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與現代匯流,在《你的淚是我的雨季》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詩,有文,有影,還有一個你,人間至味是清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再美麗的相逢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再見,2020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Per Aspera Ad Astra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看見的不只是夢想與現實 英國作家毛姆所寫的《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是許多愛書人都曾經閱讀過的經典,人們通常會把這本書定位為「討論理想與現實的文學作品」,長大後重讀此書才發現遠遠不只如此。
    Thumbnail
    avatar
    Chin
    2021-05-05
    不存在的青春?現代年輕人與青春的關係|河合隼雄《青春的夢與遊戲》河合隼雄是日本著名的臨床心理學者,但他提及自己「因編輯提議才寫(這本書)」、「不善寫『青春』」並對青春提出很有趣的見解:因為青春是個過時的東西,會看這本書的人多半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但為什麼現代的年輕人會「對青春毫無興趣」?在現代,「青春」真的消失了嗎?河合隼雄又怎麼看待年輕人與青春的關係?
    Thumbnail
    avatar
    蠑螈
    2021-01-13
    【廢青看電影】新世代的同志經典《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何《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能成功吸引大眾的眼球?本屆金馬獎五項大獎提名的台灣電影,又有何值得討論的地方?電影用看似通俗的愛情故事,來講一個大時代下被體制囚禁的故事。現在就邀請您一同閱讀我新部落格開張的第一篇影評。
    Thumbnail
    avatar
    廢青的異想世界
    2020-11-22
    【歸零】 -寫在《零年:1945年,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之前布魯瑪的生命,已然走向盡頭……戴著船形帽的蘇聯士官,揮舞著從他同伴身上搜出來的手槍,用兩人都不懂的俄語咆哮著,其他士兵把他們推到牆邊,準備槍斃。 雖然斃命在即,布魯瑪反而有種宿命般的解脫感......1945年四月的柏林,死亡已成為常態,理由能有千百種:蘇軍和守軍展開了最後的巷戰,雙方的戰線在化成瓦
    avatar
    冊試頁
    2020-04-07
    不是所有人都要變成文青,但比起默寫,你與文豪的第一次能更美好:經典文學劇場《東坡在臺灣》過往在國文課本上生硬的題解、作者介紹,或許是我們在認識文豪時僅有的選項,然而當科技興起、劇場娛樂普及,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式,讓東坡説說東坡自己的話。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19-03-11
    關於現在與未來的紀錄片《流行大百科》和《記者帶你來追蹤》《流行大百科》和《記者帶你來追蹤》不是紀錄歷史,而是在陳述現在——現在的現象、現象的由來、可能產生的問題,還有可能形成的趨勢。這兩個節目的有趣之處,就是「非常即時」,甚至,還「超前於我們所認識的現在」。
    Thumbnail
    avatar
    希米露
    2018-10-30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瑞典看見另一種世代關係久居異國本身也是一個很科幻的經歷,看到瑞典學生的自主,聽他們直呼我的名字,時常讓我感到 「奇幻 」 ,然而回想起自己坐在補習班的塑膠桌椅行列中,花去父母大筆鈔票,讓老師把知識搗得稀爛,進行有效餵食。臺上有的老師身著軍服,有的老師吶喊「孩子,台大的陽光好燦爛!」,我差點分不清哪個是真實,哪個是幻境。
    Thumbnail
    avatar
    吳媛媛
    20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