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本土案例出現,是不是又要講入境普篩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終,本土案例的出現不是因為沒有普篩的移工,而是本該被最嚴格管理的機師。

因為人類的盲點,導致我們在恐慌時就會做出自認安全但實則不理性的決定,最常見的就是侯友宜這類入境普篩仔,因為機率這個概念就躲在盲點裡,不使用理性分析的人無法理解。

例如篩檢準確率95%,你被篩檢出陽性應該要多緊張?95%的準確率感覺很準吧?彷彿你就有95%的罹病率似的。

如果看最近的入境統計,台灣10月份共有4萬多人入境,其中確診41個案例,大約是千分之一的機率,假如我們採取入境普篩會發生什麼事?這4萬入境者中會被驗出2000個偽陽性,這41個案例會被驗出39個真陽性,所以總共2039名被驗出陽性的人裡頭,只有39個是真的,機率是2%。

也就是說,當你入境時被驗出陽性,你以為自己95%是中了,但其實只有2%的機率而後續醫療資源的浪費及排擠效應,更增加了疫情失去控制的可能。所以至今,防疫中心只在連續驗出菲律賓確診者時對該國入境者進行普篩,後來也因為普篩無症狀者最終確診機率太低、過於浪費資源而喊停。

會把2%的事情當成95%,並不是在說人民都沒有理性。如果今天是買除濕機,大部分人都知道要理性分析,但政治決策離人民很遠,人民對政治的判斷通常不會立即影響到他的生活,沒有直接利害關係下,人都習慣使用直覺而不是理性判斷。

這種習慣在社會上造成不理性的風氣,而一個政治人物的品德,就在於他要如何面對這種群眾不理性。在侯友宜的位子上,不可能沒人跟他分析過,但對他而言,普篩明顯就是一個「看似更嚴格、也更順應民心」的舉動,所以他寧願把2%的事情說成95%,因為恐懼跟害怕會讓人民更依賴威權,混亂中也更需要一個鐵碗硬派的政治人物,這就是威權警察體制出身的他奪取更大權力的最好機會。

台灣時不時就會有人出來懷念戒嚴,如果陳時中的位子換成侯友宜,我猜我們離疫情爆發以及後續的大規模管制也不會太遠,因為這就是他們習慣被管理的方式,看似嚴格有效,實際上資源得不到有效的分配及利用,大幅降低行政效能,也經不起任何檢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非聖賢,不要咬文嚼字去抓人家的弱點。
Thumbnail
人非聖賢,不要咬文嚼字去抓人家的弱點。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防疫成功不是靠運氣,只是政府與民間的輕忽卻造成這波急遽升溫的疫情。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機關前面一年多的準備,疫情猛然加重凸顯出疫苗困境與社會、醫療到教育等諸多環節的不夠周延。防疫驟升至三級之後,少數自私或脫序者的行為不僅浪費社會成本,徒增的風險也讓多數自律配合的民眾被迫分擔。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防疫成功不是靠運氣,只是政府與民間的輕忽卻造成這波急遽升溫的疫情。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機關前面一年多的準備,疫情猛然加重凸顯出疫苗困境與社會、醫療到教育等諸多環節的不夠周延。防疫驟升至三級之後,少數自私或脫序者的行為不僅浪費社會成本,徒增的風險也讓多數自律配合的民眾被迫分擔。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這陣子我經常想,後代子孫問起疫情期間我做了什麼?怎麼回答?要老實說嗎?如果講真的我只能說:「阿公都在機構做資料、整理文件,回覆政府單位要的東西,準備等政府來檢查。」 這不是政府刻意要「擾民」,跟衛福部、疾管署這些衛政人員,十幾年來斷斷續續打不少交道,我所理解的台灣公務體系,他們素質算高官僚架子算低
Thumbnail
這陣子我經常想,後代子孫問起疫情期間我做了什麼?怎麼回答?要老實說嗎?如果講真的我只能說:「阿公都在機構做資料、整理文件,回覆政府單位要的東西,準備等政府來檢查。」 這不是政府刻意要「擾民」,跟衛福部、疾管署這些衛政人員,十幾年來斷斷續續打不少交道,我所理解的台灣公務體系,他們素質算高官僚架子算低
Thumbnail
普篩本為公衛的專業問題,然而「決策」這個動作本身,從來不單只是個科學問題。 這篇文章我是著從「普篩的風險」、「台灣至今的防守策略」到「未來可能的因應之道」,盡可能淺白地說說這件事情。
Thumbnail
普篩本為公衛的專業問題,然而「決策」這個動作本身,從來不單只是個科學問題。 這篇文章我是著從「普篩的風險」、「台灣至今的防守策略」到「未來可能的因應之道」,盡可能淺白地說說這件事情。
Thumbnail
篩檢準確率95%,你被篩檢出陽性應該要多緊張?以台灣的情況,你是真實陽性的機率大概只有2%
Thumbnail
篩檢準確率95%,你被篩檢出陽性應該要多緊張?以台灣的情況,你是真實陽性的機率大概只有2%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