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含有「憂鬱症」共 254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以「病是資訊流」的觀點來看,當代憂鬱症的年輕化,是對我們這個時代最沉痛的控訴。它揭示了,我們為下一代所打造的資訊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毒的。
Thumbnail
我不知道為什麼, 那時候就開始害怕有一天,媽媽會突然離開我。 白天我不覺得害怕,但夜裡,這種恐懼總會在耳邊低語: 「萬一,媽媽半夜睡一睡就不見了,怎麼辦?」
Thumbnail
藍斑海豚-avatar-img
16 小時前
(撐著臉自我反省) 我家的寶貝...應該沒有這個狀況...吧... 不過確實,恐懼失去,也是守護的開始. 莫莫也辛苦了...
宮羽莫-avatar-img
發文者
8 小時前
藍斑海豚 你的女兒們一定都很幸福🥰
資訊爆炸時代的年輕化憂鬱症,本質上是一種「資訊中毒」與「系統過載」的疾病。它是發展中的、脆弱的年輕大腦,在面對一個其演化設定完全無法應付的外部資訊環境時,所產生的一種必然的、災難性的系統失調。
Thumbnail
在21世紀,「資訊免疫力」(Information Immunity)與「數位健康」(Digital Wellness)——即篩選、處理、整合資訊,並保護內心平靜的能力——已不再是個人修養的選項,也不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軟技能,而是公共衛生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作者運用「多重迷走神經理論」有別於傳統心理學的觀點,強調情緒是自律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腹側迷走神經、背側迷走神經)瞬間反應的「結果」,而非能單純透過意識控制。 本書強調接納與腹側迷走神經的融合,提供新視角,對於飽受身心失衡困擾者,提供了不同於以往的調適方法。
Thumbnail
5/5你的煩惱,身體有解
撰文/ 徐維廷 諮商心理師 今天下雨了。心裡也被打濕了。 在下雨天,特別容易讓人陷入低落、遲滯、無力的情緒,有時候,那些你不敢說出口的話、藏得很深的痛,就會浮上來: ‧為什麼都是我? ‧為什麼是我生病? ‧為什麼我家沒錢? ‧我付出的還不夠嗎? ‧為什麼別人可以幸福我卻沒有? ‧我是
Thumbnail
本來什麼都沒有,那何來執著; 本來什麼都有,那何須執著。 What is attachment ? Originally, there is nothing, so how can there be attachment? Originally, there is everything,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5 天前
心的價值在我身上 我執只有內耗 我🙅‍♀️🙅‍♀️🙅‍♀️
心18-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雅米 靈靈:是。🌸🌸🌸
由資訊史與醫病史的交錯來看,在這一條被忽略的時間線,資訊技術的進展與身心疾病類型的轉變幾乎是同步發展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從腸躁症就醫、進而接觸精神科藥物,經歷中度到重度憂鬱症的心路歷程。作者詳細描述了不同階段的用藥經驗、藥物帶來的戒斷症狀,以及從積極紀錄用藥到感到「習得無助感」的心境轉變。文章也提及了作者嘗試過的rTMS等治療方式,並總結出壓力源遠離與時間可能是唯一的解藥。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