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凌晨,一陣槍響打破海地首都太子港的長夜,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ise)寓所遭武裝人員襲擊,摩依士本人身中12槍,當場不治,總統夫人則重傷緊急送醫。
如此劇變已讓國際輿論譁然,接下來的進展卻更加魔幻。7月8日,11名嫌犯進入台灣駐海地大使館,後遭當地警方逮捕歸案,雖說台外交部給出的說法是,莫伊茲遇刺後海地全國戒嚴,台使館人員已居家工作,嫌犯是趁四下無人之際闖入,但「台灣涉嫌僱兇」的消息依舊不脛而走,甚至成了兩岸輿論場的一大熱點話題。
7月11日,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在中天新聞《全球大視野》節目中表示,暗殺摩依士的嫌犯離開案發現場時,自海地總統私邸中搬走了10餘箱美鈔,料想應是為逃亡而備款。故其闖入台使館的動機也可循此邏輯推論:2018年莫伊茲訪台後,便傳出台灣將援海地1.5億美元以發展供電系統的消息,並受海地媒體大舉報導,嫌犯或許因此對台留下「大肥羊」印象,認為使館中定也「堆金積玉」,故而闖了空門,卻因此遭保全發現並報警。
上述輿論往復,雖說更大程度是茶壺裡的風暴,卻也在字詞交織間,暴露了台灣的外交隱憂。
當「邦交戰」與中美博弈掛勾
自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起,兩岸外交情勢開始逆轉,台灣首先經歷了「雪崩式斷交」,又在兩岸烽火外交戰、民進黨上台後陸續遭遇斷交潮,蔡英文上任至今更是連斷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7國,眼下僅餘15國與台灣保持「邦交關係」。
然而這15國多分佈於拉美、大洋洲等地區,能維繫大多仰賴兩大支柱:台灣的金援、美國的要求。以非洲史瓦帝尼為例,其與台灣自1969年起便籤有《技術合作協議》等機制,又因己身的君主專制體制、與美國交好,讓外交體系維持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慣性,是至今唯一與台灣保持「邦交關係」的非洲國家。
而諸如拉美的海地、大洋洲的帛琉等,一方面既接受台灣大量外交援助,也受到美國的地緣影響力宰制,故而遲遲未同中國建交。美國向來忌憚中國突破第一島鏈、擴張海權,伴隨中國實力成長,大洋洲面臨了更多博弈與拉扯,美國與澳洲近年頻頻指控中國在此租借港口、擴張軍事影響力,便是上述脈絡的產物之一;拉美地區則是美國後院,2018年多明尼加與薩爾瓦多先後與中國建交時,美國便曾召回大使以示警告。
彼時台灣輿論深感興奮,認為這是美國的「挺台」深情,但細究觸動美國反應的深層因素,乃是出自地緣意識的不安全感。曾幾何時,台灣的「邦交戰」是「漢賊不兩立」的較勁、兩岸內部的「正統」之爭,如今卻在中美競爭日漸白熱化下,成為兩強博弈的一環:維持對台邦交成了某些國家的「親美象徵」,反之則被視作「忠誠度不足」。
正因如此,當海地總統遭遇暗殺後,諸多輿論直指台美聯手行兇。這般指控雖無證據,卻反應了當下拉美與大洋洲的地緣暗流。
美國還能續航多久
而在此結構中,台灣雖往往是出錢方,給島內與海外民眾留下「肥羊」印象,卻僅有極小的話語權;能穩住各國不斷交的關鍵,仍在美國身上。但近來兩起事件中,美國的不願作為,正替讓台灣斷交埋下風險。
首先是非洲的史瓦帝尼的內部暴亂。5月時,一名25歲法律系學生疑遭當地警方殺害,引爆了全國示威,民眾紛紛將槍口指向腐敗制度,同時要求推翻絕對君主制,改以君主立憲取代之。示威持續多日,如今已演變成全國大暴動,約自6月下旬起,斯國國王姆斯瓦蒂三世(Mswati III)出逃的消息便傳得甚囂塵上,雖說台駐史瓦帝尼大使梁洪昇曾於6月30日表示,國王並未出逃,但局勢至今仍是一片混亂。
而美國作為少數在史瓦帝尼設有大使館的國家之一,眼下采取了作壁上觀的姿態,並未積極出手拯救王室存續,或也是認為彈丸之國的政權輪替,不會波及美國核心利益,故無需在此耗費過多成本;但有鑑於史瓦帝尼是非洲唯一的君主專制國,國王對司法、行政、議會事務擁有絕對決定權,倘若史瓦帝尼王室倒台,台灣邦交必然受到影響,即便不會立即斷交,恐也在兩三年後發生轉向。
另一處則是海地的總統遇刺後混亂。經歷巴拿馬、多明尼加、薩爾瓦多紛紛與台斷交、同中國建交後,美國對後院的「失火」便格外警惕,近年亦對海地大力援助,以防止其「有樣學樣」。然而總統遇刺後,海地新政府希冀美國派兵協助控制政局,顯然是無力壓制內部騷動,最後卻吃了記閉門羹。如若局勢進一步惡化,加上海地眼下疫苗短缺的窘境,新政府將有可能為此與台斷交,跟隨多明尼加等鄰國的步伐,與中國建交。
平心而論,在兩岸實力差距極大的今日,台灣的邦交名分籌碼,向來不是其口中高喊的「自由民主價值」,而是攤在桌上的估價單,其中既有大筆援外經費,也有美國以自身霸權威望擔保的「公共財」,不論是支持政權穩定、抑或支持疫苗與投資項目。
然而美國眼下雖有意圍堵中國,卻實力不如過往,只能被迫收縮次要戰線,從撤出中東到拒絕出兵海地,皆為其經歷掙扎後的斷尾求生。在此境況下,台灣的邦交戰也必然要再起波瀾。
原文發表於2021/7/15《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