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帶著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粉紅超跑引起許多矚目,顯示台灣的確是宗教活動活絡的國度 ,這種可貴的宗教自由只有在民主自由的國家才能擁有,大家要好好保護阿!

不過神明繞境這種歷史悠久的活動,其實很有意思,因為舊約聖經裡也有多這類記載阿!

繞境有很明顯的薩滿宗教痕跡,與原始區域神崇拜觀念有密切關係,哪怕現在繞境的神明大多不再是薩滿宗教性質的神靈,但大家還是會有這種習慣。

是這樣的,原始神靈崇拜,就現在考古資訊看來,往往是非常個人化的,每個人可能各自跟某種神靈有牽連,但真實樣貌不可考,可能視被神靈跟隨、有契約關係、服侍某種靈或者單純被附身跟著,又或者是詛咒,端看你日子過得好不好而定。

這模式現在在某些部落還存在,而在新世紀宗教裡,這玩意用「守護天使」借屍還魂再度出現,所以你去書店還找得到各種卡牌或書籍勒!

(舊約的確有提到守護天使這回事,但其實更可能就是舊有區域神被收編為天使,正如天主教就收編很多區域神成為聖徒,這基本上是全世界原始宗教的一貫模式,是多神教的基本發展展策略--對,天主教其實還有很濃的多神教傳統。)

總之,每個人有自己的神,這種概念多少符合文藝復興之後各種個人主義的態度(對,這玩意歷史悠久,別以為很新潮),而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確可以解釋「每個人本來就會有神學認知差異」這種狀況,因為每個人的認知的確不可能完全相同,差別在於你是否狂妄(或無知)到覺得自己就是宇宙中心而已。

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神的情況下,神當然可以帶著走,其實舊約聖經裡就有一堆例子,蕾結跟著雅各離開家鄉的時候,就把父家的神像帶走,這代表她雖然跟雅各結婚(而且實際上他們婚前就住在一起幾十年了),他們信奉的神依然不同,而雅各甚至根本沒干涉過這件事情。

仔細看就會發現,聖經創世紀裡多的是同一家人拜不同神的狀況,所以神像當然也帶著走(不過上帝的信徒不需要這麼做,因為沒有神像)。

是後來才逐漸出現家族神、部落神的狀況(像巴力、亞施他路這種雖然有自然神形象的,但其實比較像部落神或國神),而其他定居的民族則有區域神,區域神沒有搬遷的問題,因為是被土地限定的(類似土地公或城隍爺,有管區的意思),埃及的神大致上都是這類的,這也表現出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不同政治社會模式。

要先理解的是。這種分類是因著信徒生活模式而出現的政治性分類,而這些人因為全是多神教徒,對他們而言,與其他部族的衝突也就是神明的衝突,代表著自己的神明力量是否大過對方的神明,那麼如果打輸了,大不了改信對方的神明就好(或自己的神成了對方神的子女--如希臘與北歐的神族,或者部下--道教神明大多是這種),但如果哪一天可以反叛打回去,那就是自己的神明又回來了,如此而已。

這是那個年代對超自然力量的理解(或者說,其實他們根本沒有超自然的概念,這一切全都非常自然),而各種戰爭當然要把神明帶著走,這就是最早的遶境活動。

其實以色列人進迦南之後,繞耶利哥七天就是一個經典例子,當時他們有約櫃了,雖然不是神像,但那是神座,代表他們帶著上帝一起進攻。

神明需要帶出門遊行很古老的習俗,開打前要繞,打的時候當然帶著,打贏之後也要再繞,基本上都是軍事目的,只是這個軍事目的後來也延伸到靈界,因此乾旱要繞、日食要繞、瘟疫要繞,什麼都可以繞。

對了,中國軍事行動要領來自天子的聖旨,中國是全世界最政教合一的文化,天子甚至有權冊封神明,基本上比神還大,領聖旨出兵都是奉天承運,全是宗教軍事行動。這種價值觀跟共產黨無神論這種其實就是自己當神的宗教態度根本是天作之合阿!因為本質上就是認為人可以剛神,然後干涉到物理世界之外去,例如喪禮要找官員點主--一定是官員,必須是有政治公權力的人物。

後來這種活動就變定番,一來有教育與提醒的意義,二來也是權力彰顯的機會,因為人潮代表錢潮與影響力,當然,指的是政治上的影響力,所以目前兩家媽祖廟才會有各種大家心知肚明的明爭暗鬥,這裡面當然有政治目的,因為宗教與政治本來就會互相干涉,畢竟世俗生活層面上,宗教信仰與政治信仰根本是同一種東西。

無神論共產國家不讓你遶境,但會閱兵。

當然,如果你認清楚這種活動在公眾層面上的政治性本質,對遶境大概不會有太好的評價,但其實這裡面還是有文化或教育上的價值存在,並非一無是處。

或者說,對於信仰概念還在入門的人來說,這種很初級的信仰模式其實是能提供一點心靈協助的,而我們也的確在全世界各種遶境活動中看見各種感動故事(讓我再舉一次例子,閱兵活動的確能鼓動民族情緒)。這是群眾活動的魅力,其實各種大型宗教活動的確很容易讓人獲得超界體驗,因為這裡形塑一個非平常空間,而且往往伴隨具有質量感的感官體驗(不管是巨大聲響還是極端靜謐,當然還有各種肉體上的疲勞),而且又有旁人的情緒共感做用(情緒感染),跟我們去參加職棒總冠軍賽一樣興奮(我參加過,真的非常瘋狂),所以如果你自己的宗教體驗並沒有得到某種讓你覺得神靈同在的感動,其實去找隨便一場大型群眾活動參加看看,只要你在那種場合用自己信仰的方式進行祈禱(不管你是什麼宗教,甚至敵對宗教也沒問題,如果你是「不信教」的教徒,那就自言自語也可以),其實要得到某種「不尋常」的感動是非常容易的。

只要你知道那是什麼玩意就好,那叫「眼目情慾的感動」,當然也可能真有神靈的意志在裡面,但真的只有這樣而已,到頭來,宇宙真理依然是非常嚴肅的橫在你面前,你只能「獨自面對」,不管你是去上課、跟人家討論還是參加更多宗教活動,核心關鍵依然是你有沒有「想」。

對,這一點很有趣,到頭來,你跟「真神」之間的關係還是你自己要面對的,但不會是你帶著祂走,而是你自己要決定要不要跟著祂走。

不然誰才是神啊?

補充一點,把宗教符號或信物帶在身上是全世界共通的行為,但意義可能差很多,像平安符這種東西,是希望帶著神靈的守護力量,類似上面提到的神明帶著走,為的是在爭戰中獲得幫助,有些天主教徒也是這種概念,但正常來說,基督徒帶著十字架不是為了得到保護,反倒是一種表態,或者提醒自己是被上帝關注的,因為如果十字架本身有某種神力可以運用的話,那就變偶像崇拜了,當然,因爲台灣是多神教環境,還是有不少其實根本不清楚教督教神學人雖然加入基督教團體,實際上還是用多神教的概念在參加宗教活動⋯⋯

總之,基督教的上帝不是可以帶著走的,因為祂就是宇宙本身,別說把上帝分開來帶在身上,其實你也只是祂的一部分啦!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16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Thumbnail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Thumbnail
「三月痟(瘋)媽祖」,大家今年有參加三月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或是四月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嗎? 我今年有幸參加一天的白沙屯媽祖進香,一天其實不值得說嘴,不過作為體驗,親眼見證粉紅超跑的魅力,也近距離感受香燈腳[1]的虔敬,以及沿途都有信眾發送礦泉水、舒跑、餅乾、食物⋯⋯的熱情。
Thumbnail
「三月痟(瘋)媽祖」,大家今年有參加三月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或是四月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嗎? 我今年有幸參加一天的白沙屯媽祖進香,一天其實不值得說嘴,不過作為體驗,親眼見證粉紅超跑的魅力,也近距離感受香燈腳[1]的虔敬,以及沿途都有信眾發送礦泉水、舒跑、餅乾、食物⋯⋯的熱情。
Thumbnail
每年三月的媽祖遶境活動總是能吸引十多萬民眾共襄盛舉,香燈腳報名人數一年高過一年,發心提供食物與飲品的善心人士也突破往年,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追隨媽祖慈悲的腳步,也揮發自己最大善的力量。 香燈腳的初發心百百種,有的人是為了還願,有的人是為了求願,有的人是為了感謝,有的人只是單純想體驗,有的人則是
Thumbnail
每年三月的媽祖遶境活動總是能吸引十多萬民眾共襄盛舉,香燈腳報名人數一年高過一年,發心提供食物與飲品的善心人士也突破往年,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追隨媽祖慈悲的腳步,也揮發自己最大善的力量。 香燈腳的初發心百百種,有的人是為了還願,有的人是為了求願,有的人是為了感謝,有的人只是單純想體驗,有的人則是
Thumbnail
臺語有句話「三月瘋媽祖」,今年更是超瘋狂!先是有白沙屯媽祖廟的粉紅超跑,再來則是臺中大甲鎮瀾宮的媽祖繞境進香。從三月中旬到四月初這段期間,新聞幾乎天天都有媽祖的新聞。 這樣非常具有臺灣在地民俗風情的媽祖進香文化,不知有沒有什麼值得大家留意的法律或從中國與臺灣的法治文化的觀察點,可以跟我們分享?
Thumbnail
臺語有句話「三月瘋媽祖」,今年更是超瘋狂!先是有白沙屯媽祖廟的粉紅超跑,再來則是臺中大甲鎮瀾宮的媽祖繞境進香。從三月中旬到四月初這段期間,新聞幾乎天天都有媽祖的新聞。 這樣非常具有臺灣在地民俗風情的媽祖進香文化,不知有沒有什麼值得大家留意的法律或從中國與臺灣的法治文化的觀察點,可以跟我們分享?
Thumbnail
前幾天旗山進行了四年一度的媽祖繞境活動, 我們的孩子在那樣的氛圍中,感染了信仰給予的力量。 先不論每個人對於繞境後的感受是如何? 不過樂見的是孩子們藉由這次的活動, 認識了特別的繞境文化。 而從他們的日常中也能看到這次活動對他們的影響, 他們會利用學校原有的遊具, 當作是活動中的「
Thumbnail
前幾天旗山進行了四年一度的媽祖繞境活動, 我們的孩子在那樣的氛圍中,感染了信仰給予的力量。 先不論每個人對於繞境後的感受是如何? 不過樂見的是孩子們藉由這次的活動, 認識了特別的繞境文化。 而從他們的日常中也能看到這次活動對他們的影響, 他們會利用學校原有的遊具, 當作是活動中的「
Thumbnail
 每年農曆三月,國曆四月時,全台灣最夯的事情就是媽祖遶境的活動,上至廟堂大官,下至庶民百姓,人人都爭相隨著媽祖神轎走上一段。     民國六十幾年讀大學時,因為有同學住在大甲,第一次聽說隨大甲媽祖徒步到嘉義北港進香的民俗,後來看到奚淞在民國74年演講時提到曾經採訪大甲媽祖進香團給他的震撼,自此想去
Thumbnail
 每年農曆三月,國曆四月時,全台灣最夯的事情就是媽祖遶境的活動,上至廟堂大官,下至庶民百姓,人人都爭相隨著媽祖神轎走上一段。     民國六十幾年讀大學時,因為有同學住在大甲,第一次聽說隨大甲媽祖徒步到嘉義北港進香的民俗,後來看到奚淞在民國74年演講時提到曾經採訪大甲媽祖進香團給他的震撼,自此想去
Thumbnail
媽祖遶境活動被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作為臺灣人一生必去參與的活動。若您無法全程參與,建議您也可以先來一個初體驗,感受一下媽祖婆的慈悲以及臺灣人的濃厚人情味!此外,我們提供了大甲媽祖「分段式」參與繞境攻略,希望能幫助您更好地享受大甲媽祖遶境活動的美好和神聖。
Thumbnail
媽祖遶境活動被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作為臺灣人一生必去參與的活動。若您無法全程參與,建議您也可以先來一個初體驗,感受一下媽祖婆的慈悲以及臺灣人的濃厚人情味!此外,我們提供了大甲媽祖「分段式」參與繞境攻略,希望能幫助您更好地享受大甲媽祖遶境活動的美好和神聖。
Thumbnail
今年是我第二次參與白沙屯媽祖進香,不同於去年從北港朝天宮開始,連續參與了三天到通宵慈后宮;今年只有參與一天(3月25日),徒步從苑裡火車站走到通宵慈后宮。 我不敢說我是信眾,只敢說自己是個去湊熱鬧的人、是去體驗台灣民間信仰文化的人。 雖然參與一樣的活動,但是過程中變數好多,所以也依然覺得有趣
Thumbnail
今年是我第二次參與白沙屯媽祖進香,不同於去年從北港朝天宮開始,連續參與了三天到通宵慈后宮;今年只有參與一天(3月25日),徒步從苑裡火車站走到通宵慈后宮。 我不敢說我是信眾,只敢說自己是個去湊熱鬧的人、是去體驗台灣民間信仰文化的人。 雖然參與一樣的活動,但是過程中變數好多,所以也依然覺得有趣
Thumbnail
2024/3/22 我們社區的大廟揪了一團:跟著媽祖走的活動 我跟旅伴立刻報名 這是我們一直想體驗、又常常時間喬不攏,而一直沒完成的清單 一早大廟集合,上了遊覽車,沒目標 因為白沙屯媽祖沒有固定路線 所以是上了車往媽祖所在位置前進 到了很接近媽祖的地方,遊覽車司機讓我們下車,路上好多人
Thumbnail
2024/3/22 我們社區的大廟揪了一團:跟著媽祖走的活動 我跟旅伴立刻報名 這是我們一直想體驗、又常常時間喬不攏,而一直沒完成的清單 一早大廟集合,上了遊覽車,沒目標 因為白沙屯媽祖沒有固定路線 所以是上了車往媽祖所在位置前進 到了很接近媽祖的地方,遊覽車司機讓我們下車,路上好多人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是台灣媽祖信仰的代表廟宇之一。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現為臺灣民間信仰中受矚目的宗教盛事之一,並被列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重要民俗之一。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是台灣媽祖信仰的代表廟宇之一。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現為臺灣民間信仰中受矚目的宗教盛事之一,並被列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重要民俗之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