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持股何時要停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台股與美股今年都漲了不少,應該不少人的荷包都變厚了點,至少帳上的數字變好看了。最近陸續有人問我,股市漲了這麼多,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了?


獲利了結?你認為該獲利了結的標準是甚麼?


個股帳上獲利超過10%或20%了?看大盤漲很多,好像快漲到過去高點了?手上個股已漲超過你預估的合理價了?還是怕帳上獲利吐回去,想快賣掉入袋為安?


我不知道大家想獲利了結的心態或標準是甚麼,我想說我的獲利了結標準是「我需要用錢了」。


這標準好像很空洞,如果我現在帳上是虧損的,然後現在又因為需要用錢才賣股,不就是實現損益嗎?怎麼會是獲利了結?


這個就關係到長期投資的概念,我的投資是為了10幾20年後的未來所準備(譬如退休金),到那個時後,我的帳上損益是獲利的機會是非常高的,差別只是在於獲利多寡的問題。


而且我不是要把所有持股都賣掉實現獲利了結,我只是看我未來一年需要用到多少錢,然後不再投入現金股利,把股利拿出來用,如果股利比我需要的錢還低,我才會賣股來補足差額。


所以我的獲利了結,跟當時的股市行情、股價高低、景氣好壞,沒有很大的關係,主要是取決於我當時預估近期的將來需要用多少錢,股息夠不夠,需不需要賣股補差額。


我在一開始舉了很多常聽到的獲利了結標準,這些標準都其來有自,譬如個股帳上獲利20%就出清,對應的是帳上虧損5%就停損,這是一種資金管理策略,跟公司基本面與經濟景氣狀況沒有關係。


譬如判斷高點到了應該要賣股了,這可能是藉由K線走勢,或是其他技術指標判斷,近期的高點已到,股價很可能要反轉下跌了,趕緊賣出獲利了結。


我相信更多人的理由是,好不容易帳上是獲利的,深怕股價又跌了回去,趕快賣掉股將獲利入袋,等待下一次的低檔機會再進場。


獲利了結後並不是就沒事了,投資人又要繼續想手上的資金該再去買甚麼股票,觀察甚麼機會才是再進場的時機點,價格應該要買在多少錢以下,以上都需要再花時間研究其他標的,並且評估/猜測當時股市是否來到高點或低點。


這樣的作法,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早下車」,我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手上持股回檔個5%不到,就趕進獲利了結等待下一個低檔,然後股價過兩天又漲上去了,漲得比當時賣的價格還高,於是前幾天的獲利了結,就讓投資人錯過了下一波可能有20%的上漲機會。


當下價格的高低點其實是變動的,而且高低點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現在的價格是高還是低,完全取決於未來特定時間點的價格。100元的股價,在5天後的價格變成90元,當下就認為100元是高點,但20天後股價變成120元時,100元就又變成低點了。


所以觀察/判斷股價變化的時間區間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我以0050的價格變化為例...


raw-image


(訂閱閱讀內容)


所以,何時該停利?



再強調一次,「○○○○○○○○○○


(訂閱閱讀內容)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1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雨果生活理財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496會員
414內容數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2025/04/28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緊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這些人分別在不同的財富階層,但都在反思錢對人生的重要性,與除了錢以外的其他價值。藉由這些內容與探討,我也在想,我們到底要追求多少財富,除了
Thumbnail
2025/04/28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緊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這些人分別在不同的財富階層,但都在反思錢對人生的重要性,與除了錢以外的其他價值。藉由這些內容與探討,我也在想,我們到底要追求多少財富,除了
Thumbnail
2025/04/22
近期傳言美國欲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引發投資人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美債的倒債,美國恐會因此發生金融上的混亂與危機。 也有人說,如果美國發行零息美債,那也會是折價債券,不會是真的完全沒有利息。所謂折價債券就是用低於票面的價格購買債券,在債券到期時可以拿回票面價,等於
Thumbnail
2025/04/22
近期傳言美國欲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引發投資人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美債的倒債,美國恐會因此發生金融上的混亂與危機。 也有人說,如果美國發行零息美債,那也會是折價債券,不會是真的完全沒有利息。所謂折價債券就是用低於票面的價格購買債券,在債券到期時可以拿回票面價,等於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看到好幾次某個建案的新聞與廣告,主題是說新建案讓利,每坪成交價是新板特區將近六折價,感到相當好奇,於是稍微了解一下,詳細內容請看以下新聞連結與擷取片段內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663660 『位於新北市板橋的首發案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看到好幾次某個建案的新聞與廣告,主題是說新建案讓利,每坪成交價是新板特區將近六折價,感到相當好奇,於是稍微了解一下,詳細內容請看以下新聞連結與擷取片段內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663660 『位於新北市板橋的首發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台股與美股今年都漲了不少,應該不少人的荷包都變厚了點,至少帳上的數字變好看了。最近陸續有人問我,股市漲了這麼多,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了? 獲利了結?你認為該獲利了結的標準是甚麼? 個股帳上獲利超過10%或20%了?看大盤漲很多,好像快漲到過去高點了?手上個股已漲超過你預估的合理價了?還是怕帳上獲利吐回去
Thumbnail
台股與美股今年都漲了不少,應該不少人的荷包都變厚了點,至少帳上的數字變好看了。最近陸續有人問我,股市漲了這麼多,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了? 獲利了結?你認為該獲利了結的標準是甚麼? 個股帳上獲利超過10%或20%了?看大盤漲很多,好像快漲到過去高點了?手上個股已漲超過你預估的合理價了?還是怕帳上獲利吐回去
Thumbnail
最近常看到有人在結算今年上半年的投資績效數字,然後賣出的持股是獲利還是虧損,跟大盤相比是超前還是落後。這進一步又衍伸出另一個問題,我在計算績效時,我賣出的部分持股,該是以過去持股的買進價為成本,還是以目前手上的持股均價當作成本。 舉例來說,假設手上有3張在不同時期買進的持股,依序買進價分別是120元
Thumbnail
最近常看到有人在結算今年上半年的投資績效數字,然後賣出的持股是獲利還是虧損,跟大盤相比是超前還是落後。這進一步又衍伸出另一個問題,我在計算績效時,我賣出的部分持股,該是以過去持股的買進價為成本,還是以目前手上的持股均價當作成本。 舉例來說,假設手上有3張在不同時期買進的持股,依序買進價分別是120元
Thumbnail
一位朋友跟我討論,近期台股有過熱跡象,是否應該獲利了結?否則會跟去年2022年一樣,從高點1萬8千多點直接下跌到1萬2千多點,只要沒逢高出場,終究只是紙上富貴,看得到吃不到。 存股,真的很令人困擾, 跌幅過大,開始思考是不是買錯標的,想著是否停損? 漲幅過大,開始擔心是不是居高思危,想著是否停利?
Thumbnail
一位朋友跟我討論,近期台股有過熱跡象,是否應該獲利了結?否則會跟去年2022年一樣,從高點1萬8千多點直接下跌到1萬2千多點,只要沒逢高出場,終究只是紙上富貴,看得到吃不到。 存股,真的很令人困擾, 跌幅過大,開始思考是不是買錯標的,想著是否停損? 漲幅過大,開始擔心是不是居高思危,想著是否停利?
Thumbnail
過完年後,股市漲了一段 有些朋友常常在問 「我手上的○○股,已經漲了快15%,請問我要賣掉它嗎?」 我通常會先回他一張圖 接著,會再問他 「請問您當初進場時,您的停利與停損條件是什麼??」 如果是做價差,停利是設在>10%,那我覺得就可以照計畫出場 我的做法,都是以當時進場時的操作策略的條件
Thumbnail
過完年後,股市漲了一段 有些朋友常常在問 「我手上的○○股,已經漲了快15%,請問我要賣掉它嗎?」 我通常會先回他一張圖 接著,會再問他 「請問您當初進場時,您的停利與停損條件是什麼??」 如果是做價差,停利是設在>10%,那我覺得就可以照計畫出場 我的做法,都是以當時進場時的操作策略的條件
Thumbnail
長期投資等待企業營運成長,股價自然會隨著績效而上漲,另一種方式則是偏向投機的方法,利用股價波動過程在價格相對較低的位置進場,當市場氣氛較熱絡時,股價可能隨市場氣氛而波動至較高的位置
Thumbnail
長期投資等待企業營運成長,股價自然會隨著績效而上漲,另一種方式則是偏向投機的方法,利用股價波動過程在價格相對較低的位置進場,當市場氣氛較熱絡時,股價可能隨市場氣氛而波動至較高的位置
Thumbnail
       有的專家喜歡在年初的相對低點買進,然後到了除權息季節大約是7月或8月,趁將要除權息前的高點再賣出賺一筆。例如在2021年2月買入A股,每股50元,然後在7月1日漲到60元,7月5日除息日後跌到55元。           也可以等到快要除權息時再購買,只不過效果比
Thumbnail
       有的專家喜歡在年初的相對低點買進,然後到了除權息季節大約是7月或8月,趁將要除權息前的高點再賣出賺一筆。例如在2021年2月買入A股,每股50元,然後在7月1日漲到60元,7月5日除息日後跌到55元。           也可以等到快要除權息時再購買,只不過效果比
Thumbnail
有人說,這輪跌市已經幾乎讓他的帳面盈利全部蒸發,再跌就要虧到本金了,是否該要出清持股避一避險,等市場穩定點再買回來?本文是我的看法。
Thumbnail
有人說,這輪跌市已經幾乎讓他的帳面盈利全部蒸發,再跌就要虧到本金了,是否該要出清持股避一避險,等市場穩定點再買回來?本文是我的看法。
Thumbnail
上週起台股震盪,大盤指數連續下跌,市場的情緒一片恐慌,有一些持股成本比較高的朋友,慌忙問我是不是該趁虧的不多,趕緊先停損賣出比較好。 停損的紀律方式各種各樣,有人會設定下跌 10% 就賣出,有人會設定股價跌破月均線就賣出,無論你要採用哪些方法,在賣出之前,請務必先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Thumbnail
上週起台股震盪,大盤指數連續下跌,市場的情緒一片恐慌,有一些持股成本比較高的朋友,慌忙問我是不是該趁虧的不多,趕緊先停損賣出比較好。 停損的紀律方式各種各樣,有人會設定下跌 10% 就賣出,有人會設定股價跌破月均線就賣出,無論你要採用哪些方法,在賣出之前,請務必先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Thumbnail
歷史顯示股市長期總是可以持續創高,提供優於其他資產的報酬,但另一方面,歷史也顯示,在得到優異的報酬之前,總有許多波折與來回震盪,而多數人會因波動過程的恐慌氣氛而殺低賣股票。
Thumbnail
歷史顯示股市長期總是可以持續創高,提供優於其他資產的報酬,但另一方面,歷史也顯示,在得到優異的報酬之前,總有許多波折與來回震盪,而多數人會因波動過程的恐慌氣氛而殺低賣股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