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訪坪洲

初訪坪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說來慚愧,來香港這幾年大多的日子過得匆忙焦慮,沒有太多閒遊的心思,很多離島的風光都未能好好見識。托了香港朋友的熱心帶領,從中環6號碼頭搭乘港九小輪出發,大約半個小時就從繁華的市中心來到另一個世界。才剛剛步出碼頭,便被島上寧靜祥和的自然氣息所包圍。這裡建築的色彩讓人想起南歐建築粉彩繽紛,在寬闊湛藍的天空大海調和出悠哉風情。除了看見有有人帶著小狗坐在咖啡廳外啜飲咖啡,碼頭邊還有踏步機等運動器材,是讓人一邊看海一邊運動嗎?忍不住試了一試,覺得很奇妙。


下船後一邊欣賞海景大利島方向行走,途經顏仙姊廟是少數保有七姊誕習俗的廟宇,而這間廟宇用色明亮顯得較為活潑,與傳統華麗的廟宇不同。海灘上一隅擺放一些座墊和玩具,猜想是給家庭一邊看海一邊玩耍享天倫之樂的小所在。然後看到了傳說中的奇石,就像是一隻仰頭的蜥蜴,靠近拍照時還發現有人在這石頭蜥蜴的嘴裡放了一顆圓扁石頭,真是栩栩如生。這時陽光正盛,海浪波光粼粼,輕柔拍著礁石的浪聲,讓身心紓緩了下來。


raw-image


接著來到了建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天后廟,光從外觀便能感受到古老的痕跡,廟外的《奉禁封船碑》立於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記載島上漁民稟請縣衙禁止官吏以捉拿海盜為名而濫徵封用民船的一段歷史。石碑上的字跡因風化但仍能看得清大部分的文字。


raw-image


中午在新寶馬茶餐廳小廚享用午餐,據說也是打卡餐廳,幸運的是今日沒排隊就進去了,店家有有許多獨創料理,我們點了乾炒牛河、鰻魚吐司等,味道都很不錯,其中冰火菠蘿包夾雪糕是招牌菜,雖然看起來十分罪惡還是為打卡嘗鮮,酥軟的菠蘿包配上清甜的芋頭冰淇淋,內餡又冰又軟,搭上香酥的外皮,確實好味。


raw-image


飯後去了三級古蹟活化的牛皮廠,早於1930年代初開設的牛皮廠現已由島民籍藝術家改造為藝術空間,除了各式鮮豔塗鴉,還有許多廢棄物再利用的藝術布置,舊工廠變成逸趣橫生的所在,正如牆上寫著「One man's trash is another man's treasure」,各處細節都有值得欣賞之處,小孩子興奮的遊走摸索,還拿起棒子在塑膠桶子做成的桶子敲敲打打,好像走進這個空間就會被激起蟄伏已久的玩心。


raw-image


我們也拜訪了本土碩果僅存的手繪瓷器廠---超記瓷器廠,店鋪有著時代的痕跡,超記瓷器廠創立於1976年,貨架擺放各種彩繪瓷器,一群學生聚精會神畫畫,大家不自覺輕手輕腳參觀,就怕打擾了他們專注創作。


raw-image


下一站是去坪洲的最高點「手指山」,爬三百多層階梯並不算太高,但午後酷陽下爬山還是會汗流浹背,所以聽到友人手指山由來的幽默覺得確實既搞笑又貼切。登頂可以遠眺青馬大橋、大嶼山的迪士尼樂園及愉景灣一帶的景色,但樹木有點高,所以看不大清楚,反倒是下山迎面開闊的山海景緻舒心宜人。

下山後來到了海濱長廊吹風,因為遠望能看見大嶼山的聖母神樂院,所以還聽了幾乎被世人遺忘的修道院故事,有如歐洲許多修道院隱於深山與世隔絕,建立於1950年的聖母神樂院有許多故事,例如曾以「十字牌牛奶」聞名於香港。


raw-image


島上有許多可愛的植物,像是如紅色小鳥群聚的小花,一球像蒲公英的海濱植物,像是海邊的白色小毛球,又或是環繞樹幹垂墜的金黃小花。蝴蝶不時會在眼前飛舞,耳畔響著清脆鳥語,只是吹著海風漫步就讓人心曠神怡。


raw-image


離開前走到東灣看一眼,龍母廟在此處,這是坪洲最大的寺廟,不過因疫情關係不開放參觀龍床。外頭供奉巨型香燭,覺得頗有特色。最後搭上返回中環的渡輪,沒過多久又回到了高樓矗立熱鬧光鮮的都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就能在不同景緻穿梭,這樣的多元便利也是讓人驚嘆的香港特色吧!


raw-image


avatar-img
小鈍鸚的沙龍
2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鈍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開心能欣賞到這部記錄香港重量級導演許鞍華的紀錄片。她是七、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電影製作人中的著名一員,亦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紀錄保持者和全球首位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的女導演。電影從紅毯獲獎的光鮮亮麗作為起始,再緩緩揭開導演樸實的生活與工作情景,從許鞍華導演的出身、成長、求學、入行作為時間線,
今年的圖畫風格跟往年不大一樣,是一隻坐在瓦厝屋頂上,抱著大大的方孔錢的小水牛。方孔錢上刻著「平安康樂」。還有兩隻小鳥朋友。 以鄉村為背景,在背後綠意盎然的山,緩緩上升的晨曦照耀出大地多彩光芒。 今年賀年卡也有吉祥意義的諧音,希望收到卡片的朋友猜得出來。 祝福大家: 新年快樂!好運連連!   I
《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是台灣首度送野生小熊回山林的故事,2018年在花蓮南安瀑布步道發現一隻和熊媽媽分開的小黑熊妹妹,約3-4月大,身體虛弱。最後由林務局和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收養訓練協助其回歸大自然。野訓團隊幫南安小黑熊成立臉書粉絲團,讓大眾能看見小熊成長訓練的過程,並且向社會大眾發起募資,
                   即使對《阿基拉》這部動畫的背景、科幻題材知之甚微,但用初識的眼光來觀賞,這三十多年前科幻動畫經典欣賞起來還是那樣精彩。故事探討了人類對力量的追求,駕馭力量與被其反噬的關係。在科技更加發達且深入生活的現今,感受更加鮮明。   電影中對於力量的描繪,不僅止於外在物
這兩個月一直畫綠繡眼的畫,終於畫完了。 起源於綠繡眼來訪報喜,一對恩愛的綠繡眼,停歇在茶壺上,享受下午茶的愜意。茶壺的原型是在英國為家人買的茶壺,自己增添上粉色薔薇花,有思念母親的意義。因為跟英國的記憶有些關聯,所以也給鳥兒、桌巾妝點些許英式風情。這是融合過去與現在溫暖記憶的畫,有祝福美好時光
好久沒有聽崑曲了。崑曲是人生中第一個接觸的傳統戲曲,雖然只有在高中那一兩年學得比較認真,但每過一段時間總會很想回味一下那些優美的詞曲。第一首學的曲子就是《尋夢》的「懶畫眉」,周雪雯老師非常親切,對我們這群完全沒基礎的學生極有耐心教導,短短一句唱詞一遍又一遍地教唱,讓大家習慣工尺譜,記得光是懶畫眉就
很開心能欣賞到這部記錄香港重量級導演許鞍華的紀錄片。她是七、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電影製作人中的著名一員,亦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紀錄保持者和全球首位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的女導演。電影從紅毯獲獎的光鮮亮麗作為起始,再緩緩揭開導演樸實的生活與工作情景,從許鞍華導演的出身、成長、求學、入行作為時間線,
今年的圖畫風格跟往年不大一樣,是一隻坐在瓦厝屋頂上,抱著大大的方孔錢的小水牛。方孔錢上刻著「平安康樂」。還有兩隻小鳥朋友。 以鄉村為背景,在背後綠意盎然的山,緩緩上升的晨曦照耀出大地多彩光芒。 今年賀年卡也有吉祥意義的諧音,希望收到卡片的朋友猜得出來。 祝福大家: 新年快樂!好運連連!   I
《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是台灣首度送野生小熊回山林的故事,2018年在花蓮南安瀑布步道發現一隻和熊媽媽分開的小黑熊妹妹,約3-4月大,身體虛弱。最後由林務局和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收養訓練協助其回歸大自然。野訓團隊幫南安小黑熊成立臉書粉絲團,讓大眾能看見小熊成長訓練的過程,並且向社會大眾發起募資,
                   即使對《阿基拉》這部動畫的背景、科幻題材知之甚微,但用初識的眼光來觀賞,這三十多年前科幻動畫經典欣賞起來還是那樣精彩。故事探討了人類對力量的追求,駕馭力量與被其反噬的關係。在科技更加發達且深入生活的現今,感受更加鮮明。   電影中對於力量的描繪,不僅止於外在物
這兩個月一直畫綠繡眼的畫,終於畫完了。 起源於綠繡眼來訪報喜,一對恩愛的綠繡眼,停歇在茶壺上,享受下午茶的愜意。茶壺的原型是在英國為家人買的茶壺,自己增添上粉色薔薇花,有思念母親的意義。因為跟英國的記憶有些關聯,所以也給鳥兒、桌巾妝點些許英式風情。這是融合過去與現在溫暖記憶的畫,有祝福美好時光
好久沒有聽崑曲了。崑曲是人生中第一個接觸的傳統戲曲,雖然只有在高中那一兩年學得比較認真,但每過一段時間總會很想回味一下那些優美的詞曲。第一首學的曲子就是《尋夢》的「懶畫眉」,周雪雯老師非常親切,對我們這群完全沒基礎的學生極有耐心教導,短短一句唱詞一遍又一遍地教唱,讓大家習慣工尺譜,記得光是懶畫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