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為什麼拿到疫苗才考慮普篩? --淺談普篩背後的小科普

2021/03/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普篩本為公衛的專業問題,然而「決策」這個動作本身,從來不單只是個科學問題。

普篩的風險


  在這邊稍微前情提要,這邊所稱的普篩,是針對入境台灣的旅客進行全面進行篩檢,而非對全國人民篩檢。

  讓我們先回顧在2020年7月29日,由衛福部所發的新聞稿:
  隨後,要求入境全面普篩的聲浪逐漸增強,
  而在8月22日,疾管署也發了一系列說明普篩風險的圖文:
我們希望的結果,是圖中左上角與右下角,也就是確實反應感染狀況的篩檢結果。
然而,篩檢準確率不可能達到100%,若假設5%誤判的機率,如上表所示會有大量資源被實際上健康的民眾佔據。
更麻煩的是,還會有一定比例感染者被誤判陰性,進一步成為社區感染源頭。


台灣至今的防守策略


  假設實施普篩,理論上就要依照篩檢結果進行後續處置,尤其篩檢結果為陰性之入境者,政府將更難用強硬的措施去限制其行動,而這當中的偽陰性者勢必成為防疫破口,故在疫情控制得當的情況下,普篩之舉動非但不必要,而且還很危險。
(喔對了,如果你認為不普篩就是隱匿疫情,那你可以按上一頁了。)
  因此,這段時間以來台灣政府採取的其實是比普篩更加嚴格、有效的措施,也就是:「落實入境者一律隔離14天」之政策
  根據研究,多指出武漢肺炎約在感染後8~11天即不具傳染力,而隔離14天的入境者當中,若出現症狀我們才進一步篩檢並協助治療。
因此,在此階段
篩檢的目的在於找出需要治療的對象,而非找出所有感染者

  筆者相信,這之中一定有漏網之魚,也就是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他們既沒有發病,也沒有被篩檢,但只要透過落實隔離政策,自然會在隔離過程就失去傳染力。

既然普篩有風險,
為什麼現在又說下一階段可以考慮入境普篩?


  時間來到2021年2月,疫苗的研發有所進展,我們開始看到這樣的新聞:
  如前段所述,普篩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明明已感染卻被篩檢為陰性之偽陰性者,因為檢出陰性,政府將難以強硬對其隔離,進一步容易造成社區感染之情況。
  若要避免爆發社區感染,目前出現的一線曙光,就是疫苗誕生並搭配足夠高的全國施打率。預估大約要到七成左右的接種率,才會達到群體免疫之效果,此時進行普篩就不用太過擔心漏網之魚,甚至可以逐步縮減隔離天數。

勤洗手,戴口罩,依然是日常


  雖然疫苗研發看似帶來更多希望,然而依照目前其他國家之疫情,台灣短時間應該不可能全面開放邊境,也不可能完全解除入境隔離的措施。
  依照2020年統計的結果來看,流感與肺炎相關死亡率是顯著下降的,


炎武老師
炎武老師
一位高中地球科學老師,與夥伴共同主持了一個叫作『斜/廢青』的Podcast節目,有興趣也可以到這邊聽聽: http://shor.by/slashiedue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