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雲林・和平國小|花生與土豆鳥,述說雲林元長特色的小學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位於雲林縣元長鄉的和平國小,原為「元長國民學校子茂分校」(元長鄉下轄 21 個村,學校就位於子茂村,故為子茂分校),在民國 51 年獨立為「和平國民學校」,最終於民國 57 年改稱為現在的「和平國小」。
raw-image

老實說,在沒有到訪和平國小前,我從來沒有聽過「元長鄉」,基於好奇便上網認識一下這個地方。在清乾隆四年(1741 年),一位俗名為「傅元掌」的先民於此墾地開池、樂於助人,因此本地居民與來往商旅便以「元掌莊」稱呼本地。之後因為本地居民協助官兵擊潰賊寇有功,官府遂將名稱該為「元長莊」,取長年發展之意。現在元長鄉的「長」在台語仍以「掌」字發音,可見此地名之歷史意涵。有趣的是,元長鄉轄內共有九間小學,其中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一間都沒有少,突然覺得備感親切(笑)。補充一下:親切來自於臺北主要四條東西向幹道,由北至南也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沒人在乎XD)。

和平國小位於 160 縣道上,因為道路旁兩側都是低矮平凡和稻田,真的很容易就會開過頭。學校校舍是屬於常見的校園配置,校門口進去後便有小型廣場,接著便直通主校舍的穿堂,因為距離都很近,所以從校門走到主校舍的節奏是緊湊的,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充滿生命力且活動豐富的校園生活,有種馬不停蹄的前進感。

raw-image

在通往二樓的樓梯兩側,就能看見大大的花生和土豆鳥輸出海報。原是元長鄉盛產花生,年產量餘萬公噸,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成為和平國小的特色之一,學校除了以花生為班牌造型外,還搭起一座小小的有機菜園,讓學生能了解種植花生的眉目,與在地連結。

raw-image

那土豆鳥又是什麼呢?土豆鳥本名為小辮鴴,總是在土豆田收成不久後來訪。因收成後田土會經過擾動,提供許多小動物棲息的環境,而土豆鳥就趁此時來尋覓這些小動物以果腹,所以土豆鳥並不是以花生為主食唷!今年土豆鳥普查結果顯示,全臺有近八千七百多隻土豆鳥,雲林就佔了七千多隻,將近九成,也難怪會被在地小學列入重要的特色符號之一了。土豆鳥頭頂翹著一條小辮子,看圖片覺得十分俏皮,難怪有這麼多愛鳥人士在季節期間慕名而來。

raw-image

雖然校門口給人很緊湊的感覺,但走過主校舍後就是大大的草地和紅土操場,又有一種很放鬆的情懷。在兩側的籃球場和遊樂器材區鮮豔的色調,在暗紅土與灰階色的背景裡顯得有些突兀,夥伴說這是學校新落成的遊戲區,為即將屆滿一甲子的校園增添不少新意。而操場後方圍牆上的插畫,是孩子們的共同創作,遠遠就可以看到好多顆花生在蹦跳著,十分可愛。夥伴說,她最喜歡從二樓走廊看向整個操場,視野很好也讓人心情很舒適。

raw-image

而我最喜歡的地方,是樓梯後面的閱讀角落。或許是因為色彩繽紛的課桌椅,還有放在棧板上的小書櫃,提供某種遠離塵囂的氛圍,真的好喜歡。不曉得孩子們會不會在下課時間跑來這裡閱讀?生活課或藝術課會不會帶來這裡上課?還是老師會趁著空擋抓孩子來這裡聊聊天呢?

raw-image

謝謝夥伴,讓我有機會踏訪和平國小,享用美味的營養午餐。其實這是我第二次來和平國小,兩次都受到校長熱情的午餐邀約,和全校師生一起在餐廳用膳,真有些不好意思。車達校長對教育十分有熱忱,也很勇於給孩子表現的空間(像是利用午餐時間分享自己的作品),當然校長的積極也需要同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帶動學校一起前進,大家都辛苦了(笑)。不過,看見夥伴在下班後會安排一些課程充實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覺得真的很棒!


參考資料:
1. 和平國小網頁
2. 雲林縣元長鄉公所網頁
3. 愛台語 iTaigi 網頁:「元長鄉」台語怎麼念
4. 雲林縣野鳥協會網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moLin的沙龍
31會員
43內容數
國小是正規教育的起點,也是連結地區的重要媒介。 或許是因為最純粹的情感、喜惡都發生在學生時期,因此學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場域。 愈遠離都市,愈能看見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色,結合在地元素,打造出獨樹一幟的面貌。 在這裡,我記錄了踏訪過的那些小學,那些故事。
Amo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29
民國 49 年,華山國民學校華南分校成立,減緩該村孩子上下學路途遙遠之不便,並於民國 51 年獨立設校為華南國民學校、民 57 年改制為華南國民小學。
Thumbnail
2022/03/29
民國 49 年,華山國民學校華南分校成立,減緩該村孩子上下學路途遙遠之不便,並於民國 51 年獨立設校為華南國民學校、民 57 年改制為華南國民小學。
Thumbnail
2021/06/16
位於雲林麥寮的明禮國小,民國 45 年創立時為麥寮國小崙後分班,於民國 57 年獨立,至今仍是崙後村唯一的教育場所。民國 103 年在台塑六輕的認養下,斥資約 5 千萬重建校舍,外牆採傳統抿石子天然建材,呈現傳統閩南建築特色。
Thumbnail
2021/06/16
位於雲林麥寮的明禮國小,民國 45 年創立時為麥寮國小崙後分班,於民國 57 年獨立,至今仍是崙後村唯一的教育場所。民國 103 年在台塑六輕的認養下,斥資約 5 千萬重建校舍,外牆採傳統抿石子天然建材,呈現傳統閩南建築特色。
Thumbnail
2021/05/21
民國 38 年,好收國民學校溝皂分班,便是東榮國小的前身,從分班升格為好收國民學校溝皂分校(民 41 年),再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東榮國民學校,直到民國 57 年才正名為現在所知的東榮國民小學。
Thumbnail
2021/05/21
民國 38 年,好收國民學校溝皂分班,便是東榮國小的前身,從分班升格為好收國民學校溝皂分校(民 41 年),再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東榮國民學校,直到民國 57 年才正名為現在所知的東榮國民小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傳承,讓孩子理解家鄉生態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桃米村裡的桃源國小,因著地理條件,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然而,桃米能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小商村變成桃米生態村,是許多人歷經近二十年的努力成果。 民國94年,蔡鳳琴校長接任桃源國小,與幾位深耕於桃米,瞭解當地生態的居民談生態概念,希望能將地方多樣的物種與小學
Thumbnail
透過傳承,讓孩子理解家鄉生態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桃米村裡的桃源國小,因著地理條件,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然而,桃米能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小商村變成桃米生態村,是許多人歷經近二十年的努力成果。 民國94年,蔡鳳琴校長接任桃源國小,與幾位深耕於桃米,瞭解當地生態的居民談生態概念,希望能將地方多樣的物種與小學
Thumbnail
#090 鳳凰國小 1940 往溪頭的151縣道到廣興國小前,其實還有一條路通往車光寮,這後面山就是有名的凍頂烏龍茶產區的凍頂山。不走產業道路,改走二突路直上山,蜿蜒又小的路幅一直攀在山邊,不就就到一個岔路,這就是鳳凰國小位置。 其實這天想要去的是鳳凰谷鳥園再過去苦嶺腳道路(56鄉道)上的隆田國
Thumbnail
#090 鳳凰國小 1940 往溪頭的151縣道到廣興國小前,其實還有一條路通往車光寮,這後面山就是有名的凍頂烏龍茶產區的凍頂山。不走產業道路,改走二突路直上山,蜿蜒又小的路幅一直攀在山邊,不就就到一個岔路,這就是鳳凰國小位置。 其實這天想要去的是鳳凰谷鳥園再過去苦嶺腳道路(56鄉道)上的隆田國
Thumbnail
#058 屯山國小 1952 .. 三月底四月,在滿山遍野追櫻花的人潮湧往陽明山時,他說這邊有另外一種選擇--紫藤花。 於是我們往淡水奔去,台2線北往過淡水後往三芝,到大屯國小斜對面轉北5,停車,見到石頭厝路標後前進不遠就看到右邊滿手的紫色花園。 ... 屯山國小,約1.6公頃大,目前六班6
Thumbnail
#058 屯山國小 1952 .. 三月底四月,在滿山遍野追櫻花的人潮湧往陽明山時,他說這邊有另外一種選擇--紫藤花。 於是我們往淡水奔去,台2線北往過淡水後往三芝,到大屯國小斜對面轉北5,停車,見到石頭厝路標後前進不遠就看到右邊滿手的紫色花園。 ... 屯山國小,約1.6公頃大,目前六班6
Thumbnail
#042 桃源國小 1951 桃源國小,尋訪桃花源的道路,過桃源之門,娃們找到幸福的桃花源,理想很高,是人們的亙古來的理想國。 全國有五座同名小學,分別座落在台北、南投、嘉義、台東和高雄。五座桃花源,台東、嘉義、高雄都位於偏鄉地區,班級數都只能6班,娃數更是在百人之內;面積最大,班數和娃數最多的,
Thumbnail
#042 桃源國小 1951 桃源國小,尋訪桃花源的道路,過桃源之門,娃們找到幸福的桃花源,理想很高,是人們的亙古來的理想國。 全國有五座同名小學,分別座落在台北、南投、嘉義、台東和高雄。五座桃花源,台東、嘉義、高雄都位於偏鄉地區,班級數都只能6班,娃數更是在百人之內;面積最大,班數和娃數最多的,
Thumbnail
望013/大鵬國小 車由基隆走台2濱海,往野柳方向過核二廠後,一個大彎迎面烤玉米香迎面撲鼻,這邊是個小聚落叫頂寮,兩旁遊客紛紛停車買烤玉米大快朵頤。 續行約六、七百公尺路呈下坡微彎,紅綠燈後就會見到一座天橋,旋梯天橋無名,橋旁就是大鵬國小。 學校原為萬里國校分校,1946獨立為校,初名「大埔」,同年
Thumbnail
望013/大鵬國小 車由基隆走台2濱海,往野柳方向過核二廠後,一個大彎迎面烤玉米香迎面撲鼻,這邊是個小聚落叫頂寮,兩旁遊客紛紛停車買烤玉米大快朵頤。 續行約六、七百公尺路呈下坡微彎,紅綠燈後就會見到一座天橋,旋梯天橋無名,橋旁就是大鵬國小。 學校原為萬里國校分校,1946獨立為校,初名「大埔」,同年
Thumbnail
成立於民國 10 年元旦,前身為清水教育所,本由日本警察機構兼辦,直到光復後才正式轉型為學校,定名卓清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改制為卓清國小。
Thumbnail
成立於民國 10 年元旦,前身為清水教育所,本由日本警察機構兼辦,直到光復後才正式轉型為學校,定名卓清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改制為卓清國小。
Thumbnail
民國 32 年,玉里旭民國民學校長良分校成立,兩年後(民 34 年)分校獨立為長良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名為「長良國民小學」。
Thumbnail
民國 32 年,玉里旭民國民學校長良分校成立,兩年後(民 34 年)分校獨立為長良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名為「長良國民小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