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要聞|從凍原到熱海,人禍天災的各種態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日由【原獨讀報】為大家報告上週要聞,同時向春天倒數:距離春分還有 40 天。

原住民族高度仰賴環境而生存,因此重大的環境變化,也總是對原住民造成巨大的影響。本週就為大家報告這方面的新聞,請大家先前往寒冷的北極凍原,再轉向遼闊濕潤的太平洋。

  • 諾鎳礦業北極凍土溢油事件仲裁出爐
  • 小規模沈積層採金活動威脅育空濕地
  • 大氣河流為患北太平洋,南太平洋陷入政治風暴
raw-image

諾鎳礦業北極凍土溢油事件仲裁出爐

我們在去年年底的新聞回顧當中曾經報導過,西伯利亞地區的原住民被迫承擔消費世界的環保代價其中以俄羅斯諾鎳礦業公司(Nornickel)在泰米爾半島(Taymyr)的溢油事件最為嚴重,已有受污染的河湖被宣告死亡。本來各界普遍認為這是極區暖化導致永凍土融化而引發的工安意外,不過俄羅斯環境部的調查於去年 11 月否定了這個說法,認為意外是工程疏失和管理不善所釀成。上週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仲裁法院就本案做出裁決,諾鎳公司旗下的諾鎳泰米爾能源公司(Norilsko-Taymyrsky Energy Company)必須為泰米爾半島的環境損失做出高達 16.2 億美金的賠償。諾鎳公司表示會「審慎研究裁決」,但並未說明是否上訴。

專門報導北極地區的《巴倫支觀察家報》指出,2018 年諾鎳公司分派股息紅利總金額約為 37 億美金(其股東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本人)。可能是因為必須對泰米爾地區做出高昂補償之故,公司已經通知股東 2020 年的紅利分派可能減少到 13.2 億美金。

▼ 圖為泰米爾半島的原住民,涅涅茨人(Nenets)。
raw-image

小規模沈積層採金活動威脅育空濕地

加拿大的育空地方(Yukon)和上述的泰米爾半島都是冰天雪地,此外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有趣的連結,那就是原生於北美極區的麝牛Ovibos moschatus)。這種牛跟羊的關係比牛更近,也確實被北美極區的原住民克里人(Cree)稱為「好醜的羊」(mâthi-môs),曾一度在阿拉斯加、育空等地區滅絕了,後來又再成功引進。西伯利亞則本來沒有這種麝牛,晚至二十世紀下半葉才被引進,現在也是泰米爾半島的自然成員。

▼ 圖為泰米爾半島的麝牛。2010 年的一項研究指出,當地麝牛數量減少,主要是氣候變遷而非人文因素造成。
raw-image

育空和泰米爾半島還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兩者都受到礦業活動的荼毒

2 月 2 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訂定的世界濕地日,加拿大的自然環境刊物《一角鯨》選在這一天刊出報導,引述一項獨立調查的結果:育空地區的濕地受到礦業活動嚴重干擾,有些濕地在七代以內都不可能回復到未受擾動前的狀態。調查小組並且敦促育空政府儘早確立濕地政策以為應對。

報導指出,育空地區在過去的十年間隔外受到礦業活動的影響,其中又以印第安河(Indian River)為最。這裡的小規模金礦開採活動威脅僅存的濕地,而當地的水資源管理當局直到去年 12 月中才介入此事。當地的松戴回臣原住民(Trʼondëk Hwëchʼin)認為濕地消失可能已經逼近所謂的臨界點,一旦超過臨界點,環境就沒有恢復的可能了。

▼ 圖為印第安河流域被採金活動挖鑿得坑坑疤疤的地景。
raw-image

大氣河流為患北太平洋,南太平洋陷入政治風暴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地球觀測中心在 1 月中提出警告:北太平洋出現強大的大氣河流,將對北美造成影響,並且公布了這些大氣河流的動態影像。果然不久後美國加州就出現了豪雨和破紀錄的降雪,極端天候導致嚴重的災害,例如加州一號公路在 30 英哩處禁不起豪雨沖刷,一段路面整個坍塌到太平洋裡,由空中拍得的斷路景象怵目驚心。

▼ 圖為 NASA 地球觀測台發佈的影像:來自太平洋赤道地區的高濃度水蒸氣形成大氣河流,向北流動,對西北太平洋地區造成極端氣候威脅。
raw-image

西北太平洋苦於天災的同時,早就苦於海平面上升的太平洋島國則陷入政治上的熱烈風暴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政府間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恐怕將因為人事與選舉問題而分崩離析。

問題出在上週太平洋島國論壇的秘書長改選。島國論壇有個不成文的「君子協議」,要由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人和波里尼西亞人輪流出任秘書長。由於前一任秘書長是波里尼西亞人,密克羅尼西亞諸國預期這次將由馬紹爾群島的前外交官札基歐斯(Gerald Zackios)當選,不料經過漫長投票後,勝出的竟然是庫克群島的前總理普納(Henry Puna),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憤而揚言退出論壇,結果聯邦還沒退出,帛琉就將此事付諸實行了。

太平洋島國論壇創設於 1971 年,目前有包括紐澳在內的 18 個會員國,此外還有觀察員和對話夥伴,台灣則是論壇唯一的「發展夥伴」。一直以來,論壇是太平洋島國協力合作在國際上發聲的最重要平台,這當中也包括合力對抗海平面上升、國家可能被淹沒的嚴重問題。

本次政治危機將如何收場還不清楚,不過太平洋地區的整體局勢已經很明顯:北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島國不滿南太平洋的「大國」把持論壇,而這些「大國」除了確實很大的澳洲、紐西蘭,還有人口較眾,經濟力也較強的斐濟。

▼ 圖為 2019 年太平洋島國論壇在吐瓦魯會議時各國領導人的合影。
raw-image

參考資料:諾鎳礦業北極凍土溢油事件仲裁出爐
讀取新聞|2021 年 2 月 5 日
諾鎳公司須為損害北極凍原賠償 16.2 億美金|巴倫支觀察家報

參考資料:礦業活動危及育空濕地
讀取新聞|2021 年 2 月 2 日
育空必須保護濕地不受礦業危害|一角鯨
讀取舊聞|2020 年 12 月 11 日
育空濕地恐因沈積層開礦活動一去不返|一角鯨

參考資料:大氣河流為患北太平洋,南太平洋陷入政治風暴
讀取新聞|2021 年 2 月 2 日
加州一號公坍塌到太平洋|氣候新聞
讀取報告|2021 年 1 月 11-18 日
大氣河流可能影響西北太平洋地區|NASA 地球觀測台
讀取新聞|2021 月 2 月 4 日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揚言退出太平洋島國論壇|澳洲廣播公司
讀取新聞|2021 年 2 月 5 日
太平洋島國最重要組織發生齟齬|紐約時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費爾邦克斯 Fairbanks」 是阿拉斯加北部的一個城市,鄰近北極圈,在公路上看到路標指示,左往碼頭,右往「北極 North Pole」 就驚呆了。哪不是聖誕老公公的老家嗎?不由得在腦中出現他坐在麋鹿拉的雪橇,致送孩子們禮物的身影。無論是童話還是地理位置,這裡真是有夠北了!
Thumbnail
「費爾邦克斯 Fairbanks」 是阿拉斯加北部的一個城市,鄰近北極圈,在公路上看到路標指示,左往碼頭,右往「北極 North Pole」 就驚呆了。哪不是聖誕老公公的老家嗎?不由得在腦中出現他坐在麋鹿拉的雪橇,致送孩子們禮物的身影。無論是童話還是地理位置,這裡真是有夠北了!
Thumbnail
「先進」國家追求「綠色」能源,經常以原住民為代價,挪威之例不是現在才浮現,早在 2018 年挪威政府批准佛森建立風車農場後,聯合國就要求挪威展緩行動,等待司法判決,但挪威政府並未照辦。前年挪威最高法院發出拆除風車的命令,五百多天後,卻沒有一具風車拆除。
Thumbnail
「先進」國家追求「綠色」能源,經常以原住民為代價,挪威之例不是現在才浮現,早在 2018 年挪威政府批准佛森建立風車農場後,聯合國就要求挪威展緩行動,等待司法判決,但挪威政府並未照辦。前年挪威最高法院發出拆除風車的命令,五百多天後,卻沒有一具風車拆除。
Thumbnail
去年一整年裡,哥倫比亞政府在普拉河沿岸發現有四十艘挖泥船,據了解巴西境內還有兩百多艘挖泥船,顯然有相當大規模的非法採金活動正在進行。哥倫比亞執法當局調查指出,採金活動釋放有毒的汞到河流中,平均每採得一公克黃金就有五到七公克的汞被倒入河流。
Thumbnail
去年一整年裡,哥倫比亞政府在普拉河沿岸發現有四十艘挖泥船,據了解巴西境內還有兩百多艘挖泥船,顯然有相當大規模的非法採金活動正在進行。哥倫比亞執法當局調查指出,採金活動釋放有毒的汞到河流中,平均每採得一公克黃金就有五到七公克的汞被倒入河流。
Thumbnail
去年歐洲議會通過關於零毀林產品的法律草案,乍看之下是歐盟的一大進步,「不違反生產國法律」的要求卻是漏洞——如果生產國法律本身就侵害原住民人權,該怎麼辦?
Thumbnail
去年歐洲議會通過關於零毀林產品的法律草案,乍看之下是歐盟的一大進步,「不違反生產國法律」的要求卻是漏洞——如果生產國法律本身就侵害原住民人權,該怎麼辦?
Thumbnail
剛果卡胡茲-畢卡國家公園是特瓦人祖傳土地,國家公園巡警卻對他們展開攻擊。國際少數群體權利組織以「恐怖活動」形容國家公園巡警的作為,並引述近 600 起消息來源共 550 多名目擊者證詞,指稱 2019-2021 年間國家公園警衛與軍方合作,至少殺死 20 人,15 人遭強暴,數百人流離失所。
Thumbnail
剛果卡胡茲-畢卡國家公園是特瓦人祖傳土地,國家公園巡警卻對他們展開攻擊。國際少數群體權利組織以「恐怖活動」形容國家公園巡警的作為,並引述近 600 起消息來源共 550 多名目擊者證詞,指稱 2019-2021 年間國家公園警衛與軍方合作,至少殺死 20 人,15 人遭強暴,數百人流離失所。
Thumbnail
四個北美原住民族簽訂《野牛條約》,目標是讓在美國、加拿大之間建立起一條野牛的保留地走廊,讓野牛可以重回棲地,像過去一樣自由遷徙。
Thumbnail
四個北美原住民族簽訂《野牛條約》,目標是讓在美國、加拿大之間建立起一條野牛的保留地走廊,讓野牛可以重回棲地,像過去一樣自由遷徙。
Thumbnail
從人類工程的角度來看,這是野心勃勃的資源開發與建設計畫,除了近800公里的管線,還要打造15個城鎮、一個港口和兩座機場,但對於脆弱的極區生態和作為生態一部分的極地原住民來說,這幾乎就是世界末日。
Thumbnail
從人類工程的角度來看,這是野心勃勃的資源開發與建設計畫,除了近800公里的管線,還要打造15個城鎮、一個港口和兩座機場,但對於脆弱的極區生態和作為生態一部分的極地原住民來說,這幾乎就是世界末日。
Thumbnail
資本主義的消費世界以金錢或利益來衡量廣袤的亞馬遜河流域的價值,結果既然如此誘人,大河流域的前景理當看好,實情卻與此悖反。實情是巴西境內最老的原住民族保留地欣古原住民領地前景黯淡,其他的原住民保留地景況也差不多。
Thumbnail
資本主義的消費世界以金錢或利益來衡量廣袤的亞馬遜河流域的價值,結果既然如此誘人,大河流域的前景理當看好,實情卻與此悖反。實情是巴西境內最老的原住民族保留地欣古原住民領地前景黯淡,其他的原住民保留地景況也差不多。
Thumbnail
「一個富有的外籍女子出於家族因素,不情不願的返回海地,卻遭到綁架。但贖金不只是錢。她還必須回溯時光,了解她的家族曾如何共謀涉入海地暴力悲劇的歷史,並面對她自己遠離故土的實情。」
Thumbnail
「一個富有的外籍女子出於家族因素,不情不願的返回海地,卻遭到綁架。但贖金不只是錢。她還必須回溯時光,了解她的家族曾如何共謀涉入海地暴力悲劇的歷史,並面對她自己遠離故土的實情。」
Thumbnail
加拿大的育空地方和西伯利亞的泰米爾半島都是冰天雪地,此外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有趣的連結,那就是原生於北美極區的麝牛。這種牛跟羊的關係比牛更近,也確實被北美極區的原住民克里人稱為「好醜的羊」,曾一度在阿拉斯加、育空等地區滅絕了,後來又再成功引進。
Thumbnail
加拿大的育空地方和西伯利亞的泰米爾半島都是冰天雪地,此外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有趣的連結,那就是原生於北美極區的麝牛。這種牛跟羊的關係比牛更近,也確實被北美極區的原住民克里人稱為「好醜的羊」,曾一度在阿拉斯加、育空等地區滅絕了,後來又再成功引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