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將達,熟人叫他阿達。我輩樂迷,包括我在內,有許多人在青春期被阿達做的事情改變了生命,主要是他主持的那家叫做「水晶」的唱片公司。
論事業經營的經濟成效,「水晶」一敗塗地,欠債累累,箇中糾葛直到多年後的現在,仍是好幾位牽涉其中的人不堪回首的人生章節。但若論「水晶」對台灣流行樂史的影響力、乃至於文化指標意義,它絕對是台灣近幾十年來最酷、也最重要的廠牌。在解嚴前後的關鍵時期,「水晶」示範了「另一種聲音的可能」。在「獨立音樂」還叫做「地下音樂」的初初萌芽的階段,「水晶」支援了一大票樂團得以發片出道。若把「水晶」的作品從歷史拿掉,那段真氣亂竄、眾聲喧嘩的時代,將會瞬間失去最最生動的主題曲。許多後來影響千萬人的將才,也將失去他們音樂事業的立足點:伍佰、陳明章、雷光夏、朱約信、林暐哲、李欣芸、謝宇威,還有更多更多……。
1998年,阿達獲頒金曲獎特別貢獻獎,當時他42歲,是史上最年輕的得主。在別人眼中或許很風光,他自己心裡想的卻都是公司瀕臨倒閉的痛苦和難堪,一點都不想去出鋒頭,後來是抱著「打廣告」的心情去了的。那段故事,和「水晶」的曲折歷程,在
2017年《鏡週刊》專訪都有交代,我就不重複了。
對阿達來說,「水晶」牽扯太多痛苦記憶,公司結束之後這些年,他沈潛低調,很少公開露面。這幾年阿達在台北大同區國順里,一個貧窮少資源的弱勢社區,投入公益組織「放學窩」,陪伴在地的小朋友,一陪就是八年。他在訪談中說:雖然政治上解嚴三十多年,心靈的戒嚴卻彷彿始終存在:他觀察孩子們主動、自由的思考能力,多半在七八歲就漸漸消失,被塞進教育體制的條條框框,這讓他非常痛心。
最近一年多,阿達浮出水面,主要是他對音樂和社群的想法,有了不吐不快的念頭,也想串連思維相近的朋友一起探討。我在臉書看他寫了不少關於這個名為「跨東亞音樂社群論壇」的文字,或許悟性不夠,總覺得雲裡霧裡不是很懂。這天聽他闡釋,才終於把握了一些重點。
簡言之,他希望能在這個傳統唱片工業崩潰、資本主導的音樂市場出現大量缺口孔隙的時代,試圖讓音樂的價值擺脫資本至上、惟行銷是問的邏輯,讓音樂受眾和創作者的關係不再僅限於「消費」這個舉動,重新體現音樂的「社群性」,以及社群成員的「公民性質」。說起來,這和他三十多年前做「水晶」的許多想法倒是一貫的,只不過當年沒有現在這麼多方便的、去中心化的傳播溝通方式,沒有門檻這麼低、這麼便宜的創作工具,也沒有這麼多足以重新定義「分配原則」的交易工具,比方眾籌,比方區塊鏈。
這集節目大抵有一半篇幅在探討這一題,有人懷疑阿達是不是要出來創業募資做音樂科技平台啦?我看不像,他仍是一介浪人,只不過交遊廣闊,可以讓想法氣質相投的朋友坐在一起,共同聊聊對這個行業不大一樣的想像。
至於這集節目的另外一半篇幅,當然是這些歌。阿達自己挑了三首對他意義深遠的歌,放在開場。其他就是我選的「水晶」歷年作品,那些都是我青春人生的重要啟蒙,阿達也聊了不少那些人、那些歌、那些時代的精采絕倫的故事。
這位日韓混血的韓僑,至今沒有中華民國身分證。但他對台灣的貢獻,恐怕比那些富商巨賈、頭臉人物都要多得太多。節目錄完,阿達說很久沒在空中聊音樂如此暢快,我們約好有機會空中再聚,敬請期待。
播出曲目:
金光石 / 某對六十歲老夫婦的故事 어느 60대 노부부 이야기 (1995)
流氓阿德 / 虧欠 (2018)
Johnny Cash / Hurt (2000)
1976 / 方向感(2000)
Double X / Cool Guy(1988)
襯:阿伯的蚵仔麵線與肉圓(1988)
陳明章 / 慢慢的來唱(Live, 1989)
襯:慶端陽(1989)
趙一豪 / 改變(重錄版,1990)
葉樹茵 / 失業男子(1990)
吳俊霖 / 小人國(1990)
朱約信 / 土跤塊哭么(1991)
瓢蟲 / 國王的飛馬(1998)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週六、週日 08:00–10:00(CST)重播。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
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Alian電台亦有
隨選重聽服務,歡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