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構〖堇菜〗蔓莖群: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這篇主要彙整「蔓莖群」堇菜分類的四種堇菜: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raw-image

完整版:

〖堇菜〗蔓莖群: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這四種堇菜會被分類在同一個群「蔓莖群」,就是有些特徵非常相似(堇菜七種分類群請見下方【背景資料】說明),尤其只看花朵本身,目前紀錄的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看起來都相當類似。

備註:

蔓莖群這四種堇菜,台北堇菜在大屯山區分部數量非常多,其他三種就不是那樣普遍,2021年在石碇和烏來記錄到茶匙、黃普萊氏堇菜。(2021年之前尚未記錄到「心葉茶匙黃」,「心葉茶匙黃」生長區域在中高海拔山區,這列為日後追尋目標)

快速分辨法

有花朵時:

  1. 大型花、萼片有細毛、側瓣沒有鬢毛:「台北堇菜」。
  2. 大型花、萼片沒有細毛、側瓣有鬢毛(半透明細絲狀):「普萊氏堇菜」。
  3. 小型花、萼片有細毛、側瓣有鬢毛(半透明串珠狀):「茶匙黃」。

沒有花朵時:

  1. 葉基內凹深,圓心形:「台北堇菜」。
  2. 葉基內凹深,長心形:「普萊氏堇菜」。
  3. 葉基內凹淺,圓心形:「茶匙黃」。

有花:

  • 側瓣內是否有鬢毛: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的鬢毛都不一樣,這是以花朵來分辨最明顯的特徵差異:

    「台北堇菜」:側瓣沒有鬢毛。
    「普萊氏堇菜」:側瓣有鬢毛,半透明、細絲狀。
    「茶匙黃」:側瓣有鬢毛,像串珠(末端圓珠型)、晶瑩剔透半透明。
raw-image
  • 萼片上是否有細毛: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萼片,「普萊氏堇菜」比較明顯不一樣:萼片上沒有細毛,
    「台北堇菜」:萼片有些許細毛。
    「普萊氏堇菜」:萼片沒有細毛。
    「茶匙黃」:萼片明顯有濃密細毛。
raw-image
  • 花冠大小: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花冠大小,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這兩者都是比較大型的堇菜,
    「茶匙黃」明顯是小型花。
    不過,有時會有變異情形,像是「台北堇菜」也會出現很小型的花,所以這不能當作主要的辨識依據。
raw-image

沒有花:

  • 葉形: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的葉形算是非常接近的,差別在於「長寬比例、葉基內凹程度」這兩點。
    長寬比例:「台北堇菜、茶匙黃」明顯是圓心型、「普萊氏堇菜」則是長心型。(這點有點自由心證,把葉子照片放在一起,差異才比較明顯)
    葉基內凹程度:「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葉基內凹深,比較像心形、「茶匙黃」則是葉基內凹淺,被說是像湯匙(但葉基還是有點淺淺內凹)。
    「長寬比例、葉基內凹程度」這兩點雖然可以當作辨識依據,不過差異有點小,需要對比幫助辨識。
raw-image

詳細分辨細節:

花冠:

  •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基瓣都是先端尖,
    花瓣顏色也不太穩定是白色或是帶有藍紫色,所以難以用花冠的基瓣、顏色來分辨「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
raw-image
  • 柱頭形狀: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的柱頭都是奶嘴型(堇菜典型的柱頭形狀)。
    所以難以用柱頭來分辨。
raw-image
  • 側瓣內是否有鬢毛: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的鬢毛都不一樣,這是以花朵來分辨最明顯的特徵差異,
    「台北堇菜」:側瓣沒有鬢毛。
    「普萊氏堇菜」:側瓣有鬢毛,半透明、細絲狀。
    「茶匙黃」:側瓣有鬢毛,像串珠(末端圓珠型)、晶瑩剔透半透明。
raw-image
  • 花距: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的花距都是短圓型。
    所以難以用花距來分辨。
raw-image
  • 萼片上是否有細毛: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萼片,「普萊氏堇菜」比較明顯不一樣:萼片上沒有細毛,
    「台北堇菜」:萼片有些許細毛。
    「普萊氏堇菜」:萼片沒有細毛。
    「茶匙黃」:萼片明顯有濃密細毛。
raw-image
  • 花梗托葉: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的的花梗托葉都是「細披針形」,所以難以用花梗托葉來分辨。
raw-image
  • 花冠大小: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花冠大小,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這兩者都是比較大型的堇菜,
    「茶匙黃」明顯是小型花。
    不過,有時會有變異情形,像是「台北堇菜」也會出現很小型的花,所以這不能當作主要的辨識依據。
raw-image

莖、蓮座、葉形:

  • 蓮座: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都是「蓮座」生長模式:
raw-image
raw-image
  • 葉形: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的葉形算是非常接近的,差別在於「長寬比例、葉基內凹程度」這兩點。
    長寬比例:「台北堇菜、茶匙黃」明顯是圓心型、「普萊氏堇菜」則是長心型。(這點有點自由心證,把葉子照片放在一起,差異才比較明顯)
    葉基內凹程度:「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葉基內凹深,比較像心形、「茶匙黃」則是葉基內凹淺,被說是像湯匙(但葉基還是有點淺淺內凹)。
    「長寬比例、葉基內凹程度」這兩點雖然可以當作辨識依據,不過差異有點小,需要對比幫助辨識。
raw-image
  • 葉柄有翼: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的葉柄皆有翼,所以難以用「葉柄有翼」來分辨。
raw-image
  • 葉梗托葉: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的葉梗托葉都在蓮座基部,不容易拍得清楚,
    「台北堇菜」的葉梗托葉是披針型,「普萊氏堇菜、茶匙黃」葉梗托葉則比較像流蘇絲狀的托葉,不過,這點尚待確認。
raw-image
  • 蒴果: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的蒴果相當類似,只能從萼片沒有細毛區分出是「普萊氏堇菜」。
raw-image
  • 生長環境:
    「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這三種堇菜,「台北堇菜」在大屯山區算是強勢植物、分布廣,「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則出現在大屯山區以外地區,數量分布不算太多。
    「台北堇菜」:在大屯山區許多不同地點都可以看到「台北堇菜」,像是七星山頂、向天池、二子坪、冷水坑生態池、陰暗步道上、開闊有陽光的〖冷擎步道〗上,不過離開大屯山區,似乎就不容易看到「台北堇菜」。
    「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兩者都偏好潮濕環境的岩壁上,
    在烏來信賢步道昇龍瀑布旁的岩壁找到「普萊氏堇菜」,而在石碇發現「茶匙黃」的地方,旁邊也是有個小瀑布。
raw-image

完整版:

〖堇菜〗蔓莖群: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FB:【好野遊 賞台灣

相關相簿、網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野遊賞台灣的沙龍
17會員
32內容數
以【缸爐碳烤】這道工法烘烤出來的蔥燒餅,外皮酥脆,彈性咬勁麵體內裡襯托出蔥末濃郁香氣,相對於目前電爐、瓦斯烘烤出來的蔥燒餅,【缸爐碳烤】蔥燒餅口感提升許多。【缸爐碳烤】蔥燒餅,一些店家會稱作三角餅、大燒餅、黃橋燒餅。
2023/06/07
陶缸碳烤燒餅店(沒有招牌) 記錄相簿:〖烤餅:缸爐炭燒〗陶缸碳烤燒餅店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221巷2弄3號 營業時間:06:00–10:00(老闆體力無法負荷天天營業,一週只有營業週六週日兩天) 品項:蔥花燒餅 品項: 缸爐: 燒餅口味: 蔥:濃厚。 油:正常。 鹽甜:正常。 酵母:氣孔豐
Thumbnail
2023/06/07
陶缸碳烤燒餅店(沒有招牌) 記錄相簿:〖烤餅:缸爐炭燒〗陶缸碳烤燒餅店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221巷2弄3號 營業時間:06:00–10:00(老闆體力無法負荷天天營業,一週只有營業週六週日兩天) 品項:蔥花燒餅 品項: 缸爐: 燒餅口味: 蔥:濃厚。 油:正常。 鹽甜:正常。 酵母:氣孔豐
Thumbnail
2023/04/23
目前在雙北桃宜搜查到的【缸爐碳烤】店家資料大約30家,截至2023.04月,已經品嚐調查了約莫20家缸爐炭烤蔥燒餅,持續進行記錄中。 目前紀錄過的缸爐碳烤蔥燒餅,以面體彈Q韌度來區分,大約可以分成幾種大類型:「蓬鬆、彈Q、厚實、爆蔥、清淡」,以這幾種大類型組合出數種不同小組別: 蓬鬆彈Q組:和記、合
Thumbnail
2023/04/23
目前在雙北桃宜搜查到的【缸爐碳烤】店家資料大約30家,截至2023.04月,已經品嚐調查了約莫20家缸爐炭烤蔥燒餅,持續進行記錄中。 目前紀錄過的缸爐碳烤蔥燒餅,以面體彈Q韌度來區分,大約可以分成幾種大類型:「蓬鬆、彈Q、厚實、爆蔥、清淡」,以這幾種大類型組合出數種不同小組別: 蓬鬆彈Q組:和記、合
Thumbnail
2023/02/01
手撕開「老宜記」蔥燒餅麵體,可以看到麵體裡面的酵母發麵的麵筋和氣孔, 看起來真是可口。 麵糰呈現這樣的麵筋彈性Q度,和擀麵步驟比較有關聯, 麵筋Q度雖然和是否採用「缸爐碳烤」、「老麵酵母發麵」比較沒有直接關連性,但是依然受到缸爐碳烤的影響,加重了麵筋Q度。 這引發個人一個好奇心: 如果「擀麵到有麵
Thumbnail
2023/02/01
手撕開「老宜記」蔥燒餅麵體,可以看到麵體裡面的酵母發麵的麵筋和氣孔, 看起來真是可口。 麵糰呈現這樣的麵筋彈性Q度,和擀麵步驟比較有關聯, 麵筋Q度雖然和是否採用「缸爐碳烤」、「老麵酵母發麵」比較沒有直接關連性,但是依然受到缸爐碳烤的影響,加重了麵筋Q度。 這引發個人一個好奇心: 如果「擀麵到有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澎湖指的茼蒿就是照片這款,但我心目中的茼蒿跟它長得不一樣,是台灣人常見、葉色較淺的那款。
Thumbnail
澎湖指的茼蒿就是照片這款,但我心目中的茼蒿跟它長得不一樣,是台灣人常見、葉色較淺的那款。
Thumbnail
認識野花草、適度採集、玩耍、料理運用,對我而言,是認識生活的土地,找回與自然連結的方式。
Thumbnail
認識野花草、適度採集、玩耍、料理運用,對我而言,是認識生活的土地,找回與自然連結的方式。
Thumbnail
│2月6日 │『一日一花』-石龍芮 │花語:甘之如飴(自定義) │無毛野芹菜 『一日一色』-鐵紺 │濃郁的深藍
Thumbnail
│2月6日 │『一日一花』-石龍芮 │花語:甘之如飴(自定義) │無毛野芹菜 『一日一色』-鐵紺 │濃郁的深藍
Thumbnail
百香果有吃過!但有人知道百香果花是長什麼樣子嗎?這個月的花草集要來跟大家分享七種阿母在健行中發現的可愛植物!
Thumbnail
百香果有吃過!但有人知道百香果花是長什麼樣子嗎?這個月的花草集要來跟大家分享七種阿母在健行中發現的可愛植物!
Thumbnail
民以食為天,吃火鍋一定要放一大把茼蒿才過癮,但是......,你知道放的是哪一種茼蒿嗎?是一般茼蒿、野茼蒿還是日本茼蒿? 「茼蒿(當ㄜ)(台語)們同在一起」,如果我們要跟茼蒿認真起來,並不是所有被稱作為「茼蒿」都是可食用,那我們就來研究清楚你吃的是哪一種茼蒿吧!
Thumbnail
民以食為天,吃火鍋一定要放一大把茼蒿才過癮,但是......,你知道放的是哪一種茼蒿嗎?是一般茼蒿、野茼蒿還是日本茼蒿? 「茼蒿(當ㄜ)(台語)們同在一起」,如果我們要跟茼蒿認真起來,並不是所有被稱作為「茼蒿」都是可食用,那我們就來研究清楚你吃的是哪一種茼蒿吧!
Thumbnail
夏秋交替的季節,因為降雨帶來的濕度夠,再加上溫度也不再那麼燥熱,路邊隨處可見叢簇的野草開始綻放它們的美艷,過去都不曾用心留意這些野草的美,但自從再次登山健行並重拾攝影以來,正好躬逢其盛野草們最美艷不可方物的一刻,另一方面也受到熱衷此道的山友啟發,於是乎萌生想要為這些野草留下開花時的照片紀錄.....
Thumbnail
夏秋交替的季節,因為降雨帶來的濕度夠,再加上溫度也不再那麼燥熱,路邊隨處可見叢簇的野草開始綻放它們的美艷,過去都不曾用心留意這些野草的美,但自從再次登山健行並重拾攝影以來,正好躬逢其盛野草們最美艷不可方物的一刻,另一方面也受到熱衷此道的山友啟發,於是乎萌生想要為這些野草留下開花時的照片紀錄.....
Thumbnail
這篇主要彙整「蔓莖群」堇菜分類的四種堇菜: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這是「普萊氏堇菜」,在烏來信賢步道昇龍瀑布附近的石璧上看到幾株普萊氏堇菜,數量也不是很多,乍看普萊氏堇菜,有點像台北堇菜(第三張照片是台北堇菜)。 完整版: 〖堇菜〗蔓莖群: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Thumbnail
這篇主要彙整「蔓莖群」堇菜分類的四種堇菜: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這是「普萊氏堇菜」,在烏來信賢步道昇龍瀑布附近的石璧上看到幾株普萊氏堇菜,數量也不是很多,乍看普萊氏堇菜,有點像台北堇菜(第三張照片是台北堇菜)。 完整版: 〖堇菜〗蔓莖群: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Thumbnail
菊科石胡荽屬分布自澳大利亞、紐西蘭,向北延伸至亞洲,橫跨太平洋延伸至南美洲南部。此屬有4種,台灣產1種,分布低海拔地區,多生長於稻田、平野、路旁等。此草鵝皆不食,又稱鵝不食草,與台灣另產一種鵝不食草外觀近似,零星分布於低海拔地區,數量稀少,在2017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中被列為瀕危(EN)稀有植物
Thumbnail
菊科石胡荽屬分布自澳大利亞、紐西蘭,向北延伸至亞洲,橫跨太平洋延伸至南美洲南部。此屬有4種,台灣產1種,分布低海拔地區,多生長於稻田、平野、路旁等。此草鵝皆不食,又稱鵝不食草,與台灣另產一種鵝不食草外觀近似,零星分布於低海拔地區,數量稀少,在2017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中被列為瀕危(EN)稀有植物
Thumbnail
菫菜科分布溫帶和熱帶地區,台灣有二屬,菫菜屬和鼠鞭草屬。菫菜屬台灣可見觀賞植物為香菫菜和三色菫,原生菫菜目前可見19種,鼠鞭草屬則僅有1種。主要分布熱帶、亞熱帶地區,台灣分布恆春半島,多生長在海邊向陽環境開闊草地或礁岩上,標本採集紀錄並不多,目前為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列為接近受脅(NT)的物種。
Thumbnail
菫菜科分布溫帶和熱帶地區,台灣有二屬,菫菜屬和鼠鞭草屬。菫菜屬台灣可見觀賞植物為香菫菜和三色菫,原生菫菜目前可見19種,鼠鞭草屬則僅有1種。主要分布熱帶、亞熱帶地區,台灣分布恆春半島,多生長在海邊向陽環境開闊草地或礁岩上,標本採集紀錄並不多,目前為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列為接近受脅(NT)的物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