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淺談中、俄兩國軍事結盟的利弊得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來俄羅斯在靠近克里米亞半島與烏克蘭東部的邊界地區集結大量部隊,讓緊張情勢一觸即發。由於中國也在台灣海峽一帶,不斷進行軍演,並派遣軍機每天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形成中、俄兩國蠢蠢欲動,似乎想一起合作對抗美國的情勢。特別是之前美、中兩國高階官員,在阿拉斯加會談中惡言相向後,俄羅斯外交部長立刻訪問中國,宣布將進一步加強兩國的戰略合作關係,更讓人感覺這兩國近來的軍事行動,並非只是巧合。

不少民眾目擊大批俄軍裝甲車,朝鄰近烏克蘭東部與克里米亞半島的邊界地區集結。

不少民眾目擊大批俄軍裝甲車,朝鄰近烏克蘭東部與克里米亞半島的邊界地區集結。

雖然俄羅斯在稍後宣布,集結部隊的演習已經順利結束,正在開始撤軍,但已讓外界警覺,未來中、俄兩國聯手的可能性。就戰術的層面來看,這的確是非常有威脅性的策略結盟。雖然在冷戰結束後,美國的戰備目標,就是同時應付兩場區域衝突,但如果這兩場衝突中的敵手,不是伊朗、北韓等小國,而是擁有強大軍事力量、核武報復能力、經濟實力與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與俄羅斯,那對美國與其盟邦來說,將會是極為巨大的壓力。

如果俄羅斯真的攻擊烏克蘭,以解決烏克蘭東部地區的長期戰事,甚至藉道白羅斯來入侵波蘭;中國同時以武力犯台,並順勢控制南海與東海,突破第一島鏈。那將是美國與其盟邦,未來最大的夢靨。情勢若真的發展到這一步,那將宛如二戰時日本與德國的結盟,當時日、德兩國在太平洋與大西洋發動戰爭,讓美國陷入兩面作戰中。假如有一天,美國、日本、澳洲等國,被迫在太平洋上與中國作戰,俄羅斯則與包含美國在內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歐陸上爆發衝突,那已等同於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在二戰時,曾全力避免同時與日、德兩國開戰。只是日本認定,美國為了應付歐陸戰場上的納粹德國,已兵困馬疲,無力在太平洋上與日軍對抗,因此選擇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俄羅斯與中國現在可以說是師法日、德兩國的故智,一起向美國施壓,希望美國在無法兼顧下,被迫放棄其中一個戰場,或讓美國選擇妥協,以避免陷入兩面作戰的窘境中。但也不能排除,其中某一國會認為有機可趁,而讓美國全力避戰的努力化為烏有。

不過從長期的戰略角度來看,中、俄兩國的這個策略,其實有其風險。首先是美國之前所公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已將中國與俄羅斯視為是戰略競爭對手,結果現在中、俄兩國果然聯手,無疑證明這一份由川普政府所提出的戰略報告是正確,這也讓新上任的拜登政府,有遵循這份報告的壓力。美國在反恐戰爭告一段落後,正在調整國家戰略方向。此時中、俄兩國的軍事挑釁行為,無疑會讓美國加速走向大國對抗的體制,徹底將中、俄兩國視為是嚴峻的挑戰,必需全力以對。

其次是過去北約組織認定的頭號威脅是俄羅斯,因此對於美國所主導的印太政策興趣缺缺,特別是中國龐大的市場,更讓歐洲國家不願意在中國問題上表態。但是中國與俄羅斯的聯手,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與中國對亞洲的威脅,是同一件事。中、俄兩國已互為犄角,利用同時出兵恫嚇,制造戰爭危機的方式,來逼迫美國與其盟邦。中國在亞洲的所做所為,正牽動整個世界局勢,歐洲國家已無法置身事外。

換句話說,未來如果中國能在亞洲牽制更多的美軍部隊,讓美國與其盟邦必需花費更大的心力來扼止中國,那俄羅斯就會更有空間來威脅歐洲。這對北約組織來說,並不是正向的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歐洲國家可能會比較積極加入美國的反中圍堵網。因為削弱中國,就等於是剪除俄羅斯的側翼盟友。過去歐洲各國政府無視於中國勢力擴張的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最少會受到國內輿論或在野黨的強力批評,而讓執政黨更謹慎行事。

特別是烏克蘭,因為烏克蘭不止受俄羅斯的威脅最大,本身也是中國最重要的軍事技術供應國。不止中國的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是購自烏克蘭,上面的艦載機殲-15也是仿製烏克蘭所提供的Su-33原型機,此外戰機引擎、雷達系統、空中加油機、氣墊登陸艇等各種武器,也有許多來自烏克蘭。烏克蘭對中國的軍備發展貢獻良多,但中國現在卻成為俄羅斯威脅烏克蘭時的重要盟友。這也讓烏克蘭有所警覺,近來已阻止中國收購烏克蘭最重要的航空引擎製造公司。

未來中、俄兩國的軍事結盟,會不會進一步強化與常態化,頗值得觀察。一旦以美國為首的盟國,與中、俄兩國之間的對抗,演變成為長期的趨勢。那這場二十一世紀新冷戰的規模,可能比過去美蘇之間的長期對峙,規模更大,範圍更廣。由於美國、俄羅斯、中國都是擁有大量核武器的國家,因此如果沒有快速爆發核子大戰,導致世界毀滅,那這場新冷戰持續的時間,可能更長。拜登政府將這場競賽定調為科技、綜合國力與價值觀之爭,雖不中亦不遠矣。

對中國來說,自己單打獨鬥,對抗美國,並不是一個聰明的方法,因此選擇拉攏俄羅斯做為盟友,這可以理解。但俄羅斯是不是一個可靠的夥伴,這其中恐怕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今日的中國共產黨雖然是在蘇俄的幫助下建政,但俄羅斯過去不止兇狠侵吞中國領土,也常介入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爭端,以斡旋為名,從中獲取巨大利益。更不用說冷戰時,中蘇交惡的歷史,最後中國加入美國,一起圍堵蘇聯的往事。雙方的關係並非現在看起來的緊密與友好。

中國很有可能是在與虎謀皮,前有美國的圍堵競爭,後有俄羅斯心懷不軌。最後陷入兩面作戰不利處境的,很有可能不是美國,而是中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onan Yang-avatar-img
2021/04/28
China GG
donald trump-avatar-img
2021/04/28
中共政權的宣傳統一口徑都是美國處心積慮搞垮蘇聯後接著想搞垮中國,這是一種黑白分明的二分法思維模式,然而事實遠比黑白二分法更錯綜複雜,世界上最嚴重的對立不是國與國之間的對立而是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的對立,美國軍工複合體強調國與國之間的對立而美國deep state強調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的對立,搞垮蘇聯不是deep state(民主黨建制派)的謀劃而是美國軍工複合體(共和黨建制派)的目的,即使蘇聯解體後deep state仍然延續著由俄國整合前蘇聯各國再加入歐盟的謀劃,整合前蘇聯各國充當美國副手計畫的失敗原因不在於美國阻撓而在於俄羅斯歷史積弊太深重。作為美國民主黨非建制派的歐巴馬政府有過與共黨中國脫鉤的謀劃,若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者是由民主黨建制派轉向非建制派的希拉蕊柯林頓則美中脫鉤將在短期內一步到位,若川普在2020年成功連任後也將靠攏共和黨建制派徹底執行美中脫鉤,川普政府四年任期對中政策屬於共和黨非建制派只在美中脫鉤上虛晃一招,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已開始執行民主黨建制派對中政策,美中脫鉤將以緩慢循序漸進方式進行。 前蘇聯與美國的對立是真正的對立,而2021年以前俄國中共與美國歐盟的對立是假對立,中共五毛們的宣傳論調將葉爾辛政權形容成西方傀儡而將普丁政權描述為對抗西方的英雄,事實上葉爾辛政權與普丁政權的關係如同中共毛澤東時代與改革開放以後的關係,五毛們強調毛澤東時代與改革開放不可分割的觀點沒錯,同樣的道理葉爾辛政權與普丁政權也是不可分割,2021年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前普丁政權對抗西方是假象,之前普丁政權破壞歐盟團結的努力並非想瓦解歐盟而是想展現俄國力量逼迫美國deep state與歐盟繼續與俄國合作,相信之前普丁政權反西方的人無法回答一個問題:為何前蘇聯無法介入美國總統大選而普丁的俄國卻能做到?別拿網路科技來當答案,依據維基解密與史諾登的爆料顯示美國操控全球網路的能力遠高於俄國與中共,光憑現在俄國的能耐根本無法介入2016美國總統大選,內神通外鬼也不是完整答案,真實的情況是歐洲反歐盟勢力與美國反建制派「出口轉內銷」透過普丁政權拉下了美國主流派的希拉蕊柯林頓。 2021年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俄中兩國已放棄蘇聯解體後兩國向deep state爭寵的路線,美中雙簧是deep state謀劃俄羅斯整合前蘇聯各國再加入歐盟成功之前的過度時期策略,2020年白俄反政府活動代表俄羅斯連最親密盟邦白俄都無力整合,因此拜登政府上台後俄國充當美國副手計畫與美中雙簧都走向盡頭,雖然情況如此發展,然而所謂俄中兩國對抗美國歐盟仍是演給國際社會看的假戲,共黨中國教育體系腐化不堪根本沒有真正的科技研發能力只能靠偷竊抄襲歐美科技來維繫經濟成長鞏固極權統治,俄羅斯教育體系與科研能力平均來講優於共黨中國,但俄國仍不具有威脅西歐各國的能力更別說威脅美國,現在俄中兩國對抗美國歐盟的假戲不過是俄中兩國放棄向deep state爭寵後雙方依面勾心鬥角又一面聯合起來欺瞞其他後進國家的把戲。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7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俄關係的走向引發不少討論,3月20日習近平訪俄後,此一話題再被推向輿論高峰。
Thumbnail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俄關係的走向引發不少討論,3月20日習近平訪俄後,此一話題再被推向輿論高峰。
Thumbnail
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周年前後,中美俄的外交博弈持續展演。
Thumbnail
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周年前後,中美俄的外交博弈持續展演。
Thumbnail
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的戰略動向成了各方關注焦點。
Thumbnail
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的戰略動向成了各方關注焦點。
Thumbnail
美國其實一直需要敵人,而且最好是左派的敵人,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國內軍工複合體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團結盟友,還讓中間地帶也靠過來。這一次的俄烏戰爭,間接起到這樣的效果,讓美國把俄國與中國綁在一起,不但形成威脅,而且是全球性的威脅。於是美國可以聯合歐洲日本與澳洲,一起來對抗這個全球性的威脅⋯⋯
Thumbnail
美國其實一直需要敵人,而且最好是左派的敵人,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國內軍工複合體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團結盟友,還讓中間地帶也靠過來。這一次的俄烏戰爭,間接起到這樣的效果,讓美國把俄國與中國綁在一起,不但形成威脅,而且是全球性的威脅。於是美國可以聯合歐洲日本與澳洲,一起來對抗這個全球性的威脅⋯⋯
Thumbnail
烏克蘭的另一個劇本:會不會是美俄在聯手? 有可能是另一種情況,就是美國私底下要普丁出手,教訓烏克蘭提供中共軍事技術與裝備。 根據這一條脈絡,我延續之前的分析,把邏輯的重點重新整理如下: 5)從英國與法國的態度也可以看出來,西方國家大概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要讓普丁出面來教訓烏克蘭的親中共路線。 ~~
Thumbnail
烏克蘭的另一個劇本:會不會是美俄在聯手? 有可能是另一種情況,就是美國私底下要普丁出手,教訓烏克蘭提供中共軍事技術與裝備。 根據這一條脈絡,我延續之前的分析,把邏輯的重點重新整理如下: 5)從英國與法國的態度也可以看出來,西方國家大概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要讓普丁出面來教訓烏克蘭的親中共路線。 ~~
Thumbnail
美俄峰會即將展開,此次的目的很明顯,美國在G7反中踢到鐵板後,勢必要想盡辦法讓中俄關係不那麼緊密,甚至讓俄國保持中立,這個想法可能性高嗎?若美國想成功讓俄羅斯轉換立場,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
Thumbnail
美俄峰會即將展開,此次的目的很明顯,美國在G7反中踢到鐵板後,勢必要想盡辦法讓中俄關係不那麼緊密,甚至讓俄國保持中立,這個想法可能性高嗎?若美國想成功讓俄羅斯轉換立場,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
Thumbnail
近來俄羅斯在靠近克里米亞半島與烏克蘭東部的邊界地區集結大量部隊,讓緊張情勢一觸即發。由於中國也在台灣海峽一帶,不斷進行軍演,並派遣軍機每天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形成中、俄兩國蠢蠢欲動,似乎想一起合作對抗美國的情勢。特別是之前美、中兩國高階官員在阿拉斯加的會談中惡語相向後,俄羅斯外交部長立刻訪問中國.
Thumbnail
近來俄羅斯在靠近克里米亞半島與烏克蘭東部的邊界地區集結大量部隊,讓緊張情勢一觸即發。由於中國也在台灣海峽一帶,不斷進行軍演,並派遣軍機每天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形成中、俄兩國蠢蠢欲動,似乎想一起合作對抗美國的情勢。特別是之前美、中兩國高階官員在阿拉斯加的會談中惡語相向後,俄羅斯外交部長立刻訪問中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