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中的感應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識乾淨了,較不會召感干擾。」
人生的考驗真的無所不在,處處都有。在銷過去世修偏的業力(外道願)和魔性期間,我會特別關注自己的起心動念還有生活中的事,若有異常,就會將之記錄下來。
今年初做了一個夢,夢見佛菩薩形象的比丘,我與一位男眾下跪求法,比丘說,每日下午要到離家不遠處的某道場聽法,這個道場我曾去過一段時間,後來因公婆年邁需要照顧就中斷了,我當下向比丘確認是某法師的道場嗎?比丘說是。夢醒後和我家師兄提及,他說夢見佛菩薩是好事,或許我和該道場還有因緣。但事實真是如此嗎?若我沒有遇到牟尼精舍,沒有誦經銷業,沒有加入修行社團,沒有閱讀精舍部落格的感應文章及高僧大德文鈔,我可能也會輕易地認假為真,以為這是佛菩薩示現,更可能傻傻地跑去該道場聽法,屆時,我就又落入外道陷阱,自招災禍了!
後來,我向精舍佛菩薩請示這場夢境的涵義,開示結果為外靈來干擾,要考驗我的心定不定,意志堅不堅定。阿伯說,修行人都會遇到考驗,考驗的無非是你的「執心」罷了,佛哪會現什麼相呢?要修微觀。
另,阿伯還提醒,末法時期邪師外道很多,要修行就在家裡持誦大乘佛經就好,不要亂跑道場、宮廟,到處亂攀緣,很容易進到非正法的道場、被灌黑氣。精舍部落格文章、《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因果濟世集》、高僧大德文鈔都是很好的善知識,勤誦經典之餘,多閱讀這些善知識,可以幫助提升正知正見。
學佛修行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要人云亦云,聽到哪裡靈驗就往哪裡去,這很危險,也很容易誤入外道。修行要以經為師,切莫以人為師,在家誦經就是最保險、最安全的方法。
修行要專修,不能雜修,一門深入才能有所成就。感恩佛菩薩的開示及阿伯的提醒,爾後定當努力學習成為一名淨信的佛弟子,依教奉行,讓自己的心性越來越清淨光明!
(分享完畢)
修行切莫貪求感應,這也是一種「執心」。修行最重要的是提升心性,不是盲目地追求佛菩薩示現、貪求神通,這些都會讓自己著相,落入執念。「執心」一起,干擾就來,外道就有機可乘,最容易誤導眾生墮入外道,難以解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不要貪求感應,這是迷執,易認假為真,障礙提升;人因夢想而偉大,修行人卻因幻想,而長不大,其實大部分的感應,都是外道與魔王所給您的,您若貪求感應,祂就給您更多的感應,讓您迷執在感應裡頭,苦不得脫,這是修行者的盲點。感應為真,那更應謹慎,這是包著糖衣的毒藥,不可執迷;腳踏實地,認真過每一天,這才是修行;找出盲點,並予導正,這才是重點;別修了數十年,還在感應中,求肯定自己,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再不把握,一樣沒有未來。」
「各人修各人得,修行得依經,不能依人,莫因自己跟隨的師父走偏,自己也跟著走偏,而各道場的師父,更需小心翼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照本師釋迦牟尼佛所垂示的經本與戒律來修持,不可四處貪求灌頂感應,據我所了解,表象是灌頂加持,實際是開啟你已苦修多時的貪嗔癡,將你的修行成果,全部拔除,更有甚者,灌入七情六慾,將你原本亮澤耀人的光采,換來黑氣濔漫。」
「人要修行,修清淨心,導入正果,不起雜思、不妄想;心要修到清淨,不要雜修,否則與佛法背道而馳,且雜修會與外道相應,腦中會胡思亂想,進而障礙正道的修持。」
修行要依經不依人,人心會隨著環境變化,但經典卻是亙古不變、智慧永傳,多誦經能提升心性、開智慧,亂跑宮廟道場只會讓心性墮落、被灌黑氣。
修行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要專一才能有所悟、有所成就,若是到處雜修,心會不清淨,靈識會散逸,越修越煩惱,越修干擾越多。「心外求援,外道不遠」,修行的根本是提升心性,啟發自性的清淨,不是人云亦云,拿香到處跟著拜、到處攀緣。若心清淨,在家修就能成就,若心不清淨,跑到哪裡都一樣。末法時期,魔強法弱,外道猖獗,在家裡唸誦《六祖壇經》、《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阿彌陀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等大乘經典,就是最安全、最穩當的修行方式。
淨空法師:
什麼是「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行為很多、很雜,佛把它歸納為三大類,身、口、意。身,你所造作的這是行為,口的言語是行為,意的起心動念是行為。如果身所造的,口所說的,念頭所想的,都還有自私自利,都還有名聞利養,都還有貪嗔痴慢,這不是修行。我們聽經、研究經教、唸佛,要把不善的心行把它唸掉,這叫修行。眼見色、耳聞聲動了個念頭,喜歡動了貪心,不喜歡就動嗔恚心,這都是錯誤的行為。怎麼個修法?唸「南無阿彌陀佛」,用這個佛號把貪心換掉;嗔恚心生起來,一聲「阿彌陀佛」,把瞋恚心換掉,這叫真正修行,這叫真正會唸佛,把你的煩惱、習氣、業障全唸掉了。
唸佛的功夫,是在清淨心,唸得身心清淨,這個佛號就得力;如果唸佛,心地不能清淨,那你唸得再多也沒用處。唸佛的作用,無非是消除妄念,佛號不停,就不打妄想,就是止惡修善。佛號唸久了,妄念自然就少、就沒有了,心就清淨了。由此可見,佛號是唸得越多越好,久而久之,自然就得力,自然就有功夫。
實在講,像我們這一個時代的人,煩惱習氣很重,加上外面環境不好,修學很難成就。為什麼說環境不好?我們六根所接觸的都是誘惑,都是在增長我們貪嗔癡,都是破壞道心。道心是什麼?道心就是「專一」。無論你修學什麼法門,專一就是道心,專一就有成就。一會兒想學這個,一會兒想學那個,這就打妄想了,把你的道心 都破壞掉了。
你今生要是有幸遇到善知識,善知識一定是讚歎你專修。無論你修哪個法門,都值得讚歎,應當讚歎,皆有成就,為什麼?不管你修哪個法門,統統都是在修清淨心。(引用完畢)
修行是修心,而非修相,心性提升要靠自己;自性自度,而非他度,不能凡事都想依賴佛菩薩的幫忙。要修微觀,要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要找到自己的盲點,要學著想辦法解決問題,修行要靠自己修,才能生出智慧。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紅塵滾滾,自己沒有定性,就會被塵垢所蓋住。修行要有智慧來分辨正法、邪法與外道,並且自身定力要足。基本辨識的法則,正法是向內求,而外道是向外攀。可持續唸誦《金剛經》,有助於提升定力和增加智慧,才能修回去淨土。」
修行最好的感應就是,透過誦經迴向、銷除業障、提升心性而解決人生的各種疑難雜症,徹底地改變命運、翻轉人生!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好不容易得人身來到這世間,又有大福報得聞佛法,請一定要把握這大善機緣早日修行,專心致志,堅持不輟,勤奮精進,必有所成!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佛菩薩的護佑無所不在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男女同居也會犯因果?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做對現在,努力到最後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代家庭因果劇─分財產風波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與其嫁錯,不如不嫁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闡述佛法中的三世諸佛及心靈修行 假如一個人永遠保持清醒,世間無罪惡事,因為人無法永遠清醒,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存在,這個法叫做世間法,由於有世間法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約束,彼此互相尊重,合作,生活下去。一旦這個世間法不存在或者被破壞,人就像畜生一樣,自相殺戮,彼此之間不懂得尊重,依我行我素的行為讓這個世間變得人人自危。  
    Thumbnail
    avatar
    謝立婷
    2024-01-05
    Podcast 生死思辨EP07|龍德上師:敲響修行警鐘 警惕傲慢的過患有一種習氣,叫做「傲慢」。有它,你會付出代價、命終會墮入惡道,會產生極大的過患和惡業。它就像不能兩立的死敵,不能與之為伍、不能縱容、不能姑息。改掉堅固的惡業習氣不容易,但幸運的是,你可以有法門對治它!前往收聽生死思辨EP07|龍德上師:敲響修行警鐘 警惕傲慢的過患
    Thumbnail
    avatar
    觀音山吉祥洲
    2023-10-26
    修行三階段中的「執空」和「執有」|天善緣|活在娑婆今天回答學生的一個問題:「當一個人知道這個行動沒有意義、那個情緒沒有意義時,不就很容易變得什麼都不想做了嗎?」 這實際上是"執空執有"的一個問題,這也是我們在「修行三階段」的過程中:"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裡面,第二步的問題。 當我們覺得什麼東西都沒有意義的時候,那就還屬
    Thumbnail
    avatar
    天善缘
    2023-09-25
    修行的目的(终)修行,就是在提升認知及瞭解到更多的規則之後,主動尋找一種最能適應當前規則狀態的方式方法。 這種狀態,意味著我們在任何規則體系、任何時間範疇之內都不犯任何錯誤。 如果我們能在任何維度之內都不犯錯,那就是完美的,這也就是佛的修得圓滿。
    Thumbnail
    avatar
    无边
    2023-08-27
    把自己寄託在工作中的修行之路我現在的工作是國際幼稚園的班主任。日常在幼稚園裡,我最主要的事情是陪伴小朋友(具體來說是帶著小朋友做六個學習範疇的活動 )和備課,當然也會有寫教學總結、整理Porfolio、策劃生日派對、和家長溝通等事情。 坦白說,想要做的更好的心還沒有產生,只是在積累了將近一學期的教學經驗後,我發現自己在各方面的
    Thumbnail
    avatar
    Flore Weng 翁嗡
    2023-07-01
    宗教與科學的宇宙結晶:露西(第二章)電影中的智慧與修行控製身體所激發出來的超能力 在上一篇中,我們就提過了四大元素,祇要明白了自然界對這四種元素力量的運作方式,那麽要操控自己生命的四大元素,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接下來要講解的,就是關於人類的身體構造,人類的身體内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大神經系統,分别是:五官感應神經系統、呼吸神經系統、血液運行神經系統、以
    Thumbnail
    avatar
    飄蓬過客
    2022-11-27
    【蟄伏】是人生的一種修行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叫「驚蟄」。從「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這句話裡的涵義,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欲揚先抑。」也就是說:出人頭地之前,似乎要經過一些低谷,歷經向下紮根的過程,學會在安靜中蓄力一躍而起,也就是「十年磨一劍」,積累擁有自己的超能力。 讓我們感覺到了無窮的力量。 蟄伏、放
    Thumbnail
    avatar
    張必行
    2022-11-01
    心情筆記....生活中的修行 每天要做的事是:拍照、寫作、農耕、閱讀。如果沒有到國內外旅遊講學,每天早上就是要陪麻糬,到住家附近的田野走走、拍照,回到家整理照片,選出美好景象的照片,寫臉書。每天也要寫一、二篇小品文或心得。 和麻糬到田野散步,是我紓壓發想的好時光,不僅讓身心都舒暢、放鬆,許多事情,也在步行時,思考和計畫。拍照
    avatar
    美利古拉
    2022-10-02
    心的修行 ── 問題最終的答案是愛為了工作、為了目標,我們想要成為機器(即使我們都已成為賽博格),但我畢竟有心臟。成為機器只是理想,不是目的與意義,你終究只能成為你自己,從內部生出力量,與心朝向同樣的方向。
    Thumbnail
    avatar
    Nineveh
    2022-05-29
    環遊世界旅行中伴侶關係的修行|拉拉手環遊世界能夠環遊世界的人一定很適合旅行吧? 來聊聊不適合旅行的我、情緒化的伴侶說書人,以及兩人都崩潰的紀實。
    Thumbnail
    avatar
    喬安納
    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