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雲林縣大埤鄉的仁和國小,在民國 42 年創校時,還只是大埤國民學校的「仁和分校」,四年後才正式「獨立」為仁和國小,成為埔羌崙地區(大埤鄉豐岡村舊地名)重要的教育中心。
從大門往校園望去便能直接看見學校的主要校舍,這樣的建築規劃比較貼近我熟悉的學校模樣:門口、前庭、校舍且正對川堂。建築物本體則是由米黃色的長方形磁磚交錯排列,川堂兩側還用大大的浮刻標準字體寫著那耳熟能詳的「做一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好國民」(還好不是寫中國人捏)。建築物的頂端呈現微微的三角形,雖然我畫起來很像日式灰瓦磚,但實際上屋頂搭建的是鐵皮,在閣樓處還能略為看到裡面堆了一些物品,宛如神秘的收納區。
熟悉的磁磚牆與精神標語。二樓的燈管看起來也太無奈。(攝影:Amo)
仁和國小的建築呈現「工」字,中間長廊的柱子分別漆上不同的顏色,在陽光灑落之下劃上一道道俐落的光影線條,視線隨著光影延伸至長廊末端,在那兒佇立一塊扁形木頭,上頭寫著「感恩惜福」的字樣,顯得特別溫暖,也是整個仁和國小裡,我個人最喜歡的角度。至於仁和國小夥伴喜歡校園哪個地方呢?「只要是我的教室以外的任何地方,我都喜歡。」他笑著說。
大埤鄉既為典型的農業鄉,在校園中就不難看見與農業、稻米連結的符號。例如,在校門口進來的花圃左側,就能看見由方形彩色磁磚排成的稻米吉祥物(一黃一紅),可惜在校園網站找不到吉祥物的名字。
在花圃右側靠近川堂建築處,可以看見一個很大的「古亭畚」(畫作右下角),便是仁和國小另一個農業符號。古亭畚(亦稱「穀亭畚」)長得很可愛,像是戴著斗笠的碗公。古亭畚其實就是穀倉,為早期農業社會中重要的儲物設施,在多雨的台灣,架高的底座能避免穀物受潮而達到保鮮的效果。而古亭畚圓滾滾的造型是為了防止老鼠攀爬,也成為古亭畚的特殊造型。不過,早期的古亭畚多以茅草或竹子搭建,且通常只會留一扇小小的方形窗口,而不像學校這座古亭畚有如此氣派的門。
其實雲林大埤鄉是我媽的故鄉,但因為外公一家很早就從雲林搬到高雄,媽媽對於雲林的記憶也只停留在國小,甚至國小之前的片段。雖然我不曾來過大埤鄉,也從來沒有見過大埤這裡的親戚,但真正踏上這塊土地時,對於外公外婆的早年生活,反而產生了更多的好奇。或許有一天可以邀請媽媽再次回到這裡,任由她的記憶採集一些吉光片羽,去感受更多生命的連結。
謝謝夥伴,讓我有機會能踏訪仁和國小,一個滿常撞名,卻又有著獨立建校如此振奮人心的歷史背景的學校。在課堂上,確切感受到你與孩子在一個學期的碰撞後所建立起的課堂默契,在你說沒有備課卻表現得行雲流水的課堂節奏上,真切覺得這兩節國語課上起來只有兩個字,舒服(但夥伴本人可能不這麼覺得)。
資料來源:
1. 仁和國小
網頁。
2.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網站。
3. 狀圍老屋新生命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