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鼻子來一發,可完全阻擋新冠病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期各國新冠疫苗陸續開打,但新冠肺炎確診數再度上升,就被世界衛生組織警告不能因此掉以輕心。面對變種病毒很快冒出來的現況,真有哪些病毒株能逃過疫苗與免疫系統建構的防禦網,不是稀奇的事。這可使我們再進一步思考:除了注射疫苗,還有沒有其他型態的預防接種方法,可以再提昇防護力?

鼻噴式疫苗?

附著在鼻黏膜上,我們管不著?

現階段全國民眾施打疫苗比例最高的以色列,據該國衛生機構統計,60 萬人施打疫苗形成群體免疫的效果,已經降低了 94%有症狀新冠肺炎的確診數,然而,變種病毒株有可能會侵蝕了這項亮麗的成果。就以 B.1.351 這款變種病毒株來說,臨床試驗的結果已指出它能降低目前三大疫苗的防護力;B.1.1.7 則提昇了 40%的傳染力、30%死亡率,以及更長期間的傳染力,在英國、以色列、愛爾蘭與葡萄牙的住院與死亡人口變化就是明證。

況且,現有這些疫苗對於無症狀感染者的影響恐怕有限。無症狀感染者本身沒有症狀,但是卻因為帶原而具有傳染能力,因為他身上的病毒是棲生於鼻子與喉嚨的黏膜部位上。動物實驗甚至指出,就算肺部的病毒已經清除,新冠病毒仍有可能附著在上呼吸道黏膜,因此,它仍可能有傳染力。

鼻噴疫苗直接作用在鼻黏膜

鼻噴式疫苗的原理,在於啟動製造免疫球蛋白 A,加強黏膜上的免疫能力,它可以降低受到感染的機率。疫苗史上注射式與鼻噴式有名的對比,就是預防小兒麻痺症(脊髓灰質炎)的沙克疫苗與沙賓疫苗。約納斯·沙克 (Jonas Edward Salk) 於 1955 年正式確認他研發的疫苗能夠預防小兒麻痺症,這是一款讓小兒麻痺病毒不再具有活性、但仍能引起免疫系統反應的不活化疫苗(滅活疫苗),採用肌肉注射。它雖然能降低風險,但並不具百分之百保護力。
左邊是1988年的沙克醫師(圖片來源:CDC)
小兒麻痺症病毒是透過食物或飲水傳染,進入腸道後,透過腸道黏膜進入人體,接著侵襲神經系統。於是在 1960 年,阿爾伯特·沙賓 (Albert Bruce Sabin) 研發出口服疫苗,透過多次口服可對小兒麻痺病毒產生終生免疫。這款疫苗為降低病毒毒性的減活疫苗,其原理在於它可以直接接觸到腸道黏膜,刺激免疫系統以抵禦吃下肚的病毒。
口服沙賓疫苗的宣傳單張(圖片來源:CDC/ Mary Hilpertshauser)

郵寄疫苗到你家

作用在腸道黏膜的疫苗,原理同樣也可以應用在鼻腔。事實上鼻噴式疫苗也不是創新,1960 年代前蘇聯就曾使用鼻噴流感疫苗,而且證明有效,到了現在美國與印度也有在製造。

然而目前全世界上百款新冠疫苗候選人中,只有很少數採用鼻噴方式接種,其中至少在美、英、中、印度各有一款在第一期臨床試驗階段。舉例而言,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開發的一款鼻噴新冠疫苗,在動物實驗中不僅是黏膜,也在身體其他部位觸發夠強的免疫反應。另外一份研究則展現鼻噴式疫苗可以阻擋新冠病毒接觸到人體細胞,如果每日噴一發,甚至可以完全阻擋病毒傳播。

鼻噴式疫苗的好處很多,不用注射就不用害怕打針;使用方便,在家就可以自行使用;有些甚至可以不用放進冰箱冷藏,不論在運輸、保存都很方便。像新冠病毒這樣高傳染力,想要一管疫苗嗎?我寄給你!
相關資訊
黑死病、天花、霍亂、新冠、流感、HIV、下一波無藥可治的立百病毒等,某些傳染病已完全滅絕,有些已不會再大流行;少數幾種未來仍將與人類並存,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還有多少仍然隱藏在深山叢林中,等待人類有朝一日「發掘」?這是一場你有生之年都要隨時備戰的終生戰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因為姿勢改變,陰莖的馬眼被擠出前列腺液,跟來自女體的淫水混合,而少女的下體還持續泌出青春肉體才能產生的大量淫水。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前言 成長期間火葬觀念剛開始萌芽,有人著文批評,認為屍體遭火燒是多麼痛楚、多麼難受,那是痛不欲生的酷刑,怎會有人如此忍心對待親人?他們把屍體當做還存活著的身體,把生者遭火吻時的痛楚轉駕到屍體身上,說什麼"痛不欲生”,已經死了的人還怎麼”欲生”?很明顯的,他們沒把屍體當屍體,認為屍體還保有在世時的感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Thumbnail
台灣東洋的流感疫苗合作夥伴CSL Seqirus,日前在《開放論壇傳染病》期刊(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論文,該篇研究藉大規模樣本分析,正面肯定細胞流感疫苗對預防流感的價值。台灣東洋樂見代理的細胞流感疫苗獲國際肯定,未來會持續打造更完整的疫苗產品鏈...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英國諺語,“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直指的意思是獵犬被誤導而認定獵物藏在某棵樹下。 當然我們可以推想到這個表達* 的暗喻是指 “弄錯對象” 或是 “搞錯方向”。
Thumbnail
前天(7/15)除了是世界盃冠軍戰之外,也是吳明益老師今年在台灣的最後一場演講(下半年要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到日本宣傳《單車失竊記》日文版)。午後的南崁小書店,擠滿了「蝶粉」(老師研究蝴蝶?)。現場擺了許多老師過去的著作,買書送簽名,其中當然包含了我所看過的《單車失竊記》、《天橋上的魔術師》
因為姿勢改變,陰莖的馬眼被擠出前列腺液,跟來自女體的淫水混合,而少女的下體還持續泌出青春肉體才能產生的大量淫水。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前言 成長期間火葬觀念剛開始萌芽,有人著文批評,認為屍體遭火燒是多麼痛楚、多麼難受,那是痛不欲生的酷刑,怎會有人如此忍心對待親人?他們把屍體當做還存活著的身體,把生者遭火吻時的痛楚轉駕到屍體身上,說什麼"痛不欲生”,已經死了的人還怎麼”欲生”?很明顯的,他們沒把屍體當屍體,認為屍體還保有在世時的感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Thumbnail
台灣東洋的流感疫苗合作夥伴CSL Seqirus,日前在《開放論壇傳染病》期刊(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論文,該篇研究藉大規模樣本分析,正面肯定細胞流感疫苗對預防流感的價值。台灣東洋樂見代理的細胞流感疫苗獲國際肯定,未來會持續打造更完整的疫苗產品鏈...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英國諺語,“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直指的意思是獵犬被誤導而認定獵物藏在某棵樹下。 當然我們可以推想到這個表達* 的暗喻是指 “弄錯對象” 或是 “搞錯方向”。
Thumbnail
前天(7/15)除了是世界盃冠軍戰之外,也是吳明益老師今年在台灣的最後一場演講(下半年要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到日本宣傳《單車失竊記》日文版)。午後的南崁小書店,擠滿了「蝶粉」(老師研究蝴蝶?)。現場擺了許多老師過去的著作,買書送簽名,其中當然包含了我所看過的《單車失竊記》、《天橋上的魔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