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展覽 | 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 (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第一次被塩田千春的作品震撼到,並不是展覽,而是一位旅居在日本,從事藝文策展等相關工作的朋友,在臉書上介紹了2019年在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舉辦的塩田千春個展:顫動的靈魂,即將在2021年5月,移師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當下即被此個展的照片所震撼,當然在藝文領域耕耘多年,擅長文字描述的朋友寫的文情並茂的展覽介紹,更加深了吸引力,感謝他拓展並豐富了我的藝文認知邊界。

[展覽簡介]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以柏林為據點、現今活躍於世界舞台的藝術家塩田千春舉辦迄今規模最大的個展展覽中以塩田最具代表的空間裝置作品為主體,以鋪天蓋地的紅線或是黑線交纏而成,透過細線千絲萬縷的纏繞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更闡述塩田對於記憶、生死、創傷、夢境的無以名狀

展覽副標名為「顫動的靈魂」,表達出塩田那內心無法言喻的衝擊,而這顫動連Covid-19疫情爆發也無法撼動那前往北美館絡繹不絕的觀展人潮,甚至因疫情嚴峻一度導致展覽暫停,爾後為因應龐大的觀展需求,更將展期往後延了一個半月,可見塩田的作品極具渲染力,能讓人產生共鳴、顫動心弦。

觀展時,深深的感受到塩田試圖將那不在中的存在,如無形的回憶、情緒、幻夢、意識、寂靜等透過作品具象化的體現出來。透過其中的十件作品自我特定的生命經驗被連結並重新喚醒,而塩田這一系列作品想要探討的是生而為人的終極叩問:我們生命中究竟要追求什麼,又要去向何處?

[1. 去向何方?]

船象徵著旅程,〈去向何方〉揭示了滿懷希望夢想但同時又忐忑不安的矛盾情緒。嚮往著航向未知世界,但旅途中的不確定性,卻又讓人充滿了恐懼困惑

入口處,由白線細密交織纏繞,駛向遠方的五六十艘船列來為展覽揭開序幕。

塩田兒時常和家人一起乘坐渡輪去旅行,成年後旅居德國求學與生活,為了展覽或創作須經常奔波於世界各地。2017年她以船的意象進行創作,黑色金屬框成船的輪廓,再纏上綿密交錯的白線編織成網,對她來說,船代表通往未知世界的載體,而那虛實交織的結構象徵宇宙存在著可見與不可見的維度

去向何方?即使面對未知的未來,仍勇敢踏上探索之旅。仰頭觀看那純白潔淨、航向特定方向的船,那特定方向指的是前方的未來吧! 我不禁如此這般的想著。

[2. 成為畫]

「我夢見自己成為一幅畫,思索著要如何在畫面中移動身體,才能成為一幅傑出的作品?身體表面覆滿油彩,讓我感到難以呼吸。那一夜,我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塩田從小就夢想成為藝術家,而大學也如願考進京都精華大學西畫科接受專業的繪畫訓練,但不久後即發現著重技巧的精美油畫無法讓她產生共鳴,進而陷入迷惘,再也畫不出來。

直到去坎培拉澳洲國立大學的藝術學院作交換學生期間,首次用身體來進行創作,用白布裹住身體,只露出頭部,再用紅色瓷漆往自己身上與四周潑灑,讓自己成為一幅畫。〈成為畫〉這件行為藝術作品,也是塩田第一次非繪畫作品。

對塩田來說可以用身體來進行創作,這是一種對藝術的的解放,也讓她跳脫出油畫講究技巧的禁錮。而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她持續用身體來進行創作,透過身體來探詢生命與土地的連結、身分認同、界線等議題

雖然不像塩田這樣用身體來成為畫布,但我想我的臉也是我的畫布,隨著心情、穿搭、場合來調整妝容,千變萬化的自己,為平凡的日常,妝點上不一樣的色彩

〈成為畫〉,1994 行為藝術、裝置(紅色瓷漆),澳洲國立大學藝術學院,坎培拉 ;2019,數位輸出,照片攝於台北市立美館展場。

〈成為畫〉,1994 行為藝術、裝置(紅色瓷漆),澳洲國立大學藝術學院,坎培拉 ;2019,數位輸出,照片攝於台北市立美館展場。

[3. 從DNA到DNA]

「這件裝置是我第一次使用自己找來的材料所創作的,帶有某種跳脫二維空間的開放感,也讓我從中蛻變重生創作者的腦子裡究竟有多大程度受到了DNA遺傳因子的影響?這是我在進行的過程中所浮現的想法。

這件行為藝術裝置於1994年發表於京都精華大學,用交織的紅色毛線來比喻DNA的螺旋架構,DNA的長鏈從天花延伸至地面,包圍著塩田的裸體。此作品也是塩田首度使用線來創作,至此線變成塩田藝術創作裡不可或缺的材質。

乍看這幅作品時,女體被紅線綑綁纏繞,除感覺到塩田大膽挑戰女體裸露的禁忌,也嗅出那一絲絲危險的氣息。

女體被攜帶著遺傳密碼的DNA所束縛,DNA是生命的本質,堆疊出了我們的模樣,也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從出生到死亡,是枷鎖抑或是蛻變的開始?


死亡是我作品的一部分,我傾向把它看成新的開始,而不是終結。它是生命輪迴中新的存有狀態,像是進入更廣大的宇宙。──塩田千春

[延伸閱讀與參考資料]

  1.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官網
  2.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臺北市立美術館官網
  3.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臺北市立美術館 導覽手冊
  4.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臺北市立美術館 語音導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雅米-avatar-img
2024/07/23
死亡是另一個開始,不是終結也許是
Vivi Hs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3
雅米 這的確很難透過科學去證明,不過從唯心論來說,也許是。
一字橘-avatar-img
2024/07/24
「我夢見自己成為一幅畫,思索著要如何在畫面中移動身體,才能成為一幅傑出的作品」我喜歡這樣的說法,很像一首詩。就連情緒與情緒連袂而形成的浪濤,也是一幅抽象畫。以我的拙見,「思索」的本身就接近一種藝術,它是最初期的胚胎。藝術的美,對我而言是內心世界所帶來的旅程,每一個停泊處,自是每一個階段的歸處與勾勒。謝謝vivi那麼有深度的引導文。
Vivi Hs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6
一字橘 謝謝阿橘(喂,是在叫橘貓膩XD)留下這麼有深度的留言。塩田作品充滿了詩意,他說的話語也是,而他更是把他的人生透過作品完完整整的體現出來。
WYL-avatar-img
2024/07/23
對剛出生的嬰兒來說,出生其實也是一種死亡,ㄧ呼吸,就到了一個新世界。
Vivi Hs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4
WYL 這倒是我沒想到的觀點,嬰兒從母體(子宮)離開,就到了新世界,經歷了死亡然後又重生,這僅是在一個呼吸的瞬間。
Vanessa  Li-avatar-img
2024/07/23
感受到塩田透過藝術,無聲的詮釋生命的意義。
Vivi Hs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4
Vanessa Li 所以這些"不在中的存在"(記憶、夢境、意識等沒有物理空間的實體存在但卻存在於我們大腦中)貫穿了塩田的藝術創作。
十月-avatar-img
2024/07/23
這個展我不敢進去美術館逛🙀🙀🙀🫢🫢🫢😱😱😱(是多膽小?🤣🤣🤣
Vivi Hs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3
十月 是有密集恐懼症嗎XD我看到朋友PO出在日本森美術館的照片時,可是恨不得馬上衝去日本看阿😆
avatar-img
Vivi's Room
122會員
29內容數
腳踩土地,凝視日常,覺察感受當下每一刻的脈動;腳踩貓砂,凝視胖貓,頓悟從養貓的那一刻起,就此晉升有鏟階級。
Vivi's Room的其他內容
2024/09/06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靜默中」、「外在化的身體」、「集聚——找尋目的地」三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2024/09/06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靜默中」、「外在化的身體」、「集聚——找尋目的地」三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2024/08/12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來自DNA的對話」、「不確定的旅程」、「內與外」與「時空的反射」四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2024/08/12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來自DNA的對話」、「不確定的旅程」、「內與外」與「時空的反射」四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2024/06/29
這篇文章介紹了大稻埕的文化魅力,包括窩窩藝文空間的特色以及大稻埕碼頭市集的亮點。文章講述了窩窩藝文空間的獨特魅力,店內的港式早午餐和與香港、自由民主、獨立相關的書籍,以及碼頭市集夜景的迷人之處。文中還提到了必訪咖啡廳推薦,以及大稻埕碼頭的現況。
Thumbnail
2024/06/29
這篇文章介紹了大稻埕的文化魅力,包括窩窩藝文空間的特色以及大稻埕碼頭市集的亮點。文章講述了窩窩藝文空間的獨特魅力,店內的港式早午餐和與香港、自由民主、獨立相關的書籍,以及碼頭市集夜景的迷人之處。文中還提到了必訪咖啡廳推薦,以及大稻埕碼頭的現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來自DNA的對話」、「不確定的旅程」、「內與外」與「時空的反射」四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來自DNA的對話」、「不確定的旅程」、「內與外」與「時空的反射」四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將於2021年5月移師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為「去向何方?」、「成為畫」和「從DNA到DNA」三大部分,詳細介紹了塩田千春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將於2021年5月移師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為「去向何方?」、「成為畫」和「從DNA到DNA」三大部分,詳細介紹了塩田千春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相信平常有在關注藝文界的朋友都應該有耳聞這位日本當代大師「塩田千春」吧!她的創作始終與生命的探討有關,思索著生命究竟在追求什麼?何去何從?尤其在現今科技快速變化、資訊量爆棚的時代,常常在時間洪流中迷失自我。「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以柏林為據點、現今活躍於世界舞台的藝術家塩田千春舉辦至今規模最大的個
Thumbnail
相信平常有在關注藝文界的朋友都應該有耳聞這位日本當代大師「塩田千春」吧!她的創作始終與生命的探討有關,思索著生命究竟在追求什麼?何去何從?尤其在現今科技快速變化、資訊量爆棚的時代,常常在時間洪流中迷失自我。「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以柏林為據點、現今活躍於世界舞台的藝術家塩田千春舉辦至今規模最大的個
Thumbnail
透過本文,探討了小松美羽的藝術創作以及畫作背後的意義,呈現了靈魂的美醜、畫作的演繹與大型燈飾合作的經過。文章剖析了她的成功與熱情,以及藝術對於生活的影響。作者表達了對於藝術的觀賞所感受到的喜悅和衝擊。
Thumbnail
透過本文,探討了小松美羽的藝術創作以及畫作背後的意義,呈現了靈魂的美醜、畫作的演繹與大型燈飾合作的經過。文章剖析了她的成功與熱情,以及藝術對於生活的影響。作者表達了對於藝術的觀賞所感受到的喜悅和衝擊。
Thumbnail
日本藝術家 小松美羽 三度在台舉辦個展 曾寶儀、陳明珠、Mavis瑪菲司、視網膜、小林賢伍 星光環繞共襄盛舉 小松美羽「聖•悟 Sense of Sacredness」 畫作震撼 嘉賓讚嘆藝術靈力 『畫作是活的!』『非常不可思議!』 『像是灌注許多能量在畫作當中,非常強大!』 
Thumbnail
日本藝術家 小松美羽 三度在台舉辦個展 曾寶儀、陳明珠、Mavis瑪菲司、視網膜、小林賢伍 星光環繞共襄盛舉 小松美羽「聖•悟 Sense of Sacredness」 畫作震撼 嘉賓讚嘆藝術靈力 『畫作是活的!』『非常不可思議!』 『像是灌注許多能量在畫作當中,非常強大!』 
Thumbnail
2022.11.30 (記錄2022.07.29 於亞紀畫廊/台北)
Thumbnail
2022.11.30 (記錄2022.07.29 於亞紀畫廊/台北)
Thumbnail
在北美館的「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展覽在10/17結束,雖然有疫情攪局,但是終究是成功舉辦了這次在台北的展覽,相較於許多巡迴展中停辦的城市要幸運許多。 之前透過廣播〈美好生活提案所〉我們錄了一集關於這個展覽的內容,並且稍微比較了該展覽在台北與東京的差異,當中也收錄了塩田千春小姐在台北親自導覽的聲音
Thumbnail
在北美館的「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展覽在10/17結束,雖然有疫情攪局,但是終究是成功舉辦了這次在台北的展覽,相較於許多巡迴展中停辦的城市要幸運許多。 之前透過廣播〈美好生活提案所〉我們錄了一集關於這個展覽的內容,並且稍微比較了該展覽在台北與東京的差異,當中也收錄了塩田千春小姐在台北親自導覽的聲音
Thumbnail
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已經很久沒有寫關於藝術展覽的事情了,但在升三級以前就很想看這個展,剛好這陣子降回二級,臺北市立美術館又再度開放參觀(網路預約制),於是被貓與貓的朋友們一起打包帶去看。(゚∇^d) 
Thumbnail
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已經很久沒有寫關於藝術展覽的事情了,但在升三級以前就很想看這個展,剛好這陣子降回二級,臺北市立美術館又再度開放參觀(網路預約制),於是被貓與貓的朋友們一起打包帶去看。(゚∇^d) 
Thumbnail
繼2019年東京森美術館之後,這次臺灣作為「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海外展的首站。很多人都很關心同一個展覽在兩地的展覽方式與內容有何差異?我大概整理了一下,同時帶進我自己的兩地觀看經驗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繼2019年東京森美術館之後,這次臺灣作為「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海外展的首站。很多人都很關心同一個展覽在兩地的展覽方式與內容有何差異?我大概整理了一下,同時帶進我自己的兩地觀看經驗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圖片中的雕塑作品《Fountain of Life》,咖啡杯中交疊著幾個娃娃頭,閉著的眼睛中流著二行清淚,感覺像是一種平靜的悲傷。沿著牆壁編排著奈良美智不同時期的作品,有的是簡單的鉛筆素描,有的是水彩作品,但也都沒有太多厚重的顏色,大多呈現返璞歸真的簡易風格。
Thumbnail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圖片中的雕塑作品《Fountain of Life》,咖啡杯中交疊著幾個娃娃頭,閉著的眼睛中流著二行清淚,感覺像是一種平靜的悲傷。沿著牆壁編排著奈良美智不同時期的作品,有的是簡單的鉛筆素描,有的是水彩作品,但也都沒有太多厚重的顏色,大多呈現返璞歸真的簡易風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