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寫作的角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文人式的寫旅行,也有旅行家式的寫旅行。
姚鼐的《登泰山記》,有「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寫景美則美矣,然作文者感觸恁強,覽書人久讀之不免空靈;
旅行史料則不以此為勝也。

李璜記清末民初自重慶赴成都之路途種種:

「自重慶陸行赴成都之一路稱『東大路』,本是舊日官吏上省城,客商及洋貨內運所必經之西行幹道。中間經過永川、榮昌、隆昌、內江、資陽、簡陽七個縣城,大都富庶之區,因之沿途招待旅客的宿處,皆有較大之旅店,較好之飲食,不似『大川北』與『小川北』兩路之設備簡陋。不過旅店之中,所謂『上官房』備宿闊客,而兩廂與樓房則住負販行商與挑夫轎夫不等;一店之中,只有上下床之別,而並無貧富必須分為兩種旅居,如今日之都市辦法。其時公路已分段開築,尚未通車,故此種一日行不百里,何處早餐,何處午休,何處投宿,仍照舊日習慣。如破曉自重慶啟行,翻過浮圖關而至白市驛,稍遠則至來鳳驛,則小炒家常飯之食堂準備甚精,到此『滑竿』轎伕須過足鴉片煙癮,而坐轎客人也在晨光曦微中呼足清新空氣,正餓思食;早餐,新韭盤飧,肉湯泡菜,津津有味,甚於家居。且沿途皆有特產,如榮昌燒酒坊之陶器,內江椑木鎮之糖食,資中之干辣豆醬之類皆為或貧或富的過往旅客所必購,自用或贈親友,銷路均佳,是為農村副業之足以養活多人者。……….行七日而至龍泉驛側之茶店子投宿。茶店子距成都不過三十華里,是為省垣小吏前來歡迎達官上任,伺候一宿之所,故設有所謂『官店』,店屋宏敞,么師(川人尊稱茶房為么師)招呼,也較恭謹;但房間表面雖較潔淨,而照舊木虱甚多,………仍不能使達官大人得以安眠,臭蟲咬人,固不知有貴賤之分也。」(《學鈍室回憶錄》)

這一段文字,既有行程之循序,歷歷瞭然於胸,又有沿路投店食買風俗,描寫詳細生動,且出以川式文體之暢利,此旅行史料之耐人嚼讀,亦旅行史料未遑多讓山川遊記之寫景也。

旅行記之寫作,亦呈奇特兩極;同是文人,有寫極多者,亦有寫極少者。小說家張恨水,旅行文字極是精彩深入;沈從文,小說之聲譽更高,然旅行文字除湘西外實不甚多,且所敘亦未臻深刻。

又同是愛遊覽愛登臨,有寫得極有洞見極富深情兼能旁徵博引者,如李璜、包明叔、嚴立三、林競、洪棄生等。亦有侈思於「遊記」一體中以多充字篇、廣提同遊名流而求品列其字號卻僅得敘述平庸,更洩漏其胸襟狹鄙如易君左者流。

此何者也?固非腳力學力所關,實關乎人之氣質胸懷也。吳稚暉遊情極豪,遊記文字遺存卻不多,然自零星尺牘點滴而覘,其人既精於遊賞、深於觀察,亦實具天地間雄奇人物之襟懷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K會員
114內容數
你理想的下午,是什麼樣子?在《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中,舒國治將引領讀者一起從美食、遊記、生活所感,踏往理想午後的真諦。在理想的下午,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檔,抬頭看一眼夕陽的光暈,啜一口台北人理應擁有的白葡萄酒,嚼幾片彈牙香滑的鵝肉,在咖啡館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編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讀的雜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舒國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庸的《書劍恩仇錄》前四回盡是俠義故事,大小戰鬥多而激烈,中間卻夾了個有個性的女子;她的個性在這些激戰裡非但沒有給遮掩掉,反而愈發顯揚出來。
1.《踏虎尾的人》(1945)  黑澤明早期的小品,長僅58分鐘,較少受人提及,卻是傑作。此片既像是傳統舞台劇,又像是民間說書,片頭的森林如同是佈景,但人物的表情(尤其是飾演嚮導的滑稽演員夏本健一)點出了待會兒的難關。 
廈門有一極大優點,計程車容易叫,空車多。這使人對大陸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原本存有的緊張度,瞬間鬆懈了下來。
1.《草莽英雄》The Westerner(1940)  這是一部由法國出生、但青年時已來到美國的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 1902-1981)所導的片子。Wyler被認為是所拍各種片型無數卻又沒有一部不是傑作的大導演,如《羅馬假期》、《賓漢》等皆出自他手。但西部片是最特別的項目,
1.《大路之歌》Pather Panchali(1955) 印度導演薩雅吉.雷(Satyajit Ray, 1921-1992)在那麼早的年代,1955,懂得以最平淡、最農村日常瑣碎小事、不特營造情節、幾乎一如紀錄片的敘述法拍出感動人至深、教人心碎不捨的偉大電影。
前幾天參加了一個雲林旅行團。這個團在幾個月前邀約時,我馬上就答應了,因為「雲林」這個地方。怎麼說呢?如果邀約去花蓮,或是去墾丁,或是去台南,這些地方早就太紅了,也早就去過很多次,那就未必「馬上答應」了。但雲林不是那麼為人熟悉,所以「內行人」或」「有心人」往往可以辦得有趣,參加者有可能玩得深刻。
金庸的《書劍恩仇錄》前四回盡是俠義故事,大小戰鬥多而激烈,中間卻夾了個有個性的女子;她的個性在這些激戰裡非但沒有給遮掩掉,反而愈發顯揚出來。
1.《踏虎尾的人》(1945)  黑澤明早期的小品,長僅58分鐘,較少受人提及,卻是傑作。此片既像是傳統舞台劇,又像是民間說書,片頭的森林如同是佈景,但人物的表情(尤其是飾演嚮導的滑稽演員夏本健一)點出了待會兒的難關。 
廈門有一極大優點,計程車容易叫,空車多。這使人對大陸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原本存有的緊張度,瞬間鬆懈了下來。
1.《草莽英雄》The Westerner(1940)  這是一部由法國出生、但青年時已來到美國的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 1902-1981)所導的片子。Wyler被認為是所拍各種片型無數卻又沒有一部不是傑作的大導演,如《羅馬假期》、《賓漢》等皆出自他手。但西部片是最特別的項目,
1.《大路之歌》Pather Panchali(1955) 印度導演薩雅吉.雷(Satyajit Ray, 1921-1992)在那麼早的年代,1955,懂得以最平淡、最農村日常瑣碎小事、不特營造情節、幾乎一如紀錄片的敘述法拍出感動人至深、教人心碎不捨的偉大電影。
前幾天參加了一個雲林旅行團。這個團在幾個月前邀約時,我馬上就答應了,因為「雲林」這個地方。怎麼說呢?如果邀約去花蓮,或是去墾丁,或是去台南,這些地方早就太紅了,也早就去過很多次,那就未必「馬上答應」了。但雲林不是那麼為人熟悉,所以「內行人」或」「有心人」往往可以辦得有趣,參加者有可能玩得深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過南埕衖事館內的導覽解說可以讓自己認識這棟舊建築,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創作的形式,不止一種。如果運氣不錯,南埕衖事創辦人黃先生在現場更是樂於分享這一段心路歷程,他幕後促成這一切的困難和精彩程度,不亞於這棟八棧樓建築。當然為什麼拿八棧樓來賣冰?真的是賣冰?
Thumbnail
宋朝詩人陸游曾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來形容風景,有時來到十分幽靜的小城鎮,走著走著,沒想到轉個彎,在毫無預期之下,迎來的又是截然不同的景色。來到仙台近郊的仙秋溫泉,給我的就是這個感覺。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我愛讀遊記,卻又氣這些妙筆生花的作家沒有寫下狼狽慌亂的時刻,彷彿他們永遠是不冒一滴汗、腋下不會發臭、雙腳不觸地的穿著華服旅行。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爲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長期在官場上奔波勞碌,感到身心疲憊。終於,他被貶谪到了南方夷狄之地。作者在農家菜圃旁結廬而居,過著清閒淡泊的生活。他時而耕田,時而泛舟,怡然自得。在滁州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Thumbnail
兩天一夜的苗栗行程計畫的很匆忙,前往泰安溫泉鄕經苗62鄉道時的路上很順利,沒有太多的車行而且兩邊的山景如畫,雖然沒有六號國道的潑墨山水,卻有著工筆畫風的鐘鼎山林的美,苗栗真是個美麗的山城。 行程:湯悅溫泉旅館-->洗水坑豆腐街-->華陶窯
Thumbnail
這一次的東北自駕遊是跟著家人出門,因此也定調了這次旅行的節奏,就是「慢」。為了慢慢的玩,小尹在抵達花卷時,找了一家精緻高級的的溫泉旅館「山の神温泉 優香苑」。優香苑位在岩手縣花卷南溫泉峽的正中央,旅館坐落於山林間,提早到旅館的朋友們,可以泡泡溫泉,在周圍走走,慢慢悠閒地度過。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以舟泊暮宿為背景,突破傳統描繪旅人行船的方式,巧妙地將焦點轉向自然景物描寫。起句表現移舟泊煙渚,描繪江中煙霧籠罩的小洲,為下文景物描繪鋪陳基礎。次句描述日暮時分,詩人思鄉之愁更甚,連結婦女對歸家的期盼,增添情感層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過南埕衖事館內的導覽解說可以讓自己認識這棟舊建築,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創作的形式,不止一種。如果運氣不錯,南埕衖事創辦人黃先生在現場更是樂於分享這一段心路歷程,他幕後促成這一切的困難和精彩程度,不亞於這棟八棧樓建築。當然為什麼拿八棧樓來賣冰?真的是賣冰?
Thumbnail
宋朝詩人陸游曾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來形容風景,有時來到十分幽靜的小城鎮,走著走著,沒想到轉個彎,在毫無預期之下,迎來的又是截然不同的景色。來到仙台近郊的仙秋溫泉,給我的就是這個感覺。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我愛讀遊記,卻又氣這些妙筆生花的作家沒有寫下狼狽慌亂的時刻,彷彿他們永遠是不冒一滴汗、腋下不會發臭、雙腳不觸地的穿著華服旅行。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爲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長期在官場上奔波勞碌,感到身心疲憊。終於,他被貶谪到了南方夷狄之地。作者在農家菜圃旁結廬而居,過著清閒淡泊的生活。他時而耕田,時而泛舟,怡然自得。在滁州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Thumbnail
兩天一夜的苗栗行程計畫的很匆忙,前往泰安溫泉鄕經苗62鄉道時的路上很順利,沒有太多的車行而且兩邊的山景如畫,雖然沒有六號國道的潑墨山水,卻有著工筆畫風的鐘鼎山林的美,苗栗真是個美麗的山城。 行程:湯悅溫泉旅館-->洗水坑豆腐街-->華陶窯
Thumbnail
這一次的東北自駕遊是跟著家人出門,因此也定調了這次旅行的節奏,就是「慢」。為了慢慢的玩,小尹在抵達花卷時,找了一家精緻高級的的溫泉旅館「山の神温泉 優香苑」。優香苑位在岩手縣花卷南溫泉峽的正中央,旅館坐落於山林間,提早到旅館的朋友們,可以泡泡溫泉,在周圍走走,慢慢悠閒地度過。
Thumbnail
登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寫了詩人傍晚時分心情不佳,獨自驅車登上了樂遊原。樂遊原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但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感慨。這首詩不僅是對夕陽西下的美景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無常的感
Thumbnail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以舟泊暮宿為背景,突破傳統描繪旅人行船的方式,巧妙地將焦點轉向自然景物描寫。起句表現移舟泊煙渚,描繪江中煙霧籠罩的小洲,為下文景物描繪鋪陳基礎。次句描述日暮時分,詩人思鄉之愁更甚,連結婦女對歸家的期盼,增添情感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