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建築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1農曆年後好不容易台灣的疫情好像有點穩定了,剛好有個連假也可以來看展覽,於是就決定在228連假來台北華山看這個聲音建築展。

這個展是由一位策展人中村勇吾策劃,他請音樂人小山田圭吾創作一首澀谷系音樂,由九位日本設計師聽完後,表現出他們對這首音樂的感覺。

我之前沒有看過這種類型的設計展,或是類似這樣的影像展都是比較片段式的沒有像這次的展主題很明確,不愧是日本人的設計,簡潔有力又明確。

這個展在華山展出,是個不算大的展廳。進去的時候除了要下載實名登記APP,還要再用電子驗票著實花了些時間。但主辦單位很親切的等我,剛好一進去就有人帶導覽。我其實很喜歡人家帶的導覽,因為有些展太過抽象,看完一圈還不知道它在展什麼。有人帶的話可以讓我在看展覽時,一下子就找到參觀展覽的重點;省了我很多時間。

但是導覽也有其缺點就是,你會失去自己對這個展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很珍貴的東西,失去了就失去了。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還是要自己先看過一次再接受導覽的解說會比較好。只不過每次看展我都會想在兩個小時內結束,然後跟朋友去玩,後來想想有點可惜。

我認為完美的看展經驗應該會是最早到會場,最好是看第一場,比較沒有人打擾;逛完一圈後,如果有時間的話再加入導覽,把剛剛自己看展時的問題拿出來提問。導覽結束後再自己看過一遍是否跟第一印象有什麼不同。這是我覺得比較完美的看展方式,最好是回來還可以再整理一次自己的感想再PO文跟大家分享就太好了!

這個展的導覽很親切專業,是個我私下會想跟她做朋友的那種人。她介紹的順序如下:

1.策展源由

2.主視覺

3.展場動線

4.主要音樂

5.實境大展場(集合所有設計師作品並跟他人一起欣賞的展場)

6.個別小展場私密空間(各別設計師的作品展出,有點像一蘭拉麵那種感覺的隔間)

所以是整個很明確的呈現作品的動線的展覽。


裡面我最喜歡的作品是水尻自子的動畫片(跟壽司有關的挑逗感官影片)以及UCNV設計的把日本的城巿照片切割成為1/2,一半是正常版而一半則是影像慢慢損毀版的影片,有一種平行時空的感覺。

當然其他比較接近程式畫出來的影像作品也很優秀,不過就沒有像這種比較接近真實世界的影像來得吸引我就是了,也算是我自己的個人主觀吧!

總之很開心去看了這個展,看完這個展覽才又覺得好像從2020的陰霾中重生了,也希望2021的今春會是大家的重生之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itomi
70會員
133內容數
在家工作的平面設計師,喜歡孤獨大過熱鬧,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生活節奏,很喜歡帶筆電在咖啡店寫作;有許多的心情以及故事想寫出來分享,寫下來才會覺得踏實。
Hitomi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自從某網紅回國投案後,在機場看到她被銬上手銬,心中真的是無限感慨,那位網紅當年可是帶領了一些風潮呢。 在那個無名小站跟MSN很風靡的年代,我們都只是用圖文在追著網紅,連智慧型手機都還沒有,沒那麼多資訊;那時只要有網紅發文,就會覺得相當興奮。 女生在追的網紅跟無名美女那種不同,我們喜歡的網紅是
Thumbnail
2025/05/02
自從某網紅回國投案後,在機場看到她被銬上手銬,心中真的是無限感慨,那位網紅當年可是帶領了一些風潮呢。 在那個無名小站跟MSN很風靡的年代,我們都只是用圖文在追著網紅,連智慧型手機都還沒有,沒那麼多資訊;那時只要有網紅發文,就會覺得相當興奮。 女生在追的網紅跟無名美女那種不同,我們喜歡的網紅是
Thumbnail
2025/04/26
接案線上課的同學有人在問說,跟客戶報價時,需要問客戶預算還是要直接報價呢? 因為他害怕報了價之後客戶就消失了,所以想問客戶他們的預算有多少,他報價比較好報。 對於剛接案的設計師來說,如何定價真的是比較困難。 因為設計師大多都專注在作品上,但是對於如何對自己產品定價,往往都是取決於跟設計無關的經
2025/04/26
接案線上課的同學有人在問說,跟客戶報價時,需要問客戶預算還是要直接報價呢? 因為他害怕報了價之後客戶就消失了,所以想問客戶他們的預算有多少,他報價比較好報。 對於剛接案的設計師來說,如何定價真的是比較困難。 因為設計師大多都專注在作品上,但是對於如何對自己產品定價,往往都是取決於跟設計無關的經
2025/04/14
之前上了一個線上課程,在教我們怎麼製作作品集,在作品集的首頁講師希望我們放上照片;製作作品集的人基本上都有自己工作上的專業度,所以講師給的範例是放上了精美的形象照片。 說到要拍形象照片,通常第一個都會想到要找一間攝影公司去拍,我之前拍證件照時也有找一些韓系的撮影公司,他們拍照片真的相當專業也知道護
Thumbnail
2025/04/14
之前上了一個線上課程,在教我們怎麼製作作品集,在作品集的首頁講師希望我們放上照片;製作作品集的人基本上都有自己工作上的專業度,所以講師給的範例是放上了精美的形象照片。 說到要拍形象照片,通常第一個都會想到要找一間攝影公司去拍,我之前拍證件照時也有找一些韓系的撮影公司,他們拍照片真的相當專業也知道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八月的第一天,也是台灣原住民族日,Apple Music 以此節日精神打造此次的企劃專題,精選多張原住民音樂人與專輯作品,其中風潮音樂發行的多張專輯更受邀於此活動做為重點作品露出,音樂人阿洛更擔任了本次重點歌單的客座編輯。請跟著我們一起戴上耳機片刻,讓熙熙攘攘的都市被大地緊緊擁抱吧!
Thumbnail
八月的第一天,也是台灣原住民族日,Apple Music 以此節日精神打造此次的企劃專題,精選多張原住民音樂人與專輯作品,其中風潮音樂發行的多張專輯更受邀於此活動做為重點作品露出,音樂人阿洛更擔任了本次重點歌單的客座編輯。請跟著我們一起戴上耳機片刻,讓熙熙攘攘的都市被大地緊緊擁抱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將於2021年5月移師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為「去向何方?」、「成為畫」和「從DNA到DNA」三大部分,詳細介紹了塩田千春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將於2021年5月移師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為「去向何方?」、「成為畫」和「從DNA到DNA」三大部分,詳細介紹了塩田千春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中午吃完午餐後,經過池上穀倉藝術館,裡頭剛好有場展覽,趁著午休去瞧瞧。沒想到竟然遇見音樂人王榆鈞所策的展覽「如果你_先我一步_聽見」。對我而言,此展覽是地方聲音與展品的相互交錯作品,也是「看得見」與「看不見」聲音的相互對話。
Thumbnail
中午吃完午餐後,經過池上穀倉藝術館,裡頭剛好有場展覽,趁著午休去瞧瞧。沒想到竟然遇見音樂人王榆鈞所策的展覽「如果你_先我一步_聽見」。對我而言,此展覽是地方聲音與展品的相互交錯作品,也是「看得見」與「看不見」聲音的相互對話。
Thumbnail
#聽聲漫遊 再次邀請到 ZONE SOUND 融聲創意 創辦人 紀柏豪 (Po-hao Chi) 分享科技與聲音的美妙結合的展覽。《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國際交流展係由融聲創意的紀柏豪老師策展,並由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洪廣冀副教授擔任顧問。展期3個月。 在寫訪問大綱的時候,找了
Thumbnail
#聽聲漫遊 再次邀請到 ZONE SOUND 融聲創意 創辦人 紀柏豪 (Po-hao Chi) 分享科技與聲音的美妙結合的展覽。《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國際交流展係由融聲創意的紀柏豪老師策展,並由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洪廣冀副教授擔任顧問。展期3個月。 在寫訪問大綱的時候,找了
Thumbnail
左川美術館以木紋清水模為主要元素,展現現代建築獨特風格。在畫家平山鬱夫的展間,展出以佛像或寺廟為題材的畫作。雕塑家佐藤忠良的作品則以現代人體雕塑和女性主題為主。地下室擁有寧靜的休憩空間,並提供茶藝課程。整個展館營造出室內與室外不同的氛圍。
Thumbnail
左川美術館以木紋清水模為主要元素,展現現代建築獨特風格。在畫家平山鬱夫的展間,展出以佛像或寺廟為題材的畫作。雕塑家佐藤忠良的作品則以現代人體雕塑和女性主題為主。地下室擁有寧靜的休憩空間,並提供茶藝課程。整個展館營造出室內與室外不同的氛圍。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是一個內在靜心工程,今天同學聽見自己內在的聲音是一句睿智的話:「不執著於結果,感動隨處都在。」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智慧哲理。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為了追求某個目標或結果而不斷努力,卻忽略了身邊許多美好的事物。當過於
Thumbnail
🍀🍀🍀fumi老師:❤️❤️❤️ 🥰🥰🥰這是一個內在靜心工程,今天同學聽見自己內在的聲音是一句睿智的話:「不執著於結果,感動隨處都在。」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智慧哲理。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為了追求某個目標或結果而不斷努力,卻忽略了身邊許多美好的事物。當過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