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戰局的大轟炸與炮火,震盪、重整了東亞秩序;神明離去之後,神之器變成的敗戰物,又將流落何方?
經歷過數次殖民、移民組成的社會,台灣是座信仰元素豐富的島嶼,但其中卻有一個信仰,在歷史的洪流中被強行拔去,只留下不完整的遺跡,讓今日的台灣人能夠稍微窺見那個信仰與國家緊緊綑綁的年代。作為日本神道教的代表物,神社曾遍佈全台灣,其中有些也兼具著博物館的角色,並以供奉之名收藏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藉由挑選介紹其中的時間文物,這本由劉錡豫所著的《神明離去之後》,也企圖透過它們的身世,為台灣近代史打開另一道窗口。
由於建築本身幾乎已經在國民黨政府「再中國化」的過程中消失,以「神社」為探討的對象本身,就足以引發讀者的好奇心;看到作者以神社中的「物」作為研究主體,或許也會讓不少人第一次了解,原來神社在當時兼具有博物館的收藏功用,甚至建築風格也與同時代的建築、甚至是廟宇,有著存在解釋空間的巧合。
既然是以「物」為主題,物件本身的精緻、背後的故事,當然佔有極大的比重,但更重要的是,藉由這些說明與剖析,讀者也將了解這些物品,如何套用在當時的政治思想、國族主義當中,隨著時代變動被賦予完全不同的意義。
日本的精神代表「富士山」、如今已成為北朝鮮聖地的「長白山」,被覆蓋上前監察院長字跡的日俄戰爭砲彈遺骸,還有原本只是門前裝飾,卻隨著國民黨遷台被「金袍加身」的青銅噴水龍;儘管部分的物件已經散佚,但這些遺留的「神之物」,還是能夠建構出一條通往過去的道路。
儘管並不是一本提供解答的書,甚至在過程中還會衍生出更多未解的謎團,但《神明離去之後》的角色或許更接近「先行者」;它讓我們看見更多元的歷史面貌,並且以能夠用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評斷過去發生在這塊島嶼上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