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課堂筆記】外銷日本?大英博物館藏青花扇面瓷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為完成課堂作業,流連於各大博物館的網上館藏頁面,觀看各種中國外銷瓷器。其中最勾起我興趣的,是這件大英博物館所藏明代晚期(約天啟年間)景德鎮所製的青花盤。這件不太起眼,算不上精美的瓷盤有何特別?
大英博物館藏品。博物館編號: Franks.1476
高: 2.8cm,口徑: 27cm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object/A_Franks-1476
首先,青花盤中央描繪了三組扇面圖案:最上方的扇面中繪畫著一男子跪於馬前,右手伸前。中間的扇面是一首七言首,寫著「丹鳳來儀宇宙春,中天雨露四時新,人間好事惟忠孝,臣報君恩子報親」。而最下方面的扇面則畫了一雙鹿,一為雌一為雄。有趣的是,傳統中國瓷器上,扇面的圖案較為罕見。根據大英博物館的館長Jessica Harrison-Hall指出,扇面設計盛行於日本,並被廣泛祇用於陶瓷、漆器以及紡織品。[1]
因此,這會否是明末為外銷日本而製的青花瓷?其紋飾又有何特別?本文希望透過不同博物館的藏品對比,進行簡單的分析與討論。
1. 日本美術館藏品中紋飾極度相似的青花盤
在日本愛知縣陶磁美術館,有一件與上方的青花盤極其相似的藏品。按博物館所提供的資料,其名為「青花扇面詩畫盤」,屬明朝,約17世紀的瓷品。

青花扇面散文盤 (請按連結觀賞藏品照片)
愛知縣陶磁美術館藏品。高2.7cm,口徑26.6cm,底徑18.0cm。


從正面紋飾可見,大英博物館與愛知縣陶磁美術館的青花盤在設計風格,以至盤心的紋飾圖案均十分相似。其分別在於愛知縣陶磁美術館的青花盤,最上方的扇面為七言詩,人與馬的圖案則被安排於第二幅扇面呈現。最底部的扇面同樣以一雙鹿為主題。而且青花盤外圍的裝飾紋並不一致。由於博物館未有提供盤底的照片,因此未知其底部會否有其他相似之處。

2. 以扇面及詩畫為設計的青花瓷例子
接下來,一起看看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兩件與日本相關的青花瓷。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品。館藏編號:23.225.314
高: 5.4 cm,口徑20 cm。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52348

第一件是青花浪裏扇面紋盤 (Dish with Fans Floating on a Stream, 染付扇面流し文皿)。此青花盤燒製於江戶時代作品,屬肥田燒鍋島系瓷器。第一眼或許會令人想起葛飾北齋最著及的浮世繪作品《神奈川沖浪裏》。不過,這次沖浪的主角不是木船,而是扇子!這或許有助證明扇面在日本的陶瓷器屬常用設計圖案,且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品。館藏編號:2011.157
高: 6.4 cm,口徑28 cm,底徑12.1 cm。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76734
第二件是青花詩僧寒山盤(Dish with Buddhist Monk-Poet Hanshan)。寒山是唐朝的高僧,擅於作詩。此盤描畫僧人站於風中,左手看似持著墨硯,右手高舉執筆的姿勢。在寒山的左上方,寫有一首七言詩,詩文與大英博物館及愛知縣陶磁美術館的青花盤相同。整個構圖令人產生一種寒山僧人在風中題詩的錯覺,非常生動。至於這首不斷出現的七言首,據說成詩於明朝,但仍有得實證。根據大都會博物館的描述,青花盤為明末崇禎年間於景德鎮所製,為外銷日本市場的瓷器。

小結
愛知縣陶磁美術館以及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給予的少許線索,讓我們能夠思考大英博物館所藏的青花扇面瓷盤背後的一些歷史。
由於美術館本身沒有提供更多資料,因此未能判斷此瓷器是進入美術館藏品前的經歷。然而,明代晚期,即日本的江戶時代初期,中日間貿易發展蓬勃,無論於德川幕府實施鎖國政策前後,兩個的經濟交流從未正式中斷。當時的商人不時越洋外鎖瓷器至日本。
至於瓷器製作發展方面,景德鎮民窯於明末非常活躍,在瓷器的繪飾描畫上出現不少題寫詩句,具日本風格的扇面設計。可以說這種轉變除了是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外,也是為了應付出口及外銷的需求。所以,這種以扇面裝飾的青花盤,很有可能是受了日本的影響,或為銷售至日本市場而製作。事實上,目前日本的美術館收藏著類似的青花盤,也可視之為一種證明。

參考資料:
[1] 大英博物館,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object/A_Franks-1476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52348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76734
愛知縣陶磁美術館
https://www.pref.aichi.jp/touji/collection/12/collection/62.html
大庭脩《日中交流史話》(日本:燃焼社,2003)
劉如水《宋元明清瓷器鑑賞》(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你們一起應該也不只十年吧。」 「如果是命中註定,下一世都會重遇,別怕。」 這份無法公諸於世的愛情,不曾驚天動地,難以細水長流,有的只是你與我,兩個人。
「看你們一起應該也不只十年吧。」 「如果是命中註定,下一世都會重遇,別怕。」 這份無法公諸於世的愛情,不曾驚天動地,難以細水長流,有的只是你與我,兩個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明代文獻中提到的紙槌瓶,本文詳述了紙槌瓶的歷史以及中國燒青花瓷的發展,特別著重於使用鈷料的過程和技術。此文對於紙槌瓶和清代燒青花瓷的特點和製作工藝做了詳細的介紹。
Thumbnail
本文為酒吞童子現存最古級的源典——香取本『大江山絵詞』的原文與翻譯。繪卷原圖與詞書源自2024年逸翁美術館官方網站上公開的「デジ絵巻」網頁。譯文為筆者自力翻譯,個人水平有限,如有錯漏之處,歡迎評論指正。 私人成果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抄襲、用作商業用途。 原文:重要文化財『大江山絵詞』, 南北朝時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元代龍泉窯外銷陶瓷的特徵及製作工藝,從歷史演變和技術特點進行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對宋代鈞窯的研究,並描述了窯工的工藝技術和窯燒過程。透過分相釉的應用,鈞窯具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驚喜感。同時,文章也分享了一些對於這件出土鈞窯盤的猜想和分析。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美湛龍祥・雲瓷輝煌-張美雲法華鎏金個展】 以「美湛龍祥・雲瓷輝煌」為名,藝術家張美雲於光點藝術中心,舉辦法華彩陶瓷藝術個展。 在瓷器上以立粉技術勾勒輪廓的彩繪技術,古代明代時稱作「法華」。 法華彩的特色在於立體感與華麗感,呈現優雅的美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進入龍年後,想要尋找一款與「龍年」相符的圖像來設計。在發現了《鏤繪集錦》中一幅名為「花間行龍」的可愛龍龍後,探索了其歷史和文化,發現它已登錄為國寶,而原始織作者的身份卻已佚名。探索這條龍的歷史由宋代至今,並探討自己如何設計應用這個圖案,成為陪伴日常的好用品。
Thumbnail
玉堂春瓶在清代景德鎮的燒製當中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美學價值。本文將深入探討玉堂春瓶在當時社會、政治和技術背景下的燒製過程和創新之處,並分析其紋飾、器型和工藝特點,以及與其他器型的關係。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明代文獻中提到的紙槌瓶,本文詳述了紙槌瓶的歷史以及中國燒青花瓷的發展,特別著重於使用鈷料的過程和技術。此文對於紙槌瓶和清代燒青花瓷的特點和製作工藝做了詳細的介紹。
Thumbnail
本文為酒吞童子現存最古級的源典——香取本『大江山絵詞』的原文與翻譯。繪卷原圖與詞書源自2024年逸翁美術館官方網站上公開的「デジ絵巻」網頁。譯文為筆者自力翻譯,個人水平有限,如有錯漏之處,歡迎評論指正。 私人成果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抄襲、用作商業用途。 原文:重要文化財『大江山絵詞』, 南北朝時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元代龍泉窯外銷陶瓷的特徵及製作工藝,從歷史演變和技術特點進行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對宋代鈞窯的研究,並描述了窯工的工藝技術和窯燒過程。透過分相釉的應用,鈞窯具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驚喜感。同時,文章也分享了一些對於這件出土鈞窯盤的猜想和分析。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美湛龍祥・雲瓷輝煌-張美雲法華鎏金個展】 以「美湛龍祥・雲瓷輝煌」為名,藝術家張美雲於光點藝術中心,舉辦法華彩陶瓷藝術個展。 在瓷器上以立粉技術勾勒輪廓的彩繪技術,古代明代時稱作「法華」。 法華彩的特色在於立體感與華麗感,呈現優雅的美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進入龍年後,想要尋找一款與「龍年」相符的圖像來設計。在發現了《鏤繪集錦》中一幅名為「花間行龍」的可愛龍龍後,探索了其歷史和文化,發現它已登錄為國寶,而原始織作者的身份卻已佚名。探索這條龍的歷史由宋代至今,並探討自己如何設計應用這個圖案,成為陪伴日常的好用品。
Thumbnail
玉堂春瓶在清代景德鎮的燒製當中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美學價值。本文將深入探討玉堂春瓶在當時社會、政治和技術背景下的燒製過程和創新之處,並分析其紋飾、器型和工藝特點,以及與其他器型的關係。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