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奧運,給我們的人生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cw-ctoc/wp-content/uploads/2019/09/27095217/game-logo-tokyo-2020.jpg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cw-ctoc/wp-content/uploads/2019/09/27095217/game-logo-tokyo-2020.jpg

前陣子才在電視上看了《翻滾吧,阿信!》,當時對於體操仍是非常不了解的,片中主角林育信是位曾經走錯路,最後又走回正途的體操選手。看完以後,小小的心得是把它當成是一個勵志故事,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

直到近日,電視上整日播映的奧運賽事,讓我也開始關注一個平常不曾關注的領域:體育。從桌球、羽球、體操、高爾夫、游泳、舉重......各式各樣的運動賽事佔據了我的眼球,看著選手們在電視上努力拚搏的樣子,不知不覺居然也連續追了好幾天的奧運,當了幾天的假運動迷。

這次奧運賽事最讓我感動的不是破紀錄的獎牌數。比起對著電視上的人們歡呼喝采,我更注意的是運動員們背後的故事。他們的故事,每個都值得拍成一部電影。

很適合藉由運動來談談人生。

一、"Can we have two golds?"談合作與競爭


https://www.google.com/url?sa=i&url=https%3A%2F%2Fwww.ctwant.com%2Farticle%2F132019&psig=AOvVaw39_wPaivBtbcAaLLGNQrV7&ust=1628069402571000&source=images&cd=vfe&ved=0CAsQjRxqFwoTCID126bFlPICFQAAAAAdAAAAABAI

https://www.google.com/url?sa=i&url=https%3A%2F%2Fwww.ctwant.com%2Farticle%2F132019&psig=AOvVaw39_wPaivBtbcAaLLGNQrV7&ust=1628069402571000&source=images&cd=vfe&ved=0CAsQjRxqFwoTCID126bFlPICFQAAAAAdAAAAABAI

卡達選手 Mutaz Essa Barshim 和義大利選手Gianmarco Tamberi 在正規賽事都跳出2.37公尺的成績,兩人並沒有選擇加賽,而是在協調後並列金牌。

他們大可以繼續加賽,比出個你輸我贏,在這個競爭激烈,樣樣計較的世界中,彷彿我們一天不前進,一天不努力,就會被他人比下去。可是從這兩位選手身上,讓人看見了,運動競賽的初衷不只是為了要一較高下而已,更注重的是「個人的進步與成長」。

在班級也是,現行升學制度底下,雖然課綱已經改變,強調多元表現。可是自儒家文化傳承而來的科舉框架並未完全消失,人們普遍用學歷、分數的高低,來定義人在班級的階層高低。

我記得有一年的大考作文題目是:「自勝者強」,出自於老子道德經。老子:「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真正的輸贏,不是贏過別人,而是努力超越過去的自己。能夠將得失心超越於獎盃、獎狀、頭銜的人,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二、永遠挑最難、最孤獨的那條路走:莊智淵。


https://img.ltn.com.tw/Upload/sports/page/800/2020/01/09/phpv3n4jh.jpg

https://img.ltn.com.tw/Upload/sports/page/800/2020/01/09/phpv3n4jh.jpg

大多數人選擇走的路,不一定就是正確的路;多數人都不走的路,不一定是荒郊野外的死路,反而有可能帶領你前往新的境地。

年滿40的桌球選手莊智淵,代表台灣第五度征戰奧運盛會,在媒體轉播上,可以看到他孤獨的身影,他曾說,他的教練就是母親,母親是他堅持與堅毅的起源。

莊智淵詳細的桌球之路,可以參考報導者的專訪,本文不多贅述。以下談談一些個人的心得。

江湖,在哪裡?莊智淵,永遠挑最難的那條路https://www.twreporter.org/a/interview-chuang-chih-yuan-table-tennis

在文章中,可以看到桌球之路並不順遂,沒有豐厚的資本供他練球,但是他仍憑著毅力在外地的訓練中,不精益求精。把國家背在身上,把桌球視為人生唯一目標,即便面臨孤獨,也持續在這條看不見盡頭的路上前進著。

這股毅力是很令人敬佩的,我們常常因為做了某些事情,短期內沒有看見成效,就放棄了,覺得不應該花時間下去,多花的都只是浪費時間。有時候我們會想像群體靠攏,擠同溫層,總覺得人多的地方就是安全,在隻身的時候,便因為孤助無緣而放棄,殊不知那些偉大的人物,都是在黑夜中摸索,憑著意志力支撐到最後。

就像郭婞淳說的:「老天要你有多成功,就會給你多少挫折與磨難」。
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人生不只是贏得比賽 只有自己才能超越自己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2279?fbclid=IwAR0MrN9K74WLGb-CwXB0aPOEHWf4GzO7AvcT6siEHxB6CvFw4_C-NA7Kn_E

三、跨領域的自行車手數學博士


https://s.yimg.com/uu/api/res/1.2/i1RpQAABKFw2cD1IHvYCBg--~B/aD01MzM7dz04MDA7YXBwaWQ9eXRhY2h5b24-/https://media.zenfs.com/ko/nownews.com/123f08de8b81a169442f3d85de87da60

https://s.yimg.com/uu/api/res/1.2/i1RpQAABKFw2cD1IHvYCBg--~B/aD01MzM7dz04MDA7YXBwaWQ9eXRhY2h5b24-/https://media.zenfs.com/ko/nownews.com/123f08de8b81a169442f3d85de87da60

比賽中總是有令人跌破眼鏡的黑馬。自由車女子個人公路賽的冠軍為一例,大爆冷門,由30歲的奧地利選手安娜・基森霍佛(Anna Kiesenhofer)奪冠。

她身為自行車手的身分並不廣為人知,更令人熟悉的身分是一名數學博士。

身為非職業車手,她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安排訓練、規劃策略,不假他人之手。有些時候,別人的成功經驗並不一定能複製到自己的身上,我們需要的是去聆聽、辨別,找出屬於自己的方式。

文章裏面有一段話,我覺得很棒。她說:「我開始意識到那些說他們知道的人,其實他們不知道。特別是那些說他們知道的,因為真的掌握其中要領的人,會承認他們的不知道。」

這段話其實給教育工作者、家長一個啟示,有時候我們會很想用言語去改正學生的行為,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但未來的世界變化多端,對錯已經沒有如此絕對。身為長者,應該做的不是一味地施教,而是承認自己的無知,一旦把長者的姿態壓低了,跟孩子放到水平的地位,才能真正開啟溝通。

技壓世界冠軍!奧地利數學博士爆冷奪公路賽奧運金牌,訣竅是「不一定要相信你的教練」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137

當然,這位跨領域的自行車選手,也讓我們明白了,人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不要被自己的身分給侷限了,只要你願意嘗試與努力,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不只一個領域的跨領域專家。在這個需要T型人才的社會中,培養跨領域的能力,更為重要。

四、歷史上第一名奧運滑板冠軍堀米雄斗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7/25/98/1312126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7/25/98/1312126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堀米雄斗6歲已開始踩滑板,12歲時決定要成為一位職業滑板手,22歲得到奧運滑板冠軍。

滑板讓幼年的堀米雄斗感到單純的快樂,而這股快樂,一直支持他走到了奧運。從小他便明白,除了在日本溜滑板,更要到發源地美國練滑板。要將滑板運動發揚到世界。

東京奧運|堀米雄斗奧運金牌之煉成 從攬滑板上學到聖地封王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9%AB%94%E8%82%B2/655019/%E6%9D%B1%E4%BA%AC%E5%A5%A7%E9%81%8B-%E5%A0%80%E7%B1%B3%E9%9B%84%E6%96%97%E5%A5%A7%E9%81%8B%E9%87%91%E7%89%8C%E4%B9%8B%E7%85%89%E6%88%90-%E5%BE%9E%E6%94%AC%E6%BB%91%E6%9D%BF%E4%B8%8A%E5%AD%B8%E5%88%B0%E8%81%96%E5%9C%B0%E5%B0%81%E7%8E%8B

你還記得自己兒時的興趣嗎?這個興趣為什麼後來消失了?為什麼你沒有堅持下去呢?

我相信每個人在年幼的時候,都是有所熱愛的。一些簡單的小東西,就可以玩得不亦樂乎,玩到忘卻了時間的存在,但是多數的人只把它當成是一種消遣或是娛樂,在大人的眼中,這些興趣也許都沒有讀書升學、學才藝來得重要,可是堀米雄斗用行為證明了,兒時的興趣可以成為未來人生的志業。

他不只是空想或單純只是玩滑板而已,要把興趣當成是職業、志業,這過程中的辛苦是我們沒有看見的。而你願意承擔這中間的黑暗期嗎?願意憑著一股堅持、喜愛,讓興趣總有一天也能成為志業嗎?當我們要說服爸媽,讓自己繼續維持興趣時,也許這些努力與堅持,也要做出來向世界宣告:我能夠堅持到最後一刻。

五、從翻滾吧男孩到翻滾吧男人:李智凱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www-cw-com-tw/article/201903/article-5c88bcd04b2b9.jpg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www-cw-com-tw/article/201903/article-5c88bcd04b2b9.jpg


在體操場上看見了李智凱俐落順暢的動作,這幾天剛好也看了giloo的翻滾吧男孩。

電影裡面雖然充滿了孩子的童言童語,卻也有數不清的艱辛。當別人的童年都在遊樂時,這些孩子是每天都在練體操。

林育信教練在電影中說道,只有幾個人能夠走到最後,同樣教一批選手,但能撐下去的,才能開花結果。李智凱便是其中一人,在十幾年後的今天,獲得了鞍馬項目的奧運銀牌,他在會場上的湯瑪士迴旋全世界都看見了。

回去對照了電影當中,當時年僅九歲的李智凱,在體操比賽中也得到了鞍馬的獎項,現在看起來,非常前呼後應。

我想這中間十多年的苦練,是無人見得的,大家都沒想到當年的小男孩,已經完成了遠大的奧運夢想。回去看這部電影的當下,感動萬分。

https://giloo.ist/video/205?episodeId=20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電影裡的國文課的沙龍
68會員
28內容數
/失去/那些曾經在睡夢中將妳驚醒的惡夢, /渴望/無數次在偌大的城市裡,尋覓與渴望的眼光。 在愛與被愛間無限輪迴, 用文字記錄下愛情的百態與蒼涼。
2025/02/10
上學期剛結束了<長照食堂>這一課,在課後放了一部電影給學生進行討論, 2019年上映的《老大人》。 這部片在教室電影院公播大平台上面就找得到了, 也提供給如果有時間可以做電影討論的老師們參考。 教室電影院公播大平台 https://mcrt.app.visionmedia.com.tw/v
Thumbnail
2025/02/10
上學期剛結束了<長照食堂>這一課,在課後放了一部電影給學生進行討論, 2019年上映的《老大人》。 這部片在教室電影院公播大平台上面就找得到了, 也提供給如果有時間可以做電影討論的老師們參考。 教室電影院公播大平台 https://mcrt.app.visionmedia.com.tw/v
Thumbnail
2023/10/22
「圓香終於說出大家都認可、圓潤又溫柔的話了。」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後,外界經常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被別人認可的人。 於是我們朝著別人給的方向努力,努力填滿別人賦予的框架。 漸漸地就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   圓香的特別之處在於,她不輕易去滿足別人的想像。 身為青春期的女生,卻不
Thumbnail
2023/10/22
「圓香終於說出大家都認可、圓潤又溫柔的話了。」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後,外界經常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被別人認可的人。 於是我們朝著別人給的方向努力,努力填滿別人賦予的框架。 漸漸地就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   圓香的特別之處在於,她不輕易去滿足別人的想像。 身為青春期的女生,卻不
Thumbnail
2022/09/14
🌟2020年,推出了神力女超人的續集,雖然已經隔了好一陣子,但是一直想找時間來寫寫對這部片的心得感想。 🌟重點是,這部很適合拿來講課文😂電影裡到處都是寶藏,比枯燥課文有趣1000倍。 🌟正如片頭黛安娜小時候的故事一樣,這部片要講的是「真實」(truth)。在片中出現的幾段對話明確表達出來
Thumbnail
2022/09/14
🌟2020年,推出了神力女超人的續集,雖然已經隔了好一陣子,但是一直想找時間來寫寫對這部片的心得感想。 🌟重點是,這部很適合拿來講課文😂電影裡到處都是寶藏,比枯燥課文有趣1000倍。 🌟正如片頭黛安娜小時候的故事一樣,這部片要講的是「真實」(truth)。在片中出現的幾段對話明確表達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生的目的不是贏得每場賽跑,而是當我們完賽的時候,途中幫助了多少人一起完成賽跑。」 「老天爺要你多成功,就會給你多少挫折與磨練。」 一一郭婞淳 KUO, Hsing-Chun 比賽結果總是贏得奬牌的人少,輸的人多。身為一位運動員,教給我們的事,遠多於帳面上的勝利,例如: 面對盤末點時,如何能夠保持
Thumbnail
「人生的目的不是贏得每場賽跑,而是當我們完賽的時候,途中幫助了多少人一起完成賽跑。」 「老天爺要你多成功,就會給你多少挫折與磨練。」 一一郭婞淳 KUO, Hsing-Chun 比賽結果總是贏得奬牌的人少,輸的人多。身為一位運動員,教給我們的事,遠多於帳面上的勝利,例如: 面對盤末點時,如何能夠保持
Thumbnail
一個人的武林太孤獨清冷,雖然這與莊智淵甚至許多台灣體壇的運動員遇到的大環境困境十分相似,從一個稚齡少年,便獨自前往國外受訓磨練,征戰各大國際賽事,才練就如今的銅牆鐵壁,但這份「高處不勝寒的」的孤寂是需要多少年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後,才能鍛鍊和造就的無堅不摧的心智。
Thumbnail
一個人的武林太孤獨清冷,雖然這與莊智淵甚至許多台灣體壇的運動員遇到的大環境困境十分相似,從一個稚齡少年,便獨自前往國外受訓磨練,征戰各大國際賽事,才練就如今的銅牆鐵壁,但這份「高處不勝寒的」的孤寂是需要多少年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後,才能鍛鍊和造就的無堅不摧的心智。
Thumbnail
我認為運動競賽可以分成三種層面,一是運動技巧的展現,所謂力與美;二是勝負之間,張力之所在;三是勝負之外,意志之體現。 展現出強力、精準、優美技巧掌握賽局的是訓練有素的運動員;賽場上勝多於負的是厲害的運動員;不論技巧、不論勝負,堅忍拼搏到底的是值得尊敬的運動員。
Thumbnail
我認為運動競賽可以分成三種層面,一是運動技巧的展現,所謂力與美;二是勝負之間,張力之所在;三是勝負之外,意志之體現。 展現出強力、精準、優美技巧掌握賽局的是訓練有素的運動員;賽場上勝多於負的是厲害的運動員;不論技巧、不論勝負,堅忍拼搏到底的是值得尊敬的運動員。
Thumbnail
前陣子才在電視上看了《翻滾吧,阿信!》,當時對於體操仍是非常不了解的,片中主角林育信是位曾經走錯路,最後又走回正途的體操選手。看完以後,小小的心得是把它當成是一個勵志故事,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
Thumbnail
前陣子才在電視上看了《翻滾吧,阿信!》,當時對於體操仍是非常不了解的,片中主角林育信是位曾經走錯路,最後又走回正途的體操選手。看完以後,小小的心得是把它當成是一個勵志故事,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
Thumbnail
整個週末都沈浸奧運的氛圍中,享受著在電視機前吶喊以及屏息以待的折磨,彷彿場上的不是運動選手,而是我們自己!享受並完成比賽才是選手站上舞台的目的,奪牌是另外的附加價值。職場上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的武林,只要夠堅定也能打得精彩;尊重永遠是建立良好關係的根基;職場跟戰場一樣,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不斷努力的人
Thumbnail
整個週末都沈浸奧運的氛圍中,享受著在電視機前吶喊以及屏息以待的折磨,彷彿場上的不是運動選手,而是我們自己!享受並完成比賽才是選手站上舞台的目的,奪牌是另外的附加價值。職場上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的武林,只要夠堅定也能打得精彩;尊重永遠是建立良好關係的根基;職場跟戰場一樣,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不斷努力的人
Thumbnail
今年奧運格外出彩,先是郭婞淳以碾壓式勝利奪下金牌,林昀儒對戰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東也讓人激昂,臉書瘋狂洗板,各個稱心臟漏一拍,接著戴資穎與依瑟儂(Ratchanok Intanon)廝殺,今天再傳截報,湯智鈞打敗韓國,晉級四強。 老實說,除了原先的運動粉外,這些人的名字一個月前可能根本沒人知道,就像我
Thumbnail
今年奧運格外出彩,先是郭婞淳以碾壓式勝利奪下金牌,林昀儒對戰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東也讓人激昂,臉書瘋狂洗板,各個稱心臟漏一拍,接著戴資穎與依瑟儂(Ratchanok Intanon)廝殺,今天再傳截報,湯智鈞打敗韓國,晉級四強。 老實說,除了原先的運動粉外,這些人的名字一個月前可能根本沒人知道,就像我
Thumbnail
到底我是在欣賞運動比賽,還是在聽一場人生哲理的辯證,果然能夠拎著球拍打進世界前幾名的選手,不只是有強健的體魄,內心的狀態也異於常人。 雖然桌球來回的節奏緊迫,但他們的內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安定感,那種專注反而是放鬆的,讓他們能夠在差距被拉大的情況下打出超乎常理的對角球,甚至幾度追平。
Thumbnail
到底我是在欣賞運動比賽,還是在聽一場人生哲理的辯證,果然能夠拎著球拍打進世界前幾名的選手,不只是有強健的體魄,內心的狀態也異於常人。 雖然桌球來回的節奏緊迫,但他們的內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安定感,那種專注反而是放鬆的,讓他們能夠在差距被拉大的情況下打出超乎常理的對角球,甚至幾度追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