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今天歐醫師想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成人的疫苗」選擇。身為三明治世代的家長,平日除了忙工作、學著照顧寶寶之外,我想不少爸爸媽媽也像歐醫師一樣,開始面臨自己的父母慢慢步入老年的問題。多一分了解,不但能夠適時提醒、表達對父母的關懷,還可以用最有實證力的武器(疫苗)來保衛全家人的健康。
外食族必打,因為A肝病毒可以透過口水傳染(專有名詞是「糞口途徑」),歐醫師自己大學時期就自費接種了,打2劑的保護力約莫20年,算是性價比很高的一支疫苗,只是2劑中間要相隔半年。打完第一劑之後,記得在行事曆上booking自己半年後的時間,以免忘記囉!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與水痘皆為病毒引發的傳染性疾病,最常感染幼童與年輕人。麻疹在國外有單一麻疹疫苗,不過在台灣只有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三合一的混合疫苗(MMR 疫苗)可以防護。
至於水痘每年春天都會有一小波流行,歐醫師建議大家可以按照下面分類來接種。
假如很確定自己小時候沒有得過水痘,建議可以完成兩劑的疫苗接種!因為水痘感染在成年人特別厲害,嚴重的話很容易會造成肺炎、腦炎等;痊癒後也不算真的康復,因為病毒會終身潛伏在體內,等到免疫力下降、年老後(自然免疫衰退)就會跑出來作怪,俗稱為「皮蛇」的帶狀皰疹就是它了。
年滿50歲(或年滿18歲且具高風險的人)可以施打帶狀皰疹疫苗,這針雖然不便宜,但得過帶狀皰診後經歷過「神經痛」的病人告訴歐醫師: 『早知道有疫苗可以預防帶狀皰疹,多少錢我都願意打!!』 『那個神經抽痛起來超痛,我超想拿頭去撞牆的!』 尤其是未滿50歲卻已經得過帶狀皰疹的人,特別建議要考慮先打這支疫苗。
日本腦炎沒有歧視日本的意思,命名而已。因為蚊子叮咬而傳播的病毒,輕症沒事、會自己痊癒,但重症就是腦炎、留下不可逆的後遺症。這個有疫苗可以預防,是歐醫師自己也有接種的疫苗。
從前從前,B型肝炎是台灣的國病,很多慢性帶原的患者最後因為B肝造成的肝癌、肝硬化過世。後來政府從民國75年7月起統一幫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減少了超多超多「垂直感染」的悲劇! 75年7月以前出生的人,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有抗體可以抽血檢驗,沒有抗體也沒有帶原感染的話,建議自費接種3劑疫苗。
這是世界上第二支可以預防癌症的疫苗,一共3劑,歐醫師自己也接種了(9價疫苗)。 男生女生都可以施打,因為不只是子宮頸會因為感染HPV這支病毒而癌化,生殖器官、口腔、鼻咽部都有可能因感染而有癌變風險喔! 現在很多縣市都讓國中生公費施打了,基本上滿9歲~26歲(或45歲,看種類)就能接種。
以上疫苗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父母在照顧孩子之餘,也可以多多注意自身的健康,才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予更有品質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