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很好,為什麼不要?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六祖壇經》裡面記載六祖惠能禪師回答 五祖弘忍禪師:「迷時 師度,悟了自度。」

見證自己本自俱足的自性,就那麼簡單,為什麼不要,而要做顛倒眾生?

這就是世尊開示的無明顛倒,頑固又堅強,扭不動,轉不動。

簡單很好,為什麼不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靈性壽命太長太長了,而「人」只有一身一世。 最荒謬也最遺憾的是我們常用「人」在做決定。 #佛性#真如佛性#本自俱足#全力以赴#一切隨順圓滿 #轉動#轉動習氣#大自在#大解脫#大圓滿#禪#zen#zenquote#zenquotes#zenmotivation#buddha#buddhanatur
    「沒有人是故意的」! 唯有打開人人本自俱足的自性慈悲,才能真正地妙轉苦難。 佛性(自性)的本來面目是清淨、慈悲、智慧、安定與真愛。 一定要有正念、正見、正信、正行。 #沒有人是故意的#佛性#自性 #清淨#慈悲#智慧#安定#安定の#真愛#真愛每一天#正念#正見#正信#正行#禪#buddhanatur
    剝洋蔥的過程會流眼淚 但最終都是為了看見最初的那個真心、清淨自在 全然真正的法喜本我! #剝洋蔥#真心#行深#清淨#真正的#看見#本我#禪#zen#zenquote#zenquotes#zenlove#zenmotivation#tears#true#pure#buddha#buddhanatur
    常常見面的人你看他沒變化,可是他生理的每一個細胞都不斷的在變化,都在不斷的邁向死亡。 所有一切天地萬物均為生滅法、有為法,即是「無常」。 #無常#變化#天地#萬物#天地萬物#每分每秒#禪#zen#zenquote#zenquotes#zenlove#zenmotivation#impermanenc
    越高要越謙卑! 如同稻穀 越紮實飽滿越低垂 凡是虛的, 不實的稻穀都是直立的 #謙卑 #謙卑謙卑再謙卑 #稻榖 #紮實 #飽滿 #低垂 #禪 #zen #zenquotes #zenlove #zenlife #zenlifestyle #modest #humble #humility #hum
    時時保持一顆清淨安定的心♥️🥰,好重要! #清淨 #安定 #安定の #心 #重要 #負面意識 #焦躁 #不正 #不安 #痛苦 #真心 #覺知 #懺悔 #轉 #轉掉 #禪 #zen #zenquotes #zenlove #zenlifestyle #zenlife #pure #calm #hea
    靈性壽命太長太長了,而「人」只有一身一世。 最荒謬也最遺憾的是我們常用「人」在做決定。 #佛性#真如佛性#本自俱足#全力以赴#一切隨順圓滿 #轉動#轉動習氣#大自在#大解脫#大圓滿#禪#zen#zenquote#zenquotes#zenmotivation#buddha#buddhanatur
    「沒有人是故意的」! 唯有打開人人本自俱足的自性慈悲,才能真正地妙轉苦難。 佛性(自性)的本來面目是清淨、慈悲、智慧、安定與真愛。 一定要有正念、正見、正信、正行。 #沒有人是故意的#佛性#自性 #清淨#慈悲#智慧#安定#安定の#真愛#真愛每一天#正念#正見#正信#正行#禪#buddhanatur
    剝洋蔥的過程會流眼淚 但最終都是為了看見最初的那個真心、清淨自在 全然真正的法喜本我! #剝洋蔥#真心#行深#清淨#真正的#看見#本我#禪#zen#zenquote#zenquotes#zenlove#zenmotivation#tears#true#pure#buddha#buddhanatur
    常常見面的人你看他沒變化,可是他生理的每一個細胞都不斷的在變化,都在不斷的邁向死亡。 所有一切天地萬物均為生滅法、有為法,即是「無常」。 #無常#變化#天地#萬物#天地萬物#每分每秒#禪#zen#zenquote#zenquotes#zenlove#zenmotivation#impermanenc
    越高要越謙卑! 如同稻穀 越紮實飽滿越低垂 凡是虛的, 不實的稻穀都是直立的 #謙卑 #謙卑謙卑再謙卑 #稻榖 #紮實 #飽滿 #低垂 #禪 #zen #zenquotes #zenlove #zenlife #zenlifestyle #modest #humble #humility #hum
    時時保持一顆清淨安定的心♥️🥰,好重要! #清淨 #安定 #安定の #心 #重要 #負面意識 #焦躁 #不正 #不安 #痛苦 #真心 #覺知 #懺悔 #轉 #轉掉 #禪 #zen #zenquotes #zenlove #zenlifestyle #zenlife #pure #calm #hea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2024/05/11 「道可道、非常道。」 沒有看過翻譯文 也突然懂得全意了 不禁屢屢回想禪七時,我認為說瘋癲話在哄我的果字輩法師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比我還明白我的情況。 她說:「禪修是妳的法門,妳一定要繼續禪修下去。」 其實幾年前我在禪坐的深度安定中觀照到「自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Thumbnail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初解: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如是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淨信眾生,生實想,外離一切相,「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諸眾生,持戒修福,戒定具足,能發慧覺,得人無我、法無我之慧,人法俱空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2024/05/11 「道可道、非常道。」 沒有看過翻譯文 也突然懂得全意了 不禁屢屢回想禪七時,我認為說瘋癲話在哄我的果字輩法師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比我還明白我的情況。 她說:「禪修是妳的法門,妳一定要繼續禪修下去。」 其實幾年前我在禪坐的深度安定中觀照到「自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Thumbnail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初解: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如是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淨信眾生,生實想,外離一切相,「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諸眾生,持戒修福,戒定具足,能發慧覺,得人無我、法無我之慧,人法俱空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