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股市修正,手上的股票應該停損嗎?
付費限定

股市修正,手上的股票應該停損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週起台股震盪,大盤指數連續下跌,市場的情緒一片恐慌,有人聲稱去年三月股災的「第二隻腳」要下來了,亂印鈔票導致的「金融危機」要來了,指數準備下探 14000 點等等⋯⋯有一些持股成本比較高的朋友,手上的股票損益變「綠」了(成本價高於市價),慌忙問我是不是該趁虧的不多,趕緊先停損賣出比較好。

先前股票幾乎每天漲,市場情緒一片樂觀,分析師喊出大盤指數挑戰 20000 點,卻沒想到,激情的派對這麼快迎來了盡頭。

不管修正大或小,帳面數字上上下下難免造成煎熬。但你一定也聽過「不賣就不算賠」的說法,股票真的可以一律不停損嗎?

股市下跌時引發投資人心慌慌(圖片來源:Unsplash)

股市下跌時引發投資人心慌慌(圖片來源:Unsplash)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86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小股東的簡單投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余月月的沙龍
170會員
9內容數
十多年前買下第一張股票的小股東,認為投資不用複雜,平凡小資族也可以做得到。在這個專欄用簡單的文字分享投資常識和觀點,陪伴讀者逐步邁向自由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余月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讓我們從最基礎的概念開始,你需要瞭解四種投資工具:現金、不動產、債券、股票。這四種工具各有優缺點,為什麼我推薦投資股票?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擺脫對股市的恐懼。
幾年前聽過關於時間的譬喻,對我的衝擊十分之大,我終於醒覺到不好好把握時間是一件多恐怖的事情。有趣的是,原來把時間比喻為金錢,人們才能比較具體地感受到時間消逝的痛。 這個痛也包括你錯過了時間帶來的「複利效應」。
這篇文章,寫給正在考慮進入金融市場的新手。老是聽人提到用錢滾錢需要第一桶金,第一桶金到底指的是多少?投資一定要有第一桶金嗎?我們就來探討這兩個關鍵問題。
你有沒有計算過,如果工作到 60 歲退休,將需要多少存款來養老? 假設活到 80 歲,每年生活費為新台幣 40 萬元,那麼總共會需要 800 萬的退休金。聽起來似乎不是很難的數字,然而思考看看:第一,你真的能工作到 60 歲不失業嗎?第二,衡量你的收入和支出,退休時真的能存到那麼多錢嗎?
讓我們從最基礎的概念開始,你需要瞭解四種投資工具:現金、不動產、債券、股票。這四種工具各有優缺點,為什麼我推薦投資股票?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擺脫對股市的恐懼。
幾年前聽過關於時間的譬喻,對我的衝擊十分之大,我終於醒覺到不好好把握時間是一件多恐怖的事情。有趣的是,原來把時間比喻為金錢,人們才能比較具體地感受到時間消逝的痛。 這個痛也包括你錯過了時間帶來的「複利效應」。
這篇文章,寫給正在考慮進入金融市場的新手。老是聽人提到用錢滾錢需要第一桶金,第一桶金到底指的是多少?投資一定要有第一桶金嗎?我們就來探討這兩個關鍵問題。
你有沒有計算過,如果工作到 60 歲退休,將需要多少存款來養老? 假設活到 80 歲,每年生活費為新台幣 40 萬元,那麼總共會需要 800 萬的退休金。聽起來似乎不是很難的數字,然而思考看看:第一,你真的能工作到 60 歲不失業嗎?第二,衡量你的收入和支出,退休時真的能存到那麼多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