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古寶》我們都是時代長河中的一部分

2021/02/2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劇名:The Dig
台譯:古寶
年份:2021
國家:英國
導演:西蒙斯通
編劇:莫伊拉布菲尼
原著:《The Dig》約翰普雷斯頓
演員:雷夫范恩斯
凱莉墨里根
莉莉詹姆斯

日前BBC中文網撰文推薦了一月在Netflix上架的電影《古寶》,那是關於有「英國圖坦卡門」之稱的薩頓胡船棺的考古挖掘故事,光看了標題,對考古有濃厚興趣的我,連內文都沒讀就直接把電影放入片單中。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有幾年非常著迷於古埃及,圖坦卡門陵墓的發現過程也是從各式書籍與媒體資料上看過一遍又一遍,所以在我的想像中,《古寶》也會是個動人的、帶有冒險色彩的考古過程,可以看到考古學家們在帶著雄心壯志的尋找與挖掘過程中經歷挫折,最後與觀眾一同分享發現足以改變英國歷史的文物的喜悅,尤其在即將開戰的背景下,又為這個故事添加了額外的緊迫氛圍。
結果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與其說這部電影挖掘的是文物,不如說是以挖掘文物的過程來挖掘每個參與者的人生故事。
一開始,我們的目光跟著布朗來到大莊園裡有管家的大屋前,沒過多久,莊園女主人伊迪絲出現,在完全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橋段下用幾分鐘的對話時間把整個故事的背景交代完畢:那是二戰開戰前夕,伊迪絲一直相信莊園中的幾個土堆有特殊意義,聯絡了地方博物館來協助開挖,可惜博物館當時正忙於要在開戰前盡快完成的大案子,於是派了團隊中最不受重視的布朗前來。布朗是當地人,十二歲起就輟學成為農場工,後來自學天文學與考古學,還精通多種語言,雖有一身本領卻因不是從正規教育體系出身也沒有體面的學歷而被處處貶低,只能在地方博物館下做些臨時工;而伊迪絲,一個對考古抱有熱情的女性,在如此時代背景下必須拋下夢想為身邊的男人而活,成為完美的女兒、妻子與母親,卻沒有自我。這兩個受限於大時代無法一展長才的人相遇了,以遼闊田地上的幾個土丘為出發點,考古歷史也挖掘自身故事,從角色間不斷的對話與互動中讓全貌越來越完整,原來大家都是在層層無奈中依舊努力維持自己的角色,只為了大局。
隨著這個足以改變當時已知英國歷史樣貌的巨型船棺出土,各方勢力也毫不意外的介入,從地方博物館到大英博物館的專家們皆無法忍受這麼一個業餘人士擔當如此重責大任,布朗被迫讓出主導位置,成了一群專家們的挖掘工。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戰事將至,如此重要的文物卻在這時出土,專家們一心希望可以在開戰前將工作完成而不至於受到戰火破壞,大時代背景下對於業餘人士的不信任當然無法將這麼重要的工作交由一位自學成才的人主導,一定是親自帶領一整批專業人士接手才對得起這份榮譽。只可惜故事中將那些專家們的嘴臉描寫的太過勢利,不討喜到就算想用各種方式說明其介入的必要,仍無法將其手段在觀眾心中得到合理化。
故事節奏隨著大批專家到訪後有了極大的轉變,前半段用心堆積起的人物故事瞬間成為背景,讓推動情節前進的責任轉到另一人身上,就是考古團隊中因性別與年齡受到歧視的佩姬,成天煩惱於專業不被重視與丈夫對自己疏遠的女性。
這突如其來巨大的敘事方式轉變一開始很難讓人適應,但從人物之間的對話與關係中依然可以理清其中意義;其實佩姬的出現同時代表著一股希望的來臨,原本只能被大時代的規則壓著無法反抗的人們,終於有力量有選擇可以讓人生往自己所嚮往的方向前進。曾經所有志不能伸的壓抑都將受到解放,在不久的將來,學歷、出身與性別不再只是一切,那些被埋沒的過程都會被看見,只是那時的他們還不知道,只能從佩姬這個小小的光點隱約窺探未來的樣貌。
在觀影的過程中我一直想起另一部電影《大尋寶家》,裡面一群來自英國與美國的歷史與藝術專家在二戰期間搶救與保護大量藝術珍品。記得當時在影廳中從一開始群眾肩並肩徒手護住那畫有《最後的晚餐》的牆面時的畫面起我就開始掉淚,然後一路哭到電影結束,可能是前一天晚上剛好看了一部關於冬宮博物館在戰時如何奮力保存文物時的紀錄片有感而發,明明戰時大家只顧生存都來不及,哪來多餘精力管那些只有在生活溫飽的閒暇時代才得以發展來滿足精神層面的藝術?但那些藝術同時也反映出當下的時代,戰爭破壞後的屋舍甚至國家都可以重建,藝術卻不行,沒了就是沒了,再怎麼努力復刻都不會回到原來的樣子,因為如此,那些專家們才那麼堅持逆於整個時代,就算犧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
《古寶》裡沒有那麼直接描寫戰爭的影響,但戰爭依然是個甩不掉的陰影,深深影響故事裡每個人與每件事。所有工作都被戰爭驅趕著,所有進度都必須與戰爭來場時間賽跑,因為戰爭所帶來的破壞將無法估算,頭頂上時時飛過的戰機不斷提醒大家這些事。所以對於大英博物館方以強硬的態度命令布朗交出主導權以及在挖掘出文物後千方百計遊說伊迪絲會將它們收購的這樣的行為我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立場與階級不同,出發點都是為了這批文物好。那麼重要的歷史拼圖不容戰爭破壞,在對自己的專業有無比自信心的情況下會那麼著急的蠻橫,也是情由可原,可惜就在於那個依然狹隘的時代沒能將自己認知外的選項看入眼中,不管是布朗沒有學歷的一身才華還是佩姬有足夠專業能力卻被困在性別歧視中,為那個時代下了註腳,同時也提醒我們長河裡是有改變的希望的。
這並不是一個讓人愉快的故事,卻被鏡頭下每個畫面包裝的美極了。一幕幕都把英國那總是莫名其妙的自然光拍的好美好美,柔柔的、暖暖的,似乎輕輕撫住了劇中每個人生命中的傷口,溫柔的低語道:沒事的,一切都將有意義。
或許我們每個人在時代中都渺小,在出生與逝去間不斷輪迴,看似平庸,實則撐起了整個時代巨輪的樣貌。生命不斷延續,創造時代也改變時代,我們都是其中一份子,都充滿著希望。
故事最後戰爭還是開始,這些因這艘船棺而聚在一起挖掘生命故事的人們各奔東西,文物被好好保存下來後最終被伊迪絲捐贈給大英博物館作永久展示。布朗的名字一直沒被提及,直到近年才有所改變,被置於伊迪絲旁邊,提醒世人別忘了他對考古學的特殊貢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影山潮
影山潮
對電影與小說上癮,認為生活沒有故事就面目全非。 是理查哈蒙德的無腦粉,愛他沒有理智。 最喜歡的演員是賽門佩吉,如果有班史提勒、傑克布萊克的戲會追。還蠻喜歡黃渤的。 我叫影山潮。 貓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