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時節來到這條小河,綠樹遮蔭,溪水潺潺,偶爾可聞戲水人聲。
那是夏日的景象,冬日則是完全迥異。

河流兩側有高聳林木環抱的步道
這天午後三時許來到河岸,冬陽已低垂在地平線上45度的位置。行走在泥濘且落葉滿地的步道,刺眼陽光時不時從樹林的腰際線射入眼瞳。
樹林的上半身沐浴在金色的光譜中,若不是時序已入12月的初冬,會被閃耀的枯枝所騙,誤以為深秋黃葉仍未走遠。

巫婆手指般的枯枝伸向藍天
在步道上哈著手,抵抗日落後的沁冷。日落了?沒錯,走入林中不到30分鐘,太陽已不見蹤影,整片森林醞釀著入夜的氣氛。
住在亞熱帶島嶼的人們實在難以想像北國午後四時便已天黑,晝短夜長的鬱悶。

在橋上南望夕陽下的河景

步道全程只有這條藍色小橋可跨河
沿路一股臭味一路尾隨,久久不散。回頭問隨行的兒子:我們踩到狗屎了嗎? 這條步道是dog-friendly,不少居民高興地遛著愛犬。查看鞋底,未見糞便穢物。
疑問跟著我們走了近一個小時,一塊路邊指示牌和一窟水池解開了我們的疑慮。牌子上寫著:鮭魚在此孵育下一代;水池裡三條兩尺許的鮭魚翻白肚擱淺。

步道旁不時出現鮭魚復育的提醒

看到翻白肚的魚屍了嗎?
上個月適逢鮭魚洄游高峰,魚隻們產卵授精後力竭而亡。屍臭縱然令人不快,卻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日常。
帶著崇敬的心情,快步離開落入黑暗中的樹林,打算回家煮一鍋熱騰騰的味噌鮭魚湯祛寒。
【海馬老爸的旅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