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曼谷巷內香港旗符號餐廳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到泰國觀選,搭捷運穿街走巷期待有驚奇新發現,夜色低垂,按圖索驥尋找台灣朋友推薦餐廳『Am dang typgoon, 地址與谷歌導航似乎有點不順遂,原本要放棄,卻在巷底發現一堵圍牆上面卻鑲有『香港旗』就是洋紫荊的符號。
要放棄原先目標,要一探究竟這家掛香港旗的餐廳,結果居然是我們尋尋覓覓的餐廳,外觀是一棟小洋房,應該有很歷史背景,可惜沒有遇到可以詢問的人加上網路也沒有特別介紹。
這家餐廳是以海鮮為主,烤龍蝦、避風塘沙公,海鮮做法幾乎可以斷定是港式,老闆或廚師應該是廣東人,台灣人一定會非常喜歡的料理方式,還有一些泰式菜色,非常道地的口味。只可惜我們只有三個人,人少很難點太多菜,但事前朋友推薦必點都沒有遺漏......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洪耀南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43會員
    134內容數
    透過新聞事件,了解中國體制的運作,看新聞了解背後的邏輯,有些是千年古中國文化,有些是政治運作的淺規則,更多是意識形態下的中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耀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一次到監獄是為觀選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快閃婆羅摩火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狗的解惑、雞的困惑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馬克思化作共產主義的幽靈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走入櫥窗的民族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斯里蘭卡的立釣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曼谷泰國浴產業的兩極化發展淫狐到泰國玩樂已經差不多二十年了。第一次來到泰國曼谷,去體驗的泰國情色行業就是泰國浴。在那個年代,光是曼谷就有超過五十間以上的泰國浴。但這幾年,受到其他行業競爭的影響,泰國浴的數量不斷的減少,而且有往高價位與低價位兩極化的現象。現在受到疫情影響,泰國沒有觀光客,泰國浴又受到更大的打擊。
    Thumbnail
    avatar
    淫狐
    2020-08-17
    曼谷情色按摩的現狀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想去泰國玩樂都無法去。不過在疫情之前,淫狐平均每年會去泰國三到四趟,每一趟幾乎都會在曼谷停留幾天。當淫狐在曼谷的時候,白天的玩樂重心基本上就是情色按摩。淫狐第一次在極樂泰國出版專題介紹情色按摩已經是兩年前了,和當時相比現在曼谷情色按摩的狀況略有改變,所以今天就用這篇文章來談談吧。
    Thumbnail
    avatar
    淫狐
    2020-05-04
    曼谷BKK 24小時營運公車 與25號公車路線交匯點:25號去程,位於北欖府Samut Prakan的總站Pak Khlong市場發車北行,至BTS SaiLuat站後沿途行經BTS Sukhumvit線各站,直到BTS Siam中央站,轉Phayathai路至Rama IV路,行經MRTA SamYan、Hua Lamphong、China town
    avatar
    阿貍 Kamoniku Tanuki
    2020-04-15
    曼谷街頭的人性課題:當「可憐」變成一種商品,你買單嗎?當我暫時擺脫這些問題的瞬間,有種令人慚愧不已又荒謬至極的感覺襲上心頭:「本應該以存好心的角度去看待的事情,怎麼演變成害怕被偷竊、怕被欺騙、怕助紂為虐的擔憂?」 也許最後的的結果僅是一念之間的個人選擇,然而站在一面傾倒的感性面前,理性以更為強硬的姿態,硬生生介入、武裝起多數人的柔軟......
    Thumbnail
    avatar
    Haoting
    2020-01-22
    曼谷的鷹爪花 崇輝 帶有甜絲絲的味道,芳香濃郁的鷹爪花,在曼谷的幾場豪雨以後,躲在稠密的葉子中,悄然綻放。           這種遍布曼谷街道兩側的林蔭道植物,給這座喧鬧的大都會,帶來了濃密的樹蔭和獨特的香氣。尤其,是在忙碌的清晨或者傍晚,正是鷹爪花吐露花香的時刻,行色匆匆的路人,也不能忽略這沁人心脾的味道。  
    Thumbnail
    avatar
    李李刚
    2019-11-26
    曼谷Go Go Boy店的新聚集地五月時淫狐寫了一篇「曼谷與芭達雅的Go Go Boy聚集地」。那篇文章介紹了曼谷和芭達雅這兩個最主要的觀光地點要去那裡找Go Go Boy店。不過在這篇文章發表後沒有多久,淫狐就接到來自曼谷的消息表示曼谷的Boys Town被封閉了,於是淫狐特別去打聽發生了什麼事,並且確認部份店轉移到那裡去。
    Thumbnail
    avatar
    淫狐
    2019-08-26
    反送中:走出無力的幽谷,香港人從血和汗尋找自我 自2016年起的旺角衝突,「武力抗爭」(與警方使用「對等武力」,不再固守不攻擊他人的非暴力教條)的湧浪在香港持續翻滾。香港自80年代起的民主運動一直奉行「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原則,主要以遊行集會人數營造壓力;但自2014年雨傘運動起,「公民抗命」一詞深入民心
    Thumbnail
    avatar
    羅冠聰
    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