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一群人,以「抓寶」般實地掃街的方式,於街頭巷尾搜尋並記錄各種「宗教地景」──除了宮廟與教堂,也包含樹、石、碑等崇敬對象,默默地將我們的信仰與地方生活記憶保存下來。
2019 年,以中永和為範圍,深度調查對於雙和地區宗教歷史悠久且具重要性的8 處地點,分別為:中和威遠壇、中和圓通禪寺、中和天主之母堂、永和長老教會、永和保福宮、中和廣濟宮、中和福和宮。
二十多年前,時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的林富士先生,來到輔大宗教系授課,開篇給了我們這群初入宗教學領域的研究生一個目標:進入田野收集資料、製作宗教地圖、回饋地方社會──這是我第一次聽聞「宗教地圖」一詞,其理念是透過人文活動與資訊科技的結合及運用進行宗教研究,希望藉此與地域社會連結。這番對於宗教學研究者的期許,用宗教學語彙來說,似乎是一種「召喚」,成為我們的使命。
然而,當年滿懷熱情的嘗試是失敗的。當時數位人文與3C 資訊工具尚未普及,我們利用螢光筆、紙圖、問卷等方式,在地圖上標記出宗教設施的名稱與地址,完成以民間信仰宮廟為主的基本宗教地圖。不過,當時人們對於信仰活動的觀感仍偏向負面且十分敏感,調查過程不僅屢吃閉門羹,還常被笑說:「恁做這無路用啦!」另一方面也受限於調查工具與呈現方式,調查成果的分享及傳布有限,無法進一步分析、利用,發揮資料的效用。
如果有一天,可以用手機抓一個「宗教寶可夢」……
21 世紀後,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為生活帶來革命,衝擊我們的日常。維基百科、Facebook、YouTube、GoogleMap 讓訊息不限時空流傳。2016 年全球最熱門的遊戲「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上市,走出戶外「抓寶」變成老少咸宜的休閒娛樂,人們前往特定地點挑戰道場、收集稀有寶可夢和寶貝球,遊戲介面結合了數位地圖,應用擴增實境(AR)與全球定位(GPS)技術,配合寶可夢圖鑑資料庫,讓玩家只要擁有一支可上網的手機,就能邊走、邊玩、邊收集。
「如果有一天,我走到哪裡也可以用手機抓到一個『宗教寶可夢』,應該會很有趣⋯⋯」於是,2017 年宗教地景計畫啟動了,回應二十多年前的召喚與使命,開始成行!
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與數位人文學研究室林富士特聘研究員的主持下,展開「台灣宗教地景調查計畫」,並建置「台灣宗教地景地理資訊系統」(GISRL),初步規劃調查範圍以雙北為主,採取實地掃街的方式,於街頭巷尾搜尋、記錄區域內的各種「宗教地景」──具有公眾信仰行為或活動的目標物,除了常見的宮廟堂觀、教堂聚會所,也包含樹、石、碑等崇敬對象。
每找到一個宗教地景,訪員便拍照,利用手機定位所在地,上網登錄系統,記錄地景名稱、宗教類別等相關資料。「恁在掠寶貝喔?」「遮有啥物特別的(寶貝)?」訪員的特殊行徑,常被人詢問。拜寶可夢之賜,訪員駐足滑手機的行為,被合理解釋,也常引起路人的好奇,跟著拿起手機抓寶。經過我們的解釋後,得到一笑置之的回應,或者開啟了話題,向我們介紹該地景的傳說、緣起,這樣的回應已大大不同於過去。
趕在地景消失前,身體力行去發掘,重新認識我們生長的地方
配合學校學期制,調查時間多安排在寒暑假或春假,夏天頂著豔陽、春冬冒著寒風細雨,一天六小時,在街衢巷弄裡穿梭,左顧右盼、上下巡視,每個人結束一天的調查後,都呈現疲憊、放空的狀態。隨著調查範圍逐漸從台北盆地中心向外擴散到郊區、山區,徒步的訪員還要挑戰山道,尋找宗教地景的身影。「爬山沒關係,最怕有狗追出來」、「我上次也是,差點被咬」,無論都市或山區,小狗對訪員似乎都不太友善;「從沒發現我家附近有這麼多拜拜的地方」、「這裡有教堂耶」,地景調查也讓學生重新認識自己居住的所在。
完成社子島調查後沒多久,市府預計將當地「小廟併成大廟」,引起不少討論。因為都市重劃、道路改建、房舍拆遷,或是社區營造、地方政府市政規劃等因素,雙北地區的地貌急速變動。十年前或是三年前出版的地圖上標記的宗教地景,如今到了現場,已不見蹤跡。談起曾經的信仰生活,附近居民津津樂道著,訴說了市街與信仰改變的過程。地景計畫做的正是信仰與地方生活記憶的保存工作。
從人文地理的概念,以宗教學研究者的人文關懷,結合地區文史與當地社會連結,才能了解一地的信仰面貌為何如此。走出書齋,一趟宗教地景踏查,發覺台灣宗教生態的多元面貌,了解台灣宗教信仰是「活的」。什麼是道教、什麼是民間信仰,抑或者新興佛教團體的接連出現,都刺激我們重新檢視與思考宗教的定義。
作 者 介 紹:陳藝勻
三重人,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博士。目前流浪於台灣各地農村,記錄歷史記憶與觀察農村人類生態變遷。憑著傻勁做基礎資料庫、宗教研究與田野紀錄。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 年6 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