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近日的「疫苗之亂」——寫在自主監測的最後一天】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陣子在河道上看了幾篇關於疫苗申購的報導、質詢和評論,也算稍微跟上眾人口中所謂的「疫苗之亂」。平常看完這些內容後,下意識最常做的事,無非就是滑到留言處看一下風向;雖然心裡都能預先抓到在什麼地方會看到什麼樣態的留言,也雖然有時會被一些無理取鬧或荒唐至極的留言扎到,但那裡畢竟是數位平台上,最赤裸也最立體展演人民心聲的場域,還是會想窺知一二。​
而針對近來疫苗申購議題的討論、相關的留言和評論,有些不得不說,確實是拳拳到位、犀利卻務實;當然更多的是一些煽動性、情緒性的言論,或是要誰下台負責,但我也不會妄加指謫一番,因為我覺得大家願意把自己的擔憂、情緒講出來畢竟是好的,至少我們還能知道別人在想些什麼。​
不過今天動筆,是因為發現身邊有越來越多朋友、前輩們似乎誤解了什麼。​
這幾天最滾燙的新聞,大概就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下稱指揮中心)該不該開放地方政府自籌申購疫苗,或是讓民間企業、組織自行申購並捐贈疫苗。由於疫苗申購的特殊性,指揮中心一直到5月28日才鬆口有條件開放。​
對此,不同聲音四面竄起。稱「政黨惡鬥犧牲人民利益」者有之、稱「中央政府處處刁難民間企業和地方政府」者也有之,人民的擔憂、懷疑和猜忌鋪天蓋地、紛至沓來。大家吵得沸騰,我也明白大家都悶急了,但以公共行政的觀點來看,我認為指揮中心對於該不該授權民間及地方政府自行申購疫苗的決策,以及5月28日開放後所設的8項條件限制,主要的考量並不是政黨(選舉)利益或為了忽視台灣人民的健康,而是卡在「責任歸屬」「公平性」的問題。​
我曉得「責任歸屬」是官僚為人詬病的問題之一,當然我也不會苛求所有人都能理解公部門的決策和管理模式,但我希望能透過公共行政的視角,來稍加解釋一下為什麼在這個議題上,我認為「中央政府刻意阻擋說」是個誤解。​
・・・
就我綜合不同媒體、網路平台的留言來看,有很多人會認為都什麼時候了,指揮中心還在踢皮球,到處設條件刁難、卡關,拖慢民間公司和地方政府申購疫苗的進程;也有很多人會覺得指揮中心缺乏膽識,不敢為五月中這波疫情的爆發,以及國內疫苗數額不足的危機負責;甚至有些人懷疑中央政府是怕民間公司如果比自己還有能力申購到疫苗的話會削(siah)面子。​
會有這些猜想都是正常的。​
但我想先提幾個問題,希望大家花幾秒鐘的時間思考一下:​
假設今天的情境是,指揮中心無條件開放地方政府或民間企業、組織自行申購或捐贈疫苗,而疫苗也確實順利到手、分配到各地讓民眾接種。那如果有人在接種這支疫苗後大喊:「阿北!阿北!出事了!」那到底哪個阿北該出來負責?​
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還是捐助疫苗的民間企業、組織?更遑論民間企業、組織所謂「聯絡到原廠」,有可能只是聯絡到國際掮客或中間人。​ ​
換個情境好了,假設今天某個民間企業、組織牽線幫台灣申購到原廠疫苗,並配合由中央政府來和原廠簽約採購,但指揮中心不要求統籌分配使用,而是讓捐贈者能自行決定要給哪些職業、地區,或是符合哪些條件的人優先施打,這樣會不會衍伸出疫苗分配公平性的問題(疫苗為公共財)?另外,這樣真的有辦法從一個較客觀、科學的角度,來提升疫苗的效率施打嗎?​
或許換位思考,就能稍加理解為何指揮中心會特別強調:如果地方政府或民間企業、組織要自行申購或捐贈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必須受到一定的監督和控管。」因為一旦出事,中央政府責無旁貸,也無從甩鍋給地方政府或捐增者,畢竟中央政府是行最終同意權的機關,在責任歸屬上仍有實責。​ ​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疫苗出事的機率偏低(或難以追究是施打疫苗而導致出事),也或許有些人會認為台灣這波疫情難以控制,大疫危急之時聊勝於無,疫苗的來源、安全性、有效性可以不用像過去那麼嚴密控制,至少先申購到疫苗讓人民心安。但我認為,國家越是危急之時,越要沉得住氣,不容任何不必要的破口爆開。相關的風險管理還是必要之惡。​
我不敢說在疫苗申購的議題上沒有任何政治因素的介入或考量,但我相信沒有一個主政者或決策者會希望看到這波疫情拖垮民生經濟,也沒有人會希望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確診者一個一個倒下。我想所有決策圈的官員們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以公衛醫療的專業去評斷安全、有效的疫情控制手段,期許能讓疫情能早日趨緩,還給人民安穩的生活。​
所以,對指揮中心的決策途徑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臆測了。​
另外,想順道提醒三件事。​
第一,任何疫苗都不是萬能的,不是打了就能從此歌舞昇平,自我防疫和群體防疫措施還是得確實落實。​
第二,不是每一支叫疫苗的疫苗都能打,還是要相信專業對疫苗安全、有效性的判斷,不要在大疫當前還搬石頭來砸自己的腳。​
第三,申購疫苗不像網路購物那麼單純,這牽扯到公衛、醫療、地緣政治、外交、生產供應鏈、法律等專業領域;也不像網購一樣台北12小時、全台24小時快速送達,疫苗生產後,從檢驗、藥證申請、冷鏈倉儲運送、通關、實驗室檢測、檢查、配送到各地等,須要經過繁瑣複雜但必要的作業程序,別再誤以為申購疫苗是單純的購買行為而恣意謾罵指揮中心無能,也別再危言聳聽,覺得政府這些看似red tape的程序是想拖時間害死台灣人。​
當前指揮中心確實有許多值得檢討和改進的地方,諸如對每天記者會的定位,以及對疫情相關疑義(含疫苗申購)的溝通和說明模式等;但不必要的責難、訕笑或看衰的口水就大可省起來了,也避免病毒飛沫傳染。​
會動筆行文並不是要幫誰或哪個政黨背書或緩頰,只是我相信,大疫當前,當人民對指揮中心的信心和信任開始翻滾攪動,這場仗就開始崩潰了。
雜音很多,疫情也還在搖晃。要學習自己過濾資訊、調適身心狀態。如果對疫情感到憂慮,也可以試著減少自己接觸相關資訊的頻率和時間;畢竟多數時候,在專業領域上選擇無知還比懂一半安全許多。​
大家要健康。生理、心理、社會都是。​
團結防疫。Stay Safe.​
2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台灣人的疫情日記-自煮防疫之台灣便當菜 (像嗎?) 抗疫尚未成功,地球公民仍需努力! 台灣的大家仍然繼續在家防疫,而丹麥的 Danielson 也是繼續家庭煮夫,跟大家一樣持續在家過自煮防疫的生活。 哥本哈根最近都是美好的夏日天氣,看來今年的夏天應該會是很不錯 (莫非是因為自從疫情以後,各地遊客少了,地球有機會喘息稍微修復一下)
Thumbnail
avatar
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
2021-06-08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之自我探索台灣疫情爆發,短短幾天就擴散蔓延導致全台(近乎)封城,目前在咖啡廳兼職的我也直接被砍班到月底(淚崩)收入重要沒錯但健康還是王道! 跟大家分享,就是20號上班那天還未禁止內用就遇到有客人投訴其他桌客人未戴口罩,其實尷尬的地方在客人是邊吃邊聊天,之前就發生過上前勸導客人卻反被罵 !身為員工的我也是煩惱右
Thumbnail
avatar
莎莎
2021-05-24
【台北村落之聲】後疫情時代裡「新地方」的誕生:人地新關係在病毒蔓延時的再思考COVID-19 的疫情風暴,大幅地重塑了我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封城、隔離成為阻止疫情蔓延的主要手段。受疫情影響,許多人被「錨定」在家裡,當生活只能囿於家門以內時,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開始與家門以外、那些日常往返的地方漸行漸遠。在後疫情時代裡,我們與地方的關係在未來將不再確定。
Thumbnail
avatar
故事StoryStudio
2021-03-31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在台灣上映一周年!!「4月24日不再只是個平凡的日子。」今天是屬於全臺灣漫威迷的日子。 2019年4月24日。這個日期並不是誰的生日,也不是什麼特別節日,這一天在很多人眼裡,不過就是一個平凡的星期三,但在這天,對於臺灣漫威迷來說意義非凡。
Thumbnail
avatar
咖哩聊電影Curry Talks Movies
2020-08-13
一群人、一場論壇、與一個關於台灣遊戲的夢想──寫在TGDF九周年前夕2012年,一群台灣原創遊戲的愛好者及推廣者,決定將美國遊戲開發者大會(GDC)的模式複製到台灣,目的是讓台灣的遊戲開發人員,能用較於GDC輕鬆地的門票負擔,得到世界第一手遊戲開發的資訊,於是,台灣最大的遊戲開發者論壇TGDF在台北誕生了。
Thumbnail
avatar
TGDF台北遊戲開發者論壇
2020-07-06
台灣201707自然的呼喚小旅行3(終篇)-屏東 來義鄉【新來義部落】妳彎弄月桃玫瑰的雙手,是無需手文的驕傲,我2天1夜的體驗完美於太陽之子的熱情 (新來義部落產銷中心 原住民文物館)●201707自然的呼喚小旅行3(終篇)-屏東 來義鄉【新來義部落】妳彎弄月桃玫瑰的雙手,是無需手文的驕傲,我2天1夜的體驗完美於太陽之子的熱情 (新來義部落產銷中心 原住民文物館)
Thumbnail
avatar
優雅下決心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