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十二本書”計畫讀書群作業】
本周是元旦後第一周(2017.01.03—2017.01.08),讀《北大授課:中華文化四十七講》,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2年11月第1版。本周工作太過緊張,中午連班、晚上加班,遂未讀完,唯讀了百十頁,約全書三分之一。
本書的主體內容為餘秋雨在北大、台大的課堂輯錄,本身就帶有大師課的性質,所以作為定位于“學生”角度的讀者來講,在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由此產生出扎實的思考、感悟之前,是很難對本書內容進行點評、寫出讀後感的。就目前讀過的三分之一的內容來看,全書的出發點甚高,以文化為入口,在某些閃問環節以極短的句子,讓人對藝術、政治、宗教等產生更為清晰直接的認識,這些認識曾模糊地存在於我的腦海中,被這些閃答的短句刷新了清晰的形象。
讀餘秋雨的東西,常常會驚異於其強大的語言掌控能力,而有時卻會忽略了其語言背後更重要的東西(這是我的個人感受,不敢說帶有普遍性),如其在《雨夜詩意》中所寫:“夜雨款款地剝奪了人的活力,因此夜雨中的想像又格外敏感和畏怯。這種畏怯又與某種安全感拌和在一起,凝聚成對小天地中一脈溫情的自享和企盼”,又如:“黯淡的燈光照著密密的雨腳,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熱氣呵成一片迷霧。你能看見的東西很少,卻似乎又能看得很遠。風不大,輕輕一陣立即轉換成漸瀝雨聲,轉換成河中更密的漣漪,轉換成路上更稠的泥濘。此時此刻,天她間再也沒有什麼會干擾這放任自由的風聲雨聲。你用溫熱的手指劃去窗上的霧氣,看見了窗子外層無數晶瑩的雨滴。新的霧氣又騰上來了,你還是用手指去劃,劃著劃著,終於劃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讀著他的作品,在細細體味其語言所指的時候,那些藏在這些精美文字後面的東西已經在更高程度上呈現出來了。同樣,在讀《北大授課》時,我想會同樣存在這樣的現象,當我們在驚歎其某個閃答短句的精准、形象和優美時,或許會忽略其背後蘊含的東西,但更多時候是,是我們知道其背後有所隱藏,但囿于自身水準,卻無法原原本本地找出來。也正是出於這樣的思考,才無法寫出一篇合格的“讀後感”。
客觀來講,“余大師”的授課和散文是很值得一看的,除卻其在某些冗長的講座和文章中,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所受誹謗和中傷的提醒,以及經過媒體層層包裝、精心打造的形象,其講座和文章本身是很有分量的。在這一點上,倒大有其文字和文字內涵之間異曲同工的奇妙關係。正如孔慶東所言,我喜歡的,是那個媒體之外做學問的餘秋雨,而非余大師。
一些精彩語句輯存:
1、一切回憶,都會以情感刪削真實。
2、(臺灣的這些“意見領袖”),他們的話題是媒體設定的,都太政治、太短效、太雷同,缺少文化精神上的獨特建設。民眾從他們身上獲取的,主要是立場、態度、語句,而不是精神高度和思維方式。
3、政治當然很重要,但在我的排序中,經濟高於政治,文化高於政治,宗教高於文化,自然高於宗教。
4、在社會上,政治和經濟是在爭取生命的強大和自尊,而沒,則在爭取生命的品質和等級。
5、不要在整體上鄙視世界上任何一個龐大的人群。
6、最好不要去設想一種單一而封閉的善。
7、文化最無聊的事,是為了講課和論文,把一個個有機生命切割出很多界限,再研究這些界限之間的關係。其實你只要低頭看看自己,萬般皆備、百學可通,哪有什麼界限?歌德說得好:“人類靠著聰明分割出很多的疆界,最後又用愛把它們全部推倒。”
8、散文是內心的直接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