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法國大選·下|馬克宏與雷朋終極對決,歐盟可能發生三個分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2022年4月10日,法國總統大選登場。在第一輪投票中,現任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以4%差距,險勝極右派候選人雷朋(Marine Le Pen)。兩人將在24日的第二輪選舉中再次對決。對此議題,台北論壇基金會於4月15日邀請到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政治學系莫內講座教授蘇宏達,以及台灣前駐法國及比利時副代表薩支遠,就「法國大選、歐洲安全、歐盟未來」為題發表演講,探討法國未來政局,與歐洲安全前景,活動主持人為台北論壇基金會執行長楊永明。此為系列報導二篇(共二篇)。

系列報導第一篇:洞見法國大選·上|極左與極右夾殺 馬克宏能否讓法國再次偉大

變動中的法國政治版圖

分析2012年、2017年、2022年法國三次總統大選前夕民調,薩支遠指出,傳統左派支持度已從2012年的31%降至2022年的8%;傳統右派則是從27%降至12%。代之而起的,是中間派與極右派,兩者在這次大選中分別獲得30%與31%的支持度,這顯示法國政黨的版圖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回顧法國第四共和,薩支遠表示,此體制之所以喪失民心,就是因為人們認為在多黨林立的國會內,小黨們永遠只顧自己的利益與政治分贓,而未替國家思考,故會有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修憲終結第四共和、創建第五共和的發展。

薩支遠補充,其實戴高樂本就對內閣總理制非常不信任,認為這將導致法國陷入混亂,但因戴高樂於二戰後回國時,法國政壇並未替其留下空間,其只好在1946年引退,直到1958年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爆發,法國派出精銳前去鎮壓,戴高樂才再度出山。而鎮壓阿爾及利亞的過程非常慘烈,法國社會多年來一直避談這段往事,馬克宏也是直到2021年,出於修補兩國關係的考量,才正式歸還部分遭法國處決的阿爾及利亞反抗軍遺體。

而參考第四共和到第五共和的變化,薩支遠指出,法國非常重視政局穩定。80年代、90年代間,法國曾有幾次左右共治,也就是總統、總理分屬不同光譜的政黨,導致政治出現摩擦。為避免此般現象重演,法國便於2002年修改憲法,將總統任期由7年修改為5年,並將國會選舉定在總統大選後,希望能盡可能確保總統與總理出自同樣光譜。但此次選舉結果暴露左右兩派的意識型態空洞化,也反映人民也對馬克宏執政的失望。

薩支遠表示,馬克宏上台1年即爆發「黃背心運動」(Yellow vests protests),民眾主要是不滿油價升高,但馬克宏的應對姿態也很強硬,例如將示威的合法性判斷權力,下放給警察局長,而非法院;且但凡在示威中因暴亂行徑被捕者,將會留下一輩子的紀錄,往後必須距離示威現場1,000公尺以上。人民迄今對生活的不滿,以及對馬克宏強勢鎮壓的決策仍有怨恨,所以才在此次大選中一併發作。

薩支遠也提到,儘管雷朋現下對北約的姿態非常強硬,但若其真有機會當選,這般姿態未必能延續到執政,而是會因應政治現實作出調整。馬克宏雖然攻擊雷朋可能危害法國憲法,但民調也顯示,購買力是法國民眾最關注的,馬克宏還是要面對這個檢驗。

24日馬上要第二輪投票,也就是馬克宏與雷朋的終極對決。薩支遠判斷,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勝機率較高,畢竟雷朋的極右翼身份還是引人詬病,尤其是她對待移民的敵視態度,但馬克宏也可能只會「險勝」。

歐洲安全行向何方

而對於歐洲的安全發展,薩支遠先分享兩個概念,一是以自己過去在巴黎求學的經驗為例。當時教授在課堂上拋出議題:法國的對外政策是什麼?不少同學侃侃而談,從非洲講到美洲,但教授最後給出答案:「都不是,法國的對外政策,就像塞納河橋墩上的石像,是用來測量水深、示警洪災的。」意思就是,法國的對外政策核心,就是感知何處即將爆發衝突、產生危機,但對於防止危機發生,就未必力所能逮。

第二,相較於美國,歐洲更加習慣強權興替。薩支遠表示,早在英法德崛起前,丹麥、葡萄牙也曾是稱霸一方的強權,如今卻只是歐洲南北兩個小國;正如在美國與美元霸權建立前,歐洲也曾是世界政治的要角。走過這段強權興衰的歷史,薩支遠認為,對於中國崛起的排斥與恐懼,歐洲的感受並不如美國強烈。

而針對俄烏衝突下的歐洲安全,薩支遠提出幾個預測。第一,俄羅斯現在是鐵了心,要拿下烏克蘭東部與南部,好讓烏東與克里米亞實質相連,接著再看下一步怎麼走;第二,如果戰火持續延燒,歐盟必然產生更加依賴北約的傾向,但這般傾向卻未必能讓歐洲團結。

薩支遠表示,台灣現在的媒體報導,都將俄羅斯形塑為侵略者,卻對北約90年代後的持續東擴隻字不提,背景交代並不完整;與此同時,西方也一面倒發動訊息攻勢,將許多誤植的、年代久遠的圖片,移花接木為此次戰爭場景,其用意就是要動員民眾情緒,無論是團結或被威脅的氛圍。而這般動員也在歐洲政治人物間發酵,形成了某種政治正確。例如德國,不僅自動毀棄「北溪二號」,更有不少人開始攻擊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而美國分明瞧不起歐盟,此刻卻有不少歐盟政要展現親美跡象,也是受了政治正確影響。

但薩支遠指出,這種政治正確,並沒有遍及全歐。西歐或許風行草偃,但東歐國家陣營內,有反俄的波蘭,也有相對親俄的匈牙利,歐盟的裂痕由此暴露。此外,隨著歐盟的成立與發展,大多數歐洲國家都取消了兵役制度,雖然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與英國在1948年成立了具有軍事防衛性質的「西歐聯盟」(Western European Union,簡稱WEU),但這股潮流還是沒有壓過歐盟的精神,就是讓渡部分主權、避免歐戰再起。然而此次衝突爆發後,各國的軍事神經又被重新挑起。

薩支遠分析,歐洲目前具有軍事投射能力的國家只剩英國與法國,其在運輸與情報收集上,總體仍要仰仗北約。但薩支遠也指出,在馬克宏主導下,歐盟將研擬「戰略羅盤」(Strategic Compass),具體來說就是重新評估世界戰略形勢,並建立一支大約5,000至6,000人的快速打擊部隊,以因應突發的安全事件。

薩支遠總結,歐盟是歐洲於二戰後成立、希望重振歐洲的國際組織,各國尋求互信互賴,在保持各國主權下,同意部份讓渡權力予歐盟機構。新冠疫情下,歐盟統籌融資、提供會員國財務資助,總額高達7,500億歐元,可謂是對經濟困境的有力回應。此舉結合上述的「戰略羅盤」規劃,顯示歐盟仍具相當生命力,其雖可能在重大軍事威脅下依賴北約,卻也可能開創新的獨立路線,後續相當值得觀察。

歐洲的三個分裂

台北論壇基金會執行長楊永明認為,法國第二階段總統選舉將會非常激烈。其指出,馬克宏日前公開批判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指控俄羅斯進行種族滅絕的言論,雷朋也召開記者會強調,自己若當選不會退出北約,但會回到2009年前退出軍事統一機制的狀態。從這兩件事看來,兩造顯然都認為自己有機會勝出,但也有一定的落敗壓力。

楊永明表示,雖說各界評估馬克宏勝出機率較高,但馬克宏執政後所背負的包袱,也將成為其在此次選舉中的罩門。首先,長達兩年的黃背心運動,引爆超過200場以上的示威抗議,造成11人死亡,2,500人以上受傷。這些抗議民眾、勞工階級對馬克宏政府的怨恨仍在。故雖說第一輪投票後,極右派的雷朋與馬克宏進入第二輪對決,但左派的選票會否轉移到馬克宏這邊,猶在未定之天。

其次,楊永明表示,俄烏戰爭導致法國通貨膨脹、油價高漲,民生經濟受到重大衝擊。與此同時,馬克宏在俄烏之間的「穿梭外交」也讓人民無感,皆使其聲望受到打擊。楊永明指出,從二月份俄烏戰爭爆發前的民調來看,馬克宏與雷朋仍有15%的差距,但是到選前只剩5%,兩人差距大幅縮小。

楊永明進一步分析,歐盟的未來可能發生三個分裂:

第一、歐盟與北約的分裂。楊永明提到,北約愈來愈像「美約」。在美國主導下,北約不僅東擴,同時也在北擴。但北約的擴張未必符合歐洲的利益,恐將造成歐盟與北約的分道揚鑣。其認為,未來法國無論是馬克宏還是雷朋當選,都不會選擇扈從美國,法國將推動歐盟走自己的路。

第二、東歐與西歐的分裂。楊永明指出,俄國入侵烏克蘭,對波蘭這些東歐國家產生了「唇亡齒寒」的效應,因此大力支持烏克蘭。但是對德國、法國這些中西歐國家而言,與俄羅斯保持某種程度的共存,更符合他們的國家利益。國家安全價值的落差,恐將導致東西歐的分裂。

第三、如果雷朋當選,德法可能會分裂。楊永明認為,極右派的雷朋若當選,由於意識型態上落差,兩國在德國前總理梅克爾時代建立的信任關係,將可能不復存在。

楊永明強調,地緣政治與歷史因素是國際關係的主導力量。法國未來無論是馬克宏或是雷朋當選,在處理法國外交時都跳脫不出這兩個因素,而此二者也都將影響歐盟的發展。他指出,在梅克爾退出歐洲政治舞台後,馬克宏若能連任,將會更重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互動關係,致力使他個人的外交角色與斡旋能力,同時受到華盛頓與莫斯科兩方的重視。

相對的,如果雷朋當選,基於她同普京的舊交,也可能具備處理俄羅斯對歐威脅的能力。楊永明認為,這次的法國總統大選,不僅能讓人們觀察到法國內部的民意、政治意識型態的變化,同時也讓大家觀察到歐洲局勢的發展及俄烏戰爭對歐洲的影響。24日法國總統選舉的結果,對法國乃至歐洲,都將是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原文發表於2022/4/20《多維新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祁賓鴻的沙龍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祁賓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0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Thumbnail
2022/04/20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Thumbnail
2022/04/19
系列報導第一篇:看懂台灣選舉·上|藍綠對決仍是主流 柯文哲與民眾黨注定艱難
Thumbnail
2022/04/19
系列報導第一篇:看懂台灣選舉·上|藍綠對決仍是主流 柯文哲與民眾黨注定艱難
Thumbnail
2022/04/19
系列報導第二篇:看懂台灣選舉·下|配票、棄保與派系:勝選才是目的
Thumbnail
2022/04/19
系列報導第二篇:看懂台灣選舉·下|配票、棄保與派系:勝選才是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是瀏覽了《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和法國《世界報》於選後各篇關於選舉結果的報導後綜合各方有價值的資訊後所寫成的。文中給出了很細的數據說明為何馬克宏這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讓自己的政治生涯和治國藍圖受挫,但還是至少避免了全盤受挫的最糟結局,以及接下來法國的政治局勢會如何演變為三種可能狀況的其中一種
Thumbnail
本文是瀏覽了《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和法國《世界報》於選後各篇關於選舉結果的報導後綜合各方有價值的資訊後所寫成的。文中給出了很細的數據說明為何馬克宏這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讓自己的政治生涯和治國藍圖受挫,但還是至少避免了全盤受挫的最糟結局,以及接下來法國的政治局勢會如何演變為三種可能狀況的其中一種
Thumbnail
馬克宏在法國選舉混亂中善用選舉制度取得勝利,但議會陷入僵局,可能出現左翼聯盟崩潰的情況。Suggested English Keywords: France election, Macron, political chaos
Thumbnail
馬克宏在法國選舉混亂中善用選舉制度取得勝利,但議會陷入僵局,可能出現左翼聯盟崩潰的情況。Suggested English Keywords: France election, Macron, political chaos
Thumbnail
上週歐洲英法選舉及美國非農「似乎」出現有趣的線索,新的一週開始,又是一個全新局面。 法國轉左,英國塵埃落定 歐洲選舉暫告段落,法國議會選舉最後出現有趣的現象- 左派聯盟取得相對多數,並非許多人忌憚的極右派雷朋陣營,然而現任總統馬克宏依舊頭痛加尷尬,因為他屬於中間派成了老三。
Thumbnail
上週歐洲英法選舉及美國非農「似乎」出現有趣的線索,新的一週開始,又是一個全新局面。 法國轉左,英國塵埃落定 歐洲選舉暫告段落,法國議會選舉最後出現有趣的現象- 左派聯盟取得相對多數,並非許多人忌憚的極右派雷朋陣營,然而現任總統馬克宏依舊頭痛加尷尬,因為他屬於中間派成了老三。
Thumbnail
6月9日歐洲議會選舉,極右翼政黨大獲全勝。在法國,由勒龐帶領的國民聯盟的得票率遙遙領先執政黨復興歐洲),促使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結果出爐1小時後,宣布解散議會並重新選舉。這出人意外之舉,用意在於抑制極右翼勢力擴大,卻也為法國政局及社會帶來大動盪,尤其在LGBT+群體1中更是瀰漫著恐慌和不安。
Thumbnail
6月9日歐洲議會選舉,極右翼政黨大獲全勝。在法國,由勒龐帶領的國民聯盟的得票率遙遙領先執政黨復興歐洲),促使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結果出爐1小時後,宣布解散議會並重新選舉。這出人意外之舉,用意在於抑制極右翼勢力擴大,卻也為法國政局及社會帶來大動盪,尤其在LGBT+群體1中更是瀰漫著恐慌和不安。
Thumbnail
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民議會,選舉結果可能三黨不過半。歐洲金融圈擔心,極右派勢力若掌權,可能會引爆歐債危機! 韓國貿易協會一份報告顯示,去年韓國對中出口年減19.9%,創下近40年來之最! 謝金河: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AI核心地位,也把台灣地緣風險下降很多。這是台灣的空前機會,必須隔除中國供應鏈!
Thumbnail
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民議會,選舉結果可能三黨不過半。歐洲金融圈擔心,極右派勢力若掌權,可能會引爆歐債危機! 韓國貿易協會一份報告顯示,去年韓國對中出口年減19.9%,創下近40年來之最! 謝金河: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AI核心地位,也把台灣地緣風險下降很多。這是台灣的空前機會,必須隔除中國供應鏈!
Thumbnail
昨天的歐洲選舉,在法國引發兩次爆炸性發展。 這張圖為昨天選舉結果,藍色部分為極右領先,紅色為左派領先,白色為執政黨領先。 法國 92% 的選區,昨天為極右派之地盤。 極右派以超過 30% 的選票,不但成為法國第一大黨,更為超越總統執政黨之14% ,兩倍之多。 彷彿這樣的政治地震還不夠,
Thumbnail
昨天的歐洲選舉,在法國引發兩次爆炸性發展。 這張圖為昨天選舉結果,藍色部分為極右領先,紅色為左派領先,白色為執政黨領先。 法國 92% 的選區,昨天為極右派之地盤。 極右派以超過 30% 的選票,不但成為法國第一大黨,更為超越總統執政黨之14% ,兩倍之多。 彷彿這樣的政治地震還不夠,
Thumbnail
雖然之前一直惡心極左,但是也不怎麽喜歡右。。。因爲右上臺必然對我這個黃皮的不友好,當然他們不會針對我和我的同胞啦,現在來看只會針對那些難民。我想我們中國人只要在歐洲不違法亂紀,好好工作納稅,多融入人家的文化,應該起碼不會被人厭煩。 法廣說馬克龍對於解散議會在賭,我想這句話可能説得不完全。比如在賭桌
Thumbnail
雖然之前一直惡心極左,但是也不怎麽喜歡右。。。因爲右上臺必然對我這個黃皮的不友好,當然他們不會針對我和我的同胞啦,現在來看只會針對那些難民。我想我們中國人只要在歐洲不違法亂紀,好好工作納稅,多融入人家的文化,應該起碼不會被人厭煩。 法廣說馬克龍對於解散議會在賭,我想這句話可能説得不完全。比如在賭桌
Thumbnail
當今世界上,主要西方民主國家,大多數都是議會制,或者半議會制。很少總統制。美國的總統制,受限於聯邦內政的主要權力在州政府。通常議會制由多數黨派組閣,更容易推行自己確立的政策,而總統制,很容易形成跛腳總統,或者總統和議會的互相攻擊。 共和體制
Thumbnail
當今世界上,主要西方民主國家,大多數都是議會制,或者半議會制。很少總統制。美國的總統制,受限於聯邦內政的主要權力在州政府。通常議會制由多數黨派組閣,更容易推行自己確立的政策,而總統制,很容易形成跛腳總統,或者總統和議會的互相攻擊。 共和體制
Thumbnail
24日馬上要第二輪投票,也就是馬克宏與雷朋的終極對決。薩支遠判斷,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勝機率較高,畢竟雷朋的極右翼身份還是引人詬病,尤其是她對待移民的敵視態度,但馬克宏也可能只會「險勝」。
Thumbnail
24日馬上要第二輪投票,也就是馬克宏與雷朋的終極對決。薩支遠判斷,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勝機率較高,畢竟雷朋的極右翼身份還是引人詬病,尤其是她對待移民的敵視態度,但馬克宏也可能只會「險勝」。
Thumbnail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Thumbnail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