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你全家都地圖砲:為什麼不該繼續吹捧鎮海火箭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如果只看學理條件,中小口徑艦砲在各方面一定比無導引火箭彈來得優秀,才是「平戰轉換」真正適合的武器。如果海巡署未來不打算換回艦砲,或有意換砲卻得不到行政院核定足夠的預算,恐怕還是要規劃雷射導引火箭套件:在火箭彈前端加裝一段接收半主動雷射導引訊號套件,上面加裝小翼,把命中誤差縮小在0.5公尺以內,並優化飛行彈道,延伸射程。

有朋友問我:隨著我國「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全速運轉,海巡署新造600噸以上艦艇此後都會配備鎮海火箭彈系統,不但火力比單發57艦砲砲彈強,能嚇阻海盜、海上民兵,而且能發射照明彈從事救援任務。為什麼老是要反對?

其實我不是無理反對,而是覺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為了應付國艦國造政策而選擇不好用的武器系統,實在很沒道理,除了為了替當初規劃不周打圓場之外,並沒有實質意義。

下面這張BAE公司APKWS(Advanced Precision Kill Weapon System ,先進精確殺傷系統)的網頁說明圖,可以很清楚的解釋原因:無導引火箭彈的優點是價格便宜,缺點是飛行速度比砲彈慢、精度差、散布範圍大,所以一般都拿來放在車輛上多管聯裝、大量發射,把彈著範圍裡缺乏適當掩蔽或輕裝甲防護的人員、車輛、物資、建築、艦船清理一遍。簡單來講,多管火箭彈就是專剋無/輕裝甲面目標的地圖砲,但因為要集結使用,在陸地上是給有載具的砲兵軍團級單位而非步兵單位使用。

先進精確殺傷系統(APKWS)是一種雷射導引火箭套件。圖/BAE

先進精確殺傷系統(APKWS)是一種雷射導引火箭套件。圖/BAE

也因為這樣,多管火箭的這些特性拿來海上反艦時,就相當吃鱉。假設兩艘艦艇一艘裝備火箭彈、一艘裝備艦砲,雙方有效射程相當,同時開火互射,火箭彈只能概略命中某個範圍,沒辦法要求精確打擊,搞不好想要打船頭駕駛台卻命中船尾。但這時發射者恐怕也來不及射彈修正—因為火箭彈飛得慢,對方的砲彈已經早一步擊中自己了。

所以火箭彈在水面艦上,要嘛用來欺負比自己弱小的面目標,比如一大堆小型漁船、快艇(而不是媒體吹捧的用來對付萬噸抽砂船),要嘛就是拿來支援岸轟,不然就乾脆用火箭提供動力延伸射程,結合深水炸彈或魚雷拿來反潛,但這樣火箭就會愈做愈大,比如著名的ASROC。然而船上空間有限,飛彈、魚雷、艦砲都能取代火箭,火箭彈也就無法成為主流。至於在反艦上,大多數腦袋清楚的海軍、海岸巡防艦艇還是寧可繼續選用能以雷達指揮的艦砲,畢竟防空、反艦、岸轟三合一,速度快,效果快,精度還更高。

既然如此,為什麼海巡署當初在「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會選2.75吋火箭彈、不選中小口徑艦砲?很簡單:第一,當初海巡署沒辦法在期程內透過國防部以軍售管道外購Bofors 40快砲,而且保修必須仰賴外商,擔心會有船沒砲,或是養不起砲;第二,火箭彈構造簡單、單發裝藥量大於57艦砲、單價低廉(中科院的報價,每座不含射控約3000萬、含射控4410萬)帳面射程又比40快砲遠。於是,海巡署才會(含淚)讓中科院把遙控武器站結合6×7火箭莢艙,搭配原本就能選用各種彈頭的Hydra-70,弄出造型特異的鎮海火箭彈系統,總共採購22套,算是給國人一個交代。可—是—就算中科院做出了結合熱源成像儀(夜)、光學電視(日)、雷射測距儀跟彈道計算器的砲控系統,無導引火箭彈的彈道特性還是沒變啊!

如果只看學理條件,中小口徑艦砲在各方面一定比火箭彈來得優秀,才是倡導「平戰轉換」那票人真正該選擇的武器。想要大火力就用OTTO 76快砲(海軍也有用),要多用途就選Bofors 57快砲或Mk 44 Bushmaster II鏈砲,再不然也有Bofors 40快砲可以選(這款海軍也有用)。如果純粹想對抗8公里以內的水面目標,並且精確打擊,則地獄火飛彈之類的反戰車飛彈射程大於Bofors 40艦砲、Mk 44 Bushmaster II鏈砲,威力也足以對付小艇。然而實際的問題明擺著:海巡連艦砲都養得唉唉叫,更不可能奢望中科院把地獄火飛彈發射器整合上遙控武器站。至於反戰車飛彈對海軍巡邏艦艇而言,以防空/反艦兩用的76快砲代替會更經濟,海軍也沒有裝設的必要。

有沒有折衷的辦法?有的。近年來出現的雷射導引火箭套件就是方案之一:在火箭彈前端加裝一段接收半主動雷射導引訊號套件,套件上加裝小翼,不但讓火箭彈可以把誤差縮小在0.5公尺以內,也可以優化火箭彈的飛行彈道,讓射程延伸。當使用者遭遇某些具有威脅,但以反戰車飛彈消滅又過於浪費的軟性、輕裝甲目標,就可以使用更經濟的雷射導引火箭應對。市場上最廣為人知的,就是BAE近年來屢有斬獲的APKWS(Advanced Precision Kill Weapon System ,先進精確殺傷系統),另外Arnold Defense也在這幾年推出自己的Fletcher系統,是非常接近的性能提升專案。

Arnold Defense推出的Fletcher改良套件,是市場上的另一個雷射導引火箭方案。圖/Arnold Defense.

Arnold Defense推出的Fletcher改良套件,是市場上的另一個雷射導引火箭方案。圖/Arnold Defense.

由於Fletcher這幾年的合約金額、交付數量、買家缺乏足夠公開資訊,不易推估,這裡用APKWS來簡單比價:2020年8月,美國國務院核准一紙賣給英國的地獄火飛彈合約,395枚AGM-114R2地獄火飛彈(含相關技術後勤支援)開價4600萬美元,換算每一枚地獄火約為11.6萬美元,不含後勤支援的話單價會更低。而在會計年度2020年,美國空軍則編列2億1820萬美元預算購買5400套APKWS雷射導引火箭套件,平均每件是4萬400美元左右,大約是地獄火II代的三分之一。換言之,採購4枚地獄火II代的金額,可以裝備12枚雷射導引火箭。

再回到台灣來。「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裡的一個問題是,雖然耗資建造許多大型艦艇,卻沒有編列合理足額的預算給武器系統。中科院為海巡生產鎮海火箭彈系統的合約金額6.6億新台幣看似龐大,但其數量高達22套,以美元兌新台幣1:28.5匯率計算的話是105.3萬美元,根本是相當低廉的價格。然而無導引火箭彈的各項缺點如前所述,並非理想的武器。如果海巡署在中科院的火箭彈系統全數交付之後,未來不打算換回中小口徑艦砲,或是有意換砲卻得不到行政院核定足夠的預算,到時恐怕還是要規劃自主研發/技術轉移雷射導引火箭套件,來解決這個「天女散花」的窘境。

如果海巡艦艇每一座鎮海火箭彈系統,都需要一個配備雷射導引套件的莢艙,並假設報價跟上面的APKWS相等,則需要的火箭彈數量為:7 × 1 × 22 = 154 枚,造價約為622.16萬美元,可以再買6座鎮海火箭彈發射器。如果海巡需要2倍的數量,那大約就是1244.32萬美元。不過雷射導引火箭所能帶來的好處(精確打擊、價格為飛彈的1/3、不需要再另外購買艦砲、充分發揮8公里射程)實在不少,海巡署或海委會未來評估多管火箭彈跟艦砲之間的使用效益時,不妨予以考慮。至於反對黨最喜歡的「營養午餐換算法」實在太侮辱智商,就不要想了,搞不好以石木欽一家人內線炒股獲利5400萬新台幣來換算,還比較有趣。

當然,雷射導引火箭套件這條路中科院會不會踏上、海巡願意不願意選擇這個方案,就又是另外一回事。畢竟武器選用本來只是單純的需求問題,但當它與「國艦國造」或「第二海軍」口號綁在一起時,已經變成攸關「主事者英明與否」的政治議題,我們也只能靜觀其變了。

2020年12月,蔡總統登上海巡安平艦聽取鎮海火箭彈的性能簡報。圖/海巡署艦隊分署

2020年12月,蔡總統登上海巡安平艦聽取鎮海火箭彈的性能簡報。圖/海巡署艦隊分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b Chen-avatar-img
2022/11/05
海巡用鎮海火箭彈,一方面也是40快砲的殺傷力也用不到,海巡任務是抓人,不是把船打沈。就算平戰轉換,海巡也沒啥機會靠近敵船到10公里內,最多是在港口附近發射雄二、雄三,然後就回港躲避跟補給。 美國海岸警備隊因為要面對外海巡防威脅,很多大船都等於台灣巡防艦,火力自然要求高,連對空雷達都有。而台灣海巡後面就是海軍,就算兩軍對峙,真要開火也是讓海軍來比較快。
avatar-img
廖英雁,天下先
18會員
26內容數
有一工你會大漢,你會讀冊濟濟,你會瞭解,佇這個社會,需要有人敢說真心話。
廖英雁,天下先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錢要花在刀口上。綠委提案凍結「海巡艦艇低致命性裝備試辦計畫」預算,要求海巡署評估開發精確版鎮海火箭彈。然而海巡武力以執法緝私為主,且中科院火箭彈改良成果有限、國際現貨市場套件昂貴。凡事有輕重緩急,預算可能互相排擠,建議立委優先監督海巡署改善核心任務的裝備,而非強化與本務不符的反水面戰力。
Thumbnail
2025/02/11
錢要花在刀口上。綠委提案凍結「海巡艦艇低致命性裝備試辦計畫」預算,要求海巡署評估開發精確版鎮海火箭彈。然而海巡武力以執法緝私為主,且中科院火箭彈改良成果有限、國際現貨市場套件昂貴。凡事有輕重緩急,預算可能互相排擠,建議立委優先監督海巡署改善核心任務的裝備,而非強化與本務不符的反水面戰力。
Thumbnail
2025/02/04
2022年取消的震海4530噸巡防艦原型案,供電功率不高於挪威南森級、艦艏垂發與艦舯上層反艦飛彈重量又更大,妄圖包山包海通通滿足,使船型成為一個難以再容納任何排水量放大的高風險、低餘裕設計。台灣海軍對風險管理的輕忽外行、中科院對於技術實力的好高騖遠,都在這個專案管理的負面教材顯露無遺。
Thumbnail
2025/02/04
2022年取消的震海4530噸巡防艦原型案,供電功率不高於挪威南森級、艦艏垂發與艦舯上層反艦飛彈重量又更大,妄圖包山包海通通滿足,使船型成為一個難以再容納任何排水量放大的高風險、低餘裕設計。台灣海軍對風險管理的輕忽外行、中科院對於技術實力的好高騖遠,都在這個專案管理的負面教材顯露無遺。
Thumbnail
2023/09/04
從2024年院編版國防預算書可知,國防部除了繼續執行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案(新台幣43.51億元),採購中科院裝備來補足基(陣)地的基礎防護,也編列了9.89億元採購新型無人機反制系統。不過從相關報導看,四家獲選廠商彼此整合稍有遲滯,系統主導廠商的產品也有搜索距離偏低、濾除海面雜波性能欠佳的問題。
Thumbnail
2023/09/04
從2024年院編版國防預算書可知,國防部除了繼續執行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案(新台幣43.51億元),採購中科院裝備來補足基(陣)地的基礎防護,也編列了9.89億元採購新型無人機反制系統。不過從相關報導看,四家獲選廠商彼此整合稍有遲滯,系統主導廠商的產品也有搜索距離偏低、濾除海面雜波性能欠佳的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輕型巡防艦=海巡1000噸級CG1001的船體+塔江級的武器偵蒐裝備+華陽VLS/拖曳式聲納,盡量挑選成熟裝備的組合。
Thumbnail
輕型巡防艦=海巡1000噸級CG1001的船體+塔江級的武器偵蒐裝備+華陽VLS/拖曳式聲納,盡量挑選成熟裝備的組合。
Thumbnail
8枚陸劍二發射箱,總重量應該在1600kg以上,那個細小的舉升架不知道行不行,或者是反應速度會變慢,或者影響車輛爬坡性能,所以陸軍才沒有採用?如果8枚裝不下,6枚是否可行?等更多陸軍使用經驗回饋。
Thumbnail
8枚陸劍二發射箱,總重量應該在1600kg以上,那個細小的舉升架不知道行不行,或者是反應速度會變慢,或者影響車輛爬坡性能,所以陸軍才沒有採用?如果8枚裝不下,6枚是否可行?等更多陸軍使用經驗回饋。
Thumbnail
隨著康定級升級啟動,以及輕型巡防艦建造確定,成功級的升級方向也就跟前兩案連動。但是因為這幾年戰備需求極大,成功級可能要2025年後才有空檔可以進行改良,到時可能連需求都會轉移到6500噸震海艦,或者接收美國自由級+堤康的二手艦,因此直接除役。 不過,在那之前,還是可以想想成功級的升級可能,做為輕巡與
Thumbnail
隨著康定級升級啟動,以及輕型巡防艦建造確定,成功級的升級方向也就跟前兩案連動。但是因為這幾年戰備需求極大,成功級可能要2025年後才有空檔可以進行改良,到時可能連需求都會轉移到6500噸震海艦,或者接收美國自由級+堤康的二手艦,因此直接除役。 不過,在那之前,還是可以想想成功級的升級可能,做為輕巡與
Thumbnail
2013年8月,陳永康上將出任海軍司令,提出研製新型艦載近迫防禦系統需求,以取代方陣近迫系統。 2015年國防展,中科院展出以方陣快砲基座改裝的戰系型海劍羚,可能因為受限於方陣系統的乘載,是4x4的16聯裝,基座只有兩個套件組合。 2017年國防展,展出4x3的12聯裝獨立型海劍羚,基座已經改為
Thumbnail
2013年8月,陳永康上將出任海軍司令,提出研製新型艦載近迫防禦系統需求,以取代方陣近迫系統。 2015年國防展,中科院展出以方陣快砲基座改裝的戰系型海劍羚,可能因為受限於方陣系統的乘載,是4x4的16聯裝,基座只有兩個套件組合。 2017年國防展,展出4x3的12聯裝獨立型海劍羚,基座已經改為
Thumbnail
中科院的遙控武器站系統,最早是從2002雲豹甲車的武裝系統開始研發,從中型TS-96發展到重型裝載中口徑火砲的XTR-102系列,及裝在輕型戰術輪車的輕量型。2004年3月,中科院改隸國防部軍備局。
Thumbnail
中科院的遙控武器站系統,最早是從2002雲豹甲車的武裝系統開始研發,從中型TS-96發展到重型裝載中口徑火砲的XTR-102系列,及裝在輕型戰術輪車的輕量型。2004年3月,中科院改隸國防部軍備局。
Thumbnail
2021年8月4日,拜登政府宣布軍售台灣M109A6自走砲與相關設備、套件。這筆已經醞釀多時的軍售案,雖然是意料中事,也再次引發「M109A6是否為台灣砲兵更新戰力的最佳解」的討論。
Thumbnail
2021年8月4日,拜登政府宣布軍售台灣M109A6自走砲與相關設備、套件。這筆已經醞釀多時的軍售案,雖然是意料中事,也再次引發「M109A6是否為台灣砲兵更新戰力的最佳解」的討論。
Thumbnail
2021/5月 台灣新一代飛彈快艇 把玉山艦那個匿蹤飛彈發射架改裝到光榮之星上,艦體放大以承受更重的飛彈,為了發射後座力,改成直列式安裝。可以放2枚雄三+4枚雄二,或是8枚魚叉或雄二,然後加上30mm鏈砲,如果帶4枚雄三可能就太集中了。當成塔江級輔助火力,能裝雄三,甚至雄二E,能單艇飽和攻擊,分散
Thumbnail
2021/5月 台灣新一代飛彈快艇 把玉山艦那個匿蹤飛彈發射架改裝到光榮之星上,艦體放大以承受更重的飛彈,為了發射後座力,改成直列式安裝。可以放2枚雄三+4枚雄二,或是8枚魚叉或雄二,然後加上30mm鏈砲,如果帶4枚雄三可能就太集中了。當成塔江級輔助火力,能裝雄三,甚至雄二E,能單艇飽和攻擊,分散
Thumbnail
如果只看學理條件,中小口徑艦砲在各方面一定比無導引火箭彈來得優秀,才是「平戰轉換」真正適合的武器。如果海巡署未來不打算換回艦砲,或有意換砲卻得不到行政院核定足夠的預算,恐怕還是要規劃雷射導引火箭套件。
Thumbnail
如果只看學理條件,中小口徑艦砲在各方面一定比無導引火箭彈來得優秀,才是「平戰轉換」真正適合的武器。如果海巡署未來不打算換回艦砲,或有意換砲卻得不到行政院核定足夠的預算,恐怕還是要規劃雷射導引火箭套件。
Thumbnail
彈道導彈異地異時攻擊,而能同命中目標,表示「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可以有效的即時定位飛行中的可「變軌」彈道導彈。航母的造價約為彈道導彈的4,333倍,航母在導彈的威脅下,是遠不合比例的超高戰損比之海上大目標。「人機共生」的反導彈系統是疲於應付短時間內蜂擁同時出現的飽和攻擊導彈及無人機。
Thumbnail
彈道導彈異地異時攻擊,而能同命中目標,表示「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可以有效的即時定位飛行中的可「變軌」彈道導彈。航母的造價約為彈道導彈的4,333倍,航母在導彈的威脅下,是遠不合比例的超高戰損比之海上大目標。「人機共生」的反導彈系統是疲於應付短時間內蜂擁同時出現的飽和攻擊導彈及無人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