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下的教育不平等

2021/05/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停課不停學。#教育不平等 #弱勢與障礙兒童的權益與保護
§ 編輯部
今天宣佈全國停課延長到6/11,網路上家長一片哀鴻遍野,無法到校的孩子們都還好嗎?
一、解決數位設備落差無法弭平教育不平等
雖然疫情擴散令人怖畏,但改採遠距教學的方式,仍讓許多人憂心必然惡化的教育不平等。對於已經有非常多人注意到的個別家庭數位落差,教育部「超前佈署」的方式,是從去年起就要求學校帶領全校師生演練線上教學技術,同時採購大量筆電、平板與網卡等工具,以提供有需要的學生借用。
儘管如此,家裡是否有不受干擾的上網空間與行動載具(例如全家只有爸媽有手機並且需要工作使用、或是家裡不只一個學齡孩子)、是否有家人能及時協助讓孩子穩定上課與完成作業(尤其因老師講解與學生課堂演練的時間都壓縮),都是徒有硬體設施仍無法弭平的教育資源差距。易言之,同樣都稱為線上教學,有學生能使用同步視訊與教師即時互動,有學生只能藉由徵用頻道(如公視三台、台視綜合台)收看未必符合該校進度與版本的課程。甚至許多孩子完全缺乏在家學習的條件。無怪已有報導指出「偏鄉到課率是都會30倍」。
過去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就發現:光是學校在暑假期間停課,就會擴大不同背景孩子的學習表現差距,並且這種「學習流失」與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有顯著關聯 。如果我們能夠正視教育落差不太可能光靠設施到位就能弭平,一些擔心這些問題的前線教師們提出在正規學年之外的補課呼籲(例如「延後暑假」或「提早開學」),而非直接用遠距教學取代正式課程,或許更能照顧到弱勢學生的教育權益。
二、學校功能不只提供認知教育
除此之外,學校對於學生能提供的,一直都不只是教學任務而已。OECD就指出:特別是弱勢兒童仰賴學校提供的其他基本支援 。除了台灣政府已經注意到的用餐問題,還包括:
一、 學校讓弱勢孩子更有機會持續接觸到能夠提供支持的成人。教師可以照看孩子的身心狀態(可能來自家庭暴力、經濟困難或人際交往風險),即時回應需要關切的問題。
二、 即便非社經不利的家庭,仍有些家長的職業無法在家工作(例如各種必要工作者 (essential workers))或安排好照顧服務。若學校無法如政策承諾的提供學生到校的選項,就意謂這些孩子必須在無成人監看的情況下自我照顧。
三、 身心障礙孩子的需求更難被滿足。這類孩子經常習慣並需要結構化的生活,停課會對他們造成巨大壓力和干擾,也錯失學校安排的特殊教育服務與治療計畫。尤其對更高需求的孩子來說,學校與照顧服務的中斷,可能會讓整個家庭陷入高度不穩定的危機。這一點特別在目前台灣關於停課不停學的討論中缺席。
準此,學校除了為無法請防疫假或居家上班的家庭提供托育服務,以及確保弱勢孩子遠距上課的軟硬體支援之外,OECD建議學校教師能夠給予特殊兒少定期的身心關照,同時讓學習成效不佳的孩子得到實體補課機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的投書,則是呼籲兒少權益需要更多系統的投入與協力,顯示出疫情下除了如何增進遠距授課成效的討論之外,仍有許多值得進一步思考的議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後疫情關鍵字:整合筆記
後疫情關鍵字:整合筆記
開放理性、多元提問、經歷感受。毋須立即反駁或同理,讓集體經歷過程中的存在,暫時留在當下思考,待日後有機會回應歷史的召喚,研究它、分析它、借鑑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