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看情緒—從媽媽的身上看到自己(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註:
1.從生活瑣事的敘述中了解情緒,才不會被情緒帶著走。
2.【 】內,有數字的是寫過的,聯結在下面,可以點進去看看說明;沒有數字的是還沒寫到的。

註:「同」是我和媽媽相同的,「不同」是我和她不同的地方
第一篇在這裏:

●批評人家—什麼事都批評,只要她看到、聽到、想到的,一定會說出來,而且不只說一遍。
連看到馬路上女生裙子穿很短(裙子那麼短,內褲都被看到了);鞋子很高(怎麼走路,等一下會摔死);從自家陽台看過去,看到別家陽台上晾的內褲(布那麼少,是什麼意思?)也能批評。
又有一件,過年過節回媽媽家吃飯時,總要帶個禮物,每次都被她說:「誰不能吃這個。」(我一直沒回答:「那他不要吃,其他人可以吃啊!」)。有一次終於買到每個人都可以吃的東西了,她說:「小弟有買了,太多了。」
我忍不住回答:「我怎麼知道小弟有買,你們就吃多一點好了。」
同:我對看到的事情也很有意見。
不同:我沒有「每件事」都批評,只挑我在意的;還有,我沒有說出來,只放在心裏,或是寫在日記本或文章上。
【情緒29—喜歡批評別人】
●話很多—只要她醒著,同一個空間有人時,就講不停。
我心裏在說:「妳是上輩子沒講過話嗎?」我試過,她到底可以講多久?曾在載她回新竹弟弟家關電扇(他們出國)時試過,在去回的路上,還有在新竹弟弟家中時,通通讓她講,共2.5小時,可能她貯存的話講完了,就安靜下來了。
同:我的話也很多
不同:我沒有說,只放在我的腦袋裏想。
【情緒15—身心分離,對自己沒感覺】她的腦袋只要閃過什麼,一定會說出來,身心分離,意識(心)無法控制嘴巴(身)。
●要全部條件都「好」的—比如:挑一樣吃的東西(或出去吃飯),要營養、衛生、健康、好吃、好看、方便,又便宜。
同:我會考慮到很多條件。
不同:我不會要求「全部」啦!挑幾樣我在意的條件。
【情緒10—仔細,面面俱到】【情緖22—要求完美,有潔癖】
●只有「有」和「沒有」,沒有中間的
家人有時候買了健康食品給她吃,或是她新吃了某樣藥,下次碰到,問她:「妳吃了XX後,感覺怎麼樣呢?」
她回答:「還沒全好。」
我說:「妳這毛病那麼久了,怎麼可能馬上全好呢?只要有一點不一樣,就是有效了。」真是氣死我了。
不同:我最會在中間灰色地帶想來想去,解釋來解釋去,讓人家聽不懂。
【這是很典型的亞斯伯格症的特質】
●要人家記得她,在意她,隨時刷存在感
以前,和哥哥、弟弟們帶著小孩一起出去玩,照相的時候,她一定擠進來一起照。照片送洗時,有她的,我會多洗一張,下次碰面要給她時,她不拿,說:「放在你們的相本裏就好了。」是喔!照相不是為了自己要保存,是為了給我們看的?對這事我有許多話想說,但都沒有說。想到,偶而送她的照片、卡片,她都亂塞在家中的某個角落裏,她那麼不重視我送她的東西嗎?還是她不重視「她自己」的東西呢?
不同:我沒有這樣。
【情緒30—窒息的愛,以愛為名的控制】只想讓自己成為眾人的焦點
●她會的,知道的,馬上要教人家,而且一直教,重覆說
真的是「轉頭」就教人家。
同:我也會這樣,覺得好的、正確的,喜歡告訴大家,教人家。以前有一陣子有點瘋狂,學了一堆東西,只要覺得好的,逢人就推廣、推銷。其實人家不需要啊!
不同:後來自己有覺察到這點,就少說了,確認對方要接受才說。像這次的糖尿病飲食,診所醫生教的吃的方法,我覺得很好,也想告訴別人,後來想到,這是醫生和患者一起在試驗的方法,不一定是通行、萬能的,或許過一陣子就改變了,於是按捺住,不那麼主動地告訴別人,只是偶而提一下原則,幾個字就好。除非有人問我,像表妹,她的數字已到糖尿病的臨界點了,問我,我才告訴她,她也願意照著做。
【情緒13—維護公平正義】一心想改造別人
●挑剔
說到某樣東西、某件事情,就東西南北、前後左右、上下都不行。
【情緖22—要求完美,有潔癖】
我心裏在說:「那妳去跳樓好了」。
很難做選擇,選了就後悔。有一次在中午休息時間陪她去配眼鏡,選了2個小時還不能決定,我要上班了,就交給店員,反正那是她的工作。
下次見到,她說:「我這副眼鏡還是買錯了。」
「妳挑了一個下午,還是買錯了,人家怎麼做生意呢?」她沒回答。
後來我知道了,陪她在附近買東西,她挑了一陣子後,就催她決定,買回家,反正她「一定」會再拿去換的。
【情緒8—無法決定,無法選擇】總覺得最好的那個還沒出現
不同:我不會難做決定,因為我知道沒有「完美的」這一樣。

還有第三篇:

請追踪本專題喔!

寫了20多篇後,終於想到要怎麼將生活中碰到的情緒寫出來。
我們了解自己的情緒,才不會不知不覺中被情緒拉著走,自己跟著團團轉。
了解這些情緒,是拉出另外一隻眼睛,從外面看自己。我們看別人時都很清楚,看自己看不到,所以要用另外一隻眼睛將自己當成另外一個人來看。
歡迎追踪閱讀,也歡迎回應。
仔細,仔細,又仔細,媽媽有很多很多仔細的情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665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給人家的建議,自己也要做到/二、想寫想貼時就貼,過了那個心情後,就不想做了/簡單不是草率/慢慢來比較快/做少一點,人家的進步比較多
哈哈!分散了的家庭,掙扎了多年的我,和搖搖擺擺的每一個人,終於開始步上坦途—「正常」的路了。回首一下,我做了好多的努力喔!包括這3年停下來,什麼(工作)都不做,只做停止、休息、修鍊的工夫,好好過日子,終於看到每個人的改變了。原來不結婚的2個女兒在趕進度似的:
隨便寫寫,就已經那麼多件了,還不承認是「強迫症」嗎? 還好,我有在改善中啦!不然自己的體力、腦力都受不了,請看下面~~
邊纏碎碎的水苔邊掉,我還想將它們揀起來「全部」都用上,但馬上發現不行,還是顧好手上的比較重要。
一點多吃午飯,原煮好的菜和飯吃不下,就吃一半,晚餐再吃,肉吃完。 打開電視,坐下來看一下電視,突然焦慮、恐慌起來,奇怪。 電視看了幾分鐘,還是站起來將打算要做,很想做的事情做完,
一切都自動安排好了,真好!
一、給人家的建議,自己也要做到/二、想寫想貼時就貼,過了那個心情後,就不想做了/簡單不是草率/慢慢來比較快/做少一點,人家的進步比較多
哈哈!分散了的家庭,掙扎了多年的我,和搖搖擺擺的每一個人,終於開始步上坦途—「正常」的路了。回首一下,我做了好多的努力喔!包括這3年停下來,什麼(工作)都不做,只做停止、休息、修鍊的工夫,好好過日子,終於看到每個人的改變了。原來不結婚的2個女兒在趕進度似的:
隨便寫寫,就已經那麼多件了,還不承認是「強迫症」嗎? 還好,我有在改善中啦!不然自己的體力、腦力都受不了,請看下面~~
邊纏碎碎的水苔邊掉,我還想將它們揀起來「全部」都用上,但馬上發現不行,還是顧好手上的比較重要。
一點多吃午飯,原煮好的菜和飯吃不下,就吃一半,晚餐再吃,肉吃完。 打開電視,坐下來看一下電視,突然焦慮、恐慌起來,奇怪。 電視看了幾分鐘,還是站起來將打算要做,很想做的事情做完,
一切都自動安排好了,真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這是我認識一個好幾年的姐姐跟我說的,因為她發現我都發一些關於私生活的貼文,她覺得很「奇怪」所以就跟我說這些。當然她是沒有惡意的。雖然她這句話很去脈絡,但這句話並沒有惡意。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今天跟一個朋友吃飯,談論著情緒勒索的一事, 她說著想跟父親一起過生日,但不願與會情緒勒索的母親一起, 沒想到父親說:「如果不一起那就不要吃了。」 這一二年來,偶爾的相遇,會聽到她提起父母的狀況, 講述她母親對於父親的權控,講述父親對她抱怨母親的行為, 換門鎖、砸車、一天24小時的緊密相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每次和媽媽說話都讓你感到不安,情緒不受控制,彷彿整個人都煩躁不安呢?儘管你已經習慣了媽媽的性格,但每當她開口說話時,你就感覺自己被批評和否定,這種感覺讓...
因為與前主管的弟弟臭味相投,我們有段時間都會聚在一塊小酌,只是相處時間一長,就發現了他人格上的嚴重缺損。 他不太有主見,幾乎大小事都是會說:我問一下我媽。 我一開始覺得是尊重父母,但他連在外面上廁所也都要問過媽媽,同意之後才會去,我就覺得很離譜了。 「我媽說不要。」
關於食物。 我媽通常會把我們都想吃的東西先拿走,當她之後不想吃了、吃不下了、放到快過期了,才會拿給我們要我們“幫忙吃”。 買給我媽吃的食物,如果她吃了覺得不好吃,就會直接說不好吃,她不要吃了,意思是以後不用給她吃了。 我爸則是相反,他會把他覺得稀有的、我們會想吃的,買來、帶回來給我們吃,
爬山時無意間聽到一對母子一小段對話,媽媽說了某一位朋友的很多缺點,當中還夾雜一些抱怨批評的話。兒子聽了後回答說:「媽您老是看到人家的缺點,人家也是有很多優點,只是您沒有仔細察覺而已。」因距離遠了,聽不到母子接下來的對話,聽了母子這一番對話,心有所感。 在我們生活中接觸最多就是人,不知不覺中我們大都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一類人,聽他說話就是滿口「悲慘世界」只要開口,說的內容都是一些極度倒楣或是讓他充滿擔心的事情。 這個過年,我最勇敢的事就是直接跟我媽說我不想再聽了。我從國小開始接受媽媽所有的負面情緒,她因爲無人可講,把對哥哥姊姊和爸爸的擔心與不愉快全對一個根本沒有長大的小孩傾訴。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這是我認識一個好幾年的姐姐跟我說的,因為她發現我都發一些關於私生活的貼文,她覺得很「奇怪」所以就跟我說這些。當然她是沒有惡意的。雖然她這句話很去脈絡,但這句話並沒有惡意。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今天跟一個朋友吃飯,談論著情緒勒索的一事, 她說著想跟父親一起過生日,但不願與會情緒勒索的母親一起, 沒想到父親說:「如果不一起那就不要吃了。」 這一二年來,偶爾的相遇,會聽到她提起父母的狀況, 講述她母親對於父親的權控,講述父親對她抱怨母親的行為, 換門鎖、砸車、一天24小時的緊密相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每次和媽媽說話都讓你感到不安,情緒不受控制,彷彿整個人都煩躁不安呢?儘管你已經習慣了媽媽的性格,但每當她開口說話時,你就感覺自己被批評和否定,這種感覺讓...
因為與前主管的弟弟臭味相投,我們有段時間都會聚在一塊小酌,只是相處時間一長,就發現了他人格上的嚴重缺損。 他不太有主見,幾乎大小事都是會說:我問一下我媽。 我一開始覺得是尊重父母,但他連在外面上廁所也都要問過媽媽,同意之後才會去,我就覺得很離譜了。 「我媽說不要。」
關於食物。 我媽通常會把我們都想吃的東西先拿走,當她之後不想吃了、吃不下了、放到快過期了,才會拿給我們要我們“幫忙吃”。 買給我媽吃的食物,如果她吃了覺得不好吃,就會直接說不好吃,她不要吃了,意思是以後不用給她吃了。 我爸則是相反,他會把他覺得稀有的、我們會想吃的,買來、帶回來給我們吃,
爬山時無意間聽到一對母子一小段對話,媽媽說了某一位朋友的很多缺點,當中還夾雜一些抱怨批評的話。兒子聽了後回答說:「媽您老是看到人家的缺點,人家也是有很多優點,只是您沒有仔細察覺而已。」因距離遠了,聽不到母子接下來的對話,聽了母子這一番對話,心有所感。 在我們生活中接觸最多就是人,不知不覺中我們大都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一類人,聽他說話就是滿口「悲慘世界」只要開口,說的內容都是一些極度倒楣或是讓他充滿擔心的事情。 這個過年,我最勇敢的事就是直接跟我媽說我不想再聽了。我從國小開始接受媽媽所有的負面情緒,她因爲無人可講,把對哥哥姊姊和爸爸的擔心與不愉快全對一個根本沒有長大的小孩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