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教學—以聽語療育為例

2021/05/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雅文基金會 聽覺口語師 吳佳佳、余雅筑
為了協助聽損兒家庭克服交通距離、節省金錢及體力的消耗,本會在 2012 年啟動了遠距教學服務,提供偏遠地區的聽損兒家庭不受限學習場域,在家中依然能得到專業諮詢及聽語學習。一般而言,遠距及實體課程的教學方向大致相同,但由於進行遠距課程時,聽損兒家庭與教師分隔兩地,在空間場地、電子設備、教學材料以及互動策略等皆有所差異也極具挑戰,接著就依過往進行遠距教學至今累積的服務經驗與心得,分享包括與實體課程操作的差異, 以及如何掌握遠距教學入門的關鍵。
表一 遠距與實體聽語療育課程之比較

遠距及實體課程操作大不同


遠距教學時,因孩子與教師處於不同的空間,所以從課程的準備階段到課程中的互動方式都將與實體課程不同,接下來以表一所列出的 4 點差異, 詳細說明:

1.需要安靜且低干擾的空間
實體課程教室佈置單純也具備隔音設施,但在家中影響孩子學習的外在因素多,其中對聽損孩子影響最大的,便是環境中的聲音,如:電視聲、馬路吵雜聲、家中成員談話嘻笑聲......等,如果無法控制背景噪音,可能會干擾聽損兒童訊息的接收,易出現聽辨困難、漏聽或容易有聽覺疲勞等狀況,進行教學活動也會較為困難(林桂如,2014)。 故選擇家中相對安靜且干擾較低的學習空間是必要的,讓孩子可以儘可能在低干擾的空間中學習。

2.備有良好的聆聽及視訊設備
遠距教學的內容仰賴電腦或平板等電子設備傳輸聲音,聽損兒在視訊這一端所聽到的聲音,是經過電子設備壓縮,再透過聽覺輔具放大音量到孩子的耳朵, 其聲音的感受和自然語音是有差異的。 因此,為了讓聽損兒清楚聽到聲音、學習教學內容,在傳聲設備、視訊鏡頭以及連線網域,應有一定的水準,才能將視訊另一端教師的語音、表情、教具操作,順利的傳送給聽損兒家庭。

3.家中物品皆是教學材料
家中玩具雖然不比來會上課豐富多樣,但擁有隨手可得和貼近生活這兩大優勢,孩子可在頻繁接觸下快速理解, 也增進孩子在生活中使用的機會。因此, 家長可以運用家中現有的物品當作教學材料,也因每個家庭資源不同,教師在課前會個別與家長討論該教學目標可取得的家中教材,並共同設計合宜的教學活動。

4.家長為積極的教學者
傳統面對面療育課程中,教師是主動的教學及示範者,但遠距時無法直接與孩子互動,家長必須成為主動者,諸如執行教學活動、重述視訊另一端教師說的內容、積極與孩子互動...等,家長在遠距教學中所擔任的角色及面對的問題也相較傳統面對面課程來得多。

遠距教學入門的關鍵


家長剛開始上遠距課程時常會有許多擔憂,舉凡家中玩具少該如何準備、 孩子無法穩定坐於位置...等,面對可能的狀況往往會打擊其自信心,然而家長只要掌握兩大關鍵:課前充分準備、家長掌握主導權,便可讓距離不成問題!

・課前充分準備與討論


遠距課程執行時,因教師不在教學現場,所以家長與教師在課前的討論就相當重要。討論面項包含:

1.擬定教學目標
教師會依照短中程教學計畫,以及孩子近期的學習表現進行該堂課的教學目標擬定,並在課前與家長討論目標的合適性。這時候家長必須主動告知教師這些目標是否孩子已經會了,或是精熟程度,這影響著目標需要再擴展更進階的,或是要調整再教學,待教學目標確立後, 才可再更進一步討論教學流程及步驟。

2.選擇教學材料
針對每個孩子的學習特質、年紀選擇合適的教材,可讓孩子更投入課程,也能降低因遊戲的喜好度而不願配合的狀況,另外教師也會刻意挑選與孩子家中玩具相似的物品,讓課程互動能更有共鳴!

3.熟悉教學流程及步驟
家長須清楚了解該堂遠距課程的整體流程及步驟,包含教學目標呈現的先後順序、教學活動的操作步驟,該輸入的語言內容及教學技巧,這麼做可減少遠距時與教師溝通討論的時間,就可避免孩子因為專注力被中斷及過多等待而造成放空、焦慮、搶奪玩具等負面情緒及行為。

4.預設問題
事前預設執行遠距教學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也是在課前準備的必要關鍵, 家長需回饋教師孩子平時在家中學習時,可能出現的問題,例如:不專心聽、搶玩具、一直失敗不想遊戲......等,共同商討可行的解決策略,發生當下可更即時且從容處理。

・家長掌握主導權

家長是遠距課程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角色,其如同實體課程的老師,掌握著所有的 主導權。以下列出家長須具備的關鍵能力:

1.主導整體活動
家長將主導整體活動,包含輸入教學指導語、引導遊戲,並即時具體回饋教師孩子 學習表現和遇到的問題,比方說,進行說話教學時,視訊一端的教師聽不清楚孩子所說的話,家長可具體回饋「弟弟把ㄗ發成草莓的ㄘ」,或是孩子突然離開了鏡頭,家長可以描述孩子的動作如:「弟弟跑去門口拿老師指定的鞋子」,就可避免雙方因電子設備傳輸的影響而誤判孩子表現,教師也可立即指導家長因應的教學方式。

2.妥善運用設備、環境,提高趣味性和專注力
雖然師生之間隔著鏡頭,卻可善用「遠距離」的特性,讓課程變得更有趣,像是教 師突然消失於鏡頭中只發出聲音、家長鼓勵孩子與老師隔空擊掌、變魔術等活動橋段, 刻意營造的神秘感能使孩子更專注。此外,運用共享畫面或相關軟體進行活動,增加遊戲的變化性,在課程內容的設計就可以發揮更多創意。

3.保持應變靈活度
遠距時除了硬體設備可能有突發的狀況外,課程中也常有出乎預料的情形,比如原本準備的教學材料,因孩子太喜歡該物品反而造成無法專注聆聽,當下就需馬上變通其他方式,例如:替換備案玩具、變動玩法、轉換目標、適時暫停......等,隨時保有應 變彈性,才能臨危不亂的繼續進行教學。

遠距教學的珍貴收穫


無論是前端的準備抑或是課程中的執行,都有賴家長與教師 間緊密的合作。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親師互動及合作中,看見家長 的教學能力不斷提升,包含教學技巧、教材運用、聽能管理、行 為管理等,如此一來教師也可逐步放手,並持續推進,讓家長成 為孩子一輩子的「老師」。
參考文獻
林桂如(2014)。運用聽覺口語法進行聽能訓練之療育設計。載於林桂如主編,以家庭為中心的聽覺障礙早期療育:聽覺口語法理論與實務(66-100 頁)。台北:心理。
張逸屏(2017)。微聽損,影響未必微小。雅文聽語期刊,32,2-5。



本文刊登於《雅文聽語期刊 NO.38 遠距服務Ready Go!》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雅文基金會致力於聽損早療,幫助聽損小朋友學習聽與說,至今已陪伴超過5,000個聽損兒家庭重拾有聲歡笑,並攜手聽損兒家庭推動『用心聽、好好說』社會教育,回饋社會、共同打造友善溝通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