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體制對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中共有一個真正的危機,就是他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

結果是,在國際壓力下,就算他終於想認錯,想服軟,甚至想下跪求和,也沒機會了!因為,人們已經不相信中共,不相信他會真的變好。

raw-image

(1) 這又是因為2個理由:

第一,美國知道,就算中共將來換上一個改革派來取代習近平,也不足以讓中共政權不再走邪惡的路線。

過去30年中,人們看到的是,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的改革開放路線根本沒有辦法對抗社會主義路線,這就是美國這一次最大的覺悟,不會再給中共下一個機會,即使換上改革派也一樣!

一個不能在中共的體制上把改革開放路線堅持到底的改革派,沒有能力為改革開放路線保駕護航的改革派,說穿了,對美國來講完全沒有利用價值!在美國,這是對華政策的大覺醒!

美國知道,他真正要打的,是中共這個體制,而不是習近平這個人而已。

(2) 第二,習近平如果狗急跳牆,可能的招數,美國都設想好了,就等習近平放馬過來!

美國在準備的,就是要逼習近平狗急跳牆,所以,你可以看到美國在不斷地踩中共的紅線,把習近平逼到牆角,或者更正確地講,把中共逼到牆角。

這一來,中共內部的其他派系,不願意被習近平控制的,還有,不願意被習近平收割的,可能就轉而揭竿而起。我估計美國在等的,就是這個場面。

(3) 中共內部其他派系可能會覺得,把習近平幹掉,說不定可以讓中共繼續生存下去。

美國一開始會利用他們這個期待,去撕裂中共。

(4) 可是因為美國對中共體制下的改革派並沒有信心,知道他們應付不了社會主義的基本教義派的捲土重來,所以等改革派上台之後,美國仍然會走強硬路線,不再相信中共了。

這個意思就是說,美中之間的對抗不會很快結束,因為美國要結束的不是習近平這個人,而是中共這個體制!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吳嘉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31
我們看到國外媒體在說,鄧小平的時代結束了,意思是改革開放的時代結束了,這一方面是感傷,另一方面也是警惕!從政治路線來講,鄧小平的五個政治遺產都被習近平推翻了,根源在於習近平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去治理一個發展與繁榮的社會,他沒有辦法領導一個改革開放的社會,擔心人民不再依賴政府,不需要共產黨了。
Thumbnail
2022/10/31
我們看到國外媒體在說,鄧小平的時代結束了,意思是改革開放的時代結束了,這一方面是感傷,另一方面也是警惕!從政治路線來講,鄧小平的五個政治遺產都被習近平推翻了,根源在於習近平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去治理一個發展與繁榮的社會,他沒有辦法領導一個改革開放的社會,擔心人民不再依賴政府,不需要共產黨了。
Thumbnail
2022/08/06
裴洛西這次來,等於是給蔡英文一個測試,看看她有沒有當總統的能力與架勢,也看看她在大國博弈當中能不能信得過。從這張合照來看,蔡英文應該有順利過關,可以加入美國隊了。左邊掌鏡者是美國在台協會的處長。你看,蔡英文懂得讓自己的頭在三個人當中最低,謙卑但不自卑。
Thumbnail
2022/08/06
裴洛西這次來,等於是給蔡英文一個測試,看看她有沒有當總統的能力與架勢,也看看她在大國博弈當中能不能信得過。從這張合照來看,蔡英文應該有順利過關,可以加入美國隊了。左邊掌鏡者是美國在台協會的處長。你看,蔡英文懂得讓自己的頭在三個人當中最低,謙卑但不自卑。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美國知道習近平沒辦法商量,跟他談判沒有用,所以對他不再有任何期待,於是在接下來的五年裡,美國將持續加壓,與定於一尊的習近平之間的關係會一路緊張到底。
Thumbnail
美國知道習近平沒辦法商量,跟他談判沒有用,所以對他不再有任何期待,於是在接下來的五年裡,美國將持續加壓,與定於一尊的習近平之間的關係會一路緊張到底。
Thumbnail
是說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已閉幕,習近平可謂大獲全勝,不只李克強、汪洋等人落馬,擠進中國政治權力中心擔任常委的人,全是習近平的人,連過去的經濟班底也全部更新,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遵循過去鄭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人,已全部離開了重要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是政治優先壓倒經濟發展的新路線..........
Thumbnail
是說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已閉幕,習近平可謂大獲全勝,不只李克強、汪洋等人落馬,擠進中國政治權力中心擔任常委的人,全是習近平的人,連過去的經濟班底也全部更新,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遵循過去鄭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人,已全部離開了重要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是政治優先壓倒經濟發展的新路線..........
Thumbnail
過去30年中,人們看到的是,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的改革開放路線根本沒有辦法對抗社會主義路線,這就是美國這一次最大的覺悟,不會再給中共下一個機會...
Thumbnail
過去30年中,人們看到的是,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的改革開放路線根本沒有辦法對抗社會主義路線,這就是美國這一次最大的覺悟,不會再給中共下一個機會...
Thumbnail
過去30年中,人們看到的是,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的改革開放路線根本沒有辦法對抗社會主義路線,這就是美國這一次最大的覺悟,不會再給中共下一個機會...
Thumbnail
過去30年中,人們看到的是,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的改革開放路線根本沒有辦法對抗社會主義路線,這就是美國這一次最大的覺悟,不會再給中共下一個機會...
Thumbnail
美國是怕中共看出形勢對比,然後下跪求和,把習近平換下來,換上一個溫和改革派,這樣美國要修理中共恐怕反而比較不好下手。借用賭場的比喻,莊家不怕你贏,而是怕你輸了就不玩了。美國的真正用意...
Thumbnail
美國是怕中共看出形勢對比,然後下跪求和,把習近平換下來,換上一個溫和改革派,這樣美國要修理中共恐怕反而比較不好下手。借用賭場的比喻,莊家不怕你贏,而是怕你輸了就不玩了。美國的真正用意...
Thumbnail
美國是怕中共看出形勢對比,然後下跪求和,把習近平換下來,換上一個溫和改革派,這樣美國要修理中共恐怕反而比較不好下手。借用賭場的比喻,莊家不怕你贏,而是怕你輸了就不玩了。美國的真正用意...
Thumbnail
美國是怕中共看出形勢對比,然後下跪求和,把習近平換下來,換上一個溫和改革派,這樣美國要修理中共恐怕反而比較不好下手。借用賭場的比喻,莊家不怕你贏,而是怕你輸了就不玩了。美國的真正用意...
Thumbnail
習近平團隊為什麼會出這麼大的差錯,一定要跟美國對著幹,完全違背鄧小平當年的指示?為什麼中共的制度會產生出習近平這樣的領導人?
Thumbnail
習近平團隊為什麼會出這麼大的差錯,一定要跟美國對著幹,完全違背鄧小平當年的指示?為什麼中共的制度會產生出習近平這樣的領導人?
Thumbnail
習近平團隊為什麼會出這麼大的差錯,一定要跟美國對著幹,完全違背鄧小平當年的指示?為什麼中共的制度會產生出習近平這樣的領導人?
Thumbnail
習近平團隊為什麼會出這麼大的差錯,一定要跟美國對著幹,完全違背鄧小平當年的指示?為什麼中共的制度會產生出習近平這樣的領導人?
Thumbnail
美國在大選,中共也在大內鬥。江澤民、曾慶紅這一派暫時落居下風,軍權表面上還是掌握在習近平手裡。然而,美國可能站在出乎意料的那一邊。
Thumbnail
美國在大選,中共也在大內鬥。江澤民、曾慶紅這一派暫時落居下風,軍權表面上還是掌握在習近平手裡。然而,美國可能站在出乎意料的那一邊。
Thumbnail
美國在大選,中共也在大內鬥。江澤民、曾慶紅這一派暫時落居下風,軍權表面上還是掌握在習近平手裡。然而,美國可能站在出乎意料的那一邊。
Thumbnail
美國在大選,中共也在大內鬥。江澤民、曾慶紅這一派暫時落居下風,軍權表面上還是掌握在習近平手裡。然而,美國可能站在出乎意料的那一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