與討論。
1. 日本美術館藏品中紋飾極度相似的青花盤在日本愛知縣陶磁美術館,有一件與上方的青花盤極其相似的藏品。按博物館所提供的資料,其名為「青花扇面詩畫盤」,屬明朝,約17世紀的瓷品。
青花扇面散文盤 (請按連結觀賞藏品照片)
愛知縣陶磁美術館藏品。高2.7cm,口徑26.6cm,底徑18.0cm。從正面紋飾可見,大英博物館與愛知縣陶磁美術館的青花盤在設計風格,以至盤心的紋飾圖案均十分相似。其分別在於愛知縣陶磁美術館的青花盤,最上方的扇面為七言詩,人與馬的圖案則被安排於第二幅扇面呈現。最底部的扇面同樣以一雙鹿為主題。而且青花盤外圍的裝飾紋並不一致。由於博物館未有提供盤底的照片,因此未知其底部會否有其他相似之處。
2. 以扇面及詩畫為設計的青花瓷例子
接下來,一起看看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兩件與日本相關的青花瓷。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品。館藏編號:23.225.314
高: 5.4 cm,口徑20 cm。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52348
第一件是青花浪裏扇面紋盤 (Dish with Fans Floating on a Stream, 染付扇面流し文皿)。此青花盤燒製於江戶時代作品,屬肥田燒鍋島系瓷器。第一眼或許會令人想起葛飾北齋最著及的浮世繪作品《神奈川沖浪裏》。不過,這次沖浪的主角不是木船,而是扇子!這或許有助證明扇面在日本的陶瓷器屬常用設計圖案,且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品。館藏編號:2011.157
高: 6.4 cm,口徑28 cm,底徑12.1 cm。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76734
第二件是青花詩僧寒山盤(Dish with Buddhist Monk-Poet Hanshan)。寒山是唐朝的高僧,擅於作詩。此盤描畫僧人站於風中,左手看似持著墨硯,右手高舉執筆的姿勢。在寒山的左上方,寫有一首七言詩,詩文與大英博物館及愛知縣陶磁美術館的青花盤相同。整個構圖令人產生一種寒山僧人在風中題詩的錯覺,非常生動。至於這首不斷出現的七言首,據說成詩於明朝,但仍有得實證。根據大都會博物館的描述,青花盤為明末崇禎年間於景德鎮所製,為外銷日本市場的瓷器。
小結
愛知縣陶磁美術館以及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給予的少許線索,讓我們能夠思考大英博物館所藏的青花扇面瓷盤背後的一些歷史。
由於美術館本身沒有提供更多資料,因此未能判斷此瓷器是進入美術館藏品前的經歷。然而,明代晚期,即日本的江戶時代初期,中日間貿易發展蓬勃,無論於德川幕府實施鎖國政策前後,兩個的經濟交流從未正式中斷。當時的商人不時越洋外鎖瓷器至日本。
至於瓷器製作發展方面,景德鎮民窯於明末非常活躍,在瓷器的繪飾描畫上出現不少題寫詩句,具日本風格的扇面設計。可以說這種轉變除了是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外,也是為了應付出口及外銷的需求。所以,這種以扇面裝飾的青花盤,很有可能是受了日本的影響,或為銷售至日本市場而製作。事實上,目前日本的美術館收藏著類似的青花盤,也可視之為一種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