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賺的太慢了是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買進一支股票結果隨著持有時間變長,股價也越來越高,這時候需要賣掉賺價差嗎?

我手上有幾隻現在長期持有,沒有賣掉賺價差的股票,譬如50元買進的大統益,20元買進的大台北,60元買進歷經減資領了15年股利的中華電信,這些股票我並沒有因為股價上升我就賣掉,持有至今每年創造高額的股利,大統益也來到年年10%的殖利率。如果當年我有遠見不要那麼堅持一定要買那些高殖利率的股票,如果當年我買進60元台積電台積電持有至今,我也會創造高額的帳面增值。

買進好股票,就是要長期持有。好的公司股價為什麼會上升?因為未來營收看好。未來營收看好,股利股息和股價自然會增加。如果存股的標的一有上升你就賣掉,那就算60元讓你買進台積電,你也只會在80元甚至120元賣掉,無法持有至今600元的境界。你以為你賺到了現在,其實你輸掉了未來。

專注本業,閒錢投資存股,本業收入的增加才是存股的金錢來源。如果只是把心力都放在買低賣高,其實賺那一點價差也改變不了你的什麼人生,你也不會因為多賺了這些價差你就財務自由。反之每天都在看自己的股票漲跌,這支股票賺錢了資金拿回來,又要研究下一隻股票要買哪一隻,這樣又有什麼時間專注於本業呢? 所以還是要以建立一套穩定的獲利系統作為投資的目標。如果一味的想賺價差,就會挑一些偏門冷門的飆股,這樣又變成買低賣高賺價差的人了。一天到晚想撈底想撈一票,這樣怎麼能建立穩定的現金流呢?

當你的存股標地持有久了,你就會得到穩定的被動收入現金流。你會知道你手中股票的特性,穩定之後,你可以將股票質押借款,這就可以活化資產創造更大的財富。未來是低利的時代,房地產,股票這些資產項目都可以經由借貸低利息的獲取資金,放大投資槓桿。用錢賺錢才是未來的方向,以前我們爸媽那一代聽名牌買低賣高已經過去了。除非你有天分,否則就算你這一檔賺到價差,下一檔能不能賺錢天知道。當你賭了十次你能贏九次嗎?

用系統賺錢,才是穩穩賺錢的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429會員
485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2025/04/14
探討川普現象背後的邏輯與強權政治,分析其顛覆道德話語權的策略以及全球化浪潮下的個體應對之道。
Thumbnail
2025/04/14
探討川普現象背後的邏輯與強權政治,分析其顛覆道德話語權的策略以及全球化浪潮下的個體應對之道。
Thumbnail
2025/04/11
從2019年投資臺積電的心路歷程,分享五年來的投資經驗與心得,探討價值投資與技術分析的應用,並反思何時該獲利了結。
Thumbnail
2025/04/11
從2019年投資臺積電的心路歷程,分享五年來的投資經驗與心得,探討價值投資與技術分析的應用,並反思何時該獲利了結。
Thumbnail
2025/04/10
探討人類根據過去經驗預測未來,卻用事後印證強化既有信念的行為模式,並以科學史上的例子說明「找理由」與「修正理論」的差異。文章指出,成功的投資者應像牛頓一樣,不斷修正理論並驗證假設,而非像亞里斯多德一樣,用理由自我安慰。最後,文章提倡指數型投資,強調其建立在統計與數據上的理性與可驗證性。
Thumbnail
2025/04/10
探討人類根據過去經驗預測未來,卻用事後印證強化既有信念的行為模式,並以科學史上的例子說明「找理由」與「修正理論」的差異。文章指出,成功的投資者應像牛頓一樣,不斷修正理論並驗證假設,而非像亞里斯多德一樣,用理由自我安慰。最後,文章提倡指數型投資,強調其建立在統計與數據上的理性與可驗證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台股與美股今年都漲了不少,應該不少人的荷包都變厚了點,至少帳上的數字變好看了。最近陸續有人問我,股市漲了這麼多,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了? 獲利了結?你認為該獲利了結的標準是甚麼? 個股帳上獲利超過10%或20%了?看大盤漲很多,好像快漲到過去高點了?手上個股已漲超過你預估的合理價了?還是怕帳上獲利吐回去
Thumbnail
台股與美股今年都漲了不少,應該不少人的荷包都變厚了點,至少帳上的數字變好看了。最近陸續有人問我,股市漲了這麼多,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了? 獲利了結?你認為該獲利了結的標準是甚麼? 個股帳上獲利超過10%或20%了?看大盤漲很多,好像快漲到過去高點了?手上個股已漲超過你預估的合理價了?還是怕帳上獲利吐回去
Thumbnail
一位朋友跟我討論,近期台股有過熱跡象,是否應該獲利了結?否則會跟去年2022年一樣,從高點1萬8千多點直接下跌到1萬2千多點,只要沒逢高出場,終究只是紙上富貴,看得到吃不到。 存股,真的很令人困擾, 跌幅過大,開始思考是不是買錯標的,想著是否停損? 漲幅過大,開始擔心是不是居高思危,想著是否停利?
Thumbnail
一位朋友跟我討論,近期台股有過熱跡象,是否應該獲利了結?否則會跟去年2022年一樣,從高點1萬8千多點直接下跌到1萬2千多點,只要沒逢高出場,終究只是紙上富貴,看得到吃不到。 存股,真的很令人困擾, 跌幅過大,開始思考是不是買錯標的,想著是否停損? 漲幅過大,開始擔心是不是居高思危,想著是否停利?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交易人,如果你追求的是穩定現金流,如果你是Buy & Hold, 那這篇文你可以好好思考存股的策略是否出現效率偏差的狀況。 存股的核心邏輯叫「追求殖利率」,不是「追求波段獲利」。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交易人,如果你追求的是穩定現金流,如果你是Buy & Hold, 那這篇文你可以好好思考存股的策略是否出現效率偏差的狀況。 存股的核心邏輯叫「追求殖利率」,不是「追求波段獲利」。
Thumbnail
      台股大盤在2021年8月中跌破季線,從技術面上看開始轉空,因此技術面的專家認為此時只能短線操作,建議搶反彈或是做當沖及隔日充,就不要考慮長抱了。 另一方面,很多公司因為去年的基期過高,所以和去年同期比起來,出現成長趨緩的現象,甚至有衰退的跡象。例如去年因為
Thumbnail
      台股大盤在2021年8月中跌破季線,從技術面上看開始轉空,因此技術面的專家認為此時只能短線操作,建議搶反彈或是做當沖及隔日充,就不要考慮長抱了。 另一方面,很多公司因為去年的基期過高,所以和去年同期比起來,出現成長趨緩的現象,甚至有衰退的跡象。例如去年因為
Thumbnail
當你買到一檔股票,遇到上漲之後總會忍不住停利賣掉,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心態是這檔股票賺錢,賣了就賺錢了,錢進口袋比較實在,正所謂落袋為安,先把錢收起來比較實在,至於收進銀行戶頭之後接下來要做什麼,買哪一檔股票,之後再說。 這樣的行為常常會遇到股票賣了之後繼續上漲,所以網路上流傳了這張圖: 會
Thumbnail
當你買到一檔股票,遇到上漲之後總會忍不住停利賣掉,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心態是這檔股票賺錢,賣了就賺錢了,錢進口袋比較實在,正所謂落袋為安,先把錢收起來比較實在,至於收進銀行戶頭之後接下來要做什麼,買哪一檔股票,之後再說。 這樣的行為常常會遇到股票賣了之後繼續上漲,所以網路上流傳了這張圖: 會
Thumbnail
買進一支股票結果隨著持有時間變長,股價也越來越高,這時候需要賣掉賺價差嗎? 我手上有幾隻現在長期持有,沒有賣掉賺價差的股票,譬如50元買進的大統益,20元買進的大台北,60元買進歷經減資領了15年股利的中華電信,這些股票我並沒有因為股價上升我就賣掉,持有至今每年創造高額的股利,大統益也來到年年10%
Thumbnail
買進一支股票結果隨著持有時間變長,股價也越來越高,這時候需要賣掉賺價差嗎? 我手上有幾隻現在長期持有,沒有賣掉賺價差的股票,譬如50元買進的大統益,20元買進的大台北,60元買進歷經減資領了15年股利的中華電信,這些股票我並沒有因為股價上升我就賣掉,持有至今每年創造高額的股利,大統益也來到年年10%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