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

含有「社會主義」共 6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薇亦柔止-avatar-img
2 天前
社工在德國的是納入官僚體制的公務員,他們擁有相當大的權利,尤其在兒福這一塊。 社工走入親職缺失或無力照養兒童的家庭,我覺得他們的權力蠻大的,他們可以將家暴者、吸毒者、酒精成癮者的小孩帶走,可以幫他們選定的撫養家庭、領取的救濟金多寡……
【首先聲明本篇只是在與AI討論問題,並不代表本人的立場】 完全正確。這句話「世界上還沒有真正的共產主義」,其實是一個深刻的觀察,也是馬克思主義學界長期以來的共識之一。讓我從幾個層面為你展開解析: 一、馬克思原始共產主義理念:是一個終極階段,不是起手就能實現的體制 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共產主
什麼時候AI開始否認第四十七任美國總統是唐納川的了?然而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承認美國第四十七任總統是唐納川普?一個簡單的錯誤,一個永遠不被承認的事實,一群西元時代真正應該去麥當勞舀薯條的人,而不是在矽谷辦公室自稱工程師的社會主義者。
  《北歐不是神話:一套打造永續幸福國度的方法論》由三位挪威作者共同執筆,旨在透過回應對北歐模式福利體制的批評,引出,並闡釋北歐模式的倫理觀與實用主義精神。
Thumbnail
  丹麥社會學家Esping-Andersen在《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第一章中,嘗試回應兩個問題:第一,隨著社會公民權利的擴張,階級的凸顯是否會減少?易言之,福利國家能否根本地轉變資本主義社會?第二,什麼是在福利國家發展背後的決定力量?
Thumbnail
本文介紹知名哈佛學者桑德爾在《成功的反思》一書中探討現代社會的成功定義與階級不平等問題,批判「才德論」如何強化社會歧視,並反思教育體制、社會公平正義等議題。自己所擁有的都是靠自身努力而來嗎? 如果你抱有這樣的想法,或許你該看看這本書。
Thumbnail
這本書我多年前讀過,也曾在方格子這園地發表讀書心得,我個人評論與您相似。 最適菁英制度到底有沒有利於社會發展?這有很多的可探討性?又反過來說,不分智慧高低,人人平權,是否最適?我自己也不認同。 所以這才是哲學問題!很有意思。
三峽的貓-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9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有的,我有看過您那篇心得。目前最接近社會主義烏托邦的應該是北歐國家,印象中挪威貧富差距不到5倍?我覺得菁英主義有其必要性,但是菁英的貢獻是否配得上他們使用的社會資源?合理的報酬又是多少?就是很值得去探討的。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年輕人在職場上面臨的困境與價值觀轉變,以及如何平衡個人理想與產業發展的需求。文章以自身經歷和觀察為例,分析了傳產的困境、勞工權益與公司發展之間的關係,並鼓勵年輕人積極尋找與自身職涯理念相符的工作,為產業發展貢獻力量,並在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Argus-avatar-img
2025/03/25
有賺錢的公司,才有能力選擇善良,是沒錯。 轉換到資方角色,實際擔負起支付的成本,優先思考員工能貢獻什麼,對勞基法的看法變化,思想上的轉變,是蠻有趣的。 不過我身為雇員,優先思考的還是公司能給予什麼,能為公司帶來多少價值只是談判的籌碼,就算共體時艱,也只是為了獲取經驗、技術,取得更好的籌碼後,談判出更好的待遇、成長機會。 公司給不起,小公司跳大公司,回頭反手挖走工作表現良好的前同事,角色的不同🤣
予晞🌸-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6
Argus 我蠻支持無條件基本收入的理念的。因為「補助」這件事所衍生出的相關成本也非常高,不管是人事費用的金錢成本,或者是大家耗費時間成本去申請跑流程。然後如果再加上為了領補助而做假資料,還要花精力去核實......。如果可以直接先解決大家的生存所需,是不是也就相對的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狗屁工作(大衛·格雷伯)」?而讓整體社會更正向的去發展?
歐威爾式的政府、赫胥黎式的人民、菲利浦·狄克式的科技。
Thumbnail
5/5登樓嘆
天氣很冷的時候,心情也會陷入一種陰鬱。好似未來和這霧茫茫的天空一樣,呈現著灰色調。 成長的陣痛期是什麼?是當目標逐漸明確之時,有很想完成的事情時,深感自身能力跟不上想要做的事,跟不上商業環境下快速變動的談判與決策思維。 職場是一個論功行賞的地方、拿產值換錢的地方。《職場不是自助餐,哪能只挑你要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5/02/23
如果我們能只為了「我想做什麼」而努力,我相信世界會變得更好!
予晞🌸-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8
Thomas Tang 期許有生之年可以看見這樣的臺灣。成長成一個不再過度內耗的社會。
歐洲國家與美國在政治經濟體制上的差異,特別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對比。 社會主義國家:文中提到的「社會主義國家」指的是那些在經濟和社會政策上強調政府干預、社會福利和公共資源分配的國家。這些國家通常提供較為慷慨的福利制度,包括免費的醫療保健、教育、失業救濟等,以減少貧富差距和提高社會公平。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