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失的公義,被沉淪的法治,被扭曲的良知》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老實講,這篇我處於「想寫」及「不想寫」的進退維谷。最後還是選擇寫下來。

raw-image

就在昨天,我看了德國電影《被消失的公義》。這電影是由一宗謀殺案揭發在二次大戰時期納粹軍濫殺歐洲平民,然則犯下戰爭罪行的納粹軍卻因為1968年德國憲法改革中,德國聯邦議會通過了「德雷爾法案」(Dreher Law)而脫罪,繼而造成德國司法缺失,最終觸發另一種悲劇。亦因為這場悲劇被撰寫了小說,隨後成功令德國政府正視,時任德國聯邦司法部部長Sabine Leutheusser-Schnarrenberger宣布成立委員會,重新徹查與納粹歷史相關的案件。

這套電影,在如今風雨飄搖的氣氛下公映,更有種難以言喻的共鳴。儘管自從九七後,我早就預料香港整體的環境只會每況愈下,兩年前的反送中抗爭,卻將香港的司法制度推向無盡深淵。我們的聲音不僅被狠狠蔑視,一連串的政治檢控更是史無前例不合乎比例。單是非法集結,與約十年前相比,刑罰之重卻是以接近數倍計,由當年只罰款及數星期監禁但緩刑,到現在以十個月刑期作量刑點。今時今日連和理非到極點的和平示威亦都容不下,更遑論勇武抗爭被控以暴動罪,甚至由國安法生效後改控更嚴重的罪名。就算經過一輪折騰,最終獲判無罪,律政司仍然堅持持續狙擊,直到達到將抗爭者全部入罪的目的。相對一群打著愛國愛港旗幟,卻公然行駛暴力的組織及人士,甚至無視通例及紀律道德瘋狂濫捕濫暴的執法人員,最終卻獲得輕判甚至不予檢控,這種對比卻是非常諷刺......

被消失的公義,被沉淪的法治,被扭曲的良知,盡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我們不知道自己日後會否連行駛基本的公民權利都隨時被獲罪,更別遑論我們不知道已死的法治最後有沒重生的一天......

P. S. 因為擔心誤觸紅線,我無法盡情地說出自己對當前政局及社會環境的真正想法,只能邊說邊自我壓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ssie K Invisible Soci的沙龍
6會員
16內容數
2022/01/19
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對於「何謂真正的新聞記者?」的定義已經變得愈來愈模糊不清。近日一口氣看完Netflix製作的日劇《新聞記者 The Journalist》,當中的情節更加令我對這個問題愈來愈沒有概念。
Thumbnail
2022/01/19
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對於「何謂真正的新聞記者?」的定義已經變得愈來愈模糊不清。近日一口氣看完Netflix製作的日劇《新聞記者 The Journalist》,當中的情節更加令我對這個問題愈來愈沒有概念。
Thumbnail
2022/01/02
近期,在香港的本土非主流書店愈來愈多,大家對於書店的印象,是否又是一如既往連鎖式,只有買書及打書釘? 還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性?
Thumbnail
2022/01/02
近期,在香港的本土非主流書店愈來愈多,大家對於書店的印象,是否又是一如既往連鎖式,只有買書及打書釘? 還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性?
Thumbnail
2021/10/31
到底有沒辦法透過機器學習去對資訊真偽進行辨認? 背後又是如何運作? 我在此只能以有限的認知作簡單實驗......
Thumbnail
2021/10/31
到底有沒辦法透過機器學習去對資訊真偽進行辨認? 背後又是如何運作? 我在此只能以有限的認知作簡單實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計畫〉—後感 人權影展的開幕式播放了三部紀錄片,分別是《告別死刑—蒙古國廢死踏查》、《當我們冤在一起》,以及《砍掉不重練-伊利諾州廢死經驗》。而這分別讓我們去看到的是冤案、死囚以及國家的死刑。 談到死刑歷來我都認為我們該問的問題究竟是:死刑是否應該廢除?或者,死刑是否應該
Thumbnail
〈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計畫〉—後感 人權影展的開幕式播放了三部紀錄片,分別是《告別死刑—蒙古國廢死踏查》、《當我們冤在一起》,以及《砍掉不重練-伊利諾州廢死經驗》。而這分別讓我們去看到的是冤案、死囚以及國家的死刑。 談到死刑歷來我都認為我們該問的問題究竟是:死刑是否應該廢除?或者,死刑是否應該
Thumbnail
今時今日的安穩,是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成果,我們最基本是否有責任為下一代,維持一個不論貧富、不論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 一直都在等待看這電影《一級指控》,可是這電影一拖已經是三年的光景。可是在三年前上映和今日在螢光幕上看這套戲,在某面目全非之地看法治,著實令人感到諷刺和唏噓,在公義消失得無影無
Thumbnail
今時今日的安穩,是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成果,我們最基本是否有責任為下一代,維持一個不論貧富、不論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 一直都在等待看這電影《一級指控》,可是這電影一拖已經是三年的光景。可是在三年前上映和今日在螢光幕上看這套戲,在某面目全非之地看法治,著實令人感到諷刺和唏噓,在公義消失得無影無
Thumbnail
我們只能記住,在2021年2月尾的這一段日子,曾經發生過如斯的事件,把香港再向深淵推進了一點點。
Thumbnail
我們只能記住,在2021年2月尾的這一段日子,曾經發生過如斯的事件,把香港再向深淵推進了一點點。
Thumbnail
最近幾日嘅話題,係香港「法治已死」還是「法治未死」。 而我,對此並不熱衷。 這比較像個偽命題。 你們彷彿在指着一件死物,激烈地討論它到底有沒有生命。
Thumbnail
最近幾日嘅話題,係香港「法治已死」還是「法治未死」。 而我,對此並不熱衷。 這比較像個偽命題。 你們彷彿在指着一件死物,激烈地討論它到底有沒有生命。
Thumbnail
近來不少朋友推介Timothy Snyder的著作《暴政: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結合6月以來面目全非的「新香港」,可謂對昔日政治冷感一群的當頭棒喝。然而要前瞻可能出現的新局面,William J. Dobson的《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一書,也許更近現實,因為當代威權政體早已進化……
Thumbnail
近來不少朋友推介Timothy Snyder的著作《暴政: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結合6月以來面目全非的「新香港」,可謂對昔日政治冷感一群的當頭棒喝。然而要前瞻可能出現的新局面,William J. Dobson的《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一書,也許更近現實,因為當代威權政體早已進化……
Thumbnail
歷史會紀錄2019年,是香港人反抗元年。
Thumbnail
歷史會紀錄2019年,是香港人反抗元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